上个十年智能手机让巨头挣得盆满钵满,下一个十年,无人驾驶这个超大移动终端成为新的风口。
但在道路上真正实现无人驾驶顺畅运转,是需要汽车智能化与车联网进行完美结合。车联网需要实现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利用传感技术、无线通信网络、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交通信息服务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以此为无人驾驶铺平道路,那么现如今的车联网,准备的如何呢?
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召开,会上宣布,顺义区第三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顺利通过验收,截至目前,顺义区累计开放测试道路77条,双向共计408.78公里,成为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最长、场景最丰富的地区。
这意味着,曾经仅限于想象中的场景:坐在车里随意聊天、玩游戏、吃东西,甚至睡上一觉,无需驾驶汽车便自动行驶到目的地,这些距离我们的生活中并不远。
此时的汽车不再是一个孤独的装上轮子的钢铁盒子,而是生存在整个智慧交通生态中的交点。在汽车生态系统中,每时每刻要借助车联网与车、人、路、服务平台进行网络连接。车联网作为神经网络,在连接驱动整个生态的畅通运行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车联网技术是在交通基础设备日益完善和车辆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2014年,被称为是车联网落地的元年,发展至今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车联网技术体系结构。作为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中的一种,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s)主要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把车与车、车与行人、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信号灯等)、车与网络、车与云连接在一起,搭建网络,车连万物。
车联网作为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要依托云、网、边、端协同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也是全球市场在追逐的创新热点。
至今,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动智慧交通建设以及车联网的部署。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中国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完备,车联网成为汽车工业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力。车联网的装机率约三百多万台,市场增长率有107%,渗透率有15%。
多年发展,车联网成绩斐然,更有5G技术加持,智慧交通看似在车联网的互联问题上已经万事俱备,但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传统汽车中,在汽车内部也有“联网”,即通过安装传感器,产生表达空调、音响、摄像头、发动机、轮胎等部件状态的数据,来监测和控制车辆。早期的网络技术很难实现让汽车在长距离、大范围的高速移动中进行外部通讯,直到DSRC、LTE-V的出现,人们看到借助车联网的实现远程驾驶甚至是自动驾驶的希望。再到后来的5G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支撑车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点,但快的对立面是,其流畅度和稳定性还在不断完善中。在4G网络时代,每个人应该都有过游戏卡顿的糟糕体验,汽车作为超大号的移动终端,靠谱的网络服务体系则更为重要。想象一下,车联网一秒钟的掉线,后果不会是“血泉复活”那么简单,它所支撑的整个业务体系在蝴蝶效应下产生巨大风暴。
虽然5G技术逐渐成熟为车联网提供强大助力,但车联网落实到应用层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车联网是由汽车、电子、信息通信、服务平台、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其产业链,技术深度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能看得见的是车机系统带来的各种智能体验,看不见的是支撑车联网背后的云计算、大数据、AI、安全、物联网等服务,以及车企的业务平台和第三方合作平台的融合等等。这些因素都将决定车联网的未来创新和发展制高点。
然而车联网行业当前普遍面临痛点如下:
1.用户平均日活提升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汽车已成为家庭必备交通工具,每天通勤固定用车,节假日出游,这成为每天数据采集上传的必备过程。
2.海量数据并发接入
随着日活用户提高,单用户平均在线时间更长,采集数据包含车辆状态信息、位置信息、环境感知,人车行为数据等,平台负载逐渐增大,业务面临高并发冲击与成本的双重挑战。
3.数据价值难以挖掘
车联网海量数据面前,企业缺乏有效手段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融会贯通,为企业的业务创新和运营的效率提升提供原动力。
4.缺乏使能套
车联网应用开发急需应用套件来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上线时间,使应用快速开发、易于部署,避免在额外的硬件和软件上进行大量的投资,并进行许多复杂的工作。
5.车联网数据安全问题
车联网领域涉及各种车以个体为单位的差异化数据采集环境,复杂的网络传输环境,涉及到企业数据、车辆数据、用户数据等核心数据资产,尤其是车辆控制、辅助驾驶等场景,遭受攻击和数据泄露将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
6.高频率技术更迭
随着新型车企的不断加入,汽车行业开启了多条赛道,各家发布的新车型频率越来越高。车联网企业需要保持新技术的高度关注,快速迭代,提升研发效率。才能应用市场的快速变化及满足市场需求。
车联网形态下数据的爆炸式增长,需要强大的系统算力,以及需要强算力网络和低时延网络质量的支撑。然而,在车联网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车企因历史原因,应用架构仍部署在传统IDC环境。传统IDC在面对以上一系列挑战之后,成为了车联网创新发展的阻碍。此时,“云+网+边”服务成为了车联网的下一代基础设施架构。
犀思云基于CXP互联的主流公有云平台,云原生网络,全球边缘计算节点。将云、网、边服务一体化融合,为车联网提供基础设施一站式部署解决方案。通过公有云服务部署车联网平台,结合专有云网络,连接全球分布式边缘计算节点,便于就近覆盖终端用户。配合精准的云网调度系统,将用户的请求分配就近节点,助力终端用户获得最佳体验。
云网边一体化基于产业链能力的融合,为车联网业务架构落地如下能力:
1.业务架构上云:基于公有云服务(如云服务器、AI、大数据、MySQL、对象存储、安全等),构建面向联接车联网的平台,开放架构易于外部系统,打通研、产、销环节。同时整合数据采集、处理、执行三大能力,实现短时间内处理更重要价值的数据,轻松处理高并发连接,满足车企业务全球化运营需求。
2.边缘计算协同:通过公有云+边缘云协同,可拓展车联网平台服务,实时就近分发全国乃至海外客户。通过排列本地优先级、实行数据过滤和智能化以减少数据流量,为更重要的流量处理保留了有限的网络带宽,并通过对车况和驾驶行为等车辆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在云上实现人和车的数字画像,通过精准车主驾驶行为及出行场景分析,以做到智能内容分发和业务推荐。
3.云交换网互联:基于开放式和一体化的云原生网络,为车联网平台联接全球公有云、海量边缘云、自有数据中心、企业分支等全场景。构筑车联网坚实、安全、可靠的“第一公里”网络。云交换网络可充分减少由网络和距离导致的延迟,为汽车提供安全可靠联接,支撑亿级海量联接和百万级高并发。同时借助云交换网络可将多个异构环境的数据和业务结构分离,帮助车企掌控数字资产,汇聚第三方内容和网络应用生态,构筑以车企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并提供属地化的业务逻辑和应用智能,实现采集、转发、计算、推断在本地,训练、管理、配置在云端,使得应用具有灵便、快速反应的能力,帮助企业大大降低成本。
犀思云基于云、网、边一体化协同解决方案,构建面向联接的车联网平台,提供高安全、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联网“第一公里网络”服务支撑,并保障强算力网络和低时延网络质量,让车联网业务在实际应用时顺畅、稳定,为车联网企业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下文附,犀思云车联网案例实践:
车联网服务案例《混合多云全融合网络》
1. 企业简介
某车联网企业是一家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国内领先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商,专注于打造开放式的车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拥有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载芯片等核心技术产品。公司已在华北、华东、华中、东北地区均设立分支机构。
2. 企业痛点
整体网络没有统一规划管理,网络利用率低,服务标准不统一,运维压力大,具体如下:
(1) 目前企业几大网络分别是:办公网、车联网、涉密网等三大网络。由于每个网络由同服务商独立线路,整体带宽利用率低,售后服务标准不一,导致整体使用成本上升。
(2) 办公网络内网,外网均为同一出口,存在网络安全隐患,需要安全逻辑隔离。
(3) 办公网、车联网、涉密网对应设施及网络均存在单点风险,需要高可用网络方案。
(4) 原网络架构基于多家服务商,无灵活弹性网络能力,运营效率低,管理复杂,急需统一管理。
3. 目标计划
(1) 在整合办公网络、车联网、涉密网络的广域网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业务隔离,并提高整体带宽的可用率,降低网络运营成本。
(2) 解决办公网络、车联网网络、涉密网络的单点风险问题。
(3) 实现线路带宽的快速、灵活、弹性的扩容。
(4) 实现复杂广域网多种线路的管理及监控。
4. 项目范围
(1) 业务范围:项目涉及的具体业务:涉密业务、备份业务、车联网业务、办公业务、监控业务,其中分成三个业务逻辑网络:涉密网络、车联网网络和综合办公网络(备份业务、办公业务和监控业务)
(2) 组织范围:项目涉及的组织机构:企业总部及所有分公司IT办公网络、车联网网络、涉密网络。
(3) 连接对象范围:
多家云商:阿里云、AWS、华为云、微软云、青云、Ucloud
多分支机构:华东总部、华北分支1,2,3、华中分支1、华东分支1,2
多物联网机房:华北、华东、华南、西南
5. 功能要求
(1) 实现公司所有广域网线路的资源整合。
(2) 实现公司所有广域网线路的双链路冗余架构,满足SLA:99.99% 标准。
(3) 实现公司所有广域网线路的快速、灵活、弹性的扩容。
(4) 提供成熟的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6. 犀思云混合多云全融合方案
方案中涉及五家不同的公有云(青云、Ucloud、阿里云、AWS、华为云、微软云)互联节点.依托于成熟的云交换解决方案,为客户每一个上云节点的互联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优化脚本。所有的公有云都通过云交换网络完成互联,极大提升了项目的交付效率和客户后期的运维管理效率。为客户顺利使用多云方案,打破云间壁垒提供坚实的支撑。
高可用部署架构
针对每一个接入节点,包括公有云、办公室、和IDC都提供双线双节点异路由对接方案,双路负载/主备模式,确保业务高可用、高可靠。针对网络优先级较低的办公是场景,则采用HybridWan融合方案,同时满足成本与性能的平衡。
6.1. 数字化运维管理平台
基于NaaS(网络即服务)管理平台,提供端到端监控、告警,并为客户开放系统API接口,使得客户可以调用平台监控和告警信息,集成到监控大屏中,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运维要求。
流量和丢包实时监控
弹性带宽调整
路由管理
自定义告警策略
6.2. 方案价值
满足了客户对于产业的复合型需求,高可靠,多场景,多业务的混合多云网络解决方案,100%匹配客户项目所需的方案与交付能力,助力客户车联网数字化成功转型。并为客户带来以下价值:
并为客户带来以下价值:
(1) 融合分散资源,高效管理,降低成本
由传统一网一用,各自运营,造成了重复投资,多头管理,资源使用效率低,且缺乏全局网络的融合能力。经过本次方案改造,为客户提供统一的运维平台和智能云网,不仅解决了当下需求,同时也满足未来灵活拓展。升级网络带来内部组织优化,提升运维效率。最终为客户带来网络投资减少约40%,运维投入减少约30%,内部组织效率提升30%以上。
(2) 降低大型复杂云网部署难度及使用门槛
基于客户的业务需求,需要通过混合多云构建车联网平台,对于混合多云有极其复杂需求,每一个云的互联方案为独立定制化。基于犀思云CXP平台和成熟的混合多云网络交付能力,为客户成功构建复杂高可用专有网络,满足客户业务需求。
(3) 数字化控制台,满足极简运维和个性化运维诉求
基于云交换NaaS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可视化的运维管理工具,包括实时监控、弹性带宽调整、延伸监控、路由配置管理、自动化告警功能等强大的智能化技术支持。并基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开放API端口,让客户监控大屏系统调用NaaS服务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运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