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东方盛行(要谈中国古代的医学)

  • 公司招聘
  • 2024-03-02 10:00
  • 龙泉小编

网络图

生老病死是人生所不能避免的过程。其中疾病最为痛苦,是人人想避免的。在缺少药物的远古,古人因疾病而引发的烦恼一定大大超过现今的我们。想来远古的人看到有些动物有天然的本能,于是知道食用某种东西可以疗伤,进而知道某些外伤用药。比如菲律宾丛林中有过着旧石器生活的山洞野人,他们没有神的观念,生病时任由病势发展,辗转呻吟,除依靠体内自身的防疫本能外,也不知向鬼神求救;但当他们被蛇咬到时,却晓得用某种特定草药治疗。中国有神农尝百草而发现草药的传说,这应有相当可信的成分。不过,只有人对内科的病疾有了认识,并遵循一定治疗的方针时,我们才可以说已有了医学。

但在未有文字的时代,想要了解某个民族的医学水平,除了从地下偶尔遗下的痕迹加以推论,以及借助今日未开化部落的情形加以比照外,实难给予过多的猜测。所以要谈中国古代的医学,目前还只能从商代开始。

疾病是商代卜问决疑的项目之一,可以从卜问的辞句来了解当时的情况。遗憾的是商王对疾病的占问只盛行于早期,不能让我们了解那时对病疾的知识有何改进。商人对于内科病疾的了解大半有限,其卜问的是病人能感觉到的疼痛及不舒服的部位,如身头、手脚、耳目、口鼻、骨齿等,还没有办法分辨同部位的不同病情,以及给某种病症以特定的名称。从卜辞可看出商人把得病归咎于四种原因:鬼神的作祟、突变的气候、饮食的不慎和梦魇。其贞辞如:“不唯上下肇王疾?”“雀祸风有疾?”“有疾齿,唯蛊?”“多鬼梦,唯疾见?” 治疗的方法是以祈祷、舞蹈、供献品物等巫教的手段,乞求鬼神帮助去除灾祸的根源,没有提到用药。

不过,问卜是为决疑,如果致病的原因知道了,就可以谋求对策。卜辞不问箭石等外伤的对策,想来已有一定的治疗法。前已言之,人类使用药物还是在知道向鬼神求援以前。常见的外伤病征清楚,从经验知某种草药对之有必然的疗效,因此能对症下药。商人知道用药,可由以下几个现象看出。《孟子》引商代文献:“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显然是对内服药有相当经验后的知识。在河北一商代房址发现去壳的桃仁和郁李仁。这些果仁吃后可致腹泻,历来被用为下瘀血、通经、化腹中结块、通便的药物。商人显然将其作为药材贮藏。商代还有对罪犯和奴隶切脚、去势的刑法,并已掌握对雄猪去势以加快成长速度及增肥,所以一定有外服药膏防止发炎而死,避免财产的损失。

商代的巫医很可能还施行切割、针刺及烧灸等各种类似外科手术或物理治疗法。埃及人在四千多年前已用针刺、烧烙、放血等方法治人及家畜。或以为某些与病疾有关的商代象形文字,就是表现以针刺、艾草烧灸、按摩等的疗法。由于那些字可能后来被形声字所取代,难于确定就是那些疗法。但地下发掘的一些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石器中,有些造型奇特,没有显明的用途且有钻孔,很可能就是作为砭石用的。在一个商代中期的墓葬中,此类东西被盛放在一个在当时是非常名贵的漆盒中,同墓且有三块修整供占卜用的牛肩胛骨。知死者是个巫医,而镰刀形的石块就是按摩、切割用的砭镰。

后世以药物治病者为医,以祈禳等心理治疗者为巫。商代只有巫。巫常以药物让自己达到恍惚的精神状况以行巫术,或用药物使患者昏迷而易于进行巫术。因此对某些药物与病征的关系递有发现而具有医生之实。故传说早期的名医都具有巫的身份。到了春秋时代,巫医才分职。有病时巫虽在受召之列,但主要是卜问吉凶,视疾下药则由医来做。

一个社会的医学水平,从平均寿命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半数以上死于14岁前。到了西周时代,如果据墓葬者的年龄,则大部分死于25~35岁之间,只有少数达50岁,60岁以上的个体几乎不见。到了西周时代,医学上尚无突破。但到了春秋时代,医学的研究就有了些成绩。药物有显著疗效,人们的寿命肯定增长,所以开始探索长生之道而祈望长寿。战国时代尝试炼制不死药,后面会有专文讨论。

战国大概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及研究的建立时代。《周礼》是战国晚期的人对理想政府组织的记述,对巫与医的职务分得很清楚。而且分医生之职为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五类,已注意到卫生行政及食物营养,在那么早的时代是很先进的。当时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言论,可知当时的人对医生的选择是谨慎的,医生的训练也是严格的。

先秦时期中国医学的发展似乎有两大派别,东方盛行以砭石和针灸治疗,西方则偏重药物。汉代画像石有半人半鸟的神医扁鹊,手持细长砭石或针刺为人治病的题材。扁鹊传说是山东齐人,齐是阴阳五行说的起源地,鸟是东边地区普遍信仰的图腾。反之,尝试百草的神农氏是牛头人身的神话人物,黄帝时也有药兽以草药治病的传说,西方也是以野兽为图腾的氏族。这大半是形成于地理与饮食的因素,沿海居民易染痈疡的病,可以砭石攻之;内陆的人易生内科病疾,为针刺所不及,故要以草药治疗。

《神农本草经》及《黄帝内经》是代表先秦医学成就的两部医典。前者托名神农,记载各地药物特产及其治疗的病症。收录药材365种,包括252种植物、67种动物、46种矿物。提及的病症170多种,以补药为上,治疗为下,已经知道重视预防的重要性。后者托名黄帝,主要在阐明医学理论、脏腑的生理机能、发病的病源、显病的征象、脉络的脉伏、以及治疗的方法和病理的推论。而且还以阴阳五行的变化说明疾病的病理机转,作为诊断的总纲及确定治疗的原则,又讲用针取穴的针灸技术,奠定中国医学讲阴阳五行调和的基础和特色。

——本文选自《古事杂谈》,许进雄 著

推荐阅读:《古事杂谈》

2016年度“中国好书”获奖作者、世界知名甲骨文学者许进雄先生探寻古人生活的趣味之作

本书是国际知名甲骨文学者许进雄先生所写的一本“说古事”的著作。作者用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态度,求索几千年前的渔猎农耕、起居饮食、衣裳住宿、天文地理、战争祭祀……用71篇短文,以及189个古文物图版,论证、解析几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演进脉络。并从科学的角度发问,旁敲侧击古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上古时代遗迹,进而推演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先民思维与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104231.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