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富士康质检员(拥有600多家)

  • 公司招聘
  • 2024-04-13 14:01
  • 龙泉小编


@卫龙



对于90后来说,青春记忆里都少不了一包“辣条”。这款风靡大江南北,麻辣鲜香,口感筋道,且价格便宜的零食,绝对称得上是“史上最牛零食”。


据业界统计,辣条约有近500亿的产值规模,这个数字接近于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辣条身家如此之富有,难怪有网友调侃:“有钱就是任性,有辣条就是倔强。”


最近,有关“辣条”的新闻连续多次登上了热搜。



5月17日,据企查查统计,目前中国共有1722家辣条相关企业,陕西以630家遥遥领先,问鼎全国第一,力压排在第二位河南的431家。


但另一组数据却令人唏嘘不已。2020年,辣条相关企业新注册706家,同比增长22.8%,今年前4月又新增了197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98%的企业注册资本低于100万。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上的企业最少,仅有8家。




换句话说,辣条相关企业数量虽然庞大,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不过2%。



就拿陕西与河南举例,虽然陕西拥有630家辣条相关企业,但全部绑在一块,也不及人家河南卫龙一家企业的实力强。


另一则“辣条新闻”正是有关卫龙的。5月12日,作为“辣条一哥”的卫龙食品,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靠着小小的“辣条”,去年,该公司营收41.20亿元。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家来自河南漯河不起眼的小作坊,估值居然超过了700亿元,这个估值已超过了陕西绝大多数上市企业。


相信老陕看完这个数据,会有一个疑问:为何陕西辣条企业如此之多,却没有一家能叫出名字的企业,更遑论可以上市的品牌企业,而位于河南漯河的这家名叫“卫龙”的公司,又如何将小小的辣条,做成了市值超过700亿的商业帝国?


“辣条”的市场究竟有多大?


“辣条”,或许是最具争议的零食。有人赞它是绝妙小食,有人视之为垃圾食品。


“辣条”最早是从湖南平江传开,它的前身是五香酱干。一次偶发事件,酱干的原料从大豆变成了面粉,改进了生产工艺,用单螺杆挤压机械加工,再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盐、植物油等佐料,创新发明出了麻辣味的面筋,便造就了最早的“南派辣条”。



这种小吃在老百姓的舌尖迅速传播。远在千里之外,跟不产小麦的平江不一样,河南却是中国有名的小麦基地。堪称“辣条”的天选之地。很快,“北派辣条”应运而生,开始与“南派辣条”分庭抗礼。


而陕西,作为西北地区一个小麦生产基地,也成为了“辣条”生产基地。这种小食品,在许多90后眼里,是儿时的记忆。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几乎都能买到五毛钱一包的辣条,便宜实惠,还能和好友一起分享,口感咸辣,吃完之后,手上,嘴角满是辣油,全是快乐。




对于中国零食公司而言,辣条是一门有利可图的好生意。在十大辣条品牌榜单上,已经出现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些零售品牌的身影。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与辣条相关的企业,已逼近2000家,且近三年注册量仍在飞涨。以每年300家的速度递增。从省份分布来看,陕西、河南、宁夏位列前三。预计2026年,中国的辣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



近两年,借助跨境电商,“辣条”甚至远销海外。根据2020年末天猫公布数据,2020年下半年,辣条出口量增加120%。有品牌的辣条卖到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其中,与中国人口味相近的日本,成为购买频次最高的国家。


各项数据都表明,辣条绝对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


陕西之所以辣条企业如此之多,一方面,陕西作为小麦的主要产地,理所当然成为“辣条”生产基地,同时,辣条的咸辣风味,也很对陕西人的胃口,辣条在陕西的销售极为火爆。所以,拥有630家与辣条相关的企业,也就不足为奇。


千家辣条企业,为何只有卫龙脱颖而出?


如前所述,辣条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制作门槛极低。不然,也不会涌现出1722家辣条企业,这个数字还在与日俱增。如此多的辣条企业,为何只有河南的卫龙成为“辣条第一股”?


卫龙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来自“辣条之乡”的湖南平江县。创办企业时,两人分别只有22岁和19岁,两兄弟文化水平都不高,仅仅念了个高中。



刚开始他们跟着母亲一起做酱干,挑着扁担走十几里山路吆喝叫卖。1998年,平江县发生特大洪水,大豆价格疯涨,为了降下成本,作坊的老师傅们开始用小麦替代大豆,面筋替代豆干,做出了味道与酱干相似的辣条,但价格却更实惠。


此时,平江县绝大多数酱干作坊都开始转做辣条,刘卫平发现了商机。并将目光投向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


当时,很多平江老乡都往西安和洛阳走,但刘卫平却觉得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不属于主干线。他沿着主干线划了一下,最终圈定了河南漯河。


2002年,刘卫平开始投入设备,批量生产用牛筋面做的辣条,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欢迎,第二次,刘卫平注册了“卫龙”商标,“卫龙辣条”正式成立。



在早期,卫龙在营销方面做得格外出色。发广告、写软文、开讲座……各种方法层出不穷,他卖力地给漯河的十里八乡推广辣条,甚至雇佣了大批农民搞地推。以漯河为中心,辐射周边200公里,家乐福、沃尔玛、学校、社区……


一时间,关于卫龙辣条的海报、挂旗出现在漯河的大街小巷。


不过,让真正让卫龙火“出圈”的,是2005年,在经历了“添加剂风波”之后,卫龙的逆势崛起。


这一年,“添加剂风波”席卷了整个辣条行业。在行业不规范的背景下,许多黑作坊的辣条都不达标。辣条成了“不健康”、“垃圾食品”的代名词。但正是这次风波,给了卫龙机会。



当时的卫龙,并不出名。被消费者接受的也只有大小面筋。只不过,在辣条这个跑道上,卫龙比所有玩家看得更远,提前感知到了行业的大洗牌。


早在2004年,卫龙就从国外购买了专业化的设备,以及邀请到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富士康第一质检员”张全蛋进入生产车间,做起了直播。那段时间,卫龙直播每天的观看量高达20万,彻底打破了外界对辣条的生产质疑。


于是,卫龙不仅在这场风波中全身而退,还巩固了自己“辣条老大”的江湖地位。


卫龙的成功,给陕西企业什么启示?


事实上,许多陕西食品加工企业与卫龙一样,也是从小作坊做起,地理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然而,却没有一家能像卫龙一样,走品牌化之路,更无法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昔日红极一时的“太阳锅巴”也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


再说回卫龙,在尝到公开拍摄的甜头之后,卫龙更注重产品形象。



其实,卫龙早期发展过程中,最离不开一个字就是土。作为一款价格低廉的快消品,辣条天然与高端二字绝缘。透明的包装,盛满了廉价感。



为了打破这种固有印象,2016年9月,卫龙推出了一款苹果风格的辣条包装,并且在线下开出了苹果风的门店,借助苹果的高端形象抬高了自身定位的同时,向消费者输出了“卫龙是辣条界的苹果”的品牌概念。


卫龙的聪明之处,在于明确了消费者的定位:所有的营销都围绕着“年轻人”做文章。


比如和暴走漫画联合推出表情包以及“暴走漫画”版的包装、和国潮安踏进行联名,在社交平台上的入驻——自2015年起,卫龙积极在社交平台上展开营销,依靠营销活动,卫龙赢得消费者的关注。



2017年,卫龙制作的一款H5游戏《卫龙霸业》,吸引了众多用户的注意力,游戏的最终结局,是提醒用户食用辣条。


2018年双十一,卫龙又推出了行李箱那么大的辣条。此外,推出春运同款蛇皮袋,里面包括各种卫龙小零食,俗称“土酷零食包”,有点“大俗即大雅”的意思。


在2020年的双十一,卫龙又推出“凑单能手”活动。以“凑单”为名,甘愿成为消费者的辅助。



满满的创意,成功为卫龙拉来了足够的曝光量,使得卫龙一直活跃于消费者的视线中。据数据显示,2020年7月,抖音活跃度最高的食品品牌账号里,卫龙排名第三,播放量最高的视频点赞高达20.76万,甚至与一线明星持平。



充分的曝光量,也带来了巨大的业绩回报。2018年到2020年,卫龙总收入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和41.2亿元,三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2.4%。同期净利润卫龙分别为4.76亿元、6.58亿元和8.1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7%、37.1%和38%。


可以说,卫龙的成功,其营销团队功不可没。其营销的创新能力堪比杜蕾斯团队。


尽管辣条制作门槛偏低,易于模仿,以及“垃圾食品”的标签等等,一直围绕着卫龙,但不可否认的是,到目前为止,卫龙仍然是一家非常赚钱的食品公司。


反观享有美食之都的陕西,虽然拥有630家辣条相关企业,但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这600余家企业,大多都是一些小作坊公司,注册资本不过百万元。既没有打造品牌的意愿,又缺乏营销创新的能力,甚至还为沦为屡次食品安全整顿中的重点打击对象。


陕西究竟有没有自己的优势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陕西的食品工业也不容小觑,有米旗、华圣、陕富、御品香米坊、冰峰这样的“陕西造”。这些企业都是陕西食品工业的优秀代表。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陕西省食品工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省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60多家,成为陕西消费品工业领域的生力军。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08.9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182亿元。


隔壁卫龙的辣条嚼起来那么香,陕西不能只在企业数量上“遥遥领先”,也犯不着羡慕嫉妒恨,而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塑造出陕西的知名品牌,打造出国民级零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114442.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