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江日报推出系列报道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让制度激励和集聚人才》
今天第四篇聚焦
高技能人才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武汉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进行时④】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和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武汉一直致力于“技能武汉”建设。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氛围,尤其注重通过职称制度改革,让传统的职称评定道路更通畅,使得“工人可以评‘高工’”,让高技能人才享受发展红利,打破成长“天花板”,有了实现梦想的阶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武汉推动人才激励改革
车工、钳工都能成长为“高工”
“现在的工人要接触的设备、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就站在创新一线,武汉建设科创中心,少不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大国工匠。武汉在产业升级转型同时,在人才激励的改革上,也跟上了趟。”航天六院长动集团军品事业部车二班班长、操作高级工程师黄汉华说,在汉评上了“高工”,成为他职业生涯重要一笔。
高中学历的黄汉华,19岁时通过招工进厂,成为一名车工。31年来,他始终扎根生产一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几年前,他评上了武汉市机械技术操作高级工程师,随后在长动集团成立了“黄汉华大师工作室”。多年来他曾获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师、武汉工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冿贴,带出的徒弟也有不少评上了“高工”。
另一位武汉操作“高工”魏红权来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在智造时代,有些特殊零部件仍然需要像魏红权、黄汉华这样的优秀工人继续进行人工操作,高级工程师职称的评定,在待遇、职业尊崇感等方面,为高技能人才打通了职业通途,为他们持续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打通一线人才专业技术上升通道在行业内掀起技术创新热潮
“不讲资历、学历、台阶”,打破外语、计算机等条件的限制,不拘一格用人才。早在2004年,敢为人先的武汉旗帜鲜明地打破身份界限,开全国先河在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工人中开展了职称评价工作,激励技术操作人才积极进取。先后为江南集团、马应龙药业、神龙汽车、楚天激光和黄鹤楼酒业等30余家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开展了制造业技术操作人才职称评审。
今年春节期间,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正源5G模块生产车间里,300多名一线员工,正满负荷生产。
“评审虽然不拘一格,但同样很严谨,比如强调业绩方面需要有创新,瞄准技术难点。”黄鹤楼酒业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许凤娥介绍,武汉高技能人才职称改革,不仅惠及企业,多年来也激发了企业和行业内学习技术的氛围。
“此项改革为有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线人才打通了专业技术上升通道。”她介绍,企业有一位中专毕业的技工师傅,特别肯钻研,在酿酒工艺上有技术创新,最后成功申报了中级职称,成为操作工程师。正是有了这样的激励,随后的工作中他更加刻苦、更肯钻研,职业通道也越走越宽,目前已走上企业中层领导岗位。
武汉评出137位操作“高工”大多活跃在“965”产业集群中
目前,2021年武汉市技能大师、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已进入评审阶段。光纤光缆、芯片制造、网络工程、航空航天等核心操作岗位工程师等,或将脱颖而出。
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正源生产车间COB封装产线一派繁忙景象,一支支光模块从这里出发,交付到互联网企业手中。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今年,市级技能大师入选人员将给予1万元一次性奖励;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给予建设单位50万—10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建设单位10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资金。
不论是操作高级工程师,还是技能大师,都彰显出武汉在健全职称制度体系上的决心和政策延续性。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武汉市制造业技术操作人才评价试行办法》《关于实施技能兴汉工程的意见》《武汉市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实施办法》《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着力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申报工程技术类职称,不仅树立了鲜明的人才评价导向和用人导向,更对所有一线工人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效应。
从2004年首评技术操作人才至今,武汉共评出了制造业技术操作高级工程师137人、工程师379人,他们都是生产一线技术操作人员,都曾获得国家、省市技术能手称号,有的是老字号企业技术传人,有的被业内誉为“镗床大王”,有的创造了新颖的操作法,有的练就了一手工艺上的绝活。
为进一步吸引他们留汉创新创业,市财政还按照工程师200元/人/月、高级工程师400元/人/月发放三年专业职务津贴。目前,他们95%以上仍活跃在武汉“965”产业集群中,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随着人社部出台《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已建立常态化机制,这必将让更多的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有上升的渠道、提升的空间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我们相信,持续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就能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就能为“中国制造”“中国智造”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记者:章鸽 吴曈 校对: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