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人到扬州旅游,由于文昌阁和四望亭相距不远,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常常分不清,这样的疑问可以从网上的游客的文章中看到。作为一位扬州人且曾经住在文昌阁附近,有义务来说明解释。
左是文昌阁右是四望亭
1、文昌阁的历史。文昌阁,俗称文昌楼,学名文汇阁,位于江苏扬州汶河路和文昌路交叉道路中央。
明弘治九年(1496),扬州府同知叶元在府学之东的汶河上建了一座文津桥,万历十三年(1585),巡盐御史蔡时鼎又在文津桥上增建文昌阁。10年后楼阁毁于火,1596年江都县知事张宁重建了这座文昌阁。现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日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扬州府学文庙建筑,已陆续圮毁,现在仅余文昌阁,阁高24.25米,文昌阁的高度,当是阁的宝瓶顶最高处的度量。
2、四望亭的历史。在江都县学街(今扬州市四望亭路)东首,汶河路西侧。1962年,四望亭被定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始筑年代还是个谜。南宋嘉定年间的四望亭是确实被《江都县志》记录在册的,不过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消失不见了。明嘉靖三十八年,在江都县学建魁星阁,但由于四望亭的名气太大,民间仍把它叫做四望亭,于是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了。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对四望亭进行修葺。
《万历江都县志》引宋《宝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
《乾隆江都县志》载,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
2018年9月13日扬州修缮四望亭时,发现亭内4根立柱为罕见金丝楠木 (见上图)
据资料记载,原先的4根立柱都是本色,没有油漆。因此,这次维修准备将立柱上的油漆磨光,恢复到原来的模样。油漆工开始对这些立柱进行施工。当他们打磨掉外层以前粉刷的油漆后发现,这4根立柱竟是极为少见的金丝楠木。4根立柱高4米左右,直径在36厘米左右,如此大的金丝楠木并不多见。
四望亭正对的原旧城东门大街,是唐、宋时期扬州的城市中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东门大街上,曾发掘出用金丝楠木铺设的下水道。下水道以金丝楠木为桩,再用金丝楠木板铺设而成,考古专家推断这是唐代的遗迹。
另外,东门大街上还曾有一棉花草席店,建筑的木结构全部为金丝楠木,城市改造时被拆除。因唐代大量使用金丝楠木,造成过度采伐,至宋以后金丝楠木在国内已基本绝迹。扬州城中的金丝楠木建筑以明、清时期居多,大部分是盐商从国外木材商处购进的。
3、结论。虽然四望亭始筑年代有小小争议,但四望亭的历史要比文昌阁早,所以四望亭被认为是古建“前辈”。
四望亭夜景
1、文昌阁。文昌阁为三层八角形砖木结构,每层檐口均呈圆形,盖以筒瓦,与北京天坛建筑形式相似,阁的台基向四周延伸,底层四面设拱门,东西拱门有台阶,行人可拾级而上。阁的二三两层,四周有窗格,可登楼远眺。旧日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扬州府学文庙建筑,已陆续圮毁,现在仅余文昌阁,阁高24.25米,矗立于道路中央。
2、四望亭。四望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顶。底层四面皆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故有“过街亭”之称。二、三层围以古朴的窗栏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区附近景色可一览无余。每层亭檐有八个飞角,三层共24个,每个飞角都有风铃,风吹铃响,声调悠扬。
3、结论:文昌阁有点像天坛,是三层圆形的建筑,而四望亭是三层八个飞角的建筑。记住外形就可以区别。建筑外形都是三层,显示出扬州古代建筑风格的传承和相似。
古代府学有多种含义,这里专指府级行政区划的官办教育机构,比县学(县级行政区划的官办教育机构)高一级。古代官办教育机构的体制是学校与祭祀机构一体,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机构结合在一起。祭祀孔子的机构通常称作孔庙、文庙、夫子庙、先师庙和先圣庙等。在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和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因此,官办教育机构也叫做文庙或孔庙,有时也称作庙学,或者学庙,将官办教育机构称为文庙的情况更为普遍。曲阜孔庙、北京孔庙、曲阜孔府家庙和衢州孔府家庙等四座孔庙是祭祀孔子的专门机构,具有国家专门祭祀机构性质。
中国其他孔庙或文庙的性质都是学庙,重在“学”字,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的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扬州府学就是古代扬州府的学庙。
文昌帝君
1、文昌阁内供奉着文昌帝君像
文昌阁不同于一般的桥梁楼阁,它是当时扬州府学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区域的文化集中之地,也是人们祭祀孔子、读书讲经之处,二楼供奉“文昌帝君”像(见上图)。“文昌”,本星名,又名“文昌帝君”,掌管文昌府事,有昌明儒学之意,为历史上名流学者所崇拜。
明弘治九年(1496),一条贯通扬州旧城南北的汶河西侧,建有繁盛一时的扬州府学,扬州府同知叶元在扬州府学东侧的汶河上修建了文津桥。万历十三年(1585),两淮巡盐御史蔡时鼎在文津桥上增建文昌阁,为三层八角形建筑,高24.25米,圆形攒尖顶,供奉文昌帝君,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底层四面设有拱门,与街道相通,登楼可眺望街景。
当年,文昌阁就坐落在汶河上一座东西走向的文津桥上。“津”的意思是渡口,所以,文津桥的寓意很好,考生走过文津桥,就能在学海或者说仕途上一帆风顺。
作为扬州昔日兴盛府学的代表物,清末科举废除后,文昌阁不再有繁盛的香火,取代府学的则是西式学堂。
2、四望亭供奉魅星神
四望亭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魁星是奎星的俗称,取“奎主文昌”之意,原是县儒学的辅助建筑,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上个世纪50年代县学内供奉孔老夫子的大殿还存在。县学大门前立有三座石牌坊。在“魁星阁”西侧,县学的东、西院墙界址处,又各有一座过街石牌坊。以这两座过街牌坊为界,行人从它下面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魁星阁”里边供奉魅星神。这位神职专司文事,监督科举考试。他的形象狞厉,一手执斗,一手举笔,独脚站立,身体保持平衡,一看就像是教导主任凶神恶煞的样子。大概是书生们想乞求一位神爷公平评卷,不要有所偏倚吧。
3、结论:扬州府学就是古代扬州府的学庙,它横跨汶河,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群,文昌阁和四望亭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只是供奉的神灵不一样,但内涵是一样的,都是祭祀孔子崇尚读书,显示扬州人的文化读书的底蕴深厚。
扬州文昌楼夜景
文昌阁下层除中间桥身为车马行人通道外,两旁为僧房,第二层供的是弥陀佛,三层供的是文昌帝君。每年重阳,和尚开放二楼、三楼,使人登高,顺便收点香钱。推窗远眺,全城在望,南见运河,文峰塔;东见五台山,长生寺;北见堡城,蜀冈,瘦西湖;西见廿四桥,双桥子;城区街道,历历在目。
四望亭曾为太平军的哨所。清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占扬州,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率军北伐,曾立昌留守扬州,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称四望亭。所谓“架木”就是在亭之顶层再搭木架,作瞭望哨观察清军动静。遇有敌情则在亭上吹角为号,与敌作战则在亭上击鼓助威。
文昌阁阁高24.25米,没有查到四望亭的高度,但目测是文昌阁高于四望亭。都可以登高望远。只是文昌阁是建在文津桥上,无法搭建“架木”,故太平军选择在四望亭的顶层搭木架,作瞭望哨观察清军动静,安全稳固可靠。
扬州汶河的源起,可追至隋唐时期。隋唐时,古运河经扬州城南下入江,当时的河道较宽,漕运的船只都从这里经过,民间称其为“市河”或“官河”。清代扬州,汶河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上桥梁众多。根据清《扬州府治城图》上记载,汶河上从北向南依次是奎桥、开明桥、三板桥、文津桥、通泗桥、太平桥、新桥、义济桥。
1952年以前,汶河上的桥梁基本延续了清代的格局。民国出版的《江都县城厢市图》上,汶河上的桥梁格局与清代一致。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汶河久塞,垃圾瓦砾遍河。1952年至1959年,汶河分段填埋修路,河上的所有桥梁被拆除。如今,在开明桥、太平桥、文津桥等遗址处,都有关于桥的介绍文字。本文重点介绍与文昌阁、四望亭相关的开明桥和文津桥。
1、文津桥:桥上建阁祀文昌帝君。桥址:文昌阁下
文津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弘治九年(1496年),扬州府同知叶元在府学之东的市河(即汶河)上建了一座文津桥。当时的汶河上,已经建有开明桥、通泗桥、太平桥、星桥四座桥梁,为何还要修建一座桥梁呢?当时的县府街正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过汶河需要绕道开明桥或通泗桥,于是才修建了文津桥,这座桥也是当时汶河上最宽的拱桥。取名文津,意在祈求润泽扬州文风。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两淮巡盐御史蔡时鼐仿照京师天坛祈年殿,在文津桥上修建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像,阁上悬有“邗上文枢”的匾额。因此,读书人在开笔、科举考试及文昌帝君诞辰时,都会到此顶礼膜拜,祈求文运亨通。
这种桥阁合一的建筑,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张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的1937年的扬州汶河旧貌(见上图左)。照片上显示,流淌在两侧民居建筑中的汶河河道比较窄,河水也显得不是很清澈且较浅。远处的文昌阁则清晰可辨。
民国时期,有位叫温斯考特的欧洲人,在扬州用蜡笔画下了扬州市井风貌,城墙、河道、渡口、茶馆、小街等(见上图右),他笔下的汶河是秀美的恬静的,甚至还有儿童在河里用澡盆游泳。 从光线的明暗对比、文昌阁的轮廓,温斯考特是在横跨西门街和大东门街的开明桥上写生的。
2、开明桥:万花于此争奇斗艳。桥址:四望亭处。
开明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为唐代有名的二十四桥之一。当时唐代罗城的东西向长街与南北向十里长街在这里交汇。自桥向东,一直可以到东城门,东门为日出之地,因此而得名开明桥,又名开门桥。另外,开明也有政治开明之意。
翻看开明桥的历史,唐代开明桥的盛况无从而知,只知其为木构桥。宋代时,开明桥以花市而闻名。元代末年,开明桥被毁。明代重建为砖拱桥,上建有桥亭。清代时曾将亭改楼,咸丰年间,毁于战火中,后来被一简易的木板桥代替,1952年拆除。
开明桥之所以被人们记住,是因为这里的花市。宋人王观《扬州芍药谱》载:“扬之人与西洛无异,无贵贱皆戴花,故开明桥之间,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直到清代,《扬州画舫录》还写道:“每旦有花市,盖城外禅智寺、城内开明桥,皆古之花市。”开明桥的花市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一条流淌了1400年的河,终因时代变迁而逝去。如今只有“汶河”这个路名仍在提醒着世人,昔日里这条河曾承载、见证过扬州城的辉煌与衰退。
河水虽已消逝在历史的云烟深处,但令我们感到庆幸的是,如今保存完好的当年汶河上的建筑——文昌阁和四望亭,作为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仍然容光焕发地述说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州城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