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B站联合数据媒体DT财经发布的《新360行 2021年青年新职业指南》
位于三亚市蓝海购物广场的一家茶饮店,顾客络绎不绝,一杯茶饮成为每个人手里的“标配”。操作台旁,几位调饮师根据客户的喜好,调制不一样的饮品,“少糖”“半糖”“去冰”“少冰”……每杯都有精确的量度,一点都不能马虎。
调饮师在调配奶茶。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因为自己喜欢喝奶茶,所以选择了这个行业。听上去很美好,但实际并不轻松。”20岁出头的何佳从事这行近一年,如今有了官方“正名”,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她的个子瘦小,但手臂上肌肉明显,她笑着说:“这是摇晃奶茶,锻炼出来的。”
按照公示时的定义,“调饮师”是指对茶叶、水果、奶及其制品等原辅料通过色彩搭配、造型和营养成分配比等完成口味多元化调制饮品的人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单一的茶叶、牛奶或酸奶等饮品,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出现了将茶叶、奶、果蔬等融合开发出的新式饮品,广受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为1840.3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2795.9亿元,2022年将会突破3000亿元。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孕育新业态、产生新职业。所谓新职业,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技能要求,且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职业。
新职业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应时而生。它根植于经济发展的土壤,成长于社会进步的潮流。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催生的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到受“线上经济”影响而兴起的网约配送员、直播销售员,再到因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而出现的健康照护师、社区健康助理员……不断涌现的新职业,折射出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
金钱整理师罗璐绮。受访者供图
去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社部和市场监督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新职业中包括呼吸治疗师、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网约配送员,以及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新职业信息。这些新职业的从业人员,在助力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救治、服务生产生活、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自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人社部等部门已陆续向社会发布四个批次56个新职业。这些职业在现实中已经存在,从业人员达到一定数量规模,并且有了比较清晰的职业内涵定义和工作要求。这些新职业的产生,反过来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新产业发展提供“风向标”,引导市场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一件件物品被摆放得整齐有序,一处处凌乱被整理得井井有条,整体空间格局分布利用和谐充分……如今,这样的场景正在许多家庭里出现,整理收纳师这个曾经“小众”的行业逐渐走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整理收纳师周莹。受访者供图
今年年初,人社部发文明确,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增设“整理收纳师”工种,整理收纳师正式成为了新职业。市场需求量不断提升,加之丰厚的收入,让这一职业受到许多从业者的青睐。
“刷抖音刷出了自己的新职业。”生活在三亚的宋丹,今年成为一名职业整理收纳师。一天,她在抖音上了解整理收纳师被国家列入新职业,自己也有这方面兴趣,于是决定尝试这份新职业。
“我自费到广州、深圳学习收纳整理课程,从初级一直学到高级课程,还参加了讲师班培训。现在,不仅能帮别人整理房间,也能授课,教大家如何归纳整理。”宋丹说,收纳的关键是做好空间规划,并按照人们的生活习惯、物品的功能等进行科学分类,带给大家更加整洁、舒适和人性化的空间。
新职业让就业选择更多元。伴随职业选择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多人摒弃传统的择业观,大胆尝试新生事物,勇于应对变化挑战,通过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本领,使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拓展自己的人生舞台。
去年2月份,“网约配送员”正式成为一项新的职业,并被列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这也意味着,几百万被人们习惯称为“外卖小哥”的新生代劳动大军,明确了职业名称。
网约配送员把货品放入快递箱。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去年,海南小伙陈景鹏从中职学校毕业后,加入一家知名外卖互联网平台,成为专职“骑手”,干起“网约配送员”这行。他起初由于不熟悉路线,送餐时间有些延迟,后来慢慢地熟悉了路线,也掌握了一些技巧,提升了送餐效率。“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多跑单,每个月的收入都不低。”陈景鹏说。
新职业还兼具灵活性与兼职特性,吸引了不少有本职工作的人参与,获得额外收入。据某外卖公司数据显示,56%的骑手拥有第二职业,其中26%是小微创业者,21%为技术工人。
“铁饭碗”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目标,涌现出许多“斜杠青年”,他们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生活方式,选择尝试多种可能,遇见更多层次的自己。“90后”余小月是一名护士,工作时她是体贴细心的白衣天使,下班后她扛起三脚架、相机,当起网络博主,为大家推荐好吃的、好玩的。
在三亚市崖州区坡田洋,一架无人机缓缓起飞,均匀喷出一团团雾雨。农民兰福安站在田洋边,手握摇杆,灵活操控无人机航向。近年来,无人机成为新农具,农民也成为无人机驾驶员。
日前,三亚市举行植保无人机经营管理培训班,包括兰福安在内的20名农户通过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植保无人机操作方法。“无人机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省了不少体力。以前20亩地打药需要两三天,现在用无人机喷洒两三个小时就搞定。”兰福安说。
宠物旅行规化师夏谞颖。受访者供图
新职业与传统职业并不是二元对立或者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紧密结合,互为裨益的关系。比如,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让农民这个传统职业融入“互联网+”。而新职业层出不穷,除了不同以往的工作体验,也意味着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更多元的职业转型机会。
过去,对于电子竞技员等职业,社会不乏“不务正业”的刻板印象和嘲讽之声,但如今,人们开始为职业电竞选手在国际赛场上赢得比赛而欢呼。一些过去相对边缘、小众的职业逐渐得到认可,正式纳入国家公认的职业框架。
“只要拥有一技之长,人人都能享有出彩的机会。”宋丹说,许多人对整理收纳师的第一印象就是叠衣服,其实我们所做的是平衡人、物品、空间三者的关系,让物品好取、空间好用,让住在房间里的人更舒适。
从目前发展来看,新职业市场空间大,从业人员市场需求量大,能够给从业者带来较好的薪酬待遇水平与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整理收纳师一般是团队作业,大多数上门服务按小时收费。以三亚为例,目前整理收纳师时薪在300元左右。这是一个多劳多得的职业,只要努力,‘月入过万’不是问题。”宋丹说。
新媒体运营师谢泽维(左)。受访者供图
互联网营销师陈文欣。受访者供图
让新职业更好更快发展,也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保驾护航。2020年,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指出,探索适应跨平台、多雇主间灵活就业的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政策,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激励等政策制度。前不久人社部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也将“拓展新职业培训,提供一批高质量培训项目”纳入其中。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映照着引导新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不懈努力。
来源:海南日报海南周刊 海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艳玫
值班主任:王凯
值班总监:袁锋
内容审核:李美琴
责任编辑:张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