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十六岁的方得法随回乡娶亲的红毛踏上前往金山的轮渡。熬过屈辱的身体检查,迎接他的并非金山的繁华和梦幻,而是尖刻的歧视和更残酷的贫困。
几个人挤一间屋子;过冬的靴子要一屋子人凑钱买;廉价劳动力的“猪仔”在修建太平洋铁路途中死伤无数;甚至签了合同仍得不到酬劳;修完铁路后是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歧视;被迫在大庭广众之下剪辫子苟活……
方得法一次次生意落败又东山再起。他一生对妻子许下无数金山之约,却因婆婆、儿子、排华政策一次次落空,村里光鲜富裕的家庭实则长期离散。
令人哀叹的是,方家在金山拼命得来的财富,解放后被批斗一空一朝灭门……直到2004年,方家唯一的后人艾米踏上了开平自勉村的土地。
中国“加拿大村”, 在乡愁中沉沦·樱子
这一时期的华侨大多是臭名昭著的中国苦力贸易或“猪仔贸易”成员,大部分是广东人,主人公方得法便是其中一员。
“都是家乡环境逼,只着出门渡难关” 。
方得法的阿爸染上大烟败光家产,母亲麦氏坏了眼睛,弟弟有羊癫疯,过惯少爷日子的方得法不擅农耕,一年到头拼死拼活也挣不来多少钱。同时,同乡的金山伯红毛家境宽裕,两相对比,方得法选择出洋。
“金山阿伯”的光鲜外袍下布满虱子。食不果腹、一群人挤一间屋子、修铁路明明签了合同却被违约、被诬陷却得不到法律的平等对待……在家乡阔气的华侨到了金山宛如洋番脚下一条乞食的狗,方得法对金山的梦悉数破碎。
太平洋铁路竣工后,迎接“猪仔”们的不是感激和欢迎,而是更为艰苦的生存条件和更为恶劣的歧视:
1907年9月7日,加拿大温哥华爆发排亚大暴乱,唐人街遭到大面积毁损。
彼时,日本以武力保护侨胞,而积贫积弱的大清无力保护它的子民。更令人心惊的是,《金山》中描述的这一场同1998年发生在印尼的排华暴乱比起来还算幸运。
方得法在加拿大的每次大落背后都不乏种族歧视的影子,每一次的绝处逢生又都离不开洋番的帮助——因为是中国人所以被歧视,每次他都只能通过洋番亨德森,才能争取自己的正当权利。
生计和在故土的一家老小是华侨们咬牙坚持、坚韧奋斗的原因,但《金山》中关于方得法的奋斗远非如此简单。
衣锦还乡是国人的执念,不论是求学、经商乃至出洋,离乡的人若是没有什么成就,是绝不肯回乡的。所有人都默认,出去了就一定要出人头地,否则便要招人讥笑,正如“金山阿伯”专门指代出洋后出人头地家财万贯者。
方得法对衣锦还乡的执念甚至重于与妻女的团圆。
在方得法的眼中,妻子六指的苦苦守候、自己对妻子的承诺、女儿对父亲的思念加起来,都抵不过这份执念。
等他终于放下执念,身体却不足以让他赴约了。
作为早期移民的方得法和红毛先是劳工,后开洗衣店经营农场,到了儿子锦山和锦河便是摄影和服务业,到艾米一辈则已是大学教授。
方家几代人在锦山从事的职业变迁背后,也是加拿大华侨华人的职业变迁。
华人华侨在金山的奋斗史是以代为单位计算的,每一代人都在为下一代打拼。而华人华侨的职业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财富积累导致受教育程度的增长,正如《金山》中锦河倾心的卖菜小姑娘的父亲所说,“在金山,女仔也可以一起读书”。
数据的背后是几代金山伯用生命和鲜血拼搏出的财富以及坚持同歧视斗争、争取权利的结果。
一方水土一方人,华侨家庭由于环境及时代的剧烈变化,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思想之间出现巨大的鸿沟,彼此间的不理解便催生了无数的冲突,其中以方锦山同女儿方延龄为甚。
生于长于加拿大的延龄一出生便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她无法理解大洋彼岸的阿人为什么不能自己挣钱,只看到“吃白饭”的阿人让自己只能在众人面前羞于破旧的大衣,而家里无人及时关注和疏导她的情绪,她只能将心中的怨气投射到对岸。
于她而言,温哥华就是她的故土,但这故土却不欢迎她。
所有的拒绝和蔑视都来自种族,而没落的家庭及父母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更加重她心中对自己家庭和种族的排斥。
排斥中国人身份的延龄,晚年中风后却只会讲广东话,在她的内心依旧是有“根”的,与其说她排斥中国人的身份,不如说她愤恨因它带来的一切不公。
比母亲对中国更不以为然的艾米在开平的旅途中,借由祖辈的故事和旧物,重新寻回了自己的“根”,选择在碉楼举行婚礼,这何尝不是对家族传承的认可,何尝不是另一层意义上金山之约的践行呢?
就故事本身而言,张翎老师的文笔和情节编排无可置疑,然而故事性和文学艺术性之间的拉锯却成为这本小说的瑕疵。
从选材上不难看出,张翎老师想要通过描写戏小方家展现当时大背景的野心,但最终却并未充分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整部小说的描述聚焦于人物自身,对于其背靠的大环境却着墨甚少,以至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极易脱出当时年代的时间框架,难免有种在看架空小说之感。
对时代背景的交代,只有每部分开篇的年份、一笔带过的细小历史事件,很多的历史事件譬如最后附录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到加拿大的募捐等,都埋在主角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捐钱的情节中,需要读者结合年份去对应而不直接点出。
大多数读者非历史专业人士,他们对历史的把控往往以重大事件为节点,而在华侨多现于历史研究而非大众化阅读产品中的现状下,很多排华、排亚的事件很多人可能一无所知。
再者,华侨大多聚集于粤闽,多数身居内陆的国人对他们并不熟悉,更不必说精确到是在加拿大的华侨。
而《金山》对一些大事件的描述不多,对提及的事件又缺少介绍,加之本身小说并非顺序叙述,换一个视角有可能就换一个时空,导致不时让人感觉时间线有些混乱而没有实感,进一步拉远了故事同其时代背景的联系。
一部脱胎于时代、希冀于让人们对当时背景以及华侨有更多认识的小说,最终却缺失其时代的大背景,其故事性反成为表达主题的阻碍,实为一大憾事。
但张翎老师希望通过方家的故事,展现华侨家庭的变迁之心仍令人折服。华侨的故事远非一个精彩的故事所能展现,若一定要细细讲述,书的厚度怕远不止目前这点。
时光荏苒,如今的广东开平加拿大村只余一栋栋老旧空荡的碉楼,而它们的主人早已扎根海外,只剩下留守的“谢阿元”们守着那一段段令人唏嘘的过往,等候着“艾米”……
瑕不掩瑜,详尽的故事描述、亲切的粤语表达和仔细的历史比对,让《金山》成为值得细读品味、增进读者对华侨了解的好书,但愿它能引起大家的热情,让更多人了解碉楼的故事。
参考资料:
①.黄启臣.《粤籍华人华侨在加拿大》
②.庄国土.《世界华人华侨数量和分布的历史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