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中化集团公司(任建新)

  • 公司招聘
  • 2023-08-07 14:20
  • 龙泉小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借一万块钱创业,收购国内外上百家企业,多次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带领公司杀进世界五百强。

就在即将成为超级富豪,走上人生巅峰之时,他却将自己亲手缔造的商业帝国上交国家,心甘情愿担任总经理。

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就是中国化工集团(简称中化)的创始人——任建新。

化工,化学工业的简称。大到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小到农药化肥、饲料添加,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工。

任建新

偏偏,化工不仅是我国发展相对滞后的行业,更受到西方国家的百般阻挠。

作为中化的缔造者,从依赖进口到掌握核心技术,营业额超过600亿美元,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如今世界排名前200的行业巨头。

任建新,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商业奇迹?对中国化工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后又为何会无偿,将亲手打造的商业帝国上交给了国家?

想要了解这些,我们还得先从那笔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收购,开始说起。

打破有机硅垄断、公司交给国家

不论是航空、国防等尖端技术,还是食品、建筑等国民用途中,有机硅都是无法绕过的重要原材料。

可直到上个世纪末,世界上能够生产有机硅的国家也不过四个。而且这四个国家,也曾联手进行市场垄断,严重阻碍了我国有机硅的发展。

九十年代初,为了打破无法生产有机硅的僵局,江西星火化工厂建造了全套生产有机硅的装置,着手开始生产有机硅。

有机硅

生产之初,所有员工都抱有极大热情,誓要制造出属于中国的有机硅。即便是试车失败也没关系,总结经验就是了。

可没想到不论用尽了什么办法,5年时间28次试车,最终收获的只有28次失败。

每次试车背后,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原料成本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到后期,星火化工厂负债累累,即便是员工不要工资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转。有机硅的生产就此搁置,许多专家纷纷改行。

偌大的化工厂就此萧条,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此时,任建新建立的蓝星公司已经是清洗行业的龙头老大,并将总部从甘肃迁往北京。

刚在北京安顿好,任建新就听说了星火公司的事情。他刚动起收购念头,就遭到了身边人的极力反对:

“那么多专家都没成功,咱们连经验都没有,怎么可能生产出有机硅?”

“星火欠了那么多债,专家都走了,就剩下空壳子,收购以后怎么办?”

“生产有机硅成本太大了,弄不好会把蓝星都拖垮。”

听到大家的劝告,任建新耐心地解释道:

“这是我国唯一一套有机硅生产装置,要是放着不用不就浪费了吗?”

“要是生产出了有机硅,能帮助国家解决燃眉之急不说,还能借此机会扩大规模,一举两得。”

就这样,江西星火化工厂正式成为蓝星集团旗下的企业。

收购后,任建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生产有机硅失败的原因。

他发现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技术上,星火化工厂根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任建新重新找回改行的专家,他本人则前往国外收集相关资料,前后一共带回7个小推车的资料。

除此之外,任建新还花重金聘请100多名外国专家。

在收购星火短短五个月时间后,第29次试车终于成功,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可以大规模生产有机硅的国家。

有了这项技术,中国终于摆脱西方国家的禁锢,此类尖端领域的发展,也终于不再受人制约。

2004年,中国化工集团成立

也正是因为这次事件,让任建新发现,我国的化工企业都是各自为战,在面对西方巨头的入侵时,很难组织上有效力量进行还击。

他意识到,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在国内外竞争激烈的化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确定了这样的想法后,任建新先后收购一百多家企业,蓝星的规模很快便达到两百亿资产。

若是继续发展下去,或许任建新手中的财富,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富可敌国。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任建新将自己一手创建的蓝星集团,上交给了国家。

2004年5月9日,蓝星集团与其他化工企业合并为“中国化工集团”,由任建新担任总经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任建新将最漂亮的三把火,烧到了国外。

2006年,任建新上任的第二年,分别在1月、4月和10月,中化收购了三家国外大公司。

2006年,蓝星并购罗地亚有机硅和硫化物业务

它们分别为法国的安迪苏集团,澳大利亚的凯诺斯公司,以及法国的罗地亚集团。

其中安迪苏公司,主营动物饲料添加剂,是全球唯一可以生产固、液体蛋氨酸的企业。

凯诺斯集团,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商,同时也是唯一的聚乙烯生产商。

罗地亚集团,则是法国的有机硅生产商。

安迪苏和凯诺斯的收购,改变了中国一直以来对原料进口的依靠,罗地亚集团的加入,则使中国的有机硅产业更加成熟。

可以说,在任建新的带领下,中国化工行业一次次打破技术壁垒,不断追赶世界化工行业巨头,缩短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曾经有人问过任建新,为什么后来会将公司交给国家,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是更好吗?

每次听到类似的问题,任建新总会严肃地说:

“我创建蓝星的初衷,就是为了报效国家,而且我的创业基金是国家提供的,公司本来就是国家的。”

正如任建新所说,他创建蓝星公司的一万元钱,确实是向国家借的。

这其中的故事,要从锅炉开始说起....

万元起步成立蓝星、入军清洗行业

1984年,改革的气息吹响大江南北,也吹向了远在甘肃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担任团委书记的任建新。

当时的任建新发现,我国一年因锅炉结垢而消耗的原煤,竟高达850万吨,而且随着水垢的增加,浪费的原煤也随之递增。

要是能清理掉这些水垢,国家每年都可以节省850万吨原煤。

想到这,任建新不由得有些兴奋,也是从这时起,他开始思考起清理锅炉水垢的方法。

突然间,任建新想到了研究院中的“蓝5”硝酸酸洗缓蚀剂,一个耗费巨资研究出来的试剂,却因为没找到用途而被搁置5年。

这个清洗剂的专利,掌握在研究院手中,而且售价只需250元。这不就是现成的清洗剂吗,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最初的“七人半”团队

想到就要行动,任建新很快便将真实想法告知研究院领导,并提出“借用一万元钱创业”的想法。

“要是失败了,变卖家产我也会把钱还上,之后自降职位和工资。”

另一边,听说自己的团委书记要去创业,很快便有六个团员响应,还有1名兼职的会计,随着任建新一同来到一个防空洞内,成立了最初的“蓝星”。

但万事开头难,任建新的想法很好,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哪家大企业会放心将任务交给他们呢?

大企业没有销路,任建新等人就从普通百姓着手,免费为兰州的居民,清理水壶里的水垢。

这个方法果然有用,没过多久,蓝星公司能够清理水垢的消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也传到一个煤矿厂主的耳朵里。

他的厂里,每年都要因为水垢浪费一大笔钱,又因时间一长,水垢太厚的锅炉就报废了。

正好厂里有一台即将报废的锅炉,这位厂主决定让任建新等人尝试一下。

1984年,在西宁街头清洗茶壶,获得第一笔钱

若是成功了,就支付1900元。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反正锅炉也不能用了。

接到这个任务后,任建新等人十分激动。

在此之前,蓝星一直都是免费为人清洗水壶。只有一个老奶奶,看着这几个年轻人太辛苦,给了2毛钱的辛苦费。

若是这个锅炉清洗成功,蓝星的市场,将迎来飞跃性的转变。

所以,在接到任务的夜里,任建新等人连夜将锅炉清洗出来。

第二天一早,看到焕然一新的锅炉,这位煤矿厂主十分开心,他不仅支付了约定好的1900元钱,还要多支付一部分辛苦费。

但任建新执意不肯多收一分钱,只拿走了约定好的1900元。

从这次清洗后,蓝星名声大振,3个多月的时间里,为60多个大企业完成清洗任务。

这一年的利润,任建新并没有完全揣进自己的腰包,而是主动上交国家一部分,另一部分才应用到公司的发展中。

1987年,山西化肥厂,德国专家汉克验收后写下“OK”

当时山西有一套德国清洗8次都没有成功的设备,任建新接到任务后只用了一成的价格,一次就清洗成功,引得德国专家连连称奇。

从此之后,美国的输油管道、中国青海至格尔木的输油管道、神舟飞船的发射装置,蓝星接到的任务越来越重要,名声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清洗公司。

就在蓝星垄断了清洗市场一家独大时,任建新却放弃了赚钱的机会,将清洗技术推广全国。

当上级领导来到甘肃视察,向当地的企业负责人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之处时,其他企业纷纷提出需要资金援助,只有任建新提出想将公司搬到北京。

可以说,从蓝星成立开始,不论是免费清洗还是公开清洁技术,亦或是将公司搬到北京,任建新的每一步计划,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到2015年,任建新已经完成6次大型海外收购,中化集团也达到了百亿规模,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并购王”。

任建新

此时的任建新,已经50多岁了,还有差不多3年的时间就要退休。

可就在他即将卸任之际,任建新却意外收购了瑞士的先正达集团,为自己的退休生涯,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收购瑞士的先正达,为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就可以从孟山都的垄断开始讲起。

行业垄断现象的严重性

作为拥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我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国引以为豪的农业,竟然渐渐被其他国家拉开差距。

本土种子产量低、易生病,本国没有先进育种公司,只能依赖进口。

到了2000年,我国粮食及蔬菜使用的种子,一半以上都是外国品种,本土种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有些种子高达万元,购买还需要预约。

粮食种子

除此之外,我国的化肥、农药等配套产业同样缺乏核心技术,只能从事简单的生产环节。

很显然,一些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垄断我国农业市场,以便日后好提高价格。

无独有偶,此时其他农业生产国,或多或少都陷入了粮食垄断的危机。而对于我国发展来说,在这个行业最大的阻碍,就是美国的孟山都公司。

美越战争时期,孟山都公司开发了一种除草剂:草甘膦。

这种除草剂的前身,是作为美国越战生化武器使用的,就是臭名昭著的落叶型除草剂—“橙剂”。

它里面含有二噁英,能够对绿色植物进行无差别攻击,且含有剧毒,仅80克就能毒杀80万人。

美军将“橙剂”撒向越军藏身的草丛,没过多久,所有绿叶植物都被杀死,只留下无处可藏的越军。

更令人恐惧的是,“橙剂”虽然没有杀死越军,却对他们的身体造成难以修复的损害。

“橙剂”

他们的后代,也因此患上癌症以及先天性畸形,终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也正是从开发了这种除草剂后,孟山都公司开始逐渐转向生物技术领域,发明了各种转基因种子,拉开全球粮食垄断的序幕。

1992年,孟山都公司进入墨西哥市场,以极低的价格售出600万吨转基因玉米种子,种植面积多达40%。

这一年丰收时,许多使用本土种子的农民发现,孟山都的种子不仅产量高,而且没有病虫害的困扰。

更重要的是,这些种子都是现成的,不用每年都挑种、留种,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种植户的时间成本。

从这一年开始,绝大部分墨西哥农民抛弃传统留种方式,全部采用孟山都公司销售的种子和专用除草剂。

即便有聪明的农民,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依旧采用传统的育种方式种植。

可市面上早已没有传统除草剂的身影,有的只是专门用来喷洒,转基因玉米的除草剂。

再加上产量低、收益少等现实问题,墨西哥本土玉米种子消失殆尽,孟山都完全垄断了墨西哥市场。

在墨西哥全国上下,都充斥在玉米丰收的喜悦时,孟山都公司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其公司肆意提高价格,动不动就拿断供威胁墨西哥,提出种种无理要求。

起初,墨西哥并没有在意孟山都的威胁,在断供转基因种子后,墨西哥继续使用上一年筛选出来的种子,进行种植。

可没想到,这些转基因种子只能使用一年,它的后代并不具备优良性状,甚至一半以上都结不出果实。

直到这时,墨西哥才明白孟山都公司的用心,可惜已经为时已晚,想要继续种植玉米,他们也只能满足孟山都公司的要求。

用同样的手段,孟山都公司于1998年进入阿根廷市场,售卖自己的转基因大豆。

与其相匹配的除草剂,正是上面提到过的草甘膦。

抛除转基因种子无法育种的缺点不说,被草甘膦喷洒过的土地,无法种植任何农作物,只能继续种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每年都要向孟山都公司提供价格不菲的使用费。

有了孟山都公司的先例,其他农业公司纷纷效仿,垄断了许多种植大国的市场。

很不幸,当时的我国,也是被垄断的那一方。

那时,我国种子技术相对落后,且品种单一,光是大豆就有每年9000万吨的进口量。

孟山都一直处心积虑,想要入侵中国农业市场,其他大公司也不甘示弱,纷纷想来分一杯羹。

对于这一情况,任建新早就了然于胸,一直都在寻找解决办法。

技术相差几十年是不争的事实,想要尽快弥补技术差距,掌握核心配方,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并购”。

2015年,随着全国农作物价格的下滑,农业巨头陶氏、杜邦、孟山都、先正达,纷纷寻求出路。

收购先正达、完成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

作为世界第三大农业公司,先正达拥有一万多项专利,同时具备成熟的种子、农药生产技术。

若是能将先正达并购,我国农业技术空缺的局面,将会就此改写。

但中国还有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同样想并购先正达的孟山都公司。

不过,孟山都公司只想收购先正达的化工部门,不想接收其他部门。先正达当然不会接受这种方案,毅然拒绝孟山都的并购合同。

就在这时,任建新带着满满的诚意找上先正达,承诺用现金支付并购费,并接收先正达所有部门及员工,而且不会改变原有模式。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虽然先正达被中石化并购,但也只是换了一个老板而已。

一个农业技术落后的集团,去收购世界第三的农业集团,这过程中会受到多少刁难与白眼,其中又需要付出多少艰辛,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任建新成功了!

在即将退休之际,他用自己全部力量,为中化集团增加一份力量,为中国粮食安全加上一份保障。

2017年,任建新用465亿美元(2000多亿人民币),成功将先正达收入麾下,先正达的排名,也从世界第三上升到世界第二。

虽然花费巨大,许多人也对此议论纷纷,但并购先正达的意义却非比寻常。

这是我国历史上,完成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也是对我国影响极大的一次并购。

先正达的收购,填补了我国种子、农药及化肥技术的空白。

从此之后,中国农业逐渐摆脱国外巨头的封锁,牢牢掌握种子命脉,拥有与世界农业巨头抗争的中坚力量。

2018年,60岁的任建新功成身退,将中化集团交给更年轻、更适合的接班人。

从借钱成立的蓝星,到如今的世界巨头中化集团,任建新为中国创造了数不清的收益。

但他本人,却一直是一位年薪22万的总经理,没有中化的股份和期权,每年的收入固定且透明。

更有趣的是,自2004年担任中化集团总经理开始,任建新就成为美国“最不欢迎”的人。他的签证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拒绝,任建新也因此,从未踏上过美国国土。

曾经他也受邀邀去美国做输油管道,成为总经理后却被拒绝入境。

结语

纵观任建新的成功史,“爱国”与“并购”成为他的标签。

不论是“爱国企业家”,还是“并购王”的称呼,都彰显着国人对他所取得成就的敬佩。

对于这两个称呼,任建新却一直谦虚地表示:

“我不是什么企业家,我只是一个经营者,一个管理者。”

任建新

直到今天,任建新并购的所有公司,都处于盈利状态,无一亏损。这种独特的商业目光,是许多企业家都难以企及的。

但更令人尊重的,是任建新的爱国思想与行为。

在人们的认知中,商人向来看重利益。

但像向任建新这样,将自己耗费心血所得的全部资产交给国家,自己只从事管理工作的商人,却并不常见。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任建新选择将化工企业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资产不知道会甩如今许多富豪几条街。

面对上亿甚至上百亿的财富,相信很难有人不动心。

所以,光是这一点,就足以令人对任建新竖起大拇指。

作为国家的主要工业,从严重依赖进口,到大部分完成自主生产,任建新居功至伟。

他也用自己的经历,成功诠释了四个字:兴业报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59828.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