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经过8个多月的鏖战,深圳光明区水环境治理工程收到当地政府下发的通知单,确认11月21日黑臭水体整治全部通过验收,实现销号,提前25天完成“12·15”全面消黑的目标。
走进一方土地,走近一座城市。缘于消黑,志于消黑,却不止于消黑。一起听听一航人“进城”的故事……
深圳,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光明区,却是一个并不为很多人知晓的新成立的行政区。虽然成立时间短,却被深圳市赋予了极大的宏愿:“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高起点规划光明中心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光明区的当务之急,而实现更好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率先启动。
所谓全面消黑,用工程建设分指挥部项目一部分管领导、光明区水务局副调研员周应钦的话说:“就是在光明区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连一块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由中交一航局及深圳市水务集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组成的联合体,就需要对所有引起黑臭水体的河道、管网、源头进行彻底整治。
作为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亦将该项目视为转型进城的关键之战。与之前所熟悉的建港、修路、架桥、通隧不同,进城治水,一下子踏入了全新的领域。治水之战,在跑步进场,快速集结之后,于2019年3月20日正式打响。但有些意外的是,最先面临的难题并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外协”。
光明区全面消黑工程,是兜底项目。所谓兜底,就是只要是与消黑有关的环节,就要一查到底,直溯源头。那么源在哪里?在小区街道、在园区巷陌、在万户千家。工程的分布,就像一张网,与这个城市密切联结,息息相关。
“工程最开始的时候,目标就是进场开工,但根本进不去”。中交一航局五公司负责外部协调工作的项目书记李景峰感受最深:“现在要经常与小区业主、园区管理方、政府各部门沟通协调,涉及到的人员数不胜数。”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与人沟通。在他看来,虽然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但在深圳没有难啃的硬骨头,一个“诚”字就可以搞定。
在东周社区丰安路顶管施工时,一位70多岁的人不支持施工封路。李景峰约上社区工作人员,扣开了老人家的门。在说明了为什么封路、怎么封及施工期限后,他还把电话留给了老人,欢迎随时监督。“我见过的队伍很多,你们是头一个对我讲得这么清楚的,还提前来沟通,这样做很好!”老人感动地说。“诚和信,在深圳体现得特别明显。”说到“信”字,李景峰的感触也很深。
深圳是一个讲规则的城市。与市政相关的部门,施工中都可能涉及,仅以占道施工为例,即使是只占用3米的道路,也需要审批手续。为提高效率,项目部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确定了以施工牌代替审批手续,只要交警看到了,给予关注的同时,也等同于审批了。
“这个审批手续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也是我们与这座城市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信任的过程,政府部门办实事、管的严、管的活,我们敢承诺、敢担当,大家都是为了把事情办成。”李景峰说,“从诚到信,以诚换信,这些都是在一次次交往中形成的,毕竟治水是市政府的事,更惠及每个人。”
消黑工程包括的内容繁杂,涉及网、河、湖、池、源等五大类别、九大分项,共224个子项目。从每家每户的正本清源,到对错接乱排的干支网完善,再到对小微水体、暗涵小河叉、支流水系的清淤治理,以及生态补水的流动冲刷,是很系统的治理工程。消黑工程不以工程完工为目标,而是以水质达标、全面消黑为目标。换句话说,只要水质不达标,工程就没完结。
项目部发挥EPC优势,设计与施工同步调整,全力做好正本清源。其中的“源”,就是使小区实现雨污分离。可这个源来自千家万户,所以正本清源工作越做越多。为做到全覆盖,项目部采取插旗施工,拔旗销号的办法,分块分类,挨家挨户查漏补缺,目前56项正本清源已全部完成。
源头找到了,还要让源头之水各归其道。要对城市管网进行清淤,对错接乱排、支管网、干管互联互通进行完善,对破损的管道及附属建筑物进行修复。从源,经网,到河,从地下到地上,一步一步,环环相扣。
治理前
治理后
项目部的支流水系整治工程共包括9条支流水系,总长32.6公里。但实际上,除了支流水系,项目部治理的各类小河道多达88条。
随着“12·15”节点工期顺利完成,光明区消黑任务取得了第一阶段胜利。“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原来污水横流的臭水沟,现在变得如此清澈。”说起治水前后的变化,一工区经理张万达也十分感慨,“正的是源,看到效果的却是河道。”
治理前
治理后
除了再现清清的河水,二工区经理张佳伟还收获了意外和惊喜。一天下午,一位居民突然造访,送来一面崭新的锦旗,感谢项目部对小区进行正本清源,雨污分离。“之前的雨水篦子总会散发臭味,现在再也闻不到了。虽然只是细微的改变,但却真实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张佳伟说。
治理前
治理后
深圳,是一座忙碌的城市,初次“进城”的我们,正努力书写属于,一航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