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焕新重装,妇女用品商店再有半年即将开业,但还是要把脑筋要落实在“用品”上。
报载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已进入焕新重装阶段,要半年以后再与顾客们重逢了,这使我不由得忆起了数十年前的一个小场面。当时公交车上的售票员还兴报站名,一次,在快到站时,售票员报了一句“妇女商店到了”,立即引起一位顾客半带玩笑的责问:“啊?新中国还能买卖妇女吗?”哄笑中大家认识到售票员将“妇女”后面省去“用品”二字的错误。的确,这两个字绝不能省的。
这个小插曲告诉我们,商业销售活动的核心是“用品”,前面的修饰语是为了明确商品使用的对象,从而能更好、更周全、更有针对性地为顾客服务,经营者的脑筋要落实在“用品”上。
就拿“妇女用品”来说,它应该是为广大妇女使用的,而且,最好是妇女经常使用,必不可少的。抓住这类商品,商店的特色自然就出来了,服务的对象也就更明确了。因此,1978年邓颖超同志提出要关心妇女“四期”生活后,店方就在全国首创了“四期”专柜,自行设计生产各种孕妇衫裤、喂乳胸罩、妇女卫生用品等等,成为店里的一大特色。时至今日,这一好传统能否继承发扬呢?譬如,如今的职业妇女家务负担越来越少了,但另有一类专司家务的“全职太太”和家政服务人员多了起来,这就要求有关家务的商品一方面要更加方便简要,使用起来省时省力;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把家务安顿得更精致、更考究、更周全的需要。能不能向妇联或家政服务培训机构多调查了解情况,征求些意见呢?要设法针对一些新的特点做布局。
按通常的想法,很可能会先在高消费、高利润的高档摩登时髦商品上打主意。这也无可厚非,引领新潮流,与世界接轨嘛。事实上,妇女用品商店确实是以高层次商品为主的。但顾客并不多,有的人还反映只是去开开眼界并不想买的。而近日因停业清销商品打大折扣了,一下子拥挤不堪人满为患了。这就说明妇女中最广大的服务对象还是需要中低价格的价廉物美的商品的,应当在为她们有效服务上创出一些“路子”。譬如,店里的羊毛衫、羽绒衫的琳琅满目,但绒线和相关织品却不见踪影了。能否突破一下人们不再穿绒线衫的现状,搞些新花头,让这项可拆洗易翻新的商品重现辉煌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妇女用品的构思、设计、生产、销售的变化也是必然的。尤其青年妇女们,她们潮流跟得紧、需求变化快,妇女用品商店如今年轻顾客明显减少就充分说明,改装更新后一定要注意适应新潮流,跟上新时代。譬如,如今知识妇女队伍日渐扩大,她们所需要的文化用品,特别是科技、电器用品,怎么能纳入销售范围并突显妇女使用的特色,就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过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