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四川石窟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始凿于魏晋、盛于唐宋、延续至明清,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南方石窟和中晚期石窟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晚期石刻艺术发展的一部“现实版教科书”。据专项调查统计,四川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下同)现有2134处,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四川石窟充分展现了巴蜀工匠精湛的雕凿技艺和卓越的营造能力,形成了巴蜀地区自成系统的石刻造像艺术体系,呈现了中国石窟造像特征的完整发展脉络,在佛教艺术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对中华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月29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为增强四川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的品牌效应和社会认知度,将省内中小石窟文物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科学、系统宣传推广四川中小石窟文物资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四川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形象标识设计方案。
应征作品要求主题突出,形象鲜明,能充分展示四川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的性质、宗旨,并契合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展示廊道建设,彰显川渝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文化特质。应征作品的接收起止时间为自3月29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止,可为一个或一组图案,便于在实物展示牌、标识导览等载体使用。
应征作品征集后,将由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专业人员对应征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录用作品和入围作品。录用作品和入围作品均设有奖金奖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