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热点 -

原汁原味传承黄河文化,“黄河非遗大集”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 热点
  • 2023-04-02 11:49
  • 齐鲁壹点

记者 宋说

4月1日,山东省组织的“走文化廊道、进经济园区、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黄河文化体验线来到了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在这里,欣赏沿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体验传统民俗节目、品味黄河口特色美食,非遗与旅游的深度体验。

原汁原味传承黄河文化,“黄河非遗大集”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盐窝镇南岭村坐落在距离黄河岸边2公里处,记者顺着悠扬顿挫的老腔一路寻来,眼前的“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是一片游人如织的景象。窄长的沿街两边,有水煎包、北岭丸子、黄河澄泥印等非遗美食、非遗手工品、特色旅游商品等,还有黄河锣鼓、老扬琴等非遗演出。走进这个黄河下游的岸边村子,就可以体验一场视觉、听觉、味觉皆俱的非遗文化盛宴。

原汁原味传承黄河文化,“黄河非遗大集”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的“黄河非遗大集”一周两市,淳朴的民风吸引着八方游客,每逢周末,集市上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据了解,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于今年2月26日正式开街,“老街长巷”蜿蜒十里,从南到北贯穿,落户了“老扬琴”“黄河号子”“北岭丸子”“南岭豆腐”“南岭酱醋”等非遗项目10余项,建设有大门楼、老戏台、非遗展馆、手工作坊、老厨屋、非遗文化创作展示区、传统文化体验区等。

原汁原味传承黄河文化,“黄河非遗大集”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的二期项目于2022年7月启动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重在改造、文化呈现、聚焦非遗、融入群众”等原则,重点对一期项目进行提升改造,沿街打造“山东手造·非遗工坊”。目前,二期入驻非遗项目有21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5项、县级4项、待申报9项。设黄河口滩羊品鉴店、“盐之有礼”农产品展售店等本地特色店铺2处。

原汁原味传承黄河文化,“黄河非遗大集”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据利津县盐窝镇宣传委员刘燕涛介绍,建设过程中,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微改造”理念,避免大拆大建,所有材料均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譬如老街的铺砖由不少村民旧屋的砖块拼成,沿街店铺则全部由闲置民房改造而成,保留了本村本乡的本土风貌。”

刘燕涛告诉记者,老街长巷以非遗为路径、文旅为业态、研学为产业、传承为核心,按照“一街三区”规划思路,打造非遗文创核心区、花田露营体验区、四贤历史文化区,重点突出非遗、民俗、国学、田园等元素,聚力打造黄河流域文旅标杆。“老街长巷以少投入、多参与、共致富的模式,带动了周边2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在实现非遗传承的同时,也带领群众走向富裕。”

记者了解到,4月18日至19日,“黄河文化论坛”将在东营举办。届时,还将会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主题活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dian/3792.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