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热点 -

瞭望 | 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 热点
  • 2023-03-28 09:56
  • 新华社

瞭望 | 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当日下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体代表,同他们合影留念。这是习近平向代表挥手致意   黄敬文摄/本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

  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厚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始终围绕人民的福祉展开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文 | 李春阳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再次作出了强调。

  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基础上对当前民族复兴之路所作的重大科学判断,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自信宣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从此迈入了新纪元。

  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自信,不是盲目乐观,更不是空谈,而是立足于百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厚植的一系列坚实根基。应深刻认识这些根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在固本培元、协同发力中把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厚植复兴的政治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96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我们的国家更是有着56个民族和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党中央没有核心、全党没有核心,那么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法推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全党才有了顶梁柱,全国人民才有了主心骨。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这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二十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人民再次拥有了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到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到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从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到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已载入宪法。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是完全正确的。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没有任何势力、任何组织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

  厚植复兴的理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

  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让近代以来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中华民族看到了真理的光芒、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对于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旗帜上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一种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理论,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接续进行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之无愧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进入新时代,坚持党的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厚植复兴的人民根基

  在1949年开国大典当天,毛泽东同志发出“人民万岁!”的历史最强音,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的时代之应。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百年征程,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厚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始终围绕人民的福祉展开。

  中国近代以来,欲求变革者比比皆是,但为何最终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团结带领下,人民群众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广泛而深刻地参与到伟大变革之中,用“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信任与托付,跟着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了今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生动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实现跨越式增长,2020年成功突破100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宣布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我们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我们在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在绿色经济的转型中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国人民深切感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些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人民发自内心信服马克思主义,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倍加为伟大祖国自豪。新的赶考路上,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瞭望 | 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集装箱货轮通过正在吊装钢箱梁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2023年2月22日摄)   邓华摄/本刊

  厚植复兴的精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掌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们与外部世界相处,就要去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作为世界上最具进步性和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得天独厚地享有掌握历史主动的优势,始终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肩负历史主动使命,在人类文明发展大势和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中,一次次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战胜风险挑战的智慧和力量,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充分展现。

  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进大会主题,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孕育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它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百年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彰显了百年来党和人民焕发出的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凝聚着百年来血泪铸就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和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必将激励着党和人民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把握历史规律,以强大的发展自信抢抓历史机遇,满怀豪情开辟光明未来,早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幼苗须有强壮的根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须有稳固的根基才能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扛起民族复兴的大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耕复兴沃土,厚植复兴根基,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积蓄了最充沛的能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必将不可逆转,中华民族也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www.lqrc.cn/a/redian/399.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