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张妮】编者的话:“世界上很少有古迹延续千年不断地创建,敦煌的莫高窟便是真实的存在。故宫古建筑有600多年历史,它的院藏文物更是汇聚了连续不断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长,王旭东在两处世界遗产工作多年,对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释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感触更加真切。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传承和发展故宫文化资源,要引导观众去认识故宫真正的价值,而不只是带着孩子来看皇帝的宝座。”
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典藏有186万余件(套)各类文物珍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王旭东认为,故宫真正的价值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创造、工匠精神、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价值规范,“我们要把它凝练出来,从中汲取营养,寻找规律,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打造今天的现代设计产业,为古老文明持续注入新时代的文化能量。”
在故宫文化中体悟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仅仅存在于文字和历史记载中,更是由真实的文物来承载的”。王旭东表示,在故宫的院藏文物中,我们发现中华文化的基因、大潮流就是不断求变、创新。“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创新性和保守性是交替的,创新后可能会有一段保守时间,但它又会迫使你必须创新,僵化教条的东西没有生命力,不创新文明就会消失。”
王旭东认为,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汉、满、蒙、藏等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这用历史事实证明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儒释道都成为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至于和平性更显而易见,汉代我们打通丝绸之路,不是为了侵略别人,而是要跟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这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贸易连通之路、科技传播之路,更是和平建设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王旭东对此感触颇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多理念是相通的,比如,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天下大同,理论结合实践与知行合一等。为此,故宫博物院既要礼敬传统文化,尊重民族历史,更要立足当下,坚持两个结合,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大潮之中。”
传承不是仿古,不是贴牌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着眼于故宫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举办了2022年首场大展“何以中国”展、“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等展览,多视角展示中华文明历史脉络。同时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合作,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实践,推出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诗画中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博类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2023年上半年,故宫博物院与中央民族乐团、环球音乐中国合作启动《故宫之声》音乐文化项目,用音乐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我们要引领潮流,而不是迎合市场。”在王旭东看来,近年一些网红文创只是打着故宫牌的仿古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品。“难道100年后,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留下的还是清代的东西吗?”王旭东认为,博物馆的主业并不是搞文创,而应聚焦于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和教育传播。他举起手中的古典茶杯说,“如果没有专家对文物价值的挖掘和学术研究,你看到的杯子就只是个精美的杯子,我们要传承的是什么呢?如何了解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它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它的美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些都需要专家进行解读、解码。我们要将这些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资源共享,借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创新和转化。”
故宫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便是教育传播。据王旭东介绍,今年“六一”,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不起的故宫宝贝之神韵匠心》绘本,面向3至8岁儿童讲述院藏103件珍贵文物的故事,将文物特点蕴藏在鲜明的角色个性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该绘本还配套有声绘本剧,通过专业配音为绘本故事增加更生动的诠释。
故宫博物院2022年出品的首部儿童音乐剧《甪端》结合现代视觉技术,营造惊艳的舞台艺术效果,讲述了故宫文物和文物保护的故事。《甪端》中的神兽形象还登上2023年央视春晚舞台,此后该剧开启全国巡演,反响热烈。“这些探索实践让文物‘活’了起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王旭东说。
跟其他文明对话
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传承,还应向世界更好地讲述。“海外交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不是输出文化,去影响别人,而是要跟其他文明对话。”王旭东说,近十年来,故宫博物院引进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地区的18个文物展览,组织赴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文物展览46次。2019年,故宫博物院与澳门特区政府合作设立“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2022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透过港澳地区特有的国际视野和特区优势,使公共文化场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展示平台与国际交流平台。
除了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去年故宫博物院举办“驻华使节眼中的故宫”摄影展,一些作品让王旭东印象深刻。“有的外交官瞬间拍到触动他的东西,抓到一种和谐之美。未来,我们还会请世界各地各门类的艺术家来,用音乐家的语言、摄影师的视角、美术家的画笔表达他们对故宫的认知。”
去年故宫博物院正式启动“太和学者计划”,面向境外招收访问学者,也选派故宫博物院学者赴境外访学。“国外学者会到故宫至少待三个月做研究,他们会把研究成果带到各自的研究中去,带到他们的讲座或课堂中去。这种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相互启迪的学术交流机制,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还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互鉴。”
谈及故宫博物院在文化传承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王旭东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思想观念。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今天故宫在经费保障上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最关键的是思想上愿不愿意走出去,愿不愿意把门打开,让别人进来。“故宫的学术研究做得不错,但还远远不够,因为院藏文物的体量太大,故宫承载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太深厚,仅靠几个专家团队很难做到,必须借助全社会和全世界的学术资源来研究。”王旭东认为,文物领域的资料开放将是未来的大趋势,越开放越会不断创新,并始终处于引领地位。“如果关起门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等你醒来已经来不及了。为什么清代康乾时期会出现盛世,之后为什么会走下坡路?历史上我们什么时候坚持创新、包容,什么时候保守、封闭?我们要从另一个视角认识故宫的历史价值,寻找规律,总结经验教训。”
对于故宫文化资源学术研究的现状,王旭东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正处于把麦子制成面粉的阶段。未来,我们要继续提炼其中的营养物质,剔除糟粕,匹配、融合其他成分,让这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餐更有营养、更可口、更利于现代人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