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6点30分29秒,太阳运行到黄经105°,小暑节气来了。
夏季主旋律是:热!热!热!而该季的节气们,名字也着重描述热的程度,“夏至”之“至”,意为“极”;“小暑”之“暑”,意为“热得像煮”。东汉著作《释名》说: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民间有字谜:上也日,下也日,早也热,晚也热——谜底是“暑”。
二十四节气中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从夏到秋,大暑和处暑之间,夹了一个立秋。与三暑对应,还连着三伏概念,小暑前后,一般紧接着入伏,出伏则在处暑前后。
那么,既已有“暑”,为何还有“伏”?为什么不能合二为一,以“小伏”“大伏”“出伏”来代替三暑呢?
《说文解字》说:“暑,热也;伏,司也。从人,从犬。”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解释,这里的“司”,对应为“伺”——等候。
△ 汉口江滩的市民。记者李永刚 摄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察天象和气候总结的时序规律,以利农事。所以,节气直接反映气候状态,“暑”更直观、准确;“伏”则没有热的意思,描述的是在一年最热的时间段里,人应该像夏天里的狗那样,趴伏在地,想尽办法乘凉、散热。这听起来像是骂人,实则是“格物”与“戏仿”,古人讲究以万物为师,懂进退得宜、讲能屈能伸。
因此,暑,是气候的状态认知;伏,则是人的生存智慧。
小暑一候温风至
■ 连风都变得热热的。
小暑二候蟋蟀居宇
■ 蟋蟀躲到屋檐下。
小暑三候鹰始鸷
■ 猛禽飞更高纳凉。
大热天里,人也趴下了,狗也趴下了,看看这物候,虫和鸟也都对暑热退避三舍。
△ 东湖湖畔座无虚席。记者高勇 摄
一候描写体感,春与秋的凉风习习变得奢侈,此时连风都是热热的。唐代诗人元稹在《小暑六月节》中感慨:“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二候描写昆虫避暑,蟋蟀感觉在田野里待不住了,还是房屋角落底下更凉快。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董立坤介绍,武汉蟋蟀的常见种类,包括黄脸油葫芦、小棺头蟀、长翅姬蟀、迷卡斗蟀等,后三种都喜欢靠到人类房屋附近避暑,也都是《庄子·外篇·秋水》里那句“夏虫不可以语冰”的夏虫,在冬天到来前就会死去。
三候描写猛禽避暑,老鹰显露强悍的状态,人们常常看到它们飞得很高。因为暑天的上升气流更频繁,猛禽更容易被气流托举得更高,高空也更凉爽。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说,在武汉能看到的猛禽,多是凤头鹰、赤腹鹰等,它们的食谱包括小型鸟类、老鼠等啮齿动物、蛇等两栖爬行动物,甚至一些大的昆虫。
小暑一来,花花草草有精神的不多,荷花是个例外。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莲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科组科研人员、高级工程师杨东说,7月正是荷花的盛花期,但若是赏荷,还是赶早:“荷花多在清晨张开花瓣,早上四五点就开花,上午十一点左右闭合。但也有一小部分重瓣荷花即便日上正午也不闭合。”
△ 沙湖公园荷花盛开。记者李子云 摄
小暑前后的赏味佳肴,也藏在荷塘里。若按节气传统,这时候要“吃新”——新收的麦子。恰逢小暑遇伏,讲究“头伏饺子,二伏面”,这一听就是北方人的习惯,在咱们南方,尤其伴水而居的武汉人,此时最不能错过的“新鲜之味”,是藕带与莲子。选莲子有技巧,杨冬说:“长到15天的莲子最美味,个头够饱满,莲心也不苦。”
怎么判断是15天呢?记住这些小技巧:莲蓬头不凹陷也不鼓起。莲子皮全绿或微泛黄,皮尖不发黑。若莲子皮过黄,则太嫩,略涩;若皮尖开始发黑,则过老,会苦。
平心静气 早卧早起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叶志勤副主任医师指出:此时,人易动“心火”,产生心绪不宁、烦躁不安、思维紊乱等“情绪中暑”症状,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要注意保持“心静”,戒躁戒怒。暑天也易伤气,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容易感冒、肠胃疾病,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
饮食清淡 少饮生冷
应避暑湿,防水肿。少进食生冷,防止伤脾,导致湿邪积聚中焦;宜进食清淡、清苦、不肥腻、易消化、温软的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白萝卜、番茄、淡水鱼等,还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等养胃生津,或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益气消暑。少食红肉。
“热在三伏” 冬病夏治
寒者热之,人体阳气此时达到顶峰,且人体皮肤温湿度最大,毛孔最为开放,最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因此,三伏是治疗虚寒性哮喘、慢性腹泻、寒湿性骨关节病、痛经等寒性疾病的最佳时间。生活作息上也要注意固护阳气,能巩固冬病夏治的作用。
(文稿统筹|黄亚婷 文案|记者黄亚婷 郭可滢 江梦琴 通讯员胡梦 万凌翔 统筹︱陈昌 设计/排版︱张莉 绘图/动画︱赵健 摄影︱记者李永刚 高勇 李子云)
【编辑:商佩】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