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223)五月,即刘备卒后的次月,17岁的太子刘禅即位,为刘备举哀发丧。新主初立,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尊皇后吴氏(吴懿之妹)为皇太后。史称刘备为蜀汉先主,谥曰“昭烈皇帝”,刘禅为蜀后主。
丞相诸葛亮以李严为中都护,统领内外诸军事,率军镇守永安,以防御、阻抗东吴,自己则率文武百官奉“大行皇帝”刘备的梓宫(皇帝之棺)自永安还葬成都。
诸葛亮早在年轻时代,就从军阀混战的胜负中认识到了招揽人才的重要性。他在《隆中对》中指出,发挥“人谋”,使“贤能为之用”,是曹操、孙权强盛的原因之一。他劝说刘备,必须要“总揽英雄,思贤若渴”,得英才者方可成就霸业。诸葛亮从政后,在帮助刘备创建蜀汉的过程中和后来辅佐刘禅执掌朝政时,都采取了许多措施为国家招贤纳士。
诸葛亮为蜀相后,满腔热诚地希望百官为国举荐贤才。因此他一反东汉朝廷“亲小人,远贤臣”和益州牧刘璋用人不注重贤能的弊端,任人唯贤。他说:
认为选用德才兼备之才,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攫拔并重用正直之人,废弃奸邪、心术不正之辈,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头等大事。
《太平寰宇记》记载,为了吸引天下贤士,他在成都修筑起一座招贤台。诸葛亮举贤的标准是:一要有才能,能在治理国家中发挥作用;二要忠于蜀汉政权,品行纯正,工作认真负责。因此,他在治理蜀国的过程中,量才使用,任人唯贤(与曹操“唯才是举”不谋而合),不拘一格,注意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干并忠于刘汉政权、能够贯彻他的方针政策的文武官员,把他们安排到重要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在诸葛亮殚精竭虑的努力下,小国寡民的蜀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何袛、杨洪、张嶷、王平、马忠、蒋琬、费祎、张翼 ......加上李严、魏延、姜维等文武兼具、“贞亮死节之臣” ,很好地解决了自刘备去世后蜀汉出现人才断层的不利局面。
可在诸葛亮栽培重用的人当中,并非个个都能德才兼备,诸葛亮自然深谙此理,所以他选拔人才时,对于才高而德薄(德才不相符)者,也恰当地加以选用,扬长避短、发挥其才干以广军国之用。同时,他也很注意教诲、督促他们改正自己的坏德行,尽量避免这些人在社会风气变好时起负面作用。但他对于一些人才的处理方式与动机,却一直存在争议。
李严也算是文韬武略都很出众的大才,和诸葛亮平起平坐的托孤老臣,后来却被诸葛亮削去爵位,革去官职,贬为庶民。
李严资历颇老,亦是蜀汉政权不可多得的军政人才。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益州人马秦、高胜聚众数万,起兵反抗刘备,很快攻克了资中县。彼时刘备率军在汉中,成都兵力空虚。李严没有请求增派援军,仅率5000人马就迅速扑灭了这场来势汹汹的暴动。这也反映了李严过人的军事才干。正因为李严很有军事才能,所以刘备临死前,才委托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刘禅,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诸葛亮知道刘备任其为首辅,却将军权交给李严,明显对自己有猜忌、防范、掣肘之心。但他看破却不说破,还点赞李严道:“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 。
李严身居高位后,贪欲暴增,他劝诸葛亮“受九锡”,也即晋爵称王,目的是自己也能从中获利。据说诸葛亮大为震怒,回信严厉驳斥李严“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意思是你这样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俩虽然相知已久,但如今却有“白发如新”之隔膜。
当初,刘备命李严驻守永安,有让他对付东吴之意。刘备死后,诸葛亮从大局出发,与东吴重修旧好,对《隆中对》做出了重大修改,决定放弃荆州之争,结好东吴。随着吴、蜀关系进一步改善,李严再留驻永安也就没啥意义了,于是诸葛亮命他移驻江州(今重庆),另派护军陈到率白毦兵进驻永安。 李严认为这样做等于削弱了自己的军权,降低了自己的作用,心中大为不满。
诸葛亮出师北伐时,令李严分兵一部支援汉中,李严却对此“穷难纵横,无有来意”。意思是说自己人手不足,很难派兵支援汉中,借故拖延不去。不仅如此,李严还上表后主,要求划出5个州组成巴州,由他出任巴州刺史。诸葛亮认为他是想借此发展个人势力,于是让刘禅驳回其请,严词拒绝。
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兵出祁山,命李严在后方筹办转输粮草,彼时乃夏秋相交之际,连日降下瓢泼大雨,山路泥泞难行,转输困难,军粮供应不上,李严恐督运不利被责罚,于是派参军马忠去前线请诸葛亮退兵。
大军乏粮,难以为继,诸葛亮只好下令撤回,李严却假装大吃一惊,问:“军粮充足,为何撤军”?他想以此为自己的失职开脱罪责。同时他上表后主谎称,诸葛亮撤军是为诱敌深入,再与敌决战。诸葛亮见李严如此颠倒是非,再容忍下去必酿成祸乱,便以李严的亲笔信和奏疏为凭证,率文武百官上表参劾李严。李严于是被削职为民,流放梓潼。
《三国志·李严传》记载:
李严在流放梓潼期间,总盼望诸葛亮有朝一日能赦免己罪,重新起用自己。但3年后听说诸葛亮死了,他自知希望落空,遂激愤病重而亡。
荆州(南)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人廖立,本是诸葛亮非常赏识的人物。刘备领荆州牧时,就任他为从事,后来做过长沙太守、巴西(巴郡以西)太守。诸葛亮曾经褒赞:“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可见廖立有才干,诸葛亮当初对他也很青睐、器重,竟把他和足智多谋的奇才“凤雏”庞统相提并论。
刘备称汉中王时,任廖立为侍中。刘禅即位后,任为长水校尉。廖立认为自己“才名”仅次于诸葛亮,却被大材小用,极为不满,于是经常口出怨言,牢骚满腹,还妄议时局、朝政,最终惹恼了爱才如命的诸葛亮。
史载,廖立曾说,当年刘备取益州时,不应该不取汉中,而是迫不及待去和孙权争夺荆州。后来更不应该为了与曹操争夺汉中,而把荆州丢掉。他对诸葛亮的用人颇有微词,最后竟与人说诸葛亮任用的长史向朗、参军文恭、侍中郭攸之、校尉王连等皆“凡俗之人” ,“不足以经大事”。甚至连刘备、关羽也敢非议。对此,诸葛亮绝难容忍,于是上表弹劾,将廖立削职为民,流放汶山。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消息传到汶山,廖立竟痛哭流涕,叹息曰:“吾终为左衽矣” !意思是诸葛亮在,他还有出头的希望,诸葛亮死,他再无咸鱼翻身回成都的希望,只能老死在流放地了。后来,他果真死于汶山。
李严也好,廖立也罢,都是有缺点的才智之士,再说这世上有没缺点之人吗?诸葛亮号称“用才使长”,因一些难以言说的目的,却逮住机会将这两位难得的人才一撸到底,连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都不给。
李严所犯错误稍严重些,运输粮草不利,以致三军乏粮,贻误战机, 事后还推卸责任,但当时确实秋雨连绵,山路泥泞崎岖,也算不可抗因素使然,事出有因,其实完全可以让他戴罪立功的,毕竟人才难得。
廖立更冤,本无什么大错,只是书生意气,动不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妄议朝政,还非议诸葛亮的用人之策,说向朗、文恭、郭攸之这三人都没有什么真本事,却得到重用,正是所用非人才落得个国家疲惫、民众力竭的不堪现状。对于略显疏狂的廖立,诸葛亮完全可以加以训诫、纠偏,提醒他“牢骚多了会断肠”,不必革职流放,最后老死荒丘,等于将他的一生全都毁掉 ......
诸葛亮和知人善任的刘备不同,他喜欢重用自己的弟子,譬如马谡、姜维、蒋琬、费祎.......对于非嫡系的魏延、李严、彭羕、廖立、来敏等则有些过于严厉了。
诸葛亮罢黜李严,流放廖立,按理说已经出手过重了,但颇耐人寻味的是这两人却仍然对诸葛亮抱有幻想。
或许在流放两人前,诸葛亮曾经做过什么口头承诺也不一定,说你们虽然犯了错误,但领导及群众对你们的才能还是认可的。但你俩触犯了国法,现在无人能帮你。只要你俩好好改造,能改过立新,待风头过后,我一定会找机会在皇上面前求情、保举,让你俩官复原职。
李严、廖立之所以相信丞相的话,并不是过于天真,也不意味着他俩过高估计了诸葛亮的人品、道德,主要是觉得丞相代表朝廷,代表权威,出于政治家的职业道德,不会轻易给人承诺,更不会乱开空头支票。诸葛亮则利用人们对朝廷的信任心理,巧妙地转移了矛盾。
最终,两位久历官场的重臣先后都追随诸葛亮而去,在希望和失望中郁愤死在流放地了。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原创 剽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