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芳清晰的记着一个日子:1984年9月4日。那一天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封顶。
工人们弄来一副160米长的鞭炮从楼顶垂下,燃放的鞭炮声久久不散。
下面参观的群众齐齐抬头仰视,这是一座从未出现过的庞然大物,160米高的摩天大楼矗立在罗湖。
可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14个月完成建造,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这就是著名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可是深圳何止这一个速度!
很多人羡慕深圳,因为这是一个创业的热土。
很多人嫉妒深圳,因为不明白为什么深圳发展的那么快。
其实这一切的秘密就是从成为特区那天起开始的。
1982年,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出现在蛇口工业区的时候,这道谜题就已经解开。
40年前当大多数的国人心中还只有粮票、工分、国营单位的时候,深圳就已经迈出了起飞的脚步。
作为特区,深圳有更加自由的政策和财政手段,对于企业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
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住房改革。
人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挣钱能买得起房子。
从此,深圳的房子就不断的被推平,一座座崭新的楼房开始出现在这里。
城市慢慢露出漂亮的样子。
不知是谁提出要建摩天大楼,或许是因为只有这样才像一座城市。
深圳作为中国的窗口,发展如此的迅速之下也需要再城市土地规划上进行集约型管理,所以,超高层大楼的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深圳的速度就是绝不甘人之后。
1992年深圳发展银行大厦开工建设,当时的是楼高183.8米。很快,信兴广场就实现了反超此时第一高楼的高度已经达到了383.95米。
所谓的记录就是留给后人打破用的。这在天际线的争夺上尤为突出。
信兴广场之后的15年,大量的摩天大楼建立,大家都想着争这个第一。
直到京基100大厦的441.8米让其他变得黯然神伤。
其实,这一段时间也是深圳发展最快速的一个阶段。至少有三十座高楼在这个时期被建造,被使用,被作为追逐的方向。当然人们更加相信,500米的高度一定会被突破。
果然,深圳金融中心大厦来了。
2016年,深圳金融中心大厦建成。地上118层,地下5层,总高度达592.5米。可以容纳1.5万在此工作,每日接待游客9000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据?北京工人体育馆也不过如此。可是在体量上合容积率方面却是无法比拟。可以说深圳金融中心就是一种金融城。
人们不禁感慨,深圳,你的天花板到底在何方。
是的,深圳或许就没有天花板。
这是几代人在激情和速度上冲刺建设的一座座新城。
罗湖人曾经很骄傲,第一座高楼在他那里。如今福田人很骄傲,新的地标在那里。
事实上,所有的深圳人都很骄傲。他们是试验田,结出的最灿烂的果实。
绝不要怀疑改革的决心和速度。
看今日深圳,那就是中国的未来。
深圳金融中心在霞光下投射的万道金光,那是中国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