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华网主办的第八届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发布了由新华社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人民银行研究局指导撰写的《信贷服务赋能小微企业主 助力共同富裕进程》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信贷服务如何提质增效赋能小微企业主、助力共同富裕。报告认为,信贷供给方应该以两个“可持续”为目标——小微企业的经营可持续、小微信贷服务的长期可持续。陆金所控股旗下小微信贷服务机构平安普惠对两个可持续的探索实践入选了报告案例。
小微信贷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蕴含了一种价值理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金融扶助小微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报告认为,通过服务小微企业,不仅促进了金融业自身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而且为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普惠金融的温度。
温度来自于自觉涵养、为民情怀。报告认为,个体工商户、微小经营者为主的长尾小微群体,更是应该被重点惠及的对象。平安普惠在业内率先定位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主,将接地气的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温度来自于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认知。平安普惠主动与小微企业主结成命运共同体,开展业务16年来共同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深刻认识小微群体需求,积累了丰富的业务数据,形成业内领先的KY体系。基于KY体系,率先应用了小微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相结合的风控思路,依托“人+企”立体风控模型,打造小微专属的全智能化风控体系,挖掘多维数据提高小微企业主画像的精准度,释放信用潜能。基于平安普惠小微专属风控体系,不仅能控制风险,更重要的是让一些资质良好但无法在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小微企业获得贷款。
温度来自于主动提供在身边的服务。开展小微信贷,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大量基础工作都是面对面的服务。群众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效率有最直接的感受,更期待人性化的服务。平安普惠搭建起“AI+O2O”服务模式。线下,平安普惠通过其在全国270多个城市、超5万人的线下服务团队,为小微企业主提供综合性咨询服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了解小微企业主的最新融资需求,用专业能力,帮助他们了解金融信息,面对面提供融资咨询,解决小微企业主信息不对称和数字化能力不强问题。以此推出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以专业、便捷的产品及服务精准助力实体经济。线上,平安普惠通过打造智能化全线上业务流程,提高服务体验。
温度来自科技赋能、向善而行。一方面,平安普惠借助大数据、AI、机器学习等科技解决方案,有效地进行风险定价和适当性管理,从而为小微企业主提供符合其风险和个性需求的融资服务,助其更快获得融资支持,同时全程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通过风控、客户识别、智能服务等技术,帮助中小金融机构做好风险防范,有效降低贷款逾期率,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普惠金融的大目标中,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只是第一步。从长远来看,必须形成小微信贷服务的正向循环,金融服务机构在帮助小微可持续发展同时,自身的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实现商业可持续。
平安普惠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打造小微服务生态,并通过科技创新、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探索商业可持续性。
平安普惠不断探索在小微信贷业务流程中引入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协同各类市场主体优势能力和资源,助推金融资源流向普惠型小微人群,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创新思路。
陆金所控股三季报显示,本季度平安普惠借款人获客费用同比下降8.5%,这其中销售生产力的提升为主要因素之一,而这正是平安普惠通过科技助力、优化管理持续打造高质量服务团队的结果。
在稳健的财务表现的支持下,平安普惠通过持续性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金融科技能力,在大量服务经验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建模、AI等前沿科技对全业务流程进行数字赋能和再造,在解决小微企业借款痛点、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提高服务效率,持续提升成本管控能力。
平安普惠持续提升小微信贷服务的质量和力度。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管理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达人民币6451亿元;累计借款人数近1620万人,同比增长15.6%;其中高达80.5%的新增贷款流向小微企业,同比上升近5个百分点,并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
小微信贷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逐渐显现,迎来大有可为的机遇期。金融服务机构以此为契机,促使自身业务进入低成本运营和低风险管理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普惠金融多方共赢、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绝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