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一职场网杨毅
“我不得不向前奔,我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富贵命。”——狄更斯
此文写给那些出身平凡、但依然想有所作为的普通人。
全文2万字,大概需要40分钟的阅读时间。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第3年,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对中国的发展也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得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令人更加焦虑的消息: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大关,达到1076万人。
同样在这一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创纪录的457万人,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也超过100万人,这令本已就很艰难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在精英教育普及化、学历高度内卷的时代,很多人都在思考: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1990年的时候,我正在上小学。那一年,我们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全村轰动的“大新闻”:有一个上初中的孩子通过中考成功考上了中专。这个事情在整个村子迅速传开,一时间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不就是个中专吗?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专生基本和文盲无异,没有人会看得上这样一个学历。可是在那样一个人才极度匮乏的时代,考上中专就意味着你可以找到一份“铁饭碗”的工作,尤其是师范和卫校类的中专,更是许多人眼中的“金饭碗”,只要考上了基本上就意味着一辈子不用辛苦地工作,可以挣着国家发的工资,再也不用饱一顿饥一顿,这是很多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村百姓一生的奢望。我们现在考大学都不觉得难,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专和中师生的录取比例非常低,连10%都不到。就当时的环境来说,考上中专的难度并不亚于现今考上211和985。
我家很穷,我爸妈常跟我说,要好好学习,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我读书,他们不希望我再像他们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个时候的学习目标很简单,就是考一个中专。一旦考上了中专,就意味着里子和面子都有了,以后的好日子也就开始了。
1997年,香港回归。就在这一年,我经历了人生当中3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大事:
一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去世,全国降半旗志哀,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当时学校还组织全校师生集体观看电视直播的追悼会。我亲眼看见,有一些年龄较大的老教师、老职工,甚至还当场流下眼泪。
二是香港回归,当时所有的电视台都在直播这件事,我们的老师甚至一直看到半夜12点交接仪式结束,那是百年来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天。
三是香港回归之后开始的中考,我落榜了。我们是农村中学,初三两个班,不到120人,我们班只有一个常年全班第一的学生考上了,其他人全部落榜。
那一年,我很失落,我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但父亲没有责怪我,他跟我说,再复习一年吧,明年再考。于是,我就在初三复读了一年。
第二年的中考,我还想继续上一年的计划,考一个中专。但校长(同时也是我们的政治课老师)跟我们说,大家别考中专了,考高中吧,国家要开始大学扩招了,这是一个大趋势,以后考大学也没那么难了,上大学比上中专更有前途。于是,我们班所有人,绝大多数都报了高中。
但是考高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市里有两所重点高中,一中和二中。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了考大学才是出路,所以那一年报名考高中的学生特别多,竞争自然也很激烈,录取分数也特别高。
在录取的学生中,又分为两类:公费和自费,二者的招录比例是1:10。我们那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是705分(总分750)。
我们班上有10来个比较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中,结果只有一个复习了两年的人成功达到了这个分数线,成为公费生,剩下的人只能上自费。但自费生的学费比较高,以公费录取分数线为标准,差一分要交100块钱(我们当地称为买分)。
我考了641分,离分数线还差64分,要交6400块钱。我爸还带着我到二中托关系找到一个权力不大的负责人,问能不能减免一些,最终无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那时候的6400块钱是什么概念。我查了一下,1998年北京二环的房价才2000元一平。那一年,我们家全年的纯收入都不到6000块,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上不起这个学,我妈为此还几度伤心落泪。
我跟他们说,我不上二中了,就上一个普通高中吧。在隔壁的镇子,有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费只要600块。而且,这所学校离姥爷家也比较近,镇上还有姑姑和大伯住在那,会有人照应。最终,全家人商量一致,去读了这所普通高中。
那一年,由于报考一中二中落榜的人比较多,而大多数家庭又没钱买分,所以他们最终都转到这所普通高中就读,全年级300多人中,600分以上的就占到了1/3,这也是该校历史上录取学生质量最高的一届。虽然是普通高中,但教学质量相对还不错,有一些老师也是本科毕业,再加上录取的学生质量比较高,所以,3年之后的高考,达到本科线的学生历史性地突破了100人,甚至还有一人获得了本市的文科状元,也使得该校在当地名声大震。这是后话。
随着高校的扩招,中专学校的辉煌就此终结。我们高中隔壁就是一所逸夫师范学校,属于中师,在当年这样的学校属于香饽饽。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每年招生的学生数都在增加,我们那一届招了4个班,下一届就招了8个班,扩大了一倍。甚至教学楼不够用,又盖了新的教学楼。
而隔壁的师范学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少,在我们毕业的那一年,听老师说中专学校要进行改制,通过师资力量的优化,改制成一所大专院校。尽管现在还有大量的中专学校存在,但中专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无法应聘到优质的工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读高中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打气,说明年国家又要扩招多少,考大学会更容易,以此提振我们的信心。
但事实上,对于我们这些80后们来说,并没有享受到高考扩招的红利。现在的毕业生,每到毕业季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业难”。
时间回拨到2006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依然同样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报纸、广播、电视台,经常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闻。我姥爷爱听广播、看电视新闻,作为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他也经常关心我的就业问题,经常给我父母打电话,询问我找工作的情况。如果实在不行,他就托关系帮我找一份工作。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413万人,那时候全国GDP才21万亿元;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909万,但GDP却达到114万亿。由此对比,现在的毕业生可选择的空间其实是更大的。
真正享受到高等教育红利的是70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89年之前读大学是免费的,也就是公费上大学。而在1996年之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实行的是分配制,只要你毕业了,就保证有工作,根本不会担心像现在这样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学期学费是11块钱,而从200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开始免费了。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可以看到,那时候房子是由单位分配的,而我们大学时却赶上房价一天一个样,按也按不住。
于是,有段子戏称,80后是最悲催的一代:“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能找一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高中学习的压力很大,而为了获得这个机会,我经常进行自我激励。那时候,我们高中有一个宣传栏,但凡考上大学的,学校都会把照片贴到宣传栏里作为榜样进行公开宣传。我那时候经常驻足宣传栏,期待有一天我自己的照片也能够出现在这里。
我对未来信心满满,但整个社会却对我们80后充满了敌意。那个时候80后被媒体称为“垮掉的一代”。作为最早一批独生子女,80后被贴上娇生惯养、自私、格格不入的标签。
我没有偶像,不崇拜任何人,但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韩寒,他可以说是所有80后们共同的偶像。我依然记得在某一个撒满阳光的午后,我站在学校的报栏前,有一期《中国青年报》,花了大概1/4的篇幅发布了一篇关于韩寒的文章。
在我们所有人都梦想努力考入大学的时候,他却拒绝了北大的录取,选择用稿费养活自己。他不仅狂妄、叛逆,而且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当初吹的牛,不仅用七盏红灯照亮了自己的前程,也打了所有批判者的脸。
这样的一段话,送给同样正在挣扎中的90后,甚至即将登场的00后。如果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那么90后则是“脑can的一代”。但事实证明,80后没有垮,90后也没有脑can,他们和80后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不易的时代顽强斗争着。”
不管读书有没有用,考大学有没有用,但我必须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读大学的机会。尽管因为高考扩招使得获得入场券的人越来越多,场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假如没有这张券,你连上台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只不过,你要学会在这场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图片源自网络
在底层普通人民的认知里,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无论是考上中专,还是大学,这都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契机。有太多人吃了没有学历的亏,于是,拼命读书拿一个学历,就成为他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目标和使命。
八九十年代,只靠一张中专文凭就可以得到一份铁饭碗工作。千禧年之后,游戏规划改变,高考开始扩招,考大学变得更容易,于是中专文凭不吃香了,更多的人更愿意拼尽全力拿一张大学文凭。
高考扩招给了许多底层学子一个机会,一个从理论上只靠一张纸就能翻身改变命运的机会。你拿到了文凭这张纸,就意味着你有机会当白领、出入宽敞明亮的写字楼、获得更高薪水的机会。
高学历意味着好工作。当所有人都意识这一点的时候,人才的供应就会出现井喷的现象。我那年考大学,全村只有3个人考上。今年过年回家,跟我妈一聊,才发现村里那些当年正在上小学的小辈们,如今早就已经大学毕业了,而且数量不少,几乎每个人都读过大学。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当毛入学率低于15%的时候,就属于精英教育;处于15-50%的时候属于大众教育;处于50%以上的就属于普及教育了。而在2019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经超过50%了,属于典型的普及教育。这也就意味着,找工作的时候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怎么办?那就读一个更高的学历吧。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了直接工作。而我们的辅导员则鼓励我们考研,说研究生也扩招了,考研变得更容易了。我们班50人,有一半人参加了考研,最终大概有十几人被成功录取。表现较好的研究生,甚至可以直接留校任教。我们院长带了几届研究生,有一些毕业后就被直接留在了本校,并且还是重点院校。
再后来,高校招聘教师的标准一再提高,尤其是好一点的院校,博士是基本门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硕士学历的人才供应太多,不得不提高选拔的标准。而现在考研热、甚至考博热的出现,就是因为人才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大家都知道高学历的好处,于是都采取刷学历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不仅在国内刷学历,还留学到国外刷学历。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市场上并不需要这么多高学历的人才,于是大量的人必须被分流到那些低含金量的岗位上,但是这些求职者会认为自己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对工作产生严重的不满,所以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明明一个岗位只需要本科生就能胜任,但因为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果导致大家集体被迫加入刷学历的恶性竞争中,于是就出现了“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的尴尬局面。
但假如大家都不刷学历,这反而是对大家都更加有利的一种选择。但现实中,这种做法却行不通,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囚徒困境。
我大学的时候选修了一门课叫《博弈论》,讲课的是中科大一名退休的老教授。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地放出去,抵赖的判10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都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就会被放出去,抵赖的话判1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8年,比起抵赖的判10年,坦白还是比抵赖得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8年。而实际上,如果两人都选择抵赖,各判1年,显然这个结果更好。囚徒困境通常被看作个人理性冲突和集体理性冲突的典型情形。因为在囚徒困境局势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决策,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集体遭殃。
就拿考研这件事来说,也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假设有两个学生甲和乙,同时应聘某职位,但只招1人,学历要求本科以上。在不知道竞争对手是什么学历的情况下,假如以学历作为人才筛选的唯一标准,无论乙是本科还是硕士,但如果甲具备硕士学历,最终的录用结果都将对他是有利的。
而这个结果,是建立在甲成功读研的基础上。同样,站在乙的角度,选择读研也是最佳选择。但从整体来看,双方都不读研,避免时间和精力的过度支出,降低了竞争门槛,这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只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决策,并最终导致集体遭殃,造成了今天学历内卷的焦虑局面,以及资源和人才的严重浪费。
这种“囚徒困境”式的利益博弈,不仅仅出现在就业层面,在互联网的运营领域同样出现此种现象。比如,两家不同的互联网公司为了获取同一批客户,就会在运营环节投入巨大的资源以获取竞争优势,近年发生的典型代表就是网约车以及在线支付领域的补贴大战。
图片源自网络
既然大家都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那么博弈中的竞争根本就无法避免。除非整体市场蛋糕快速做大,实现增量突破,能够给求职者提供充足的职位选择机会,否则,这种竞争就会一直存在。而且,人才存量越大,竞争就会愈发激烈。
内卷的本质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同质化”:求职者之间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彼此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性。
从竞争的角度来说,这是典型的红海市场。红海竞争的典型特征就是:市场容量不会短时间快速扩大,而供应者还在不断增加,并且彼此之间又不能提供差异化的价值,从而导致竞争的同质化。
面对激烈的红海竞争,最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是寻找竞争尚不激烈、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蓝海赛道,亦即我们常说的“风口”。5年前我们的客户转行做数据分析岗的时候,找工作很容易,而现在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去年我们的客户转行做IC验证,找工作同样很容易,但再过几年,恐怕又将会面临同样竞争激烈的红海局面。
寻找竞争不激烈的蓝海赛道,固然是一个好的思路,但对于求职者而言,却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有3个原因:
同时,由于大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要落后于市场需求5-10年,当他们大学毕业时,就已经面临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不太可能趁势抓住蓝海的机会。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求职者而言,他们面临的大概率都将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局面。
既然大多数求职者都不得不加入红海竞争,而蓝海策略却并不始终可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呢?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
这个模型一般用于在商业竞争中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并思考有效的竞争战略,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当我们在经营一家企业时,往往要面对五种竞争力量,分别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分析一间公司的竞争战略,而是要分析作为个体的求职者如何应对越来越激烈的职场竞争环境,以制定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竞争策略,构建竞争壁垒,打造竞争优势。
之所以采用五力模型进行分析,是因为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的策略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策略的内在逻辑具有很多共通之处,对于构建个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下面我们来一一阐述: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在产业链中处于何种地位,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空间。供应商议价能力越强大,对于企业的威胁就越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于华为采取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尤其是高通5G芯片的断供,对华为的业务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而在职场上,作为个体的求职者相当于人才供应商的角色,如果这个求职者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或者不可替代的专业技能,其就有可能在人才市场上获得多家公司的青睐,并获得较高的薪酬谈判能力。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购买者主要通过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如,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上有多个中小型供应商,因为苹果的采购量非常大,其采购量占到了这些公司营收的80%以上,从而导致这些供应商的原材料价格被压到最低。
而一旦苹果公司发现有哪些供应商获得了较强的议价能力,其便会扶持和培养另外一家同类型的供应商,以避免自己在采购议价中陷入被动地位。
对于求职者来说,在个体求职的过程中,如果雇主设定较高的招聘标准,比如学历限制、专业限制、年龄限制、经验限制甚至性别限制,就可以在招聘中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从而有效压低工资水平,从而陷求职者于不利地位。
3)、新进入者的威胁。新的竞争者的加入会瓜分现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
比如,拼多多加入电商领域的竞争,严重威胁到京东和阿里的市场地位。在职场上,每一个岗位每年都会招聘大量新人,这些更有活力的新生力量的加入就会危及现有从业者的生存空间。
4)、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
比如,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替代了传统电脑及电视,新能源汽车最终会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同样,在职场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替代了流水线工人,人工智能的出现也会替代很多低含金量的工作,甚至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5)、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处于同行业中的企业,为了获得相较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必然会与其他同业竞争对手产生冲突和对抗。
比如,宝马与奔驰互为竞争对手,多年来一直相爱相杀;京东和阿里互为竞争对手,互不相让。
在职场上,处于同一个部门之间的同事,表面上看是团队合作关系,但在涉及利益的核心关键问题上,他们之间就会成为实质上的竞争对手。你要想获得晋升、提拔和重用,必须打败其他竞争对手,才能获取对自己更有利的职业发展机会。
图片源自网络
矛和盾是对立统一的存在,同样,虽然竞争无处不在,但同样也有应对之策。这里有最基本的两种竞争策略:回避策略和对抗策略。
回避策略,即寻找一个长期稳定的庇护所,该庇护所不存在淘汰机制,可以让你安稳工作直至退休,最典型的工作就是公务员、事业编以及垄断型国企(参与自由竞争的、高度市场化的国企不在此列)。
但进入此类庇护所的门槛依然存在超级激烈的竞争,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进入。而一旦进去之后,在不发生较大的体制变革的前提下,大体上可以保证你后半生的稳定。但同时,这种稳定也意味着以牺牲成长和晋升为代价。
毕竟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你不能指望零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兼顾,这是不现实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回避策略,即躺平、摆烂,我认为这种做法根本谈不上所谓策略,而是极为消极的不作为的表现。
由于庇护所能够容纳的人员数量有限,而无法进入庇护所的人,则要重新回到自由竞争的人才市场,不得不再次面临竞争局面。如何在职场上站稳脚跟,获得优势竞争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绝大多数人都必须要考虑的生存问题。
2008年我参与一个管理咨询项目,要作为乙方代表随团队一起去甲方开项目启动会。甲方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前身是国企,后来经营不下去,进行改制,由一个私企老板竞拍而得),行业竞争尤其激烈,每年都在亏损。即使在公司的根据地市场,市场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可谓是强者如云,竞争品牌一个比一个厉害,公司几无立足之地。
要想将这样的项目做起来,仅凭咨询公司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老板的眼界、思维,以及团队的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后续保障。我也参与过不少项目启动会,这些企业的规模也不一样(小至数千万,大至超百亿),也接触过不少最高管理者,听过不少他们的发言,大多是假大空式的场面话,言之无物。
而唯有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勤于学习,思路清晰,见解深刻,他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他说,未来要把公司打造成一家富有竞争力的公司,要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突破:成本领先、差异化、目标集中、快速响应、学习型组织。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说到了,而且还做到了。
图片源自网络
后来这家公司用了8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年销售额超10亿元,成功进入行业前50强,成为行业异军突起的黑马。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身处四线小城、并且身处竞争激烈环境的传统消费品民营企业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而他说的这5个竞争策略,也绝不是凭空臆想,而是融合了迈克尔·波特、彼得·圣吉、吉姆·柯林斯等世界一众管理大师的思想,并将其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是一位典型的实干家。
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环境,如何寻找未来的出路,则成为每个人都关心和焦虑的事情。自媒体、直播、短视频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而正因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往往又会让人陷入思考的困局:到底哪一条路才是对的?
作为一名拥有12年从业经验的生涯咨询师,我所关注的不仅是战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战略层面的突破,因为战略一旦失误,则意味着所有的战术性付出都是无用功。
应该如何从战略角度寻找一条独一无二的突破之路?我想,还是跟随上述那位董事长的思路,从大师那里汲取养分吧。
而这些策略,也并非我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之后,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对抗策略:
成本领先是迈克尔·波特所提到的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中的一种(另外两种是差异化和目标集中,后文会讲到)。
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包括追求规模经济、专有技术、优惠的生产原料供应等。如果企业能够创造和维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那么它只要将价格控制在产业平均或接近平均的水平,就能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在与对手相比相当或相对较低的价位上,成本领先者的低成本地位将转化为高收益。
在职场上,在同等能力的情况下,假如你能够接受较低的薪水,那么你获取工作的概率就会增加。
我们曾经咨询过的一个客户,在转行求职时瞄准了一家十分中意的公司,因无竞争优势,为了获取这个职位的机会,情急之下向对方表示“十分热爱这个岗位,即使不给钱也愿意干”,因此而令对方大为感动,并最终被录用(对方依然会支付薪水)。
当然,这种案例只是一个特殊情况,并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同时又违背大多数求职者的本意,因为任何一个求职者都期望获得更高的薪水,而这与成本领先的策略是相悖的。
既然如此,员工又应该如何在工作中才能通过成本领先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采取另外一种思路,即:不应该比较绝对成本,而应该比较在同等薪资水平下的价值创造能力。
这种策略就是衡量员工的“性价比”。简单来说,就是拿着同样的薪水,谁干的活又好又多,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而衡量一个员工的性价比,又不能只考虑价值创造能力,还应该同时考虑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即年龄。
而之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是因为很多岗位都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在能够创造同等价值的情况下,年龄越大的人其竞争力则越低。如果用公式来衡量一个员工的性价比,那就是:性价比=价值水平/年龄。一个员工的性价比与其所具备的价值水平成正比,与年龄成反比。
在这个公式中,年龄是很容易量化的一个因素,那么,应该如何量化一个员工的价值水平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使用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来衡量。
德雷福斯模型由德雷福斯兄弟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提出,他们把一个行业的从业者按照能力水平分为五种层级:
新手:基本没有工作经验,做事非常被动,他们希望别人教会他们做事的每一个步骤,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对基础理论缺乏耐心,更希望得到“干货”。如果能力水平按照百分制来衡量,新手的得分大概在40-60分。
高级新手:具备了初步的工作经验,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大体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同时也不具备全局思维。高级新手的得分在70分左右。
胜任者:具备全局思维,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知道一份工作从头到尾应该如何开展,其中又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也能够承担团队管理的职责。但是,却会在细节方面做得不到位,不知道哪些核心关键的细节会对全局结果产生影响。胜任者的得分在80分左右。
精通者:不仅具备全局思维,同时又能够对核心关键的细节把控得较为到位,他们不仅知道每一步怎么做,同时知道哪些细节会对该环节产生影响,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断反思如何修正与改进,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精通者的得分在90分左右,属于行业中的佼佼者。
专家:无论理论还是实操经验,都异常丰富,并知道如何在恰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些经验,做到举一反三。能够准确判断哪些细节无关紧要,哪些细节至关重要。即使不经过思考,但靠直觉就能够知道问题的解决之道,并能够快速找到最优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即使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能够给出极具专业化的深度见解。这种能力水平可以达到100分。同时,如果他们还能够创造新知识,发明新理论,制定新规则,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则可以达到120分,属于极其难得的优秀人才。
你可以根据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的划分标准,看看自己处于哪一种能力层级上,并为自己打分,然后除以自己的年龄,即可得出自己当前状况下的性价比值。
比如,你今年25岁,但已经达到胜任者的水平,你的性价比=80/25=3.2。如果你今年30岁,但能力水平依然处于高级新手状态,你的性价比=70/30=2.3。一般而言,性价比达到2.5以上,才算及格,在此基础上则越高越好。
在这个公式中,性价比与年龄成反比,而年龄是每年都在不断增长的,所以为了保持较高的得分,你的价值水平也要保持同步增长。否则,年龄在增加,而价值水平止步不前,你的性价比得分就会越来越低,竞争力也因此而丧失。
图片源自网络
前文说过,内卷的本质就是同质化:一群能力水平差不多的人竞争同一个岗位(这相当于市场竞争的参与者生产出同样的产品,来瓜分同一个市场),从而人为导致竞争程度的加剧,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
比如前两年互联网发展正处于上升趋势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去做运营,做产品经理,做新媒体,做直播,做短视频;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遇到互联网裁员潮,大家又一窝蜂去考公务员,甚至有全民公务员化的趋势。
但实际上,这些热门的职位并非适合每一个人,甚至可以说至少60%的人是不适合的。当你选择的工作屡次都不适合的时候,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频繁跳槽,而这对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是极具伤害性的。
要想避免这种同质化的竞争,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差异化,这是迈克尔·波特所提到的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中的第二种。
2006年曾经流行过一本书叫《蓝海战略》,其所提到面对激烈竞争的应对策略,就是同时做到低成本和差异化。同样,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亦特别强调差异化的重要性:“成本领先者尽管依赖于成本领先来获得竞争优势,但仍必须在相对竞争对手差异化的基础上创造价值相等或价值近似的地位,以领先于产业平均收益水平。”
在具体执行环节,书中亦指出,“差异化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选择那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并使自己的经营独具特色的那些特质。企业如果期望得到价格溢价,它必须在某些方面真正独具特色或被视为具有差异性。”
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专著《营销管理》一书中亦强调:“一个好的差异化产品能够创造显著的竞争优势。”对于优秀的企业来说,更是将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奉为圣经。
纵观宝马与奔驰、宝洁与联合利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无不是差异化战略的典范。如果只是一味模仿和复制,没有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其很难在市场上获得立足之地。国内有一个汽车品牌叫众泰,其在2017年的巅峰时期年销量竟然达到了31万辆之多,一时风头无两,但因为一味模仿,没有差异化的竞争力,导致今天走上了破产重组的命运。恒大集团在2014年在亚冠联赛夺冠的时候趁势推出恒大冰泉,投入60亿打广告,最终却以巨亏40亿的命运收场,同样是缺乏差异化的后果。
职场上的竞争,同样如此。每个人都是一个产品,你必须要体现出与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差异,才能树立你的独特价值。
有人会说,商业产品的开发过程是后天的,可以在开发的过程中人为定义差异化的卖点,而对于职场上的每一个员工来说,其先天是怎样的,意味着这个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定型了,又如何寻找差异化呢?
这是一个问题,然而又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只需要找到自身先天形成的独一无二之处,就已经能够体现出和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差别了。这种独一无二之处,就是你的差异化所在。
所以,只要你学会正视自身的优势,学会做自己,就是最高明的差异化策略。如果你脱离了自己本身的特色,盲目去复制和模仿别人的道路,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竞争力。就像不适合做公务员的人,盲目跟风去考公务员;不适合做产品经理的人,盲目跟风去做了产品经理。
虽然他们努力了之后也可能得到相应的职位,但因为不合适,所以他们最终无法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终有一天会被迫离开这个岗位。即使不离开,他们往往也会陷入极度的内心挣扎与精神的自我消耗状态,无法体会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我以前的诸多文章中都非常强调“优势”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生涯咨询过程中,也把“优势”当成一个至关重要的方向决策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一份工作能够发挥你的优势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干得更好,更容易深度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我以前分享过一个案例,讲的是一个33岁的研究生转行的经历,虽然一开始起步比较艰难,但他最终走向正轨。我得到的最新反馈是在去年,他已经做到培训总监的位置,并且还出版了2本专著。他用不到7年的时间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最核心关键的因素就是始终在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差异化的竞争力。7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你可以回顾一下,在过去的7年时间内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是不断进取的7年,还是碌碌无为的7年,你就知道取得这种成绩有多么不容易了。
我以前在咨询公司工作的时候,经常要下去考察市场,走访当地的经销商。每到一个市场,我听到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甚至有个经销商还编了一句顺口溜:“新品赚钱格外难,各领风骚两三年。”意思是说:在这个市场上,每年都有新产品上市,但赚钱都比较困难,因为它们往往都很短命,在市场上经营两三年就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么短命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差异化特色,只能搞价格竞争,这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对大家都没好处,最终导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而对于那些优秀的企业来说,如果不是为了阻击挑战者而开发的战术格斗产品,往往不会通过价格竞争的手段来占领市场。
对于那些有差异化特色的品牌来说,时间的积累会成为你的品牌积淀,让你变得更加厚重、更有竞争力,从而产生丰厚的品牌溢价。相反,缺乏了差异化,时间会成为你灭亡的加速器。
同样,身处职场,知道自身独特优势在哪里,知道怎样才能发挥和使用自身优势,知道哪里可为、哪里不可为,努力做好自己,不要盲目跟风别人,你就可以在职业发展中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只要按照这个战略去行动,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时间的沉淀,那些没有自身特色、盲目跟风别人的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自然淘汰(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频繁换工作,这本质上是自然淘汰的结果,甚至不需要公司出面,你自己就会主动离开),而剩下的人则会沉淀下来,他们会在这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
图片源自网络
公司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链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的竞争对手,这就是迈克尔·波特所提到的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中的最后一种,即目标集聚战略,也叫目标集中。
很多公司通过目标集中战略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比如,在快消品领域,宝洁和联合利华这两个巨无霸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细分品类,国有品牌很难取得立足之地,而雕牌、蓝月亮则通过有效的目标集中战略,成为了细分领域的龙头品牌。同样也有反面教材。
80后们可能知道曾经有一个空调品牌叫春兰,其在1989年的销量就超过了10万台,此后稳居该领域龙头地位长达8年之久,高光时刻甚至占据了空调市场40%的份额。1994年公司决定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涉足地产、摩托车、汽车、液晶显示屏等多个领域。由于盲目扩张,精力分散,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下降,1999年开始下坡路,如今已是销声匿迹。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其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强敌,很难与其展开全面竞争,此时采取目标集中战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自己的优势火力,瞄准对方的弱点猛攻,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样在职场上,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即使只在一个领域获得出类拔萃的业绩,已经是极其不易,极少有人能够同时在两个领域获得成功。
普通人要想在一个领域崭露头角,至少需要5-10年以上的积累才会取得成果。假如你在每个领域都是浅尝辄止,那么你永远无法享受复利效应带给你的成长回报。那些频繁跳槽、不断变换方向的人,这种策略就已经注定他们无法取得工作技能上的突破。
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性价比会不断降低,并最终丧失在职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导致自己的职业生涯陷入一个极其被动的境地。
在求职的过程中亦是如此。有很多人喜欢采取广撒网的简历策略,以为投递面积更大了,收获也会更多,但实际上最终的结果却是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颗粒无收。即使偶尔有所斩获,但这些职位机会往往并不优质,甚至带有陷阱,从而会导致下一步的发展更加艰难。
在我们的生涯咨询过程中,我们虽然会向客户提供若干个方向选择的建议,但我们最终都会要求他们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并制定后续的推进步骤。我们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一种典型的“目标集中”策略: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资源整合和行动协同,确保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一点上猛攻,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标。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施目标集中策略时,一定要确保这个目标同时具备3个属性:
1)、该目标能够发挥你自身的优势,以己之长攻他人之短,靠你自身天然的差异化特质构建竞争优势。有很多人虽然也设定了目标,但往往没有清晰地定义自身优势,从而导致设定了错误的目标,而这则意味着你之后所有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变成无效努力。
2)、该目标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较高的天花板,不会很快遇到瓶颈,意味着你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让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向上提升。如果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达到瓶颈之后,你的个人价值就会随之转入下降通道,个人竞争力将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被蚕食。
3)、现实可行性。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结合个人的现实情况,确保能摸得着,够得到。有些人将目标设得过高,看起来非常宏大,富有雄心壮志,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就纯属纸上谈兵,不切实际,毫无意义。
图片源自网络
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他说现代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认识顾客需要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才可因此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假如对于机会的捕捉或者困难的判断出现了滞后响应,往往就会导致你失去战机,陷入被动境地。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你比竞争对手慢半拍,就有可能一夜之间失去机会。
身处职场,同样也要对自身的处境做出判断,并做出快速响应,以不致失去最佳时机。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长达35年以上,而决定你前途命运的机会则只有4次:一是升学,二是毕业求职,三是毕业3年内,四是30岁之前。
升学时选对了适合自己的专业,会让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少走很多弯路。而假如升学时选择的专业不如意,你可以考虑在大一时提交转专业申请,或者读研时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假如你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专业连续选错,那这样的人生就很荒唐了)。假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专业选错了,那么毕业求职时你依然有机会转换方向。
我所咨询过的很多客户,都通过毕业季的求职重新调整了职业方向,并不受原先专业的限制,让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毕业季求职最好提前半年进行准备,以便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周转时间。假如你毕业时也没有准备好,选择了错误的职业,那么在毕业的前3年重新进行方向的规划和调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你依然属于准新人,用人单位也愿意包容并接纳你。
假如你毕业前3年的时间都错过了,你还有最后一个底线,即30岁之前,趁着还算年轻,努力拼一把,虽然有困难,但机会依然是存在的。一旦错过这4次机会,要想再逆天改命,则要付出成倍的代价,并且还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正如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一书中所说,“错过了时机,便不会成功。经济环境的变化与20世纪相比加快了数倍,谨慎被动对企业与国家而言都将导致致命的损失。”对于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然而,有一类客户我始终是无法理解的:明知方向不对,却还在一味苦苦折腾,直至30多岁,再也受不了这种状态,才开始寻求改变。像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即使你把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没有勇气和胆量放手一搏。
图片源自网络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企业是由每一个独立的员工组成,因此,企业的学习,最终靠的是员工的个体学习。你想要适应职场的变化与发展,同样也需要依靠不断学习与知识更新的能力。
在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中,对于个人成长具有借鉴意义的,我认为是其中的3项修炼:
1)、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这是五项修炼中的第一项,指的是“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这也是个人能力不断成长的基石。
最近十年的考研热、留学热,求职者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学习能力的比拼。但遗憾的是,这种学习能力往往只能在考试时发挥最大效用,而一旦到了职场上遇到难题时,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独立解决的能力,“学生思维”非常明显。
即使大部分人最终能够克服学生思维,变成一个真正的职场人士,但他们的学习能力依然不足以支撑他们肩负起更重要的职责和使命,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会处理平庸琐事,根本谈不上有所建树。
即使有些人拿到了较高的学历,有资格进入大公司,但在模块化的职责划分体系之下,他们并未真正构建起自己的竞争壁垒。
还有一部分人,通过不断努力,突破了底层的桎梏,成为了中层管理者,进入了“优秀”者的行列。但他们的职业生涯却止步于此,无法进一步向上突破,步入了“中层困境”,成为职场中的夹心饼干。
正如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所言,“优秀是卓越的大敌。”他们自以为已经超越了大部分同龄人,但也正因如此,使得他们的思维长期受到此种状态的禁锢,无法进一步向上突破,进入卓越者的行列。在我们以往的生涯咨询中,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
图片源自网络
2)、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
企业和人类其他活动,也是一种“系统”,也都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所牵连,彼此影响着,这种影响往往要经年累月才完全展现出来。我们倾向于将焦点放在系统中的某一个片断,但总想不通为什么有些最根本的问题却从来得不到解决。
在职场上,职业的发展同样也是受到息息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假如你只想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而忽略了系统思考,那么以后必将面临更多的问题。
在近两年,尤其更为可笑的是,当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不顺利时,他不会去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哪里,大家统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考研和考公,似乎这是医治职场百病的灵丹妙药。实际上,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浪费大量资源,进而加剧职场竞争的激烈局面。
这虽然是第五项修炼,但彼得·圣吉在其著作中却将其放在了显著重要的位置。我在以往的专栏文章你该如何深度思考你的职业生涯?打开,快速读懂职业生涯全部奥秘一文中,也强调了如何从系统化角度思考和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近几年由于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的兴起,虽然多了很多信息的渠道来源,但你吸收的却是典型的碎片化知识,貌似对于很多问题都有“见解”,但这种见解却属于一知半解的水平,根本无法深刻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
而只有具备系统化思考的能力,才能够洞察本质,发现问题的真正核心,并寻找真正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3)、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这是五项修炼中的第二项。“心智模式”根植于我们内心,影响我们如何了解和判断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和应对方案。如果你无法适应职场、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很可能是因为它们与你心中隐藏的、强而有力的心智模式相抵触。
比如,在这个不断变化、充满竞争的时代,有人却依然抱有“铁饭碗”思维,以为只要得到了“铁饭碗”,一切职业问题都会荡然无存。但实际上,当他们得到了“铁饭碗”之后,依然会出现各种不满和抱怨。
有人以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不顺是因为学历不够,只要得到了学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就抱着坚定的考研思维,一战、二战甚至三战,屡败屡战。
而我也同样遇到很多客户,即使获得了高学历,但职业发展却依然一塌糊涂。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无法改变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心智模式和僵化思维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新世界,从而将自己陷入歧途。
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爸妈用自家的一间空闲屋子,在农村开了一间小卖铺。除了出售一些日常用品之外,还有很多零食,小袋包装的那种,一毛钱一袋。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多数比较穷,一毛钱一袋是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范围。
我印象中,绝大多数的零食都来自一个地方——广东潮州,品种繁多,价格实惠,颇受欢迎。后来,店里又新进了一种新的食品——辣条,透明塑料袋包装,上面用红字印着商品名,一大袋子里面装20根,每根大概20公分长度,可以拆开袋子散卖,也是一毛钱一根。这些辣条的生产厂家也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河南漯河。
潮州的零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某一个商品卖了几个月之后,就不会再受欢迎了,小朋友们都不买了。这时候,就需要进一些他们没吃过的新产品。但漯河的辣条却不同,在我的印象中,这是唯一一款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的产品,以其独特的口味俘获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畅销不衰,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但漯河的辣条也有一个问题:生产厂家众多,但口味、包装大多雷同。这一段时间卖的是A厂的货,但过了一年半载之后,A厂的货就会在市场上踪迹难觅,取而代之的是B厂的货。B厂的货在市场上卖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面临和A厂同样的命运,最终被C厂取代。因为口味的同质化,虽然是不同厂家生产的辣条,但小朋友们却不会介意这些,只要价格不变,口味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依然会乐此不疲地来店里购买。但是对于生产辣条的厂家来说,这种情况却对他们是极其不利的:一个产品不能长期占领市场,就会导致经营不具备可持续性。
后来,有一个厂家意识到这种同质化的竞争对自己并没有好处,于是开启了品牌化运作的路子,那就是卫龙。如今的卫龙,以辣条起家,做大做强卫龙品牌,年营业额已经超过4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我过年回家,有时候帮着看店,有小朋友来买辣条,都会加上一句“要卫龙的。”
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说辣条的生产还需要特定的工艺,一般家庭无法自己动手制作的话,那么榨菜的生产便是每户农村百姓都会的一项最常见的手艺。小时候家里穷,每家每户都会用萝卜、雪菜制作榨菜,那是他们的日常。然而,就是这样一道不起眼的菜,乌江榨菜却通过成功的品牌化运作,实现了年收入超20亿、净利超7亿元的优秀业绩。
辣条和榨菜,不同于做芯片,都属于典型的低门槛、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然而,就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依然有公司能够做得风生水起,这其中的策略就是品牌化运作,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占领市场,并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从而实现品牌利益的最大化。而构建一个品牌,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能享受品牌发展带来的红利。这条路卫龙走了20年,乌江榨菜走了18年。他们一起秉承长期主义与品牌化策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职场的发展和经营一个品牌的道理是相通的。
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历,越来越多的人有过留学的经历,这样的学历和经历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大多数时候构不成竞争优势。
知乎上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其中有一个最本质的原因:那些混得不错的,往往都是在一个方向上长期坚持的人,通过时间的积累实现深度成长,并享受复利回报;而那些混得不怎么样的,往往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上去这也能干、那也能干,但实际上每一项深究下去都不精通,属于典型的“万金油”。
坚持长期主义,这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双曲贴现”:当你同时面临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抉择时,人们往往更看重眼前利益。长期主义需要你先付出,然后再享受回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耐心和自律精神,他们更期望得到即时回报。
所以最近几年,自媒体、直播、短视频火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赚快钱的方式,更加令人感到刺激。而我们曾经所提倡的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价值观,被现实的车轮碾压得粉碎。
于是,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工作不顺,去当个网红怎么样?”如果你真以为网红无门槛,随便拍几个视频就能火,那还真是小看了这份职业。大家所熟知的李子柒,为了拍好兰州拉面的制作过程,特地跑到大西北跟着师傅学了两个月。回家之后为了拍出满意的视频,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用时将近3个月才拍摄完成。你以为随便架个摄像机拍两下就火了?这个想法实在太天真。没有吃得苦中苦,没有长期的坚持与超出常人的努力,怎么可能成为人上人?
我一直坚信,厚积薄发才是正道。没有深厚的基础打底,即使因为偶然因素让你今天迅速红了、火了,但可能明天就凉了,很难长期维持稳定的火热局面。一夜之间红起来的东西,肯定会在一夜之间暗下去。
图片源自网络
我的父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正值青春年华。那个时候有人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成为了“万元户”,走上了富裕之路。但我的父母却是一辈子的劳碌命,根本不知道在改革开放那个大时代可以获得哪些机遇,可以让他们的人生乘势起飞。
2000年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小镇上开了第一家网吧,普通人有了接触电脑的机会。也就是在那一年,百度成立。在那之前的两年,网易、腾讯、搜狐、新浪相继扎堆成立,那个时代被称为web 1.0。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毫无疑问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互联网明星。后来我研究了这些公司的经营模式,发现也没什么特别的,百度只不过是模仿了谷歌,而新浪只不过是一个新闻聚合平台。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生在那个时代,我可能也会创立同样的公司。
图片源自网络
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一年的北京显得格外拥挤。下班之后我站在长安街的马路旁,想打一辆出租车,却苦等了半个小时也拦不到一辆空车。好不容易有辆空车过来了,司机师傅一听目的地,立马加油门走人:“我得交班,不顺路。”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要在这么繁忙的下班时间交班?如果能够有一种信息传输方式,把你想要去的地点传输给顺路交班的出租车司机,这样打车的效率不就更高了吗?
2011年微信正式上线,2012年我有了人生第一部智能手机,2013年4G网络开始商用,2014年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也正是在web2.0时代,出现了一大批新的互联网公司以及新兴的商业模式,也创造了无数的造富神话。我在2008年思考的打车问题,在这个时代解决了,但提出这个解决方案的人,却不是我。我依然没能在这个时代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哪怕是一个班的同学,其命运在几年之后也会大相径庭。
这是时代的问题吗?不,这可能是你自身的问题。
那些创立了优秀公司、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的人,往往并不是普通人,他们往往都有着不凡的履历以及过人的见识,他们是万里挑一的人中龙凤。可是,在现实中,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只是一个普通家境、普通学历、普通智商的平凡人,他们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基础。
在这些人群当中,80%的人会选择低头认命,但依然有20%的人渴望有所作为、逆天改命。而要想在这样的内卷时代胜出,活出个人样,你一定要记住下面这段话,这也是对前文最核心内容的总结:人生没有一夜翻盘,你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并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寻找一个只适合你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一个点上,不断精进,提升自己的性价比,并最终构建你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时间能够让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得到超额的复利回报,同样也能够让那些屡次走错路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并最终被自然淘汰。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你终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抗前进过程中所面临的5种外在威胁,并最终取得竞争优势。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也是失望之冬;
人们应有尽有,人们却一无所有;
我们正在直奔天堂,我们也在直下地狱。
文|杨毅,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席顾问。原创文章,非经允许,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和传播,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