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远远
“明朝时期,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力提倡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2022年春季新学期伊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劳动教育理论”课上张楠老师正在介绍农史知识。在校团委的推动下,该校成为全国高校中率先全面系统开设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的高校,同时学校各级团组织用德智体美劳的“五色花”浇筑学生的“三农情怀”。
“青团工作坊”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研讨活动
德行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学校政治理论学习对我们真的太有帮助了。这两年,利用每周三政治理论学习学到的知识几乎覆盖了考取选调生政治理论测试的所有内容,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武装自己……”刚刚成功考取2022年云南省选调生的资环182班伍玲婷同学为低年级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时谈到。
团支部正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校团委探索出了“4321”的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模式,即形成了以党支部引领学、青马班带动学、团校跟进学、团支部覆盖学的“四种”形式,借助每周三下午“青年大学习”“信仰公开课”“红色主题实践”“三个”平台,由青年讲师团、学生宣讲团等“两个”团队,在校党委统一领导,校团委指导实施,学工部、研工部密切配合,二级学院党委负责,二级学院团委落实,团支部具体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一项”机制的保障下进行统领学习,从而不断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日常学习中厚植“三农情怀”,引导学生确立服务“三农”的志向。
学生团队参加第七届互联网+大赛
各团支部依托“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及答题活动,全年累计参与人数达62万人次。
第十二期青马学员杨惠媛同学回顾在青马班的学习时说:“学校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亲自为我们讲授思政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校党委对青年学子的关怀。”
智慧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现已留校任教的机电学院青年教授朱铭强,2017年还是西农一名博士生,一直钟情杜仲优良品种栽培和推广,他当年就是在校院两级团组织的帮助下,走上了“农桑创客”之路,继而留校带动更多学生创新创业。
专家教授在智慧农业园区指导学生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近年来,学校团委先后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平台5个,占地5000平方米,累计孵化学生企业140余家,除了“农桑创客”朱铭强,还培养了“土博士”姜义亮、“奶牛博士”王炳科、“专创先锋”郝翊妃等创客典型,荣获了“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奖项50余项,姜义亮等学生获评CCTV“中国创业榜样”、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等国家级荣誉21人次。
研究生助力团助力镇巴、合阳开展科技扶贫帮扶活动
为了持续做好西农特有的研究生助力团和研究生支教团的接力传承,校团委联合相关部门选派优秀的硕博士研究生深入陕西镇巴县、合阳县和西安市农业农村厅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当地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去年因为彩色马铃薯锅巴登上微博热搜的在读硕士生杜好田同学便是西农研究生助力团的一员,为了解决镇巴县兴隆镇土豆滞销的问题,在各级团组织的帮助下,向当地引入了学校的彩色马铃薯,并在此基础上还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彩色马铃薯锅巴,为了更好的帮助当地村民,杜好田甚至申请了延迟毕业,只为贡献更多西农智慧。
正在合阳服务的第23届支教团的成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活动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策划录制服务地特色产品推介,曾登上团中央志愿者日主题嘉年华,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西农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三农情怀”。
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学校共青团已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形成“面向区域经济、突出协同育人”新途径,构建“面向产业发展、突出跨界培养”新生态的“三面向三突出”双创育人模式,从而引导学生立足农业科技创新,扎根农村大地创业,增强学生专业自信,涵育“三农情怀”。
体育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通过组织支部成员参与创意操(舞)大赛,不仅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更是让支部每位成员都有出彩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在日常排练中,进一步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在为2022年团支部创意操大赛做最后准备的设施2101团支部书记眭丹谈到。
团支部创意操大赛、团支部篮球赛、“一二九”筑梦跑……一系列以学生团员为主体,以学生团支部为发动单元,以学生兴趣社团为依托开展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团支部篮球赛
“围绕校党委提出的让学生‘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培养一项体育特长,参加一项集体运动 ’的工作理念,各级团组织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努力帮助青年学子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校团委文体社团部部长杨彦宝老师谈到。
“研”途有你,研究生团支部羽毛球比赛
除了在校内操场上强健体魄,校团委还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村主任助理、田园使者、杨凌马拉松赛、农高会等志愿服务,同时还大力创建社会实践项目品牌,仅2021年暑假就组织了58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21省135个县区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祖国的美好河山,把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使同学们在田间地头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美育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幸福来自内心,来自投身革命和帮助穷人。只有这样,即使一无所有,也会感到幸福;即使失去生命,也会感到幸福……”2021年5月19日至21日连续三天,由大学生艺术团话剧团的同学们演绎的“献礼建党百年 不忘青春誓言”——话剧《共产党宣言》在学校绣山活动中心精彩上演。1500余名师生现场观看了演出,上万人通过校园线上平台云端观看了演出。
“礼赞百年,致敬芳华”校园舞蹈大赛
“在这两个多月的排练中,我深深的被剧中女共产党员林雨菲追求信仰的精神所打动,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排练过程虽然苦,但能让观众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林雨菲扮演者,刚刚成为中共党员的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赵程亚菲同学仍忘不了第一次公演自己内心的震撼和冲击。
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正在表演话剧《共产党宣言》
为全面深化美育改革,学校共青团坚持“活动即课堂”的工作理念,按照“减量提质增效”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除了编排原创话剧,为了全面提升同学们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结合农林特色的美育教学体系,打造出了“大美三农”西农特色美育课程,创办校园音乐节、思政音乐会、“古诗词”音乐会、钢琴音乐沙龙等活动品牌12个,形成了课堂教学、公益实践、文化活动、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协同推进机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深化学生“三农情怀”。
劳育之花浇筑“三农情怀”
每年的6月时节,风吹麦浪,金黄色篷乍乍的穗头在微风中嗦嗦作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师生们都会顶着烈日,迎着高温炙烤,忙着小麦收割、脱粒和晾晒——
这是传承了88年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年一度“三夏”劳动场景。把课堂搬到农场,把专业知识实践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一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刚刚过去的麦收季,该校总共有17个学院22个专业类别118个教学班的3391名学生进行“三夏”生产实习。
西农“小秦宝”助力十四运
第一次参加麦收活动的农学院本科生林佳琪激动地说:“我从小在城市长大,不知道粮食生产的过程这么不容易,通过亲身实践,我真正感受到了农业工作者的辛苦。”
为了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浸润成长,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校团委联合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在全国出版高校首本劳动教育教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概论》,形成“基础教育+活动+实践”的西农特色劳育体系。
“红马甲”志愿者助力校园疫情防控
除此,学校还不断加强校内协同和校地融合,依托农林学校特有的场站、林场、试验站及政府企业等,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形成一批劳动教育品牌活动,如举办劳动主题活动月,建立耕读教育基地,传承中华耕读文化,从而引导学生做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国际志愿者日、校庆活动……学校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节日等教育功能,组织全体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在一片片劳动区域、一个个志愿服务的活动现场,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丰富自己。
学子赴红军过境户县纪念馆红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恰逢建团百年,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级团组织正在以富有校本特色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浇筑永担强农兴农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怀有‘三农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并将持续带领广大青年学子以奋进者的昂扬姿态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该校团委书记李国龙坚定说到。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