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对秦朝压迫而产生的一句对制度的反抗豪言,人常说生命可以不分贵贱,可有人生来就被叫做“少爷”。所以说科举制是一个跨越性的制度,它打破了贵族世袭官位的制度,即使对当今世界也影响深远。而在此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却是采用世袭官位的制度,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曹操在许昌发布求贤令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而汉朝的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而乱世之中基层的乡里体制已经被严重破坏,使得察举制的最基层的制度“乡举里选制度”很难落到实处。(演员葛优在影视剧中也说:“二十一世纪最缺什么?人才啊!”其实不止二十一世纪,任何时代都缺人才。)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也为人才发愁,否则也不会容忍一些“有才华”的人,反叛来反叛去。为了保证人才源源不断的涌向自己,曹操想出了“求贤令”,一发就是三次,求贤令的核心就是“唯才是举”(只要你有才,不管你以前是杀猪的还是编草鞋的,我曹操通通都要。)谋士荀彧就像伯乐一样,在个各阶层为为曹操物色“千里马”。曹操的继任者曹丕也没有忘了人才的选拔。
陈群
黄初年间,曹丕采用陈群的建议,对“求贤令”进行完善,创立了九品官人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由“中正”将人才分成九个等级,在由吏部尚书评定官阶。中正在州、郡都有设置,在州的中正叫“都中正”在郡的小中正叫“中正”。中正一般是由“司徒”来推荐的,(司徒是什么?司徒也是在西汉位列三公,想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开始的“九品中正制”,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积极作用很大,毕竟经历了战乱人口流失,也不知道谁有才,谁平庸靠一些官员推荐还是很不错的。这些中正大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上任后大部分是负责州郡的补充官员。要说“有才”,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才”的人?你说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你让他去学习他会去吗?所以这些德才兼备的人都来自“大家族”。
九品中正制开创之初就已经将选拔条件定下了,分别是“家族背景”“德行”“才能”,家族背景是自己不能选择的,(说白了,就是靠命)而后面的“德行”“才能”这两点都离不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自汉朝建立之初,就成了中国的统治思想,你不懂“儒学”,何谈你“有才”“有德”?没有“才德”何论世家?所以有些士族,凭借自己的世家,在魏晋时期这样的士族代代为官并不稀奇。
九品中正制品阶分部图
一个人是无法了解全天下的人的,所以九品中正制的推荐就没有起到作用。那些中正如果被分配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为官,而对当地的士人又不了解,就不能做到“唯才是举”。而士人又想被“中正”推荐,他们会怎么做?贿赂就营运而生。就算没有贿赂,中正在推荐的时候也会先行考虑“贵族子弟”,因为贵族世家有家族的权威和政治影响,而且这样选拔缩小了范围,比较方便,于是就造成了朝堂之上全是“士族”,而没有“寒门”时间久了,这种思维就被固化,而阶级也随之固化,那些“士族”就成为了“累世官族”。
这表明担任中正的大部分是有背景的士族,而一个州郡的郡望(豪门有才德名望)或者在全国都有威望的家族,也必定是“士族”,九品中正制这个选官制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士族阶级在这个小圈子里相互肯定的工具,成为了自己家族“累世为官”的保证,这样就必定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所以说“九品中正制”不是一开始就“抵制寒门”而是为了“推举发现有才的寒门”不过到最后变了味。
九品中正制的前身“求贤令”“九品官人制”,并没有阻止“寒门子弟”进入高层,只是在后期变了味。而“变味”的“唯才是举”为何有会存在300多年?这也是跟当时的社会有关,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乱世战乱不休,政权变换太快,没有机会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而社会资源的倾斜都在“大家族”之中,所以魏晋时期选官就只能以“士族子弟”为主。
编辑:历史中简堂骚史君
近期的主题是魏晋南北朝,今天给大家分析了一下“九品中正制”为何会成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原因,喜欢的点个赞,加个关注支持一下哦!
喜欢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朋友们可以来围观了。
【原创文章禁止搬运,转载请显示出处,并通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