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一个温暖的日子,一大群人聚集在加州阿瑟顿市圣心中学的橄榄球场上。
这群人里,有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和CEO埃里克·施密特,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和COO桑德伯格、苹果CEO蒂姆·库克、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
这些赫赫有名的硅谷大咖来到这里,是为了参加一场追悼会,而他们甚至没有得到上台致悼词的机会。
苹果公司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参与这场追悼会,更是将二季度财报发布的日期推迟了。
那么,这些大佬们共同悼念的人——比尔·坎贝尔,他是谁?
库克发推特悼念:比尔·坎贝尔在苹果微末之时就付诸信任,我们怀念他的智慧、友好、幽默和对生活的热爱。愿他安息。
他出身美国中部“铁锈带”的一个普通家庭,最终成为了硅谷最著名的“商业教练”,在投身硅谷的三十多年里,经他之手辅导的公司,市值累加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
一个科技门外汉,怎么就成了全球最厉害的技术公司争相请教的对象?
今天,就让阿信来带你认识一下,这位拥有“金手指”的神奇教练。
1940年,比尔·坎贝尔出生在美国匹兹堡附近的一个钢铁小镇霍姆斯泰德,他是高中的橄榄球明星,因此得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接着修读了教育学的硕士学位。
他靠开出租车支付了大学的学费,并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橄榄球教练。
1961年,比尔·坎贝尔(左二)在哥伦比亚狮队对阵哈佛大学橄榄球队的比赛中
与学生时代的辉煌相比,坎贝尔的教练生涯显然不太成功。在他的任期内,哥大橄榄球队仅取得了12胜41负的成绩。
1979年,坎贝尔大病一场,最终黯然离开了橄榄球教练生涯。
当时已经39岁的他,还没有一天商界工作经验。
不过,大器从来不怕晚成。坎贝尔先是在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工作,之后又得到了柯达的赏识。到了1983年,一个改变坎贝尔人生轨迹的机遇出现了。
坎贝尔一位球队朋友的熟人约翰·斯卡利,向坎贝尔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苹果。
1983年,约翰·斯卡利出任苹果公司CEO
到苹果公司9个月后,坎贝尔被提拔为负责销售和市场的副总裁。1984年,他负责苹果公司的第一台家用麦肯金电脑(Macintosh)的发布。
传奇的Macintosh 128k原型机。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Mac电脑,最初长这样。
为了给发布造势,对抗IBM,苹果想要搞个大新闻:他们买下了美国最受关注的橄榄球联赛决赛——超级碗比赛期间的一个广告时段。
因为正值1984年,坎贝尔和团队借用了乔治·奥威尔《1984》中的隐喻,制作了这样一则广告:
为了摆脱安保人员的追赶,一位姑娘穿过阴暗的过道,跑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里的人都剃着光头,穿着统一的灰衣服,听着屏幕里的训诫。姑娘将手中的大锤子砸向屏幕,这时,旁白告诉观众:苹果公司将推出新电脑,所以“1984年不会像《1984》里那样”。
看了样片,乔布斯表示很喜欢,但是苹果的董事会觉得这个广告糟透了。
但坎贝尔表现得很刚很强硬:“去他的!这广告我们放定了!”
谁也想不到,这后来成为了超级碗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最著名的一则广告,《乔布斯传》中回忆:当天晚上,美国三大电视网和 50 个地方电视台都播放了关于该广告的新闻。
“超级碗”的场间表演被戏称为“美国春晚”,是大公司投放广告的必争之地
它被奉为前Youtube时代病毒式营销的典范,拉开了苹果Mac电脑革命性的序幕。
坎贝尔对于苹果的意义还不止如此。
1985年,乔布斯与CEO斯卡利开始争夺公司的控制权,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乔布斯斗争失败,被迫离开了苹果公司。
乔布斯与斯卡利
那时,比尔·坎贝尔是公司里少数几个极力支持乔布斯的高管之一,他非常努力地争取:“我们必须把史蒂夫留在公司,他太有才了,不能让他走!”
坎贝尔的据理力争失败了,但是乔布斯记住了他的情谊,他说过:“比尔很有人情味。”
1997年回归苹果后, 大多数董事都卸任了,但是乔布斯邀请了坎贝尔重回董事会。
之后,坎贝尔担任了17年苹果董事,他也成为了乔布斯终生的密友——经常在周日下午一起遛弯儿的那种。
在苹果公司以外,坎贝尔也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当了6年美国最大的财务软件公司财捷的CEO后,坎贝尔的职业生涯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他回到了全职教练的岗位上,在美国最大的风投公司担任“驻场高管”。利用自己的运营和战略经验,帮助风投机构中的年轻人们穿越创业的波峰波谷。因此,也可以把驻场高管理解成为创业者的”私人教练“。
作为“创业教练”,比尔·坎贝尔最为人称道的学生和朋友,就是埃里克·施密特。
2001年,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聘请到埃里克·施密特担任首席执行官。有谷歌董事建议他请来坎贝尔当教练。
普林斯顿毕业、拥有伯克利计算机博士学位的施密特,当时已经功成名就,这个建议让他很不屑:自己拥有如此如此多的头衔,这个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粗野家伙——一个橄榄球教练——能教他什么?!
然而事实证明,坎贝尔能教的东西很多。在接下来不到一年间,施密特就“真香”了:“比尔·坎贝尔对我们所有人的指导都非常有帮助,事后看来,我们一开始就需要像他这样的一个人。”
谷歌的“黄金三角”:创始人佩奇、布林和ceo施密特
坎贝尔几乎每周都会出席施密特主持的全员会议。不仅是在产品和战略上,更是在维护团队的沟通方面,坎贝尔成为了谷歌成功的关键人物之一。
2004年8月,谷歌上市。在首次公开募股的这个关键节点上,埃里克·施密特与董事会在股权结构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分歧:
佩奇和布林想要效仿巴菲特实行双重股权结构,以保证创始人和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他们说服了时任董事会主席的施密特,但是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就很不高兴了。
双重股权结构里,A类股票面向公众,1票1权;B类股票由公司内部人员持有,拥有更大的投票权。谷歌母公司甲骨文、Facebook、京东等采取的都是双重股权结构。
于是,施密特成为了作为董事会和创始团队分歧的焦点:董事会恼火于AB股的设置削减了自己的权利,他们要求施密特辞去董事会主席的职务。
这就让施密特很委屈了:我为了谷歌劳心劳力,不仅走出了互联网泡沫的阴影,还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可是大功臣。怎么上市的消息还没热乎呢,就先被开除了主席的职务?
在这个时刻,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坎贝尔。打通电话后,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施密特愤愤抱怨:“我要离开谷歌。”
作为谷歌高管团队的教练,坎贝尔知道,这是一个决定公司未来的关键时刻:谷歌不能失去施密特。
在坎贝尔的指导原则中,团队至高无上。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如果愿意互相帮助、为了共同利益做出一些牺牲,那么这个团队将十分强大。
而作为施密特的教练,他也了解施密特的心理: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钱并不是首要的问题,目标、雄心、自豪感,都是很重要的驱动力。
因此,他决定从情感和理智两个层面来挽留施密特。
第二天,坎贝尔打了个电话,先是晓之以情,恳请施密特保持对谷歌忠诚:这个团队需要你,不必跟别人争辩,也不要被自尊心蒙蔽了双眼,虽然要做出一些牺牲,但是留下来是对你的团队和你自己的最佳选择。
同时,他也提出了妥协方案:让施密特先暂时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但仍然担任谷歌CEO。承诺在不久之后,他将让施密特重回董事会主席位置。
施密特被说服了,而后续也正如坎贝尔所料发展:等大家的情绪平复,2007年,施密特被重新任命为谷歌董事会主席。
这是一个高风险团队建设的例子,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募股,还有投资者、创始人和公司高管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一旦没有人在其中斡旋,整个团队可能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正是这种情况,团队教练的价值才显得格外可贵:教练能够跨越个人利益,理解所有团队成员对公司的价值,并从中找到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关键。
在与施密特共事的15年里,坎贝尔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教练,如谷歌的前销售主管所言:“谷歌高管团队很像一个社群,而比尔·坎贝尔就是促成这个社群的粘合剂。”
虽然在中国并不多见,但在硅谷,许多伟大的公司背后,都有“商业教练”的身影。
再优秀的管理者,也会有视野盲区和能力边界。而一家公司的成功,不仅需要一个英雄式的管理者,更需要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
如何看到管理者看不到的东西?如何协调团队成员的关系?——这就是商业教练的价值,也是教练的工作难度所在。
作为教练,坎贝尔的教导严格而坦率。
他曾经直言提醒因保住了公司而沾沾自喜的Chegg公司CEO:“恭喜,你成功拯救了公司,现在你是硅谷最成功的业绩停滞的CEO了。”
Chegg可以看做是一个美国版的“作业帮”
帮助管理者发现问题、时刻清醒,这就是教练严厉的爱。
而另一方面,就像球队教练要处理“更衣室关系”一样,维持一个团队的稳定、选出球队的“队长”,也要依赖教练的高情商和敏锐嗅觉。
就和带一支橄榄球队是一个道理
2000年,亚马逊董事会在创始人贝佐斯是否能胜任CEO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于是决定听听坎贝尔的看法。
经过数周的调查,从参与管理层会议到观察员工工作,坎贝尔写出了一份报告,重点就是:“员工们发自内心热爱着贝索斯。”
现在看来,很难想象如果贝佐斯不在CEO的位置上,今天的亚马逊会是什么样子。
李开复评价坎贝尔说:“比尔的管理哲学并不深奥,有些甚至非常朴素。”
他始终关注人而非具体问题,为别人的成功欢呼,热爱团队,同时又能保持诚实和坦率——就像指导一支橄榄球队的教练一样。
就像这样,用玩橄榄球的方法,坎贝尔成就了无数管理者和传奇公司。
所以无怪《财富》杂志曾经评论说,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其最大的秘密既不是某个硬件,也不是某个软件,当然更不会是某个产品,而是拥有坎贝尔这个人。
硅谷的成功人士那么多,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如此推崇比尔·坎贝尔?
阿信觉得,这其实是和体育教练是一个道理:一个伟大的球星,能贡献一届精彩的比赛;而一位伟大的教练,却能训练出无数新星,铸就球队几十年的传奇。
比如执导曼联27年的弗格森。爵爷退休之后,曼联就总是像少了点什么
同样在硅谷,成功的人虽多,有能力帮助别人成功的人却很少。而像坎贝尔这样,愿意倾听、不吝分享、真诚坦率的专业教练,更是少之又少。
有记者回忆和坎贝尔一起度过的时光:“他总有时间再来杯啤酒,再讲一个故事,再给最后一个建议。”试问,谁不想要这样一位良师益友呢?
从影响个人的人生导师,到塑造一个伟大企业的商业教练,“教练”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挥作用。
其实在人生的战场上,我们人人都需要帮助我们成长、给予我们指引的教练,同时,我们自己也无时无刻不是别人的教练。
如何定义“教练”的价值?借用施密特新书《成就》里一句话:优秀的管理者只能成就自己,而优秀的教练能够成就他人。
这不仅仅是施密特写给比尔·坎贝尔的,也是写给我们所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