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例外服饰(束缚)

  • 职业人才
  • 2024-03-21 09:00
  • 龙泉小编

有人说,人类拥有羞耻心,能够通过衣服遮蔽、保护、装饰自己,这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的确,衣服的发明对人类来说不仅是文明的象征,还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标志。每个种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服饰,我国也不例外,比如,历史悠久的汉服,自古有“始于黄帝,备于尧舜”的由来。

据《汉书》中记载:“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可见“汉服”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装制度体系,有着很强的礼仪文化。

例外服饰(束缚)

事实上,我国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差别,这些服饰差异也体现了统治者的不同思想,体现了朝代的风气和社会的环境的差异

纵观历朝历代,按照汉服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宽松才对结果到了唐以后,尤其是明朝的时候,汉服却愈发“返祖”只能露出头和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汉服发展的那些年

1、汉服的起源和特点

前文提到的汉服,传闻起源于黄帝的发明,直到他的妻子嫘祖发现了的养蚕织丝,才让服装得以发展和完善下去。

在史料中记载,汉服最早可能出现在殷商时期,那时便出现了‘上衣下裳’。

等到西周之时,汉服发展迅速。当时的人们参考夏、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思想形成了一套冠服制度和章服制度。

例外服饰(束缚)

此后,“衣冠”二字成为了文明的代名词,随着朝代的更替,这汉服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交领直襟、宽身大袖的“深衣”,《礼记·深衣》上记载,“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此外,还衍生了一种便于活动的曲裾

总的来说,汉服基本分为: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五种类型,由首服、体衣、足衣、配饰这四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有严谨的工艺要求和美学追求。

例外服饰(束缚)

无论汉服如何发展,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系带隐扣这些特点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改变,后因其袖圆对应“天圆”,衣领交叠为矩形对应“地方”,备受统治者推崇和喜爱。

2、汉服与文化的交融

除了“天圆地方”的思想外,古人还喜欢将自己的文化思想融入服饰当中,将“治天下”和“治服饰”相结合,例如,《易经·系辞下》便有:“黄帝、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的记载。

提到文化思想,不得不提古代统治者最喜欢的一个学说——儒家

例外服饰(束缚)

在儒家的治国理念中有“乗殷之辂,服周之冕”的说法,故汉服中蕴含了儒家思想,同时这思想几乎影响了中华几千年的服装历史

更何况,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五经中均写了汉服的特点,这让汉服贯穿了整个的冠服系统、尊卑制度,甚至如今国家的别称“华夏”二字也来自于汉服,据《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对女性来说,汉服的样式不仅可以体现自己的地位还可以体现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例如,唐朝开放,有诗曰:“粉胸半掩疑暗雪,醉眼斜回小样刀。”此时女性的服饰多为低胸襦裙、裙幅宽大且花色艳丽

例外服饰(束缚)

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汉服还体现了汉人的气节和文化自信

明末清初时期,满清铁骑入侵中原之后,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欲摧毁汉人的气节和骨气,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多次颁布了“剃发易服”令

“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这是出自《清稗类钞》的记载,可见汉服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反而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二、明朝的服装那些事儿

话又说回来,自从唐朝以后,汉服不断改进,尤其是女性的服饰越来越束缚、窄小,愈发的“复古”,到了明朝甚至只允许女性的服饰露出头和手,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明朝的服饰特点

“上承周汉,下取唐宋”这是明朝的服饰传承特点,但比起唐朝的华丽,明朝的服饰更加的朴素淡雅,并人们以此为时尚追求,此时的服饰大致有衫、袄、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

例外服饰(束缚)

正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这说的便是明朝女性的服饰。其在宋朝的服饰上发展,多为圆领、宽袖,上衣逐渐拉长,裙摆却逐渐的缩短,有史书记载,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看起来颇有汉朝传统服饰之风

另外,明朝女性的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对颜色、材质、花色等进行分级,什么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明朝的汉服也分为礼服和常服,贵妇和民妇的服饰。

例如,贵妇可以穿大红色的衣袍,一般的妇人只能穿浅粉、绿色等浅淡的颜色,衣服上的纹饰也各有不同也代表着这些人的身份地位差异。

例外服饰(束缚)

2、女子不易

说到明朝的女性的服饰,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女子不易

尤其是古代的封建社会对女性极为苛刻,基本上女性都是男性的附属品,这也就意味着女性是没有真正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基本上都沦为男权统治下的牺牲品。

《仪礼·丧服·子夏传》中写道:“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古人对女性的要求严苛。

对于宋朝的统治者来说,这种传统的只能露出头和手的服饰可以很好的彰显他们的权利和政治思想,可以限制女性发展,更好的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

到了明朝的时候,男权社会的统治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前面的朝代所不能想象的,这个时期的女性所面临的压力和束缚越来越强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比比皆是,而女性只是他们的私有物

例外服饰(束缚)

明朝在这方面完全继承了宋朝的保守,也将这个特点发扬光大,他们通过保守的服饰一步步的压迫女性,让她们失去自己的思想,失去自己的话语权

毫无疑问,明朝成功了。

那时女性的思想已经被改变,她们不会思考、不会反抗,默默的适应和承受这些压力,这让“返祖”复古的衣服推广的异常顺利,甚至她们认为这种衣服是一种奖赏和荣誉。

实际上,这种保守的衣服不仅不是荣誉还是一种枷锁,也直接反映了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与高高在上的男性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例外服饰(束缚)

3、社会束缚

前文提到明朝继承了宋朝服饰的保守,除此以外,明朝还继承了宋朝保守的文化思想

宋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这期间诞生了许多文人墨客,也诞生了一个影响后来朝代的儒家学说“程朱理学”。

这个学说可以称为女性的毒瘤也不为过,其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直接将“欲”归结于女性身上,那个时期的女性几乎不允许出门,不能社交,将“男女授受不亲”发展到了极致。

明朝的时候,程朱理学发展达到了顶峰,也将儒学里“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思想和主张发展到了顶峰,由此对女性的束缚也愈发的严重

例外服饰(束缚)

其中“三纲”在《礼纬·含文嘉》记载:“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而“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五种行为准则,充满了伦理道德和尊卑等级

恰好汉服便包含了这些思想,基于此明朝统治者恢复了冠服制度,在服饰上选择了更为保守的款式,加强思想控制。

再加上封建的礼教思想为女性加上了一道锁链,让她们对自己的贞洁愈发的看重,于是她们自然而然选择这种保守不露的服饰让自己符合社会伦理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终上所述,明朝服饰的复古甚至返祖最大的原因是男权统治的文化和思想,尤其是自周的礼仪制度产生后,将伦理道德和等级制度等融入了服饰,统治者们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也愈发的依赖冠服制度。

例外服饰(束缚)

再一个便是女性的不抵抗使得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助长了这种压迫的风气,某种意义上这种守旧、复古的衣服也是她们自己的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汉服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节气的载体,承载的文化体系和制度是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过,无论好坏,有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的汉服不仅承载着文明的传承,见证了时代的兴衰,还能以小见大,从这些服饰中看见封建社会下男权统治的礼仪尊卑和文化精神。

文献参考:

《汉服的发展与衰落》

《汉服演变、发展和复兴》

《汉服基本特征及历代发展》


#历史开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10874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