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看过这张照片?
照片里的洋老头目光坚定、深邃,配上消瘦的面颊和半白的络腮胡,颇有点乔布斯的风格。
在中国,有一家企业靠这位“洋老头”把自己做成了上市公司。这家企业处处透露着“西洋风”,Logo商标把英文名“DeRUCCI”置于首位,别小看这英文名,其中别有深意。
RUCCI(鲁驰)简直是国际大牌GUCCI(古驰)的山寨版,两者仅差一个字母。英文名后才跟着两个中文小字:慕思。
在“洋老头”和“GUCCI”的光环下,慕思成功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国际大牌,把成本只有800元的床垫卖到了七八千。
许多买了他家床垫的人,至今对其“洋血统”坚信不疑。其实,慕斯床垫全都产自福建泉州,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
按照慕斯官方的说法,这名“洋老头”是位法国皇家设计师,名叫“RUCCI”,和许多国际大牌喜欢用设计师的名字命名一样,慕斯的品牌正源这位法国设计师RUCCI,而不是山寨GUCCI。
结果被光速打脸。网友查遍法国高端家居品牌,也没找到一位叫RUCCI的设计师,慕斯“假洋牌”的身份被曝了出来。
2020年上市后,在证监会的责问下,慕斯官方才公开承认:他们也搞不清照片里的“洋老头”是谁,这张照片是他们十几年前花了1500美元随手买下的版权。
1500美元换了个市值220亿元的主板上市公司,慕斯可能是全中国最成功的“假洋牌”了。慕斯总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回应说:“我们这是让洋人给国产品牌打工!”
好家伙,明明是对国产品牌缺乏信心,故意把自己包装成“假洋牌”的行为,却被偷换概念解释成民族自信,只能说慕斯误导消费者的功力,太深厚了。
反观另一个“假洋牌”元气森林,靠日系包装起家,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气泡水品牌后,创始人大大方方承认了他们在利用“假洋牌”搞营销,但现在企业已经走上了正轨,以后的产品都不会再借助“日本元素”,要做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民族饮料品牌。
元气森林的坦诚和慕斯的狡辩,让人很难对后者保有好感。
在中国,能坚持用一个人的照片做品牌形象十几年的公司,除了慕斯的“洋老头”外,可能只有“老干妈”和“王守义”了,但两者的动机完全不一样。
“老干妈”在包装上印上陶华碧的照片,多出于一种朴素的本能。陶华碧在贵州摆地摊时,食客多以“老干妈”的外号称呼她,有一定的影响力基础。
等到创立公司,不懂营销的陶华碧懒得像今天的商家搞那么多包装,直接拿自己的外号当品牌名,通俗易懂,并贴上自己的照片告诉顾客:这瓶辣酱真是陶华碧做的。
“老干妈”的品牌建立过程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慕斯”则不是,它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营销陷阱。无论是洋名“RUCCI”还是“洋老头”,都是在误导消费者。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不会细究地考察品牌背景,而是相信“眼见为实”。
消费者看到“洋老头”会联想起“法国”、“发达国家”、“国际大牌”、“质量好”、“有面子”等等。慕斯利用了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大发横财。
慕斯的“崇洋媚外”有道德上的问题,但从创业者角度来说,符合经营企业的逻辑。
慕斯使用“假洋牌”可大幅降低培育市场的成本,因为“崇洋媚外”是一部分中国人共有的心理,外国货=有面子,刻入了这部分人的骨髓。
就像用华为的人与用iPhone的人,经常吵架,华为用户指责“果粉”最多的一点就是“崇洋媚外”。其实国产手机具有iPhone99%的功能,价格只有后者的百分之七八十,性价比更高。
但“果粉”群体就是很稳定、很坚定,除了iPhone体验确实好外,和崇洋媚外的心里有一定的联系。
作为一名创业者,“活下去”是核心问题。慕斯早年用点“洋老头”“洋名字”,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降低教育市场的成本,可以理解。
但企业上市后,依旧打着“洋老头”的形象,不思做回国产品牌,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我们这是让洋人给国产品牌打工”,就有点跪得久了,站不起来了的味道。
为了做实自己的“洋血统”,2014年慕思在德国开了首家海外旗舰店,不久又进军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套路也是一样,用“洋老头”当先锋,把广告铺满当地。
澳洲一名记者对慕思的广告牌很好奇,询问门店工作人员:这位老者是谁?工作人员说是一位法国“睡眠专家”。
记者回去Google了半天,没找到有关这名专家的资料,开始怀疑这是不是中国企业的造假行为?
她又采访了周围居民对“洋老头”的看法,居民都给出了正面评价说:“给人一种很专业的感觉,他像是瑞士来的高端工匠。”
慕思的营销能力,以假乱真,做的连澳洲人也分不清这究竟是不是来自欧洲的高端品牌?可惜慕思的产品品质一般,没在海外掀起多大的浪花,一年销售额40个亿,海外仅卖了700万。
还有一些“假洋牌”的底线更低。
慕思床垫误导消费者,达芬奇家具直接欺诈。他们把国内生产的家具,先用船送到意大利,洗了一遍“澡”后,又运回国内,以获取意大利的海关文件。
成本几百块的家具得以卖出上万元的天价,获利达百倍。
德国巴赫铁锅,在德国产的厨具火了后,迅速去德国注册了“巴赫”品牌。正大光明的以“德国货”自居,你在法律上还找不到漏洞,人家确实源于德国,在当地有实体公司。只不过把生产基地转到了中国。
名创优品套路相似,在日本注册的公司,所有产品上写着“XXXX株式会社”,其实产品全产自广东。
商标抄优衣库的,店面抄日式药妆店的,中国人在中华大地上造了个日本品牌。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名创优品在与国外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时,会场一律悬挂日本太阳旗,拒绝承认自己是个中国品牌,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有网友评价说,“假洋牌”跪下了,商品价格就贵了。人家坐着火车,吃着火锅,涮着肉,过得不亦乐乎,已经不想站起来了。
感谢那些坚持做国货的品牌,虽然有些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至少人家是在站着赚钱。
作者:江左佑安
参考资料:
《用“洋猴子”收智商税,他们可真行》冯仑风马牛
《慕思床垫“洋老头之谜”》经济观察报
《成本900卖6000,慕思床垫的“智商税”,全靠这个“洋老头”?》华尔街见闻
《Just what is the De Rucci sleep festival》英国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