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时,需要到太原出差支持项目,因为得常驻3个月左右,就计划隔周回次京,正好趁周末把三晋大地的历史寻访一遍。说到历史,有句俗语不得不提,“地上文明看山西”,我们可以从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得到印证,截止2019年10月份,全国共有重点文保单位8批5058处,其中山西534处,独占鳌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
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括佛光寺、晋祠、应县木塔、侯马晋国遗址等,此处就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狗狗里某度一哈子~
山西重点文保单位掠影
因为出差地是在省会太原,肯定寻访之路就从jio下开始喽,做为一名崇尚总分总写作习惯滴人来说,第一站必须是集山西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了,Let's go!
山西博物院东门
通过“山西博物院”微信公众号预约好参观时间,因为住的酒店离目的地只有5公里,索性腿儿着走过去,当时处于疫情期间,只能从博物馆东门进入。
山西饭店到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于汾河西岸,与山西地质博物馆和太原图书馆等南北为邻,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一起转转,其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最终于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后来,其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于19年7月正式开馆,与太原博物馆一址两名。
山西青铜博物馆(太原博物馆)
根据官网信息,山西博物院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博物院导览
可以说,在太原3个月的时间里,只要周末不回家,我每周必刷一次博物院,而且每次去的关注点都有所不同,从最开始的定向寻宝,到中期的关注工艺,再到后期的聚焦金文。每次回来之后都深觉受益匪浅。
说到定向寻宝,就要先从网上广为流传的十大镇馆之宝说起。江湖传说,游客如果能在首次参观的时候看遍全部镇馆之宝,那TA就可以飞黄腾达,誉满全球,咳~咳~,这话有点玄学,读者可以自行忽略。书归正传,我们就逐一介绍下这十大宝贝。
首先,我们需要寻访的是西周鸟尊,这货于千禧年从曲沃县北赵村第一代晋侯燮父墓地“飞出”,三维数据是39厘米高,30.5厘米长,17.5厘米宽,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盛酒礼器。它的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背上还有一只小鸟柄的盖子。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
鸟尊
接着,我们要去找寻“汉胡傅酒樽”,可惜木有找到,只看到了龙形觥,毕竟也是位列某些网站十大镇馆之宝名录的,也值得深入了解下。它出土于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酒器,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龙纹与前端龙首衔接,衬涡旋纹。腹两侧以涡纹和云纹为衬托,主纹饰鼍(tuó,鳄鱼)纹和夔(kuí)龙纹,头向与龙首相反,颇富动感。一边一对贯耳用于悬挂;圈足饰相对的夔龙纹,更增稳定之感,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
PS:是不是从汉语拼音感受到了笔者的贴心,哈哈哈~~~
龙形觥
接下来就是个可可爱爱,呲牙咧嘴,萌萌哒兽形觥啦,它于2006年在绛县横水墓地出土,高29厘米,长30.5厘米。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此为倗(péng)国铜器。
兽形觥
接着出场的真的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是看得目不转睛,恨不能带回家,当然也就YY一下。它于1989年闻喜县上郭村出土,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是件厢式六轮车。车顶部有双扇盖可以开启,盖面嵌有一猴形捉手,周边围绕四只振翅欲飞的小鸟,器壁饰相背的凤鸟纹,并有兽形装饰,器足由两大、四小共六个轮子组成,可挽环牵引,可用手推转动。器壁一侧有一小环,另一侧开一小门,门扉上立一受了刖刑的人,头戴尖帽,左脚残,左手持拐杖,门栓从此人的右臂腋下穿过,控制车门开闭。整个器物可转动的部位共计15处,共有猴、虎、鸟等14个动物,形象刻画了西周贵族“域养禽兽”的苑囿之景,与《周礼》“刖人使守囿”的记载相吻合。
PS:刖,古代的一种酷刑,指把脚砍掉,很残忍,有木有,希望木有吓到可爱的读者。
刖人守囿车
本来,按照网友攻略,还有一件青铜器的镇馆之宝是“彩绘雁鱼铜灯”,但我真的是更喜欢这件,牺立人擎盘,太精致了,关键是解说词里的那一句“该器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更让人觉得神秘。它于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盘为圆形,侈口,平底,下接支柱,可以灵活转动,盘底以镂空蟠虺(huī)纹装饰。牺牲体肥硕,面部表情温顺,双目圆睁,长吻大耳,四足短而粗壮,站立平稳,牲背上站立一人,面目清秀,束发垂脊,身穿右衽长袍,双臂前伸,手握盘柱。
牺立人擎盘
思索再三,出于对青铜器的迷恋,我还是把雁鱼铜灯放进来吧,请原谅我的放纵不羁。它于1986年襄汾县吴兴庄出土,高53.8厘米,长31.3厘米,盘径10.5厘米。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圆形灯盘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直口套合。鱼腹部与灯盘相对应为圆形覆口,覆口与灯盘之间插立两块弧形屏板,交错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可防止油烟污染空气。屏板、鱼鳞和雁翅均有彩绘。是不是顿时觉得很有科学艺术品的感jiao~~~
雁鱼铜灯
完了完了,我停止不了写青铜器的爪子,索性本文就全部写青铜器好了,名字改成“我心目中的十大镇馆青铜器”!
这件东西看到时真的时让我惊为天人,王公贵族的快乐,我是永远都体会不到了,这是一直青铜盘,里面满满的青铜玩偶,我的天!太奢华的玩具了,太精致了。它是一件公安机关移交的一级文物,改天我可以写一篇《盘现江湖》的侦探小说,哈哈哈。
该盘高12厘米,直径40厘米,重7千克,浅腹平底,内底中央饰有一对精美浮雕龙盘绕成圆形;双龙中央,有一只立体水鸟;双龙之外,还有四只立体水鸟和四只浮雕金龟;再向外延,又有三只圆雕跳跃的青蛙和三条游鱼;最外圈,则有四只蹲姿青蛙、七只浮雕游泳青蛙和四只圆雕爬行乌龟。这些圆雕动物,都能360度转动,鸟嘴可以启闭、乌龟头可以伸缩。 内壁铭文七处,每处三行,共183字。这些铭文传递了春秋中前期极为珍贵的历史信息,在青铜器中实属罕见。
晋公盘
来吧,既然突然起意全写青铜器了,那胡傅酒樽不得不出马秀一秀,反正山西博物院官网有介绍,搬运下,请读者朋友不要举报呦~~~
它于1962年在右玉县大川村出土,高34.7厘米,直径65.5厘米。通体鎏金加彩绘,技法十分罕见。器身彩绘虎、象、鹿、马等动物图案,形象生动。口沿刻铭文“勮(jù)阳阴城胡傅铜酒樽,重百廿斤,河平三年造。”勮阳和阴城均为西汉雁门郡所辖县,勮阳位于今应县北,阴城位于今朔州东南。
怎么样,看完是不是觉得blingbling的?
胡傅酒樽
既然说到青铜器,编钟不可不提,晋侯稣钟于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非同时铸造,测音却和谐,是标准配律。16件钟上共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完整记录了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苏率军参加周厉王亲自指挥的讨伐东夷的战争。晋侯苏因战功,多次受赏,因作此编钟。所记战争为史料所记载,对研究西周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铭文全部为錾(zàn)刻,西周青铜器首见。该编钟总计16件,其余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购回收藏,山西博物院馆藏共两件,一件高25.9厘米,铣间距14.9厘米;另一件高22.3厘米,铣间距12.9厘米。
晋侯稣钟
最后我们还是从各种高贵、神秘的场所中回到人家,来,给大家安利件很有烟火气的宝贝—虎形灶!当时看到我真的是惊叹于先人的讲究,太讲究了。。。
它于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通高162厘米,灶体高22厘米,长46厘米,宽38厘米。一组7件,由灶体、釜、甑(zèng),以及四节烟筒组成。灶体呈虎头状,双目圆睁,两侧有用于提携的提链,灶门似大张的虎口,顶部有圆形灶眼,灶眼内置釜,釜上套甑,灶眼后有圆形的烟筒,为虎尾。灶体内有小凸齿用于搪灶挂泥。炉膛涂泥,既可保持温度,又可节省柴薪,也能保证炉膛的热量集中。釜饰牛头双身螭(chī)纹带。甑饰夔龙纹带。烟筒为子母口,可上下套接。该形制的灶具为国内首次发现。
虎形灶
写到此处,已经选出了我心目中的“十大镇馆青铜器”,当时,这只是凭鄙人好恶做出的判断,毕竟,青铜器的价值高低是根据其铭文字数多少来判定的。
anyway,本文只是粗略滴带大家浏览了山西博物院的部分青铜器馆藏代表,其他的几部分内容还未涉及就已到停笔时间,毕竟是百逛不厌的宝地,剩余的宝贝就请允许我慢慢为大家介绍吧,很喜欢这种感觉,每一次书写都是每秒的回忆。
如果您也喜欢文史,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