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建立县治,作为独立的行政主体存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麻城,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地处鄂东。大别山屏蔽东北,为江淮锁钥;举水冲积平原连接江汉,为西南门户。
麻城,从地图上看,状如一片美丽的枫叶,3747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养育着120万勤劳善良的人民。
麻城,主产水稻、小麦、棉花、油料,福田河的菊花、顺河集的油茶、乘马岗的花生、盐田河的板栗、三河口的天麻、木子店的老米酒、白果的肉糕、夫子河的鱼面都堪称名贵特产,人间美味。
麻城,京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大广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呈“井”字形交汇;从麻城出发,北至北京、南至广州、西至重庆、东至海滨,都可以朝发夕至。
麻城,有著名的“三台八景”,有丰富的民间传说,有众多的历史遗迹。近年,龟峰山杜鹃花红遍全中国,“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旅程。
这就是麻城。这就是让每个麻城人耳熟能详且为之自豪的麻城。
但这还不是全部的麻城,甚至只能算是表象的麻城。要认识全部的、深层次的麻城,还必须更深情地贴近她,阅读她,了解她的历史,她的文化,她的辉煌,甚至,她的苦难!
一
麻城很大,周边县都称她“麻老大”。但在过往的历史中,她曾经更大。唐五代的时候,后周与南唐两个政权以长江为界,麻城是后周的南部边界。南宋绍兴年间,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麻城则是南宋的北部边界。直到明朝初年,麻城的东西距离与南北距离都还有230里。
明清时候的基层政权设置,县下面设乡,乡下面设区(读作“奎”),区下面设里。明朝初期,麻城有四个乡:东南面是亭川乡,西南面是孝感乡,西北面是仙居乡,东北面是太平乡。下辖130个里。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因为人口减少,将孝感乡撤销合并到仙居乡,同时将130个里合并为94个里。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成立黄安县(今红安县),从麻城的西部划分20个里给黄安,麻城便只剩下74个里。这时,麻城东西向距离为160里,南北向距离为150里。
到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国民政府新设经扶县(今河南省新县),又将麻城乘马地区原仁美区、择里区各划出三分之二,丰义区划出三分之一。1955年,设立于1952年的胜利县撤销,原属麻城的梅庄区划入罗田县。
据说,麻城在隋朝初建县治的时候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经过漫长的历史整合,“瘦身”为现在的3747平方公里。
当然,她还是“麻老大”。
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壮丽的河山。
麻城的地形由东北向西南逐级下降,呈阶梯状。东北部是高山,西北部是丘陵,中南部是平原,最高的康王寨海拔1337.1米,最低的陶家寨海拔25米。
山是大别山。大别山由西北向东南斜卧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成为江、淮分水岭。麻城处于它的中段南麓,境内名山众多,最有名的当数神奇的龟峰山、陡峭的木陵山、高峻的康王寨。
河是举水河。举水河干流发源于鄂、豫交界的蜂包裂山,一路向西南,分段被人称作福田河、大河、四道河、白塔河、县东门大河、高岸河、雨阴河、迎集河、夹洲河、新庙河、宋埠河、歧亭河,出歧亭后,经过新洲、黄冈,注入长江。她在麻城境内有五条支流,分别是许家河(又名跳石河)、阎家河、白杲河、浮桥河、鄢家河。在麻城,除了位于龟峰山-天井山-什子山东面的木子店、张家畈两镇属于巴水水系,其他乡镇都属于举水水系。悠悠举水,亿万年来养育了千万代麻城人,她是麻城人民真正的母亲河!
胜水名山构成了诸多名胜。麻城从明朝以来便有“三台八景”的说法。三台指白云台、雁台、钓鱼台,八景指龟峰旭日、白臬飞泉、麻姑仙洞、万松古亭、桃林春色、柏子秋阴、凤岭朝云、龙池夜月。清康熙九年版《麻城县志》有定惠海棠,而没有凤岭朝云。
这些名胜到今天还能被称作名胜的大约只有龟峰旭日、麻姑仙洞、柏子秋阴三处。柏子秋阴即柏子塔,以“秋阴”命名,是说每到立秋这一天正午的时候,柏子塔四面都见不到一点塔身的阴影。对于这一景观,估计极少有人验证。
白云台在五脑山北面的仙居山上,山顶有一块巨石,石面平整,形如高台,山中不时有云雾缭绕,还有凤凰岩、飞仙洞、石室、云泉等景观,是传说中麻姑游玩的地方。与白云台、麻姑仙洞并列的还有凤(凰)岭,传说每当晨雾欲开未开之际,总有凤凰聚集山头,这便是凤岭朝云。
雁台与白臬飞泉都在白臬山上。白臬山是麻城的一座真正的文化名山。山如人形,远远望去,山顶好像有一股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流至半山又被突出的崖壁阻碍,于是凌空落下,呈一片空明洁白。明代著名僧人周道一在山中建三教堂。山的南面有一方巨石,平坦如席,道一早晚率弟子在这里诵读佛经。每当小沙弥们开始诵读,便有群雁飞来,仿佛是被沙弥们的诵经声所吸引。这便是雁台的来历。周道一死后,梅之焕为他在山中建塔,并题写塔名。如今山中诸景俱灭,唯道一塔尚存,但已处于十分危殆的境地。
钓鱼台在阎家河镇的凤陂河中流,台上有寒碧楼,河岸旁有芝佛寺,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修行讲学的地方。万松古亭在市区西面的七里冈,桃林春色在桃林河,龙池夜月在城区剪子街的龙池桥,定惠海棠在木子店原市第四中学院内。这些名胜景观虽然不可再得,但美好的名字仍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
麻城壮美的山水孕育了她古老的历史,古老的历史孕育了大量美好的神话。
神话一:麻姑。麻姑是神仙,她修炼的地方叫麻姑仙洞。但她首先是人,正如所有神仙都是由人修炼而成的一样。在传说中,麻姑的父亲叫麻秋,是东晋时期后赵政权的一位将军。他带兵在麻城(那时还没有城)筑城,虐待劳工,每天要干到公鸡打鸣才允许劳工作短暂的休息。麻姑同情劳工,便提前装鸡叫,引得所有的公鸡都提前打鸣,劳工由此得以提前收工。她的行为被父亲知道了,要对她施以惩罚,她便逃到五脑山北面的一个石洞里躲起来。后来,她得道成仙。
麻姑的故事本是神话,其意义在于劝人行善。既然是神话,当然就不用辩论真假。但它与另一件大事相联系,就不得不让我们认真对待。这件大事就是麻城的得名。现在通行的说法,就是因为城是麻秋筑的,所以麻城在隋开皇十八年(598)建立县治的时候就取名麻城。这一说法见于各种版本的《麻城县志》,还有明朝弘治十四年的《黄州府志》。在这些记述中,有的还注明出自《晋书》。
但翻遍《晋书》,却找不到与此相关的任何信息。
事实是这样的。东晋的时候,以黄州为中心的鄂东一带称西阳国,治所在邾城(今新州县)。当时的西阳国,名义上是由东晋管理,但真正的主宰者是蛮人部落,俗称“五水蛮”。五水指当时位于西阳国境内的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五水蛮统治的鄂东地区是事实上的“国中之国”,东晋政权无力行使管辖权,所以也没有驻兵。直到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征西将军庾亮计划北伐中原,派征虏将军毛宝会合西阳太守樊峻带一万精兵镇守邾城。庾亮的举动激怒了风头正盛的后赵皇帝石虎。当年八月,他任命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五位将军并五万军队,进攻东晋的荆州、扬州北部边境,其中,派二万人攻邾城。九月,张貉攻陷邾城,杀六千人,毛宝、樊峻突围出去以后,又溺死在长江里。夔安乘胜进军,攻陷江夏(今安陆市),进而围攻石城(地在今钟祥市)。东晋竟陵太守李阳拒战,大破后赵军,斩首五千余级。夔安被迫撤军,沿路掳掠七千多户人家,将他们迁徙到幽州、冀州一带安置。东晋随即委派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加强宣城、庐江、历阳(今和县)、安丰(今江苏省东台安丰镇)四郡的防务。这样,东有庾怿,西有李阳,东晋荆、扬北部边境复归原状。
这次夔安率部破邾城是后赵石虎时期唯一一次派军队来到麻城附近。而恰在上一年底,麻秋因为在北方打了败仗被石虎削去官爵,所以不能参加这次南下的军事行动。但他会不会以下级军官的身份参加呢?这当然有可能。但后赵军队打完这一仗就撤走了,连邾城都不守,有什么理由来麻城筑城防守呢?
同时,从麻姑这个神话故事在传播中的一些现象分析,也可以看出麻秋筑麻城只是麻城人的杜撰。其一,麻姑的故事有多种版本,先有汉代的麻姑,后来才出现晋代的麻姑,晋麻姑是在受汉麻姑影响下诞生的,诞生的原因可能与麻秋的姓有关。其二,晋麻姑的说法曾在多地出现,并非麻城的专利,只是在麻城的传说中多了一个筑城并“因此命名”的尾巴。比方说,在编于清朝康熙时期的《古今图书集成·神异传》里,就引用《登州府志》里的记载,说麻姑“为后赵麻秋女,或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飞升。政和中封真人。”“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可见这个在登州(府治在今山东省蓬莱市)流传的麻姑女神早在北宋的时候就已经受到官府的重视。其三,晚明时期著名的文坛领袖王世贞编了一本《列仙全传》,里面写到了晋麻姑。王世贞对麻城十分熟悉,为麻城好几个大家族的家谱和李文祥的《简斋遗稿》写了序言,还为麻城的刘天和写了传,为周鲁山、黄卷、曾烶写了墓志铭。可以肯定,关于晋麻姑的故事,他是从在麻城听说的。但奇怪的是,他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写麻城,更没有写麻城得名的由来。我想,他大约也是对这个说法不能认同。其四,以麻姑命名的山、石、洞在全国十分普遍,几乎各地都有。如麻城周边的红安、新县、光山、金寨、罗田等县都有麻姑洞,且都说是麻姑修炼的地方。这一现象表明麻姑的传说带着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最后,说句到底的话,凡是看到过五脑山麻姑仙洞的人,应该都不会相信那是个可以供人居住的地方,更不会有哪个年轻女子敢于独自在那儿居住!
所以,我的看法是,麻城以麻秋命名的说法仅仅是传说,没有事实依据。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同样的事例,孝感因为董永命名、木兰山因为花木兰命名,都缺乏基本的事实依据,完全出自民间传说。传说很美,就让我们这么传下去也很好,但传说往往不是事实。
读者诸君可能要问,那麻城的名字从何而来呢?对此,我只能表示歉意。但有两条资料可供参考。一是麻姓的来源,有一种流传甚广且见诸相关著作的说法,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楚国有一个姓熊的大夫封食邑于麻这个地方,他的后代就以地为姓,改麻姓,而这个“麻”地就是现在麻城所在的地方。照此说法,麻这个地名由来已久,是个非常古老的地名。二是北宋著名地理学家乐史在他的地理专著《太平寰宇记》里面记述,麻城县建立于北周大象元年(579),比我们现在采用的隋开皇十八年(598)提前了二十年,同时,他将麻城县的麻字写成了“蔴”。“麻”与“蔴”,在指麻这种植物的时候意思是相通的。这便启发我们,麻这个地名是不是因为麻这种植物而得名的呢?毕竟,以植物命名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如楚国,就是因为荆山而得名,荆山又是因为荆这种植物而得名。荆这种植物又名楚,所以楚国也称荆国,或称荆楚。
神话二:帝主,或称土主、福主,是麻城县的邑神。帝主的前身也是人。他于北宋时出生在四川的璧山县,姓张,兄弟中排行第七,人称张七相公。他出生三个月就能说话,七岁就能作诗文,特别喜欢道家学说。十七岁的时候,他游历到麻城,见麻城乱建了很多祠庙,很气愤。一气之下,他就动手将见到的淫祠都砸了。祠庙的主人们将他告到麻城县衙,官府将他捉入牢房,关了三年。这时,县城发生火灾,张七相公让狱吏给县令捎话:自己能祭神消灾。县令将他释放。张七相公跨上一匹乌骓马,手执一根红木棍;木棍所指,火当即熄灭。他一路向西,至县城西门的相公桥,但见乌骓马腾空而起,向空中飞去,一直飞到五脑山南坡,才不见了踪影。麻城人便奉他为帝主,在五脑山建庙供奉。
帝主神十分灵验。麻城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求告帝主神,都能逢凶化吉。明嘉靖七年(1528)秋天,麻城人刘天和巡抚甘肃。这一天,是他母亲七十岁寿诞的日子,他以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而心里难过。这时,他的一只手突然锥心地痛,痛得他大声呼号,呼号声穿透了好几重房子,可他自己却一点也不知道。恰在这时,蒙古兵大军压境,他作为主帅却陷入糊涂状态,神智不清。在这万分危急之际,帝主神进入了他的梦境,对他说:“敌人已经打到门上来了,你怎么还在这里睡觉!”说着就用手去碰他。刘天和一下子清醒过来,手也不痛了。他立即带兵出击,打了一场大胜仗。他因此十分感谢帝主,特地为帝主庙做了一块碑。由谁来为这块碑撰写碑文呢?刘天和的心里有三个预备人选,最后交给帝主选择,帝主为他选择了毛凤韶。毛凤韶字瑞成,明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云南佥事。晚年家居,五脑山至牛棚山一带都是毛氏产业。刘天和是明正德三年(1508)的进士,想来他与毛凤韶的私交一定不错,所以千里迢迢地带信来让毛凤韶为他撰写碑文。这通由毛氏撰文的“紫微侯灵应碑”现在还保存在五脑山帝主庙的大殿里。
由于帝主神特别灵验,麻城人民对他特别信奉,官府对他也格外尊崇,宋朝皇帝封他为紫微侯,明朝皇帝封他为助国顺天王,清同治皇帝特敕封“灵感”二字。解放前,麻城家家都供奉帝主菩萨。每年农历九月十八这天,麻城各地还要组织浩浩荡荡的队伍到五脑山“朝山”,集体祭祀帝主神。随着麻城移民的脚步,帝主神也走出了麻城;凡有麻城后裔的地方,都有帝主庙,都实行帝主崇拜。
现在想来,帝主神也许就是个道行较高的道士,在人们对道教信仰加深的过程中,寄托着麻城人的俗世情感,被一步步推上了神坛。
神话三:化主。龟峰山上以前有化主庙,什子山以前有化主殿。化主神的真身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叫张毅,字仁甫,北宋神宗熙宁初年任麻城县令。这是一个亲民的县令,每当遇上干旱,他就登上龟峰山求雨,求到了雨,他就赋诗一首,刻在石头上,留作纪念。他还组织老百姓在县城西面的官道两旁栽了上万棵松树。松树长成后,他又在松林中建了一座亭子,起名万松亭。他经常将读书人召集到亭子里,与他们切磋学问,还亲自为他们讲学。万松亭,既是过往行人歇脚的地方,也是读书人交流学问的地方。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贬谪黄州的苏轼路过万松亭,见张县令栽的万棵松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大半被毁,伤感之余,写下《万松亭》一诗,发出了“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的感慨。苏轼的诗强化了麻城人对于好县令张毅的感激和怀念,于是为他塑像建庙,尊为化主。
化者,感化天地万物。化主张毅,是麻城人心灵深处一尊真正的神!
三
山水灵秀,造就英才辈出。只可惜,麻城关于明朝以前的县志资料几乎是空白,以致先贤事迹湮没于历史的荒烟蔓草之中。清光绪八年版《麻城县志》“选举志”中列有唐朝人物1人、宋朝2人、元朝12人。
在这些人物中,最具名望的当数唐朝户部侍郎阎伯玙。按照中华民国十年版的《湖北通志》记载,这位曾担任户部侍郎的阎伯玙名瑜,伯玙是他的字。阎伯玙这个名字本来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他曾在唐高宗时期担任洪州都督,因为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让他的美名传天下。现在又冒出一个阎瑜字伯玙的户部侍郎来,不免使我们的判断出现困难:这两个阎伯玙是同一个人吗?
这里我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阎伯玙刚担任袁州刺史的时候,老百姓的供役繁多,赋税负担沉重,州城残破不堪。阎伯玙上任后,千方百计减轻百姓负担,实行宽松的税赋政策,救助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袁州渐渐恢复生机,原来外逃的人都回来了,还吸引了不少邻近州县的人来袁州落户。后来,阎伯玙调任抚州刺史,老百姓听说后,都要跟着他一起走。阎伯玙还没有出发,很多人就已经先出发了。阎伯玙来到州境渡口,见很多人聚集在那里,就上去询问,他们说:“我们从袁州来,要跟随阎刺史到抚州去。”官府派人制止老百姓外逃,但根本制止不了。阎伯玙任抚州刺史一年以后,又将抚州治理得跟袁州一样好。唐代宗听到这些事迹以后,就提拔阎伯玙担任户部侍郎。可惜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去世了。
这个故事出自北宋时期一个名叫王谠的人写的一本书,书名叫《唐语林》。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这个名瑜字伯玙的人是唐代宗时期的官员。唐代宗名李豫,是唐朝的第十一任皇帝,公元762年至公元779年在位,登基时间距离唐高宗末年也有八十年。所以可以肯定,唐高宗时期的洪州都督阎伯玙与唐代宗时期的户部侍郎阎伯玙并非同一个人。至于这两人中哪一位才是麻城阎家河的阎伯玙,目前还不能妄下结论。《麻城县志》用了户部侍郎这个官职,又用了滕王阁的事迹,将两个阎伯玙混为一谈,是没有弄清事情真相造成的错误。
到了明朝,麻城人文进入了鼎盛时期。麻城的科举考试全国闻名,有“山阳《礼记》、麻城《春秋》”的说法。《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麟经》或《明经》,是科举考试的一个科目。通过《春秋》这个科目取得考场优势,是麻城科举考试成功的秘诀。这一优势,不仅让麻城人读书蔚成风气,很多外省人也都慕名而来,麻城教师在各地大受欢迎。这是有事例为证的,据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版《麻城县志》记载:曾任吏部尚书的四川巴县人刘春,他们家兄弟几人都是来麻城学习《春秋》以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还有重庆的刘成穆、浙江的吴云、四川的张大用等人,都是跟随父辈来麻城研习《明经》,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有一个叫李惠时的人报料说,江西安福县在科场成为后起之秀,据说是得到了麻城研究《麟经》的秘诀。
“麻城春秋”当然不是浪得虚名,而且是绝对的真材实料。仅按清光绪八年版《麻城县志•文科表》统计,明朝有举人445人、进士100人,另有武举人58人、武进士20人。那时是宗法制社会,金榜题名是家族的光荣,是光宗耀祖,是诗书望族的标志。让我们看看,在明朝有哪些科举望族:
锁口河刘氏,中举17人,其中解元2人,进士11人;
坝上李氏,中举16人,其中进士7人;
新店周氏,中举27人,其中进士7人;
掘断山周氏,中举13人,其中进士6人;
白杲董氏,中举13人,其中解元1人,进士5人;
七里冈梅氏,中举11人,其中进士4人,入翰林院2人;
古城畈曾氏,中举14人,其中解元1人,进士3人;
红石桥喻氏,中举10人,其中进士3人;
五脑山毛氏,中举9人,其中进士3人;
白杲阮氏,中举7人,其中解元1人,进士3人。
八里畈邹氏,中举12人,其中进士2人;
香山赵氏,中举8人,其中进士2人,入翰林院1人;
……
科举的成功换来了人才的兴盛。在官修的《明史》中有十位麻城人进入了“列传”,他们是李文祥、刘天和、喻希礼、周弘祖、耿定向、梅国桢、周宏禴、彭遵古、李长庚、梅之焕。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还有他们的著述,已经名垂青史。他们创造了麻城的奇迹!他们之外,还有刘钟英、陈以闻、梅之熉、刘侗、邹惺等人,先后成为东林党或复社重要成员,享有广泛的声望,在当时堪称海内名流!
明朝是麻城历史上人才最鼎盛的时期。清朝的麻城仕子们延续明朝读书仕进的传统,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据清光绪八年《麻城县志》统计,有举人184人、进士35人,另有武举人67人、武进士2人。他们中不乏才能卓越、政绩显著的优秀人才。如袁铣,字金溪,中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为人严谨,直言敢谏。道光初年,上《停捐例疏》,直指清朝政府卖官鬻爵的弊端。道光皇帝称赞他说:“尹壮图、洪亮吉而后,仅见此人!”尹、洪二人分别是清乾隆、嘉庆时期有名的直臣,都曾因直谏遭贬谪。袁铣虽然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赞扬,但毕竟忠言逆耳,不久便被道光皇帝罢了官。此后,袁铣被聘入江汉书院讲学,手撰对联一副:“不勘破义利关,何须讲学?要识得忠孝字,才是读书。”此联被长期悬挂于书院讲堂,成为师生共同遵奉的规条。还有太仆寺少卿梁景阳、光禄寺卿程德楷、翰林院检讨曾谨、太常寺卿邹汝鲁等,都是为官端方、学问精纯、名重一时的贤才。
近现代以来,科举废除,在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麻城人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大批杰出人才。革命者余诚、屈开埏、周维桢,科学家彭桓武、严仕健、罗先汉,军事将领夏斗寅、严立三、王操如、王树声等,实在可以称作时代英雄,是麻城人的骄傲。
四
山水灵秀,招人向往;文化昌隆,发人浩歌。在有史可征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著名人士一经来到麻城,便被麻城的自然山水和人文特点所吸引,要么长期寓居,要么反复专程来访。
据《麻城县志》记载,东汉末年官至尚书仆射(音púyè)的毛玠带着小儿子来到麻城定居,成为麻城毛姓的始祖。家传横幅一件,上书“万古高风”四字,据说是曹操手书。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生年不详,卒于东汉建安末年(约216年)。他为官公正廉明,很被曹操看重。晚年因直言得罪曹操,一度被监禁,后被罢官,不久去世。他死后,曹操又想念他的好处,赐给他棺材、随葬的器物和钱帛,并任命他的儿子毛机为郎中(宫廷侍卫官)。对于毛玠迁居麻城一事,史书没有记载,也一直有人心存疑惑。但麻城龟山花桥河边有毛玠的墓碑,据说是由彭城(今徐州)人黄斌建于梁大同九年(543)树立的。彭城黄斌建是什么人?墓碑是真是假?目前还难定论。这里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东十六公里处的五女店镇毛王村金龟岗上,也有一座毛玠墓,又称毛承相墓。
与毛玠故事相类似的还有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王叔和。在白果镇西南与新州县交界处的胡家楼子村地面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药王坟。坟墓坐落在一条土冈的北坡上,面临一冲田垄,人称岳王冲。再往北又是一条土冈,冈上有一座寺庙,人称药王庙。药王名气很大,前往药王坟、药王庙进香上供的人很多。传说药王坟所在的土冈周围土里埋的任何东西都能治病;前往求药的人,只要带着一颗对药王虔诚的心,什么话也不用说,在土里刨着什么就是什么,带回家用水煎了服用,便能“药”到病除。
药王就是王叔和,名熙。他大约于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出生于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年轻时为逃避战乱,随家人迁至荆州。在荆州,他结识了医圣张仲景的弟子卫汛,开始钻研医学。后来,他由曹操的随军医生,逐渐做到魏王府侍医、魏皇室御医,最后被提拔为太医令(管理宫廷御医的官员)。王叔和对中医有两大突出贡献,一是他整理了张仲景的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二是他写作了中医名著《脉经》。
王叔和晚年是否定居麻城?药王坟是否属实?这些还不能忙于下结论。但药王冲周边包括新州地面上的王姓人家,都称是王叔和的后裔,家谱中以王叔和为鼻祖。王叔和墓也不止一处,在襄阳市区东南2.5公里处的岘首山上也有一座王叔和墓。
时至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元月,著名文学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路过麻城。他正行进在浮桥河境内山峦起伏的驿道上,距离歧亭还有二十五里的行程,这时,迎面来了几个人。为首的一人,骑白马,张青盖,戴方冠,全然一身游侠气象。近前一看,竟是老朋友陈季常。他是专门来这里迎候苏轼的。
陈季常名慥,自号龙丘子。他与苏轼相识相知已经很久了。他们同是四川眉州人,两家上几辈人就交往密切,称得上是世交。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出任陕西凤翔府签判,两年后,陈季常的父亲陈希亮出任凤翔府太守。在凤翔,年轻气盛的苏轼虽然对上司陈希亮很不适应,但对太守的小儿子陈季常印象深刻。那时的陈季常,喜欢豪饮,喜欢舞剑,用钱大方。有一次,苏轼在歧山的西山游玩,遇到陈季常,只见他带着两个侍从,都骑着骏马,带着弓箭。这时一只受惊的喜鹊从陈季常马前飞起,他让两个侍从追赶射击,不中;他突然放马追赶,只一箭便射中了猎物。苏轼看了很高兴,便与他谈论古今成败及用兵方略,言语十分投机。十九年过去了,此时两人在麻城再次相见,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感慨。通过攀谈,苏轼得知:步入中年的陈季常已没有当年的雄心侠气,不慕官场,追求宁静,看中了歧亭的山水,便举家隐居于此,过着“环堵萧然”、“庵居蔬食”的生活;在歧亭,他自号静庵居士,但因他常戴着一顶近似古代“方山冠”那样高而方的帽子,歧亭一带的人又都叫他方山子。
这一次,苏轼在歧亭住了五天。后来,两人常有往来,私交日笃。在苏轼任黄州团练副使的四年时间内,苏轼三次来歧亭,陈季常七次往黄州,相互探望。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调往汝州,朋友们大多送他到慈湖就回来了,只有陈季常将他送到了九江。
在黄州期间,苏轼写了不少送给陈季常的诗词,其中著名的有《歧亭五首》《陈季常见过》《歧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等。这里还要特别说一说《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一诗。这首诗以一种调侃的口吻写诗人自己与陈季常、吴德仁三人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情趣,诗的第五句至第八句写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几句诗以形象的笔法、调侃的口吻,描写陈季常惧内的可怜样子。于是,“河东狮吼”成为形容老婆凶悍的成语。但有三点要澄清:一是陈季常的老婆未必凶悍,只是出于对丈夫和朋友们的关心,督促他们不要谈得太晚,要早点休息,而诗人这么写也是出于朋友之间的相互调笑,恰可以看出他们无话不可以谈、无话不谈的亲密关系;二是“河东”这一地名是用的典故,因为河东是柳姓的郡望,而陈季常的夫人姓柳,所以就用“河东”来指柳氏,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地方;三是“狮子吼”也是典故,佛经用“狮子吼则百兽伏”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诗人借来形容柳氏严肃认真嗓门大的样子,并不含凶悍、嫉妒类的贬义成分。苏轼离开黄州以后,又写了著名的《方山子传》。
时至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十月,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来到麻城,第二年三月定居到阎河龙潭湖畔的芝佛院。李贽本姓林,名载贽,后改为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出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李贽是举人出身,来麻城前曾任姚州知府。但他天性好自由,爱读书写作,不喜欢公务约束,所以在万历八年(1580)就提前退休了。李贽学问渊博,为人真诚,推崇真性情,倡导“童心说”。他的性格和主张与晚明社会的官场风气、主流价值格格不入,于是四处碰壁,难以安身。只有进了麻城的芝佛院,他才终于有了一个家,可以安心地著述和讲学。
李贽在龙潭湖一直住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其间,万历二十五年至万历二十八年,长期游历于山西、北京、济宁、通州、南京等地,实际居住龙潭湖十三年。在麻城,他完成了平生最重要的著作《初潭集》和《焚书》。万历二十八年,李贽回到龙潭湖。冬天,当局因不满于他的言论,以卑劣的手段将他赶出了麻城。万历三十年春,当局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他逮捕下狱。三月十五日,李贽以剃刀割颈,次日去世。
李贽在麻城,受到了一大批向往自由的信徒的追捧,也得到了一批心胸开阔、为人正直、思想开明、行为中允的士绅的尊重,他与梅国桢、李长庚、梅国楼、梅之焕、周思敬、周思久、邱长孺、周道一、僧无念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没有这些朋友的帮助,李贽不可能在麻城住上十几年之久。李贽在麻城,为麻城带来了开明的学术风气和空前的学术繁荣,一些海内名士,如公安三袁、冯梦龙、汤显祖、王世贞、潘之恒等,都慕名来麻城游历和讲学。
这些寄寓麻城的历史名人为麻城的历史增添了荣光。但我们不能为了荣光而将历史的传说坐实为历史的事实。以下故事是传说,而不是事实:
孔子曾来麻城夫子河。孔子周游列国确实来到了楚国,但他只到了边境要塞负函,就没有再往南走了。负函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信阳市。其实,编印于1984年的《麻城县地名志》已经说得很清楚:夫子河“原名刘家河,村庄被洪水摧毁后,幸存的几家终年靠籴、粜麦麸谋生,故名麸子河,讹传为夫子河。”这类民间传说形成的特点是先错写地名,再编故事。与此相类的还有凤到山。按清代《麻城县志》的记载,凤到山本为奉道山。民间先是将地名讹写为凤到山,继而编出有凤凰来此停留的传说。有人因此而干脆称其为凤凰山。
曹操龟峰山题对联。其错缪处有三:一是曹操平生不可能来麻城,求证者可读《三国志》最前面的一篇《武帝纪》,读小说《三国演义》也可以;二是题写对联这种习俗起自于唐五代,盛行于宋朝,生活在汉朝的曹操不可能题写对联;三是从对联最后“俨然天竺古能仁”句可以看出,对联是为能仁寺题写的,而按县志记载,能仁寺建于唐朝。所以曹操龟峰山题对联的事作为传说就可以,不用大肆炒作。至于将曹操的名诗《龟虽寿》也拿来与麻城龟峰山挂钩,就更不恰当了。
李世民龟峰山题诗。李世民做皇帝以前南征北战,但所到之处都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最南至洛阳,也就是唐朝统一前的最后一战——消灭王世充、窦建德的战役,主战场在虎牢关(今河南荥阳氾水镇),做皇帝后也从没有南巡过,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李世民没有来过麻城。关于这一点,可以读新旧《唐书》中的《太宗本纪》,也可以采取简单的办法在互联网上“百度”一下。同时要指出,被称作唐太宗李世民所做的《龟峰山》这首诗,罗列景点,且充斥“天子封号”“宰相书名”的谀辞滥调,看其中气不足、毫无性灵的样子,绝非唐人作品,更无“圣主”气质,最大可能出自“到此一游”的本地小文人之手。
此外,顺便“话”到:
李白《短歌行》一诗中“麻姑垂两鬓”句只是使用“麻姑”这个典故,并不是写麻城的麻姑仙洞,更不能说明李白到过麻城。全诗十四行,有麻城人截取其中四行,改名《仙居洞》,借以证明李白来麻城题诗,实在误导读者。
苏轼《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诗中有“劝耕曾入杏花村”句,这个杏花村不是指麻城歧亭杏花村,原诗有注:“朱陈村在徐州萧县。”
同样,谢逸《江城子》词中“杏花村馆酒旗风”句中的杏花村也不是麻城歧亭杏花村。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他一生穷困,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外出游历,一直在家乡过着读书著述的生活,四十五岁时就过早地离世了。所以他的词不可能写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麻城歧亭杏花村。
五
麻城地处江淮之间,拥有大别山之险,隘门关、长岭关、松子关为东北屏障,穆陵关、黄土关、虎头关、阴山关为西北要塞,康王寨、龟峰山、什子山、大崎山为战略高地,每当南北争斗,或出现地方割据,这些重关险隘便成为双方争夺的要地或一方坚守的据点。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冬季,吴国联合蔡国、唐国发兵进攻楚国,双方从小别山打到大别山,一直打到吴楚交界的柏举。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王在阖闾反对的情况下,带领五千人攻击楚军,楚军大败,主帅子常逃亡到郑国。夫概王乘胜进军,一举拿下楚国都城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柏举之战。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别、大别在什么地方存在着争论,但对于柏举在麻城意见比较一致。但具体指麻城什么地方,则有两种说法,一种直接说是龟头山,一种认为是黄蘖(方言中与“柏”同音)山与举水结合的名词,即在黄柏山——举水一带。
在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的岁月里,麻城也经常受到战争的蹂躏。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至三十年间,鄂东一带西阳蛮造反,被镇压。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在阴山关南大破梁军,攻占梁赤亭城与漴城。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北魏长风戍主奇道显攻占梁阴山、白杲二戍。次年,梁豫州刺史马仙琕、永阳戍主陈可带领一万士兵在三关南面六十里处建竹墩寨,又于关南四十里处修复麻阳旧城,派辅国将军兼济阴太守蓟沛带两千精兵防守,北魏西关统军诸灵凤攻陷二戍,烧毁城楼,活捉蓟沛。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司州刺史夏侯夔率壮武将军裴元礼、直阁将军任思祖,攻克平靖、穆陵、阴山三关。陈宣帝太建五年(573),陈镇远将军兼定州刺史、赤亭王田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降齐,齐派历阳王高景安率师接应。陈派散骑常侍、江北道大都督周炅率军征讨。田龙升派弋阳太守田龙琰带二万兵士守亭川,高景安驻兵穆陵关、阴山关作为声援,他自己则驻兵山谷作为奇兵。周炅分兵征讨,龙升大败,龙琰被杀,高景安逃走。这些战事都发生在麻城境内,赤亭城、漴城、麻阳城、白杲戍、竹墩、亭川都是当时麻城境内的军事要塞。
宋元更迭之际,麻城成为金、元南侵的门户。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兵入侵麻城五关。十四年(1221)二月,金将仆散安贞派出两支小股部队潜入黄土关,同时以三千兵士从正面攻打关门,第二天,内外同时发力,宋守军溃败。金兵由黄土关入梅林关,攻陷麻城。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元万户史权攻克虎头关。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八月,元将张柔由虎头关南下,在沙窝击败宋军,经麻城,渡江,围鄂州。由于长期战乱,麻城县政府于端平年间迁往什子山,直到元朝统一全国以后,才重新迁回县城。
元朝末年,麻城人邹普胜聚众起义,推举罗田人徐寿辉为皇帝,邹普胜为太师。麻城又陷入长期战乱。
明朝末年,发端于陕西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崇祯七年(1634)开始进入麻城。麻城各地建立寨堡,与起义军长期对峙。明政府军也时不时来境内剿捕。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起义军首领张献忠进入麻城县城,麻城陷落。
清康熙十三年(1674),麻城人鲍世荣、周铁爪、万野予等以什子山为据点,举兵起义。黄州府同知于成龙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平定了东山起义。
从清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六年(1867),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内,太平天国军和捻军反复入境,麻城各地再一次大兴寨堡,办团练,与太平军、捻军进行了拉锯式的战斗,有的战事还十分惨烈。如咸丰四年(1854)二月太平军首领李三王入境,先后在中馆驿、北乡龙困桥击败麻城乡勇,杀死前县令姚国振、县令韩宝昌、司狱李克慎,使麻城县政府陷入瘫痪。但没过多久,木子店、木栖河、石陂等地团练对太平军发起突然袭击,太平军战败,逃出麻城。又如咸丰八年(1858)二月,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经松子关入麻城,一举攻占县城。清军十余营会攻,屡战皆败。继而大派援兵,并动员各路团练参战,对县城实行合围。五月初四夜,陈玉成趁大风雨突围而去。又如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初二日,太平军首领陈玉成会同捻军首领龚得树(人称“龚瞎子”),带兵十万攻松子关,清军副将成大吉驻军防守。双方血战数日,龚得树阵亡,陈玉成无法逾越松子关,只得退走蕲水。因这一仗,成大吉升任总兵。
进入现代,从1927年11月的黄麻起义开始,到1949年麻城解放为止,麻城境内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麻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大量农家子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了万里征程,数以十万计的麻城人为革命牺牲了生命,革命战争也培育了一大批共和国的将军。抗日战争时期,麻城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龟头河。国民党正规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大队,有合作,也有摩擦,国民党军一度制造了血腥的“夏家山事件”。抗战胜利后,国共再陷内战。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进入麻城境内,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共产党倾斜。1949年3月,麻城全境获解放。麻城从那时开始告别战争,与新生的共和国一起度过了六十多年的和平岁月。
战争,在带给麻城人巨大生活苦难的同时,还带来了麻城人口、政区、疆域的变化。明朝成化八年,因为人口大量减少,于是将孝感乡并入仙居乡,具有久远历史的孝感乡不复存在。明嘉靖四十二年,因为当时麻城、黄冈、黄陂三县交界地区,土匪出没,盗贼横行,官府难于管理,于是在时任御史耿定向的极力建言下,设立了黄安县。1932年,麻城、黄安、河南光山交界地区的农民革命运动闹得国民政府十分头痛,便在这里设立经扶县(今新县)。
战争给麻城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人口的大迁徙。麻城最早的土著是苗蛮,南北朝时期是五水蛮。唐宋时期,中原移民逐渐迁来与土著融合。元末明初,开始兴起“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今天的麻城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明朝初期从江西迁来的。而麻城对于四川(含重庆)的人口输出贯穿了明清两朝,形成了影响巨大而深远的“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现在,占四川、重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家族自称是麻城孝感乡移民后裔,这一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特别关注。我们承认,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还有很多待解之谜,但我们更坚信,麻城孝感乡的确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一个中转站,数以千万计的麻城人从这里出发,经过艰苦的跋涉,进入夔门,一路向西,随处择地安家。然后经过几百年奋斗,又创造出今天的巴蜀文明。
一一麻城文化丛书之《麻城大事》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