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汕头人才招聘网人头马(紫红泥酱酒市场研究之一)

  • 职业人才
  • 2023-06-28 16:00
  • 龙泉小编

紫红泥酱酒市场研究之一——从洋酒冷到酱香热,广东洋酒为何不香了?

有酒商称: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广东洋酒市场百态。此前一些过于乐观的酒商,突然发现库存有点高企,有些夜场渠道强的,发现到如今一箱都难卖。众所周知,广东是中国洋酒市场的风向标,号称“白兰地第一个省级100亿市场”。但2019年-2020年,受疫情、消费内在各种因素影响,这个百亿市场开始有了一点点飘摇。今天,紫红泥就和您一起了解下洋酒在广东发展的脉络,找寻市场的答案。

汕头人才招聘网人头马(紫红泥酱酒市场研究之一)

广东洋酒市场发展的脉络
世界三大洋酒代理集团之一的保乐力加曾表示,他们的洋酒有一半是广东人买的,而其中四成是被广州人喝掉了。为何广东成为洋酒重镇?在紫红泥看来,洋酒在中国的市场与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上世纪80年代洋酒的主要消费者是来华的外国人和港商,而在90年代消费者中多了个体户、私营业主和政府官员。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台湾老板来粤很多,他们喜欢洋酒干邑,你要跟他们做生意,喝白酒人家不认,只能喝人头马XO。在这些洋品牌孜孜不倦的熏陶下,异域文化和浪漫高贵的气氛和底蕴逐渐形成。无论是酿造酒如葡萄酒、啤酒,还是蒸馏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洋酒,都在中国受到白领和高档人士的青睐和追捧,后面逐渐影响到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高端人群。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在紫红泥看来,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当时国内白酒市场混乱。我们如果查阅资料就会发现,洋酒在国内真正发展要到2000年左右,而酒龄稍微长点的就知道,当时中国的白酒可以说是乱象纷呈。先有秦池基酒事件,紧跟着不久,又出现了山西朔州假酒案,再加上各种名牌酒的贴牌乱象,早就让国内的消费者心有不满,而此时,洋酒趁势而起,迅速在高端人群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汕头人才招聘网人头马(紫红泥酱酒市场研究之一)

“酱酒热”冲击下的洋酒市场逐渐遇冷

洋酒的这种迅猛势头却在近年逐渐变缓,这其中或许有疫情等情况的影响,但在紫红泥看来,很大一部分还是受到了“酱酒热”的冲击。根据中国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口酒类市场继续恢复性增长,累计进口量12.3亿升,但增速较1-5月份有所回落,增幅收窄12个百分点,而其中的烈酒进口则维持高速增幅,同比增长了45.9%。

从这组数据中,似乎完全看不到洋酒的颓势,但实际上,这个数据中的同比增长是在去年受疫情影响下的对比。

汕头人才招聘网人头马(紫红泥酱酒市场研究之一)

汕头人才招聘网人头马(紫红泥酱酒市场研究之一)

2018年,我国酒类进口达到顶峰,进口数量达到进口数量为237万千升。2019年,中国酒类进口量已经出现严重下滑,全年进口量为159万千升。其中下滑最厉害的是进口啤酒和红酒,例外的是烈性洋酒有34.3%的增长,但也有几个原因,一是烈性酒进口总量基数小,2019年度才0.4万千升,其总量还不足进口葡萄酒的1%。其次,就是现在“三大洋”,无论是轩尼诗、马爹利还是人头马,都在逐渐下沉产品结构,从以前800-1000开始下探200-500元价位段。例如,马爹利则开始主推鼎盛和雨燕VS,鼎盛300-400元区间,雨燕vs更是下沉到200元左右。在上表中,我们还发现,烈性洋酒进口金额就不如进口量的增长幅度,这还是在洋酒进口多次提价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到高端洋酒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这点,从洋酒市场的渠道变化上也能得到验证。由于三大洋酒品牌的一批很多都是跨省代理商,销售额大得无法想象,所以二批商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有点类似城市代理商的功能,他们要向更小区域的三批商、部分乡镇的四批商进行辐射。而最近几年,几大洋酒的二批商要直面烟酒行终端、直面团购客户,以前三批、四批被逐步取代,他们承载的功能现在大多整合到二批身上。或许对很多外行而言,这看不出什么,实际上,这种情况往往是代表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同层级的经销商出现内卷形成的,大经销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得不直接面对市场,抢占原本属于小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而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行业的滞胀期或下行期。

汕头人才招聘网人头马(紫红泥酱酒市场研究之一)

洋酒喜好者为何“改换门庭”?
现在很多洋酒从业者容易把洋酒市场的萎靡归结疫情影响。确实,疫情对于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也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但在紫红泥看来,这都不是主要原因,毕竟疫情之下的中国白酒消费并没有出现显著下降,酱香酒甚至还逆市增长。紫红泥认为,洋酒市场的萎靡其实更多的在于自身。

混乱不堪的洋酒渠道

洋酒进入中国其实已经有多年了,但不同于白酒在我国的根深蒂固。洋酒最重要的渠道或者说消费市场一直是夜店。然而,夜店它也是洋酒售假的重灾区,大多数的KTV、夜总会里卖的洋酒是假酒,这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尊尼获加黑牌威士忌在超市里卖200多元一瓶,但在批发市场里,假货只要不到一百元一瓶。”此外,芝华士、马爹利、轩尼诗等众多目前热销的洋酒,其假酒也泛滥成灾。据紫红泥相关人员调查发现,大多数的KTV、夜总会里卖的洋酒是假酒,很多夜店只要一开张,就会有造假者主动找上门,其假酒销售服务周到,送货上门,而且有专人回收瓶子。况且,现在的假洋酒,消费者在酒质上很难分辨真假。

比如有一种造假的手法是直接从国外进口一些低档次的威士忌,回来再勾兑成市场热销而且价格高的名牌威士忌,这种酒从口感上判断几乎与正货没有区别,这也是低端洋酒进口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种手法成本更低,那就是收集一些消费者喝剩下的真酒,再以这些剩酒做原料勾兑出假冒名牌洋酒,其味道更像真酒。据了解,这些假酒大部分都流向夜店、小型烟酒档及餐饮店。其中,夜店就是最大的售假渠道。

日积月累之下,泛滥的假酒对洋酒的整体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想当初,一个朔州假酒案曾让不少国人听到山西酒就怕,而这些在夜店多次被假洋酒伤害的消费者自然对洋酒也会越发抵触,这也是洋酒消费低迷的重要原因。配制的洋酒满足不了消费升级的需求中低端的洋酒被假酒影响、伤害,高端洋酒则是受到酱酒的暴击。高端洋酒近年受到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酒的严重冲击。

受酱酒热带动,很多原来喝蓝带马爹利XO的这部分人改喝酱酒了。据紫红泥调查发现,2019年广东酱酒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占全省白酒市场的比例接近50%,超过全部洋酒的销售额;2020年,广东酱酒市场销售规模更是超过126亿。作为连年蝉联GDP总量全国第一的省份,广东也一直是全国酒类消费引领者,具有风向标的效应。根据紫红泥调查,广东正在急速回归中国酒饮,不少做洋酒、葡萄酒的经销商都已开始做酱酒。

东莞餐协所属十大酒楼数据显示,餐桌消费酱酒比例正快速提升,占比高达60%。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汕头、清远、河源等地喝酱酒已成为一种新时尚。说起广东的酱香市场,其实火起来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在2017年,全国酱酒市场回暖,此时很多酱香酒企就盯上了这个在全国GDP排名中长期蝉联第一的省份,将广东作为核心市场。

紫红泥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越富越喝”酱香酒,就解释过为什么这些先富裕人群会越来越多选择酱香酒。一是酱香酒含有更多的健康因子。“饮时不刺喉,饮后不上头,不口干、不宿醉”,就足够吸引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的富裕群体,作为配制酒的洋酒在这点上有很大差别。其次,酱酒还是富裕阶层保值的不二之选。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和高净值人群投资公司,选择酱酒作为市场保值增值的不二之选。

当然,这些进口酒经销商的大面积加入酱酒品类,也形成了酱酒不同于其他品类的较为独特的渠道结构。对于经销商而言,增加酱酒品类可以与原来的产品结构形成互补。

汕头人才招聘网人头马(紫红泥酱酒市场研究之一)

在紫红泥看来,香型热潮的本质是香型品质及风格特点与时代消费变化和阶段性消费需求的耦合。不管是从清香到浓香,还是从洋酒到酱香,人们总是在自然而然的选择更好的替代品,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走在前面,洋酒冷,酱酒热,一句话,人民的选择,如是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48204.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