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提起广东省清远市中部的阳山县,多半会想起渔水旅游风景区和那神秘而美丽的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地方储藏多种矿产,水利资源又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富贵之乡。
可不曾想,这里面有一个村庄名叫斜塘村,却发生了一件怪事。
这个小村庄如同被诅咒一般,村庄谱上记录,全村有115人,但几十年间下来,村庄只剩下了36口人。
这里人口的平均年纪不超过40岁,许多青壮年的男子甚至都也早早去世,被人们称作了短命村。
这个村庄几十年来,已经有4户人家已经绝户了,现存只有7户人家共36口人,而且还呈逐年下降趋势。
在村子里面现有的人生活也并不如意,村子本就贫困,而且村中的大多数人,人人都有病在身。
没有壮劳力,却有着病秧子的一家人。
每家每户都在与病魔做着抗争,哪有功夫抓经济,促生产。
这种情况也使得村子谣言四起,周围村子的人都称这里为“短命村”。
一直有着谣言说,这个村子有遗传病、地方病和怪病。
村里的姑娘想要嫁个好人家,根本是嫁不出去的。
听说是从斜塘村来的人也都不受到其他邻村的人待见。
而外村的女子想要嫁进去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毕竟谁会冒死前往一个短命的村落。
这种谣言越传越凶,最后村民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在了风水上。
而后全村动员集体搬迁到另一个地方,但不久之后又死了三人,还以为“天降神罚”,以至于他们又集体搬回。
那时村里唯一长寿的长者,94岁的黎阿婆,全村有5户人家都是她的子孙。
而其中有4个儿子早早就过世了,还有一个孙媳妇难产死亡,4个孙子孙女儿不到三岁就夭折了。
解决不了,查明不到,致使村里人开始责怪阿婆,说是她克死了自己的子孙,使得阿婆承天一泪洗面。
也有部分村民认为自己祖上不积德,所以报应到这一时代,全村的命运就应早亡。
以至于谁家里得了病,也不用治,彻底躺平,放弃,认命了。
这也加剧了村庄内老少村民的恐慌,就这样全村人在高压的情况下惶惶不可终日。
村里面毕竟还是有有识之士,觉得这种现状必须要解决,村子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所以全村村民给当时的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10多位专家教授寄去了邀请信。
南方医院得知此事之后,上到院领导,下到医护工作者都倍加重视。
院长宋于刚亲自带队,率领着由心内科、消化科、肾内科等14个科所教授组成了高级专家医疗队,立刻赶赴斜塘村进行会诊。
说起南方医科大学,可是全国重点高等医科院校。
最早是由叶剑英元帅亲笔提写了“第一军医大学”的校名,而后在2004年正式移交广东省,校名更改为“南方医科大学”。
高层次科研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仁爱之术更是赢得了八方赞誉。
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由共青团广东省委、省卫生厅组织的“健康直通车”行动委员会也立刻赶往斜塘村。为了探明真相,解救村民于水火,专家们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一进村就扎进了田舍、猪圈、水井等处重点,对当地的生态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作为我国国宝级消化内科主任,一级教授周殿元亲自对村里的饮用水井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后发现他们所饮用的水内含亚硝酸盐、锰严重超标。
这里要插一句,周殿元是我国技术一级教授。
在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他便加入了解放军,任东北军区第五后方病院内科军医,开辟了纤维内镜临床应用的新领域。
他治学严谨,勤于著作,成绩斐然。
别看这时他已经72岁,但仍心系国家和百姓,努力工作在第1线,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周老教授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测,还特意找了地质队和水源探测队伍,进行详实的探测来核对自己取样的结果。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我国的生活饮用水以no3-n(以氮计的硝酸根浓度)的标准是10mg/l,而锰在饮用水中的限量是0.1mg/L。
在斜塘村这两项,亚硝酸盐超标3倍,锰超标6倍。
要知道,饮用水铁锰过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
亚硝酸盐超标,更会引起厥脱,肺衰,若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
军医大学其他专家也在调查中发现该村的村民感染寄生虫率达到93.1%。
可以说是广东省生存条件最差的地区
医疗队还在调查中看到,由于该村的地势低洼,属于四处环山,容易产生积水,而生活用水和牲畜粪便就直接排入居民家门口的沟渠。
这些污染物直接影响到了地下水,致使全村用来饮用的井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可以说人畜共居,厨房和卧室共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造成这里村民发病率高的直接原因。
医疗队还在斜塘村附近邻村进行调研取样,发现虽然斜塘村村民患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肾脏等多项疾病,但只要从该村嫁出去后的子女及后代身体基本健康。
由此可以断定,斜塘村的病并不属于遗传或者是流行病、地方病,而是常见的疾病。
知道了原因之后,南方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为村民们义诊,并给村民带去了价值1.7万元的药品和20双棉被,将一名严重的肾炎少年带回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治疗。
经过这一系列的全面细致的考察分析之后,医疗队全体成员集体上书广东省“健康直通车”委员会。
提出了详实的分析报告,并提出了搬迁斜塘村的具体建议。
此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省领导,团省委及“健康直通车”组委会等多个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斜塘村村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破除谣言,让所有的居民能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健康直通车”行动委员会立刻决定帮助村民搬迁。
别看斜塘村人数较少,但整村搬迁、选址、配合地方经济等多项指标必须完成。
直通车委员会人员努力工作,积极选址,联系各方,优化工作。
行动委员会联系到了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和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企业进行捐赠物资20多万元用于重建新村。
而新建的“金威健康新村”承诺会给每户村民配备家具、家用电器及其农具、农用产品,化肥农药和种子。
之前斜塘村消息闭塞,当地的共青团组织也筹集了2万元帮助村民安装了电视天线。
做到此时行动员会觉得还不够。
为了让村民们集体脱贫致富,过上真正小康的生活,还特意招聘了两位村里的年轻人到深圳打工工作,并且要求今后继续优先安排符合就业条件的斜塘村青年就业。
当时的斜塘村村民集体给省委书记李长春和省长卢瑞华写了一封感谢信。
激动的热泪盈眶,但又不太善言辞的村长李水发代表村民说,今天的斜塘村,感谢共产党给了我们全村人新的生命。
2002年9月20日,对于所有阳山县斜塘村的村民来说,都是值得永远铭记的一天。
那个在曾经被称为“短命村”的地方进行了整村搬迁,村民们告别了居住了几代人的土屋、泥房,搬进了紧靠乡镇公路的8栋明亮、宽敞、设备齐全的新居——“金威健康新村”!
村里的男女老少即使在前一天晚上,他们个个兴奋的通宵未眠。
早晨时候的黑眼圈也抵挡不住他们满眼的欢喜,他们看着相对不远,排列整齐,在公路边的8栋张灯结彩,整整齐齐的房子。
他们由衷的开心,他们将在那里欢度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斜塘村民几代人的搬家梦想终于实现了,而昔日的“短命村”也迎来了它的新生。
新完工的新村,距离原来的斜塘村旧址大约也就1公里,但这里的交通十分便利,通着高速路。
而且新村的占地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地方可谓是十分宽敞。
这8栋住宅楼不但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管,政府还精心设计了门楼、文化室和绿化带。
每栋新楼的建筑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全部都为钢筋水泥的复式结构。
这一天,村里32岁的李炳阳特意为90多岁的祖母黎阿婆换上了新衣裳,并在她耳旁大声的说,我们马上就要搬进新房子住了!
老人也是乐的合不拢嘴。
而前两个月去城里深圳打工的17岁姑娘李爱娣,这次也特地赶回斜塘村,帮助家人搬新居。
她作为政府特批进入金威啤酒有限公司工作的人员,任职仓管员。
工作上手快,挣到了工资,也是斜塘村第1个走出大山进城工作的姑娘。
看着这明亮的新居和满屋的家用家电和家具,她激动的说:
这样好的房子,过去做梦都不敢这么想过,现在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到了下午2:30,收拾妥当的斜塘村村民开始了整村搬迁。
而村民陈贵娣是最后一个走的,她在曾经的旧屋大院里面驻足多时,满眼是泪光。
当被问及为什么流泪时,陈贵娣还不好意思的说一声,是因为开心,这是微笑的眼泪。
她离开了祖屋,背上那、年仅5岁的儿子,唱着歌前往了她的新家,也奔向了她新的生活。
现在的“金威健康新村”比刚搬来时,更是旧貌换新颜。
2020年,也就是十四五规划期间,阳山县政府深知“斜塘村”曾经的苦难源于饮用水安全。
现在的新村在解决脱贫攻坚饮水安全基础上,更是全面提高了供水保障水平,把消除水窖,提升供水水量,水质管理服务水平作为重要目标。
村民们看着从水龙头里哗哗流出的泉水,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一条条水管延伸到各家各户,一股股清泉滋养着全村老少的心田。
让生活在阳山县这大山深处的人们在乡镇振兴的道路上,更是迈出了坚定有力的步伐。
现在的村民在家家通电通网的情况下,更是破除了曾经的迷信、风水轮回一说。
2021年3月,全体的村民告别文盲。
所谓的阴阳先生,克夫克子向来都是无稽之谈。
也意识到,所谓的风水不曾护佑着他们,所有的陋习都需要被根除,而中国共产党和科学发展的道路才是真正的“护身符”。
时光到了2022年1月,走进“金威健康新村”那一栋栋独栋连排的房屋,典雅大房一间间,标准化的农家客栈点缀期间。
村民们在这过年气氛的映照下,更是喜笑颜开。
“感谢党的造福工程,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说起新村的变化,村民呢更是有感而发。
借助阳山县者独一无二的旅游名胜的地理优势。
在政府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全村迅速壮大。
近几年,通过省市县帮助整合各类资金,除了实施村级配套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要让搬来新村的村民有事干,有钱赚。
这里搞起了特色的养殖,民俗接待,温室采摘等多项产业,正所谓“开餐馆,开小铺,搞养殖”。
村里的产业是一片红火。
现在谁能想到这里的人们曾经平均寿命不到40岁,而改变这一现状也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村头上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8个字,与村中升起的五星红旗遥相辉映。
广东清远阳山“短命村”中秋喜圆乔迁美梦; 广州日报;2002年09月20日
告别短命村;南方都市报;2002年09月20日
村民多活不过40岁 广东清远“短命村”村民迁新居;信息时报;200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