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横岗西坑招聘求职(找寻红色记忆)

  • 职业人才
  • 2023-07-15 20:00
  • 龙泉小编

人物名片

余明。侨报融媒记者 钟致棠 摄

小学毕业当上乡村教师

已是86岁高龄的余明身体硬朗,回想起自己60多年前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在那些慢慢拼凑起来的记忆片段中,第一次站在黑板前的场景又一次浮现。

横岗公社小学教工会证件。

1952年,19岁的余明刚刚小学毕业,在那个年代,接近20岁完成小学学业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物资匮乏的年代,余明与母亲、阿婆一起下地种田,每日三餐,大米作为主食,调剂口味的只有自家腌制的咸菜。

所以,当一位在黄阁村白灰围小学教书的同村人问起余明是否愿意与自己一起前去教书时,余明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下来。余明明白,捉襟见肘的生活不允许他有半点犹豫,可他没想到,那讲台一站就是30多年。

第一次站在30多名学生面前,看着一双双单纯质朴的眼睛,余明有些紧张。他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操着一口客家话让大家翻开课本,领着学生识字朗读。

“学生年龄各不相同。”余明对当时的回忆渐渐清晰起来,在那幢石灰瓦的小房子里,课桌和椅凳高低不齐,那是学生从自己家中带来的,“那个年代,这样一所村办小学实在无法提供配套的课桌椅,尽管这样,当时有书读的孩子仍然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余明和另外一位老师是全校仅有的语文和数学教师,因为条件艰苦、教具缺乏,所以他们拿起粉笔在黑油刷制而成的黑板上写每一个字时都要格外小心,因为既要让学生看得清楚,又要让每一支粉笔物尽其用。

对余明来说,教师的工作让自己有了一份稳定收入。当时全国实行“工资分”实物结算制度,余明的工资算下来大概有20元,“这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生活,还可以贴补家用”。余明说,那时每周从学校回家一次,从白灰围到西坑,靠着一双脚,要走2个多小时。

一年后,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的余明被当时的西坑学校校长看中,将他调回家乡学校任教,随之开启了新的教学生涯。

昔日的西坑学校。

最习惯学生叫一声“余老师”

退休30多年,余明最喜欢也最习惯听的还是大家叫他“余老师”。余明说,自己从教近40年,收获的不仅是简单的一声“余老师”,更多的是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更为幸运和可贵的是,这些都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

1955年,在西坑学校任教的余明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被选中前往惠州师范学校教师速成班进修。“当时全校仅两个名额,所以我对这次机会特别珍惜。”那时,余明最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学校的自习室,看书、自修直至通宵都是常有的事。他深知自己只有小学学历,必须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余明的勤奋和努力得到了认可。学习归来不久,余明就被调往横岗中心小学任教。那是一所区域性重点学校,能去教书是对他教学水平的充分肯定。“从来不用教鞭,但对学生却很严格。”余明这样评价自己的教学风格,他说自己更信奉“严师出高徒”,但严格并不等于打骂。余明说,该严格的时候严格,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他也会把自己当成孩子融入学生之中。

泛黄的荣誉证书。

毫无疑问,每个班上都会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对待他们,余明没有简单粗暴地拿着教鞭来“对话”,而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单独聊聊。而这样一聊,便也得出“聊效”:曾有一位杨姓学生,在课堂上很是淘气,余明几次单独耐心劝导后,他竟然改变了以往顽劣的个性。时至今日,杨姓学生仍不忘余明师恩,时常邀请余老师一起喝茶聊天。对于自己的启蒙老师,他这样评价:“余老师对我们这种调皮学生并不粗暴打骂,而是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用心调教,所以我们都十分尊敬他。”

这样的评价一直伴随着余明的执教生涯,在横岗中心小学任教的9年,是他教学技能成长最快的阶段。他做班主任,带毕业班,成为教学骨干,这也让他对教师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教书育人,要有鹤发银丝映日月的坚守,更要有丹心热血的赤诚,方能让一朵朵鲜花竞相绽放。

参与横岗中学迁址建设

“神州故郡,梧桐之阳。惠侨雄峙,气象庄皇。远望梅峰高耸,笔插穹苍。环瞻满园桃李,秀映门樯。莘莘学子,济济昌昌……”2017年正值横岗中学建校70周年,当余明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再次齐聚校园,唱起这首流传久远的校歌时,感触最深的是:光阴的流转和精神的隽永。

1983年9月,余明被抽调至横岗中学工作,担任总务主任。“横岗中学在1949年前就已成立,是当时区域性重点中学。”余明介绍,横岗中学创办于1947年,当时横岗民众及身居海外的横岗籍华侨华人,为帮助家乡建立起“惠侨中学”,其后几次更名,并最终在1969年更名为“横岗中学”。历史上,横岗中学曾三迁校址,余明曾参与横岗中学第一次迁址建设工作。

“横岗中学最初在今天的横岗公园附近。”余明说,学校是一座三层楼房,硬件设施很差,随着生源不断扩大,急需扩建或迁址重建。这座历史悠久的名校迁址建设得到了横岗镇政府的支持,当时镇党委书记、校长和余明一起绘校图、踏地测量校址。如今横岗大厦对面的地块一直都是区域中心,横岗中学想迁至于此,必须征得横岗人民公社横岗大队、保安大队等同意。余明等人多次上门拜访征求意见以及解释说明,让大队明白建造学校的益处,最终征得了同意。

1985年9月,对于横岗镇人民来说也许不会平凡。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一座设备齐全、布局合理的横岗中学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实现了如期开学。站在学校新建的操场上,当时52岁的余明有些感慨:走过半生,三尺讲台之上见证了区域教育事业的点滴变化。

而事实上,为了教育的发展,早在1979年担任横岗镇教办主任时,余明就曾主导过西坑小学的改造工作。“当时遇到了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余明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1981年春节,借着西坑村华侨回村吃团圆饭的契机,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发动大家积极为学校改建捐款。200元、500元、20000元……在西坑,至今仍保留着当年捐款的花名册,可以看到同村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为学校最终改建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老当益壮编撰西坑村史

1988年,余明退休了。

起初,为了生活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后来却在不断进步中爱上了这份神圣的职业,并坚守讲台30余年。余明说,教育事业已经变成了他的一种信仰,他不求“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伟大,却愿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

退休后的余明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和西坑多位耄耋老人一起,打算为地处龙岗东南一隅的家乡编撰村史,余明担任编委会副主任。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西坑社区和编委会努力动员村民参与编撰工作。村民很是支持,不仅热情提出建议,更是积极提供资料和照片。“很多编委会委员年纪都不小,仍然坚持探访老者、研究古墓碑文、收集各姓氏家谱,认真推敲考证。”余明说,他们甚至还前往深圳市图书馆、惠州市档案馆查找资料,大家在内心深处都觉得自己在干一件大事。

想要查找一个村的历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村史编委会副主任的余明甚至找到了人民日报和市档案馆,找回原刊载有关西坑历史事迹的资料。而这些珍贵的资料,使得日渐淡忘的村史再次容光焕发。

“总要为后人留下一些记忆吧。”余明说,这是编撰村史的意义,也是自己和众多耄耋老人积极参与的原因。编委会为村史取名“梧桐山下西坑村”,刊发的那天,余明小心翼翼将这本包装精美,饱含心血的书捧在手里认真翻阅。那些黑白照片,那些红色记忆,一如当年,永远珍藏在心中。

红色记忆

来自南美堂哥的一封信

南美洲东部赤道附近,法属圭亚那气候湿热,这里没有冬季,一年到头只有雨季和旱季。上世纪70年代,余明的堂哥在那里做生意,可谓是风生水起。

1977年的一天,堂哥的一封信从相距3万里的南美漂洋过海寄到了余明手中。在激动地拆开信封,读完了整封信件后,兴奋的表情从余明的脸上消失了,他反而皱起了眉头。

“如今,很多像你一样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到海外谋生,为什么你还固守家园?”至今,余明仍然清楚记得信中的每一个字。“堂哥认为,在国内过不上好生活,想要我到南美去找他。”余明说,堂哥有一句话刺痛了他:在家固守,良才也会变成庸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的程序虽然简单,誓词也很简短,但走过了程序,读出誓词,那就是毕生的信念了呀。”读完了堂哥的来信,余明反而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我出身贫寒,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家,所以我愿意跟随祖国一起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于是,收到信的当晚,余明回了信:“我们在家里很好!这几年,我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不是为官,但也有许许多多的学生相伴,我相信,他们通过当下的努力,必将成祖国未来之栋梁!”

直到多年后,坐在家中讲起这段故事,余明仍然激动不已。听故事的人都能感觉到,那是余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由衷自信,也是一名老人对如今幸福生活的满足,更是为祖国日益繁荣强大的骄傲与自豪。

侨报融媒记者 张鹏

侨报融媒编辑 钟海润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53709.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