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招聘ABCD轮(2020秋招来袭)

  • 职业人才
  • 2023-08-21 12:00
  • 龙泉小编

图片来源:pixabay


金三银四,2019年春招尘埃落定。

紧接着6月,秋招提前批也将打响,神仙打架,菜鸟围观。又有一大波“社畜”袭来。

不过,同畜不同命。

据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19Q1人才吸引力报告,2019第一季度平均招聘薪资最⾼岗位接近4W!排名前15的职位几乎都是高级技术岗。推荐算法稳居榜首,其他各类AI岗位紧随其后。

Boss直聘研究院《2019一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


职场的选择,考虑几个因素:薪资福利、技能增长、职场提升、稳定性、公司影响力以及工作强度等。没有公司能面面俱到,但这6大因素,占比高者得人心。

去大厂岁月静好还是去小厂拼搏暴富?AI时代的斜杠青年有了新选择。

AI独角兽疯狂吸粉,竟能倒挂BAT?


根据猎萝卜平台2018年求职数据显示,ABCD轮融资的初创公司,其offer成功率在15%左右,而上市公司仅有9.3%。

图表来源:猎萝卜

(不同轮次公司算法offer成功率=不同轮次公司已成交的算法offer数/不同轮次公司发布的算法职位数)


在快速发展的AI领域,BAT光环渐弱,独角兽公司成为求职者的新宠。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独角兽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这些企业的核心服务和产品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通过不断融资,以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公司规模。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往往能得到迅速提升。

二、就薪资而言,扩张期的独角兽更注重人才招揽。独角兽公司的薪资与行业寡头基本持平。以旷视科技为例,开出50W+薪资急招985博士researcher,薪资超过百度,与谷歌微软华为不相上下。



此外,合伙人制度大大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冒险和开创精神的年轻人。公司授予员工期权,以未来收益构建命运共同体,以此激励和稳定员工团队。福利不够薪资来凑,薪资不够,股权来凑。

三、在个人技能方面,独角兽公司目前的重点仍在核心领域的技术深耕,致力于将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做到极致,更易于突破和创新。

四、就企业团队而言,这类公司往往孵化于高校研究所,可以直接对接各个高校的科研人才。如云从、寒武纪孵化于中国科学院背景,旷视科技三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都是清华大学顶级计算机科学专业。

此外,创始团队多是从微软、谷歌、BAT跳槽而来的CTO,与行业大牛共同造梦,对有才华的年轻研究人员而言,更具吸引力。


图片来源:pexels


独角兽公司赋予求职者更快的提升空间,这对有明确职业目标和宏大职业远见的青年而言,是最激烈和荣耀的战场。

人才向中小型企业的流入,一方面与BAT的人才结构调整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显现了AI创新时代初创企业的强大活力。

在BAT调整人才结构的当下,如果不能“一发入魂”,转战相对有前景的独角兽公司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百万算法人才缺口,为何BAT还供大于求?


AI岗位延续着18年的热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春招BAT等大厂不再友好。

据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19Q1人才吸引力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小微企业及中型企业环比增长都在35%左右,而大型企业在春招季涨幅平稳,人才需求增长率仅为15.3%。

中小型企业在互联网寒冬下杀出一条血路寻求盟友,然而受市场不稳定性影响,求职者仍偏向于向大厂寻求庇护。进入稳定期的大厂调整人才结构,需求紧缩,不少求职者明明白白地当了“分母”。

图片来源:pixabay


于是坊间“算法寒冬”的言论甚嚣尘上。算法岗“供过于求”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厂人才结构调整,企业产品研发步入攻坚期,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技术人才。

二是舆论鼓噪AI岗,人才扎堆搞算法。近年来,有些数学背景的学生都在火速转岗算法。这部分“斜杠青年”分为两种,极少数凭借高智商和学习能力成功转型,大多数工程技能薄弱,满嘴跑火车,天天写bug。这些人往往是MOOC的重度用户,以为看看cs229、cs231就能成功“变形”。事实上,科研型的高端人才百万难求,更不可能“全民皆兵”。

据Hulu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清华现场秋招,算法团队的简历录用比为350:1,足见算法岗位竞争之激烈。

BAT等大厂在简历筛选时,往往遵循以下几个标签:顶会论文,国内外相关竞赛成绩前几、本硕c9、 本硕985。科研实力逐渐成为算法校招岗的重要指标,以百度为例,求职者中本科占比 3.18% 硕士 93.78% 博士占比仅 3.05%。

图片来源:pixabay


不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AI算法简历爆仓,供大于需。相较之下工程岗门可罗雀。而公司的软件研发、开发测试等工程岗位的需求量往往是算法岗的二至三倍。

无论是算法还是工程岗,都依赖于工程能力,会干活能搬砖才是硬道理。

求职者应明确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擅长领域,清楚业内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具体企业的技术应用。

AI人才、产业及企业布局,看看自己在哪里?


企业内部的AI人才成金字塔式分布。稳坐铁王座的非核心科学家和工程师莫属。科学家负责开合脑洞,工程师则在百亿级别的数据上进行快速深度学习的训练,加速技术落地。这就是神秘的AI research组。

其次是算法人才,将顶层理论通过算法和代码实现,为下层搬砖群众提供训练模型。与算法人才不相上下的是应用人才,负责产品落地,是市场的弄潮儿。最后是普通组的工程师们,在第一线做着数据和代码的搬运工。

AI人才的市场需求一直且将持续呈爆发式增长。然而事实上拉动需求指数的是金字塔的二三层,即算法和深度学习的高阶人才。

图片来源:pixabay


就技术而言,除基础的算力外,人工智能的技术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三大领域。基于此,行业内引申出更为丰富的技术应用。根据清华大学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企业大部分仍集中在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无人机等终端产品市场,AI+的各类场景应用还需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挑起大梁。


清华大学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在企业方面,目前存在两类模式,一是综合多元模式,例如,BAT等大部头属于综合性开发公司,涉足多个领域,偏向于AI技术对已有产品的更新升级。有钱有人有数据有平台。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8

(国内AI企业的技术应用及专注领域)

二是垂直一元产业,如术业有专攻”的AI独角兽。公司业务和技术细分到具体领域:科大讯飞专注语音识别、商汤旷视专注图像。这几家涨势迅猛,轮轮融资。



关于求职卖身大小厂,表面上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实则只有少数实力派才有选择的余地。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目标找到最合适的目标企业。

AI是一个依靠强技术驱动的新时代。技术为大小公司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大厂螺丝钉,小厂顶梁柱”的说法在快速变革的时代已经不适用了。在未来,企业更需要有产品思维和技术背景的综合性人才。无论身处哪一类型的公司,如果不能保持开放学习,不断进取的态度,小厂的螺丝更难拧。

参考资料:

1.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

2.Boss直聘·研究院《人才吸引力报告2019第一季度》

3.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8》

留言 点赞 关注

我们一起分享AI学习与发展的干货

欢迎关注全平台AI垂类自媒体 “读芯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6372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