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轰然倒下。
风云激荡中,黎明似乎就要来临。
跨过这个历史关口的湖南,却经历了一段颇为复杂的觉醒历程:13年间,先后有三位在此执掌军政大权的“湖南王”,被湘人赶走。
湖南为什么会经历这些;
被赶走的三个“湖南王”,其历史宿命中,又有着怎么的悲剧;
黎明前的这段故事,又与后来影响中国命运的那一大批湖南人的身影间,有着怎样的因果联系?
汤芗铭
这其中第一位登场的“湖南王”,是历史上在“倒袁护国”运动中,时称“送终汤”的汤芗铭。
从1913年,他逼谭延闿去职、执掌湖南军政大权,到1916年,他连库银都来不及取、只身一人逃去京师,这个后来备受争议的人物,曾经推动当年中国的历史,也刺痛并惊醒了一批湖南人。
这种刺痛来自于他的另一个外号:“汤屠夫”。
他就是汤芗铭。
时人送他 “送终汤”与“汤屠夫”这两个外号,似乎都在刻写他的冷酷,不过这位湖北浠水农家子弟的真实本性,却是儒雅、梗直而务实的。
他在湖南走到了人生顶峰,割据一方势如诸侯王。但最终,他除了骂名,连一纹库银都没能带走。
他留过洋、开过眼界,却在一场大梦后选择了隐居去吃斋念佛。
此时谁又曾想起,他曾是清末的举人,却放弃过文官仕途的富贵,立下过要以武力振兴中华的誓言。
这位清王朝时的海军军官,因为在武昌起义中打响了舰炮而成为后来的北伐军海军总司令;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时,他是开国大将,后来的“护国运动”埋葬袁世凯时,他是大功臣,时称“送终汤”;却转眼间被逐出了他人生的顶点——湖南。
人生命运之离奇,莫过于此。
北伐军海军总司令汤芗铭
1916年7月1日,长沙城内一片混乱。
几十公里之外的宁乡道林,一场生死大战正在上演。
进攻的一方是程潜率领的湖南护国军,防守方是湖南都督汤芗铭的军队。
此役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湖南都督汤芗铭的去留。
城外战火喧天,但长沙城内的湖南都督府却安静得异常。平日惟命是从的部下和军官,早已不知所踪,惟剩汤芗铭一人在房中静坐。
这三个月以来发生的种种迹象显示,这场战役,自己几乎没有任何胜算的可能。
汤芗铭此刻只想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为何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自己从一位建国功臣,落入了如今人人喊打的境地。
对于汤芗铭来说,这一刻如此漫长,如同5年前自己在武汉长江上的那一刻。
《恰同学少年》中王劲松饰演的汤芗铭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两日后长江舰队统制萨镇冰,奉命率舰队赶赴武昌镇压起义的革命军。
26岁的汤芗铭此时位列参谋长一职,善于治军,深得萨镇冰的赏识。
交战头几日,长江舰队密集的炮火,让起义的革命军匆匆撤退,清军一时间士气大振。
这个时候,汤芗铭收到了大哥汤化龙的一份密函,这才知道自己的大哥已经成了湖北革命军政府民政长(省长)。
汤芗铭要去国外留学,家里人都反对不让他去,是他大哥汤化龙支持他送他去的,所以他对他大哥感情还是很深的。
汤化龙当时出任的是湖北革命军政府民政长,派人给汤芗铭送了一封密函,叫他起义。汤芗铭对他大哥是相当的敬重,马上就响应了。
汤芗铭江上临阵密谋起义,其时人心向背,舰队统制萨镇冰发觉不妙,悄然逃去上海。
汤芗铭接管了舰队指挥权,下令起义,随后在汉口江面,与企图渡江的清军大打出手,成了革命的大功臣。
他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支援了武昌起义革命军,巩固了政权,这是他的功。所以后来毛泽东评价汤芗铭时,说他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这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如果没有汤芗铭的海军,武昌起义就有可能流产。
水师提督萨镇冰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汤芗铭因援汉之功,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首届政府国务委员、海军部次长兼北伐军海军总司令。
握有整支海军舰队兵权的汤芗铭,虽然谋得了一个统帅的位置,但他知道,革命党人对自己并不完全信任,其成见来自于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1905年,在法国留学的汤芗铭,就在巴黎结识了孙中山,并经过孙中山的介绍,加入了同盟会。
但是当他得知孙中山曾是日本三点会帮会首领,马上就反悔了。
汤芗铭认为三点会是黑社会组织,因而反悔道:
于是汤芗铭到孙中山居住的旅馆取走入会盟书,向清廷驻巴黎公使孙宝崎自首。
此后革命党人一直痛恨汤芗铭。
汤芗铭没办法就离开了法国,又到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海军,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汤芗铭的梗直务实,让他带上了异类的标签。
孙中山着大元帅服戎装照
虽然民国很快建立了,汤芗铭却更为迷茫。
南北议和了,清末代皇帝溥仪、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相继宣布退位,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并将首都改定北京。
转眼间汤芗铭被新政府夺了兵权,封作教育部次长。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刺身亡,国民党人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危急关头,袁世凯紧急委任治军有方的汤芗铭为湖南查办使,前往湖南镇压革命。
而宣布独立反袁的湖南都督谭延闿,听说带军前来的是汤芗铭,于是不待交战,便通电下野逃往上海。
汤芗铭就这样成了湖南都督兼民政长,执掌湖南军政大权。
此时的湖南由于地处南北对峙的中间地带,连番的战火已经将这里摧残的民不聊生。
二次革命,反袁,南北战争,湖南首当其冲,饿殍遍野,省城长沙更是波浪迭兴,百姓四处逃难。
宋教仁遇刺身亡
这一年的汤芗铭年仅28岁。在以论资排辈讲究实力的军政界当中,汤芗铭如此年轻便能身居要职,这让不少政坛大佬有些不屑。汤芗铭自己也知道这一点,要在复杂的政坛中生存下去,必须要做出一些成绩来证明自己。
于是这位出生于湖北的新都督,当面对一片乱象丛生的湖南时,他坚定地认为,这将是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一块福地。
他的名字汤芗铭是父母取的,字筹新,却是成人后自己取的。他给自己取的“筹新”二字,显然包含了他改造世界的抱负。
军旅出身的汤芗铭虽然以治军闻名,但治理一省还是头一遭,毫无经验可言。因此进入湖南都督府之后,汤芗铭首先严令军纪,并按照管理军队的章法来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针对已经失衡的社会秩序,他任命张树勋为警察长,并责令其用严刑峻法来惩治乱象。青楼、烟馆、赌场,一律关闭查封。
汤芗铭幼年时经历过多次兵灾,尸横遍野的惨像对汤芗铭的影响很大。同时,他又是清末的举人,受法家思想影响很重,清朝用的就是法家的酷刑,重法、重势、重术。这些不只是在他一个人身上,在那个时代人身上,都体现出这样一个共性,就是重法、重势、重术。
汤芗铭关于肃清社会秩序的种种举措,给正在长沙求学的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多年后,毛泽东在给同学萧子升的信中也写道,
毛泽东当时这样评价他,也因为军阀混乱,民不聊生,汤芗铭督政湖南三年,湖南总算还是有了三年的太平,避免了大的战争灾难。从大局上来讲,这个评价也是客观正确的。
民国时期的长沙城
凭借高压的手段,战祸促生的各种乱象已经基本根除。阅历尚浅的汤芗铭原以为如此政绩应该会得到袁世凯的褒赞。谁料,褒赞没有等来,却等来了袁世凯的三道命令。
袁世凯的三个举措,让汤芗铭感觉到压力空前,他这才明白袁世凯对自己的信任几乎为零。
首先,湖南地处南北要冲,袁世凯要确保湖南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加派亲信和人手,这也无可厚非。
再一个,汤芗铭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时候,率领海军起义,打击过袁世凯的北洋军。
所以,袁世凯对汤芗铭不怎么放心,不怎么信任了,这也是有道理的。
讨袁“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国内的局势,已经是风云突变,孙中山、黄兴等人流亡日本,国民党势力龟缩至广东等南方一线,而湖南正处于南北的中间地带,是两方势力必争之地。局势逼迫汤芗铭,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面对刚受到打击的南方国民党,袁世凯此时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影响力,都遥遥领先。
因此,汤芗铭义无反顾的,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强大的袁世凯。
而这一抉择,直接决定了汤芗铭之后的命运。
袁世凯
汤芗铭深知袁世凯此时最为关心的就是肃清革命党,因此委任了以手段残暴而闻名的华世羲,出任军法课长。华世羲上任后,迅速在全省各地布下特务网络,并大量招聘调查员进行革命党的搜捕工作,仅长沙一地,调查员就有9000多人。
绝大多数调查员都是当地的一些地痞恶棍,再加上华世羲实行“诱以厚礼,限以时日”的奖赏政策,因此为求邀功领赏,各类伪造罪证、栽赃陷害的事件屡屡发生。对于这些错抓的人员,华世羲全部施以酷刑逼供,疯狂地进行屠戮和杀害。
据事后调查统计,在汤芗铭督湘不到3年的时间里,被杀害者竟达1万6千余人,而真正革命党人,“百不一二”。
军法课长华世羲,被湖南人称为“活阎王”,是当时有名的酷吏。党人、议员、青年学生、爱国人士,都是他们捕杀的对象,其中很多都是屈打成招、毫无政治关系的普通百姓。
省城长期处于戒严状态下,行人受到军警的粗暴搜查,甚至坐人力车也要下车来移去坐垫,以检查其中是否藏有危险品。
民国初期的湖南长沙
长沙城内的识字岭,北起浏城桥,南止人民路,在民国时期,这里曾是著名的刑场。
在汤芗铭督政湖南期间,这里几乎每日都会有枪声响起。
长沙经常有押解"犯人"的大批武装士兵,沿途吹着昂扬激越的冲锋号,吹一声号高喊一声"杀",把头插标签、两手绑缚、赤身露体的"犯人",推到这里(浏阳门外识字岭)执行枪决,有时一次枪决十几个。
长沙城里有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彭焜年,只是因为谈论国事,也被抓去枪毙了。
长沙城内,一时间无人再敢集会议论。“汤屠夫”的称号不胫而走,民众称汤芗铭为“袁世凯手下的头号刽子手”,不满情绪开始频现。
此时的湖南民众,原以为社会秩序井然之后,经济、工业、教育等领域能够恢复到前任湖南都督谭延凯执政时的水平。
但谁料,汤芗铭非但没有进行治理,而且将之前缔造的社会经济基础破坏殆尽。
谭延闿主政湖南期间,确实是为湖南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的:鼓励创办实业,革除封建陋习,重视教育发展,等等。
比方说谭延闿第一次主政湖南期间,湖南政府就选派了581名留学生,全部给予官费待遇。
谭延闿
为了给侦获革命党人的调查员发奖金,汤芗铭挪用各类教育经费,并叫停了选派留学生的工作。这让整个湖南教育界为之哗然。
同时,为了抵御驻扎在岳州的曹锟军队,汤芗铭一方面暗中扩军,另一方面,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从贤吏能员到科员小吏,全部撤换成自己人。
如此一来,不止学生,湖南各方势力都对汤芗铭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汤芗铭对私立学校或者停发或者减少教育津贴,不少学校因此倒闭。
本来谭延闿主政时候,辛亥革命烈士后裔、革命元勋子女和革命有功人员,都可以享受官费留学待遇,汤芗铭也下令全部取消了。
而且他还制造新文字狱,邵阳中学一个语文老师,因为学生作文涉及到袁世凯没有删减,也被拖去枪毙了。
国民党人趁机在湖南发动了反袁驱汤起义。
1914年7月13日、14日,郴县和桂阳相继起义,先后占领7县。汤芗铭大为震惊,请求袁世凯调动湖南、江西、两广四省大军层层围剿。
一个月之后,起义被镇压。
革命党人张清源、雷瀛等数十人被杀害,除此之外,一千多名相关人员一并被杀。
郴县领导起义的是民义社社员李国柱,嘉禾人。起义被镇压之后,李国柱只身逃脱,但是他的亲属和族人被牵连进去的,处死的达37人。
汤芗铭正是湖北著名的立宪派人士汤化龙的亲弟弟
汤芗铭对革命党的肃清举措,开始赢得了袁世凯的好感。为了进一步博取袁世凯的信任,汤芗铭又投袁世凯所好,举办了一场拥戴袁世凯称帝的投票大会。
在这场大会上,汤芗铭带领75位所谓的“国民代表”郑重宣布,
汤芗铭在大会现场特意布置了大量荷枪实弹的军警,在随后的关于国体的投票中,75位国民代表一致投了赞成票,并跟着汤芗铭高呼了三声“中华帝国万岁”。
这些所谓的国民代表,其实都是一些守旧的官僚、政客、绅士,国体投票大会的时候,汤芗铭又派了大批军警到场,个个都端着枪挎着刀,谁敢不听话?
所以,所谓的湖南国体投票,其实就只是汤芗铭自己玩的一场把戏。
为了进一步为袁世凯称帝做好舆论宣传,汤芗铭令湖南筹安分会创办了《大中报》,并每日以二号大字鼓吹袁世凯,“天威神武,挽华夏于陆沉;创制显庸,极功文于巍焕”,竭诚请求袁大总统,“俯顺舆情,早登大位”,“一人有庆,万寿无疆”。
这下子,袁世凯心里也真的为自己的“皇帝梦”陶醉了。
各省督军劝进之文,汤芗铭的数量最多。
筹安会湖南分会,又是继北京筹安会之后,全国各省最早成立的分会,成了袁、汤在湖南推行帝制复辟的主要鼓吹者和带头羊。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在“举国一致”的劝进声中,登上了“洪宪”皇帝的宝座,随即开始大封拥戴有功的群臣。
袁世凯称帝
汤芗铭被“册封”为“一等侯”、“靖武将军”,湖南都督公署也因而改名为将军府。而袁世凯的嫡系曹锟只封为一等伯爵,东北王张作霖才封为二等子爵。
此时的汤芗铭,已经深得袁世凯的喜爱和信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湖南王”。
取得这样的地位,汤芗铭自感欣慰,一路拼杀下来,终于靠定了袁世凯这座大山。
但汤芗铭并没有意识到时局已经出现变化:原先一直处于劣势的南方革命势力正在蓄势待发,而一直被屠刀架在脖子上的湖南民众,其意识也在大范围觉醒之中。
而这一切,注定了要让做出了错误选择的汤芗铭,最终付出代价。
原本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功臣的汤芗铭,夹杂在南北两方角力争斗的过程中,终于做出了抉择,投靠了兵强马壮的袁世凯。
可袁世凯一心只做着他的皇帝梦,逆时代潮流而行,民心尽失,身边将领也纷纷离他而去。
而此时蓄势已久的国民党人,在孙中山反袁护国的号召下,掀起了新一轮的革命浪潮。面对面的对抗不可避免。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年轻的汤芗铭的反省,相反,他手中的屠刀变得更为疯狂。这不合时宜的举动也必然让他迅速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龚铁铮
龚铁铮,湘乡人,早期同盟会成员。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龚铁铮出任孙中山的总统府秘书。
“二次革命”失败后,龚铁铮被汤芗铭通缉,出走日本,与杨王鹏、王道等组织民义社,又参加了中华革命党。不久,他被派回湖南,开展反袁驱汤斗争。
1916年2月,龚铁铮与杨王鹏等革命党人,决定要做改变湖南命运的大事。
1916年2月20日午夜,春节的鞭炮声还没有完全散尽。
长沙的一个小旅馆里,一桌人围坐在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领头的人叫龚铁铮,此时他正跟其他人,商讨秘密刺杀汤芗铭。
在这几个人中,有一个叫杨王鹏的革命党人,他和龚铁铮是老乡,并且一同在日本参加了中华革命党。一个月前,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孙中山命令杨王鹏和龚铁铮回国,组织护国军讨袁。
为了实施这次刺杀行动,两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
杨王鹏他们先是到了上海,与王道、程潜、章士钊等人见了面,程潜和章士钊就资助了他们几千元,王道又帮他们借了5000元,于是他们就回到长沙,杨王鹏负责策动长沙的混成旅军人起义,约定在2月28日进攻将军府。
杨王鹏之前曾在将军府工作过,因此对府内的环境十分清楚。两人和其它革命党人商量之后决定突袭都督府,并用早已秘密制作好的炸弹刺杀汤芗铭。
杨王鹏
按照约定,今晚是进行场地熟悉和计划演练,但谁料就在大家畅谈正烈时,一个叫做李唐的革命党人却突然消失了,更糟糕的是,准备好的炸弹也一并不见了踪影。
此时的李唐正怀揣着炸弹,徘徊在将军府左首五堆子汤宅附近,想等天亮汤芗铭外出时袭击他。
李唐他们回来长沙也是1月10号左右,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李唐急于求成,就带着侥幸心理,待在这条路上等汤芗铭出来。
李唐的举动引起了将军府的巡逻卫队警觉,于是上前盘问。见有士兵上来,李唐一时惊慌失措,以为刺杀行动已经暴露,只好投掷炸弹。那几个卫兵侦探倒是炸死了,他自己也被炸死了,一起同归于尽了。
爆炸的声响,传到了吉祥旅社,龚铁铮等人知道,事机已经彻底泄漏了。
于是龚铁铮和杨王鹏马上召集所有人分头行动,起义计划提前至第二天下午。
1916年2月21日下午4时,按照计划,除龚铁铮等人,应该还有一个混合旅进行配合。
但谁料对方与约定日期不符,按兵未动。只剩龚铁铮、杨王鹏的一支队伍孤军奋战。
经过半小时的血战后,杨王鹏、龚铁铮等革命党人,终因寡不敌众,重伤被俘,42名志士战死于将军府。
刺杀行动彻底失败。
当时革命党起义队伍分两路,一路由杨王鹏、龚铁铮率领,手持炸弹攻打将军府,另一路由殷之辂率领攻打警察署夺取枪支,这支队伍总共也就不到两百人,一百多号人,之前联络的混成旅又没来及时援助,而且事起仓促,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杨王鹏、龚铁铮他们就顺着墙角冲了进去,刚好汤芗铭的一个军官在都督府里操练士兵,顺势就地架起枪就打了起来。杨王鹏、龚铁铮他们手里又没有枪,只有几个炸弹,投完了就没办法了,死得死伤的伤,活着的都被抓起来了。
自从护国战争爆发,汤芗铭就时刻担心着湖南的局势。此次围攻将军府事件,无疑让汤芗铭感到震惊。于是,汤芗铭决定亲自惩治这些革命党人。
洪宪伯爵湖南将军汤芗铭带随从骑马
汤芗铭让人先是搞了一个锅,烧红了把人放进去。杨王鹏、龚铁铮就骂汤芗铭汤屠户,助纣为虐,大骂袁世凯卖国。
汤芗铭恼羞成怒,就残忍的割掉了他的舌头,后来又剖心肢解。
杨王鹏、龚铁铮死得很惨烈。
龚铁铮原来是孙中山的秘书,所以云南的护国军蔡锷他们,一听说他们被这么残忍的杀害了,捶胸顿足要来给他们报仇。本来孙中山还积极组织去营救他们的,没想到汤芗铭那么快就把他们杀掉了。
这次事件,其实汤芗铭自己也吓破了胆,他马上勒令军署周围旅馆一律停业,全城戏院一律停演,酒楼营业时间限于下午6时为止。
处置了袭击将军府的革命党人后,汤芗铭展开了一场疯狂的报复,旋即一大批革命党人被搜查出来,然后惨遭枪杀。
汤芗铭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革命党人。原本试图争取汤芗铭的革命党人,此时也纷纷与其划清界限。
湘乡梅桥镇峰城村杨王鹏墓。
1916年2月,护国黔军开入湖南,2个月后,程潜在湖南靖县就任湖南护国军总司令,并电告全国,罗列汤芗铭“十大罪状”,号召湖湘父老“反袁驱汤”。
随着护国大军的一路北上,汤芗铭辖内的各级官吏也是一路散去。面对摇摇欲坠的湖南政权,汤芗铭不得不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了。
1916年5月29日,湖南将军府。
看着眼前雪片般飞来的战报,汤芗铭烦躁不安,他知道以如今的实力跟护国军抗衡,失败在所难免。
但这一天,最坏的消息还是来了,跟汤芗铭交好的几位袁世凯的重臣,陕西将军陈树藩、四川将军陈宦,突然电告全国,宣布“独立”。
他们的行为,将汤芗铭逼入了孤立的局面。一时间,汤芗铭不知该如何是好。
湘督汤芗铭、陕督陈树藩、川督陈宦,原来都是袁世凯的亲信和帮凶,都是袁世凯最为信任的心腹爱将,之前都是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高唱赞歌的。这个时候,陈树藩、陈宦都站出来通电反袁。
在这样的形势下,汤芗铭自然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如果再不宣布独立,就会地位不保了。
也在同一天,汤芗铭的大哥汤化龙,从上海赶至长沙。经过大哥的劝说,汤芗铭决定跟随大流,宣布湖南独立。
汤芗铭其实一直都是跟着他哥哥的政治方向走的。武昌起义的时候,他哥哥在湖北军政府做了民政部长,写信给他让给他起义,所以他就响应率领海军起义了;后来汤化龙跟随了袁世凯,汤芗铭于是也做了袁世凯的爪牙;汤化龙再后来离开袁世凯参加组织护国战争,亲自跑到长沙来做汤芗铭的工作,汤芗铭就宣布湖南独立了。
汤化龙
湖南为西南五省门户,湖南一失中原以无屏障,袁世凯得知汤芗铭宣布独立的电文,连呼“完了!完了!”。
6月6日,就在汤芗铭宣布独立的八天之后,袁世凯吞金而死。
当时有人凑成一副绝妙的对联讽刺袁世凯,说:“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就是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的杨度他们六个人,二陈汤说的就是这陈树藩、陈宦和汤芗铭。因而时称汤芗铭为“送终汤”。
随后,北洋军阀和南方势力再次议和。这个消息让汤芗铭长舒一口气,以为都督的位置总算可以保住了。谁料,程潜的护国军并没有撤回广东,而是一直从靖县打到了湘潭。
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的实权,以恢复旧约法和召集国会等为条件与南方各国军务院达成和议。
汤芗铭本来还想依仗黎元洪、段祺瑞继续当湖南都督。
黎元洪
汤芗铭虽然灭袁有功,但因在湖南杀人太多,所以遭到湘人的愤恨,并不打算宽恕他。
因而袁世凯一死,湖南各界人士都倒戈支持程潜驱汤。
1916年7月1日,长沙城的都督府里,汤芗铭还在苦苦等待着宁乡道林传来的战报。却不知,护国军有一支部队和炮兵营已经驻扎在岳麓山上,准备炮轰长沙城。
宁乡县道林这场战,汤芗铭很快就败了。
汤芗铭部队这边一个营长率领士兵起义,临阵倒戈,所以很快汤芗铭部队就缴械投降了。
程潜部队这边呢,最开始在靖县宣布成立湖南护国军的时候,只是在广西陆荣廷那里借了一个团的兵力,结果士兵越打越多,越打越多,打到这里就变成了三个旅。
这也能说明一个人心向背的问题。
面对大军逼近,汤芗铭急忙通知各级军官,准备开会商讨如何应敌,不料,竟然没有一人到会。无法,汤芗铭只能寄希望于答应出兵相援的谭延闿。
前任湖南都督谭延闿跟汤芗铭有过矛盾,当年谭延闿被逼下台出走湖南,始作俑者正是汤芗铭。
汤芗铭电告其兄汤化龙,让大哥出面请谭延闿出面调停,谭延闿感到东山再起时机已到,同意与汤芗铭联手,就从上海出发到武汉,组织拼凑了一支“湖南护国军第一军”,打算进入湖南援助汤芗铭。
但是满心期待的汤芗铭,这一次被放了鸽子。
望着城外隆隆的战火声,汤芗铭惊讶地看到,攻打长沙城的除了革命军之外,还有很多不着军装的手执锄头的农民。汤芗铭开始有些明白,自己是被时代抛弃了。
7月4日凌晨,程潜大军兵临城下,汤芗铭待援无望,放弃了70万库银,匆匆逃离湖南。
而这一年,汤芗铭还不到三十岁。
汤芗铭在湖南历时近3年的统治,至此也宣告结束。
程潜和郭翼青
汤芗铭留世之作
《辛亥海军起义的前前后后》(回忆录)
《大威德金刚一尊略轨》(译作)
《咕噜咕勒佛母成就法》(译作)
《菩提正道菩萨戒论》(译作)
《菩提戒二十颂》(译作)
《三十唯识绎论》(译作)
《迁转心要》(译作)
《光蕴迁转法》(译作)
《加持舌法》(译作)
在辛亥革命众多人物中,汤化龙,汤芗铭兄弟俩是很有名气的.
汤芗铭从政的第一步到来的如此之早,也结束的如此之快。
有人说年轻没有失败,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有些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
汤芗铭自此之后,又几次出山,做过一些正确的事情,但都不能弥补他在湖南所犯下的过错。
经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驱汤运动,初期的革命思潮开始在湖南扎根。湖南民众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已经跟这个动荡的时代紧紧连在一起,避不开也躲不过。
虽然袁世凯死了,汤芗铭也被逐出湖南,但湖南民众并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安定。相反的,局势越发动荡。
从1916年7月汤芗铭走后,到1918年3月,短短一年半的时间,湖南都督先后六易其主,走马灯似的换帅背后,是各方军阀势力对湖南的觊觎和角力。
不久之后,湖南民众又再次发动了一场驱逐运动。这场运动,让湖南民众的力量得到一次广泛的大爆发,全国都为之侧目,也正是在这场运动中,一大批日后影响整个中国的湖南人,开始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敬请继续关注@风华绝代憨小二的下一篇,为你带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