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
数字化看似高大上,其实应该以业务为主,更直接一些,应该围绕供应链进行。
例如,所在小区自暑假起就设置了三个纸箱回收设备。看上去高大上,微信扫码,自助投递,明码标价,实时结算,信用记录,颇有互联网思维。
但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回收箱小,很快就会满。小区居民去投递的时候,经常发现箱满投不进去。机器上的屏幕倒是很友好,会告知“什么时候就可以投了”。但也经常出现按时间过去也投不了的状况。
数据有了,为啥问题还一直持续。这就不是数字化系统的不行,而是数据的应用和相关配套不行。为何不提高回收的频率,或者为何不加大回收箱,或者为何不采取一些压缩措施节约空间,这都属于供应链问题。
回收纸箱这个案例,我在很多场合交流过。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那就是个“套取政府补助”的形象工程,不需要认真对待,或回收企业根本没有动力认真对待。
其中反映出两层意思,一是“数字化主要是给别人看的”在很多人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二是“环保回收类项目就是获取补助”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认知。
但我想强调的是,既然已经有了数据,为何不好好利用?反正设备、数字化系统已经部署完毕。即便有补助,如果能根据数据进行供应链改善的话,回收企业的盈利总归能有所增加。
当然也有朋友会反驳,很可能改善的成本远小于带来的收益,所以没有动力去跟进,比如增加回收频次就要多付回收工人工资,多付的工资难以被回收量的增加所覆盖。而这恰恰是数字化的用武之地,之前都是粗略估计,现在有了数字化系统,很多数据都可以收集,可以精准呈现收益能否覆盖成本,如果深度挖掘的话,还可以找到改善方案。比如回收工人是否可以柔性作业,满了就赶快去收;回收工人酬劳是否可以更有激励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四五十岁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只要能多拿钱多干点活无所谓的类型。另既然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的一些理念(如柔性交付)都可以在回收企业借鉴。
不过,这会对数字化系统形成挑战。而这又回到数字化的目的,“是用的,而不是看的”,数字化系统需要业务导向和问题导向。再拿纸箱回收来说,为了开箱和结算,回收企业要求投递人员绑定微信小程序。既然有了小程序,为了给回收企业老板提供更周全的决策依据,便可以再增加一个功能,即反馈因回收箱满而投不了的状况,甚至还可以有预约投递的功能,……
业务数字化,数字资产化,数据业务化。数字化系统要把需要的业务数字收集起来,要能够像管理仓库一样管理收集起来的数字,并通过分析让数字变成数据,而后支持业务提升和改进。这个需要数字化人员与供应链人员密切互动,能够根据需要根据重点快速跟进。
当下供应链的重点是化解风险,数字化人员以及数字化系统供应商,就应该快速响应这一需求。比如,当下限电影响的不只是自己企业的排程,还影响供应商的正常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众多,供应商还有供应商,各地的限电对我的供应造成了哪些影响,企业负责人和供应链决策者急需比较精准的结论。还有,股市爆雷不断,当某一企业雷爆后,决策者们需要比较准确地知道那些“雷”对自己客户和自己企业的影响,并且越早知道越好,等到真炸到自己跟前就来不及了。事实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有了这套系统,比如日本的BCP(业务持续计划),什么时候能真正进入国内企业呢?因为现在看来风险管理比效率提升对于企业供应链更为迫切些。
长期供应链的重点是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创新就意味着改变,这对渴望稳定运行的数字化系统来说是一种挑战,害怕折腾的数字化人员和数字化系统供应商要能适应这种常态化需求。
当然,供应链最基础的需求还是效率,能够支持供应链“可视运作,快速决策,精准管控”是数字化人员和数字化系统供应商的基本功。
广义的数字化,包括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侧重通讯,强调提升传递效率,如电子邮件、微信以及被称作内部互联网的ERP;数字化侧重转化,强调利用数据驱动业务,如根据高德地图提供的路况,选择和调整路线;智能化侧重智能,强调自动触发支持决策,如上面提到的化解风险的日企BCP。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这个应该叫做数字化转型。当下的问题是“数字化”还没完成,就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所以就造成了“无论花再多的钱,吃再多的苦,搞多长久,都是在一本正经的瞎搞(深圳供应链李海平语)”。事实上,数字化的目的,既不是让企业转型,也不是数字化转型,而是让客户更满意,效率更提升,成本更合适,风险更可控,简单一句话就是让管理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可以“比较轻松地精准把控”。
非常赞赏昨日沙龙南通CIO联盟所采用的主题,抓住了企业进行数字化的根本诉求。
如同“供应链金融”,七分供应链三分金融。数字化也应以供应链为主,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当然,此处的供应链,是指广义供应链。
特别申明,本文对回收设备及系统的分析只是出于研究性探讨,由于仅限于观察获得资料,定有很多不足或错误,敬请指正和谅解。
另非常感谢,南通CIO联盟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谢王子造纸、恒科新材料,以及其他CIO朋友们给我的启迪。
延伸阅读:
◆借助“数字化”预防采购侧供应链贪腐
◆从“淘工厂”到“犀牛智造”——“新制造”还有多远?
◆工业互联网与供应链的对比、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