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胡锡进只靠几片退烧药就挺过新冠艰难时刻的时候,司马南却要靠朋友救助,才能获得几片堪比金贵的布洛芬……
在疫情面前,胡锡进不是大V,司马南也不是大V,布洛芬才是名副其实的大V!
今天,就来扒一扒“大V”布洛芬的那些事儿。
一块随处可见的柳树皮,可能是布洛芬的先祖。
早在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的医生们就发现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感。公元前400年,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使用柳树皮提取出的物质,治疗疼痛、发烧和妇女分娩。
任历史之河流淌千年,一块柳树皮,始终是西方医学家们的痴情。
到了19世纪,德、意、法的科学家接续努力,先后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苷、水杨酸,终于在1898年首次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就是我们熟知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开创了具有抗炎、镇痛、退热功能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这一药物种类。现在已经发展出上百个品种几千个品牌。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并列解热镇痛药“四大天王”。
说完了祖先和亲戚,该说说正主了。
随着二战爆发,伤亡增多,抗炎镇痛药需求极大,世界各国的医学家们都在寻找阿司匹林的替代品。但直到到上世纪50年代,这位天选之子才出现。他就是英国人——斯图尔特·亚当斯。
出生于1923年的亚当斯,少年时在药店当学徒,后来进修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亚当斯加入英国博姿公司。他和化学家约翰·尼克尔森合作,也加入了寻找阿司匹林替代品的探索大军。在花费了近十年时间、测试了600种化学成分后,一种叫做“对异丁苯丙酸”的化合物脱颖而出。
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研究和反反复复的试验中,亚当斯经常亲自充当小白鼠,以身试药,他说:“我从来都认为,在他人服用药物之前,自己应该是第一支药物的服用者。”
1962年,亚当斯所在的博姿公司把这种药取名布洛芬(Ibuprofen),申请专利权。1969年,英国允许其作为处方药销售。1983年,正式成为非处方药。随后,各种布洛芬剂型相继出现,行销全球,还被世卫组织列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布洛芬从1952年开始,共用17年的时间,才成为镇痛解热的特效药。而用了30年的时间,才进入市场,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家庭常备药。
一生一粒药,造福人世间。
斯图尔特·亚当斯,因发明“让人类不再疼痛”的布洛芬,获得英国女王亲授的大英帝国勋章。
布洛芬又名“异丁苯丙酸”。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前列腺素。虽然听起来和前列腺有关,但事实上它是一种致痛因子,男女体内都存在。它能够刺激人体痛觉感受器,进而使人感受到疼痛,还能进入脑内中枢引起发热。
当人体发生炎症时,体内的花生四烯酸,被环氧化酶代谢成前列腺素。而布洛芬之类的非甾体抗炎药能够有效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起到镇痛、退热作用。
但环氧酶能调节胃黏膜分泌,起到保护胃部的作用,环氧化酶被抑制,胃黏膜分泌不足,容易伤胃。所以,布洛芬一定要饭后服用。
布洛芬的两大神奇功效就是快速退热和强力镇痛。
当体温超过39.2℃时,其退热效果远超其它同类型非甾体抗炎药,比同等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退热效果更快、更持久。布洛芬的镇痛作用是传统药物阿司匹林的16-32倍。而且,布洛芬服用后的肠胃道反应较轻,患者更容易接受。
不是其他药物不优秀,而是布洛芬实在是属于碾压同类药物的存在。
镇痛、去烧“神药”之名,非布洛芬莫属。
布洛芬1981年进入中国。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布洛芬的生产和销售大国。
在源头端,中国有三家获得授权的布洛芬原料药生产企业:新华制药、亨迪药业、苏州第四制药厂,合起来的产能超过全球1/3。
这其中,又以山东淄博的新华制药最牛掰。
这家成立于1943年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制药企业,是华鲁控股集团核心子公司。不仅是新中国第一家化学合成制药企业,而且是国内唯一具备全产业链生产线的布洛芬生产巨头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布洛芬等药物生产基地,年产布洛芬原料药8000吨。自称老子天下第一的美国辉瑞制药,采用的布洛芬原料药,就来自于新华制药。
原料药不缺,那下游药厂呢?
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介绍,据2021年企业年度报告数据,布洛芬的有效文号共446个,其中2021年在产104个。
布洛芬共有片、胶囊、颗粒、糖浆、混悬、滴剂、栓剂、乳膏、凝胶、抹茶剂、口服溶液等11种剂型。
2021年,布洛芬在零售市场和医院的销售额分别是24.95亿元、4.86亿元,全年销售额近30亿。
历史让你清醒,而现实却让你着急。
现实中的魔幻问题,大多人都看不懂。
比如:中国的布洛芬不缺原料,不缺产能,不缺生产企业,为何现在老百姓连一粒都卖不到呢?
一幕幕不可思议的魔幻场景在现实中频现:
有人在发布“抢占县城退烧药攻略”,提醒城里人到县城乡村去抢购布洛芬;
有人觊觎别人快递里的布洛芬,玩起了“快递布洛芬变衣服”的把戏。
围绕着布洛芬的种种乱象,正在上演着现实版的《我不是药神》。
实际原因却是:现有库存和生产效率满足不了需求短时集中爆发。
由于三年疫情期间,全国严格控制销售布洛芬等退烧类药物,导致销售端库存备货不足,生产端生产积极性不高。
而近段时间,市场端对布洛芬的需求量,简直可以用爆炸级增长来形容。昨天,更是有“全国现在一天消耗4亿片布洛芬”的消息登上热搜。
虽然有点夸张,但据统计,布洛芬短短半月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过去两年的量。
当然,国家已经出马了,12月15日,国家有关部门已进驻新华制药等各大药企,督导布洛芬等亟需药物生产。但满足市场需求,估计要等上个把月。
再比如:布洛芬企业、品牌和品种如此之多,老百姓该怎么分辨呢?
网友自创的“布洛芬体操”,在各个平台疯传,像新冠病毒一样无厘头地疯狂感染。
一段形象的“布洛芬操”,在调侃中,揭露了布洛芬的产品乱象。
布洛芬姿势知多少,世上少有人明了。
在揭秘布洛芬姿势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个名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解释——
我国现代制药业起步较晚,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已批准上市的化学药中,95%以上为仿制药。仿制药可替代原研药,发挥相同的临床作用,能够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对已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一致性评价。
这下就明白了:每款布洛芬剂型中,只有一种是原研药,其他都仿制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作为布洛芬系列药品中销量最好的一种剂型,其原研药是中美史克(葛兰素史克与中国药厂的合资企业)生产的芬必得。那个包装上做广播体操状的小红人,十多年前就被葛兰素史克注册为商标。
目前,在我国得到药监局准的布洛芬缓释胶囊有24种,它们的包装大都印着奇怪姿势,但除了中美史克的芬必得,其余都是仿品。
因为技术和成分都是一样的,而第一家把药品封面设计成红色人物的形象,为了模仿和区别,就只有换姿势了。所以现在布洛芬的包装上才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姿势。
根据“大话西药”公众号介绍,市面上373种布洛芬产品,只有23种获得了一致性评价。其中布洛芬缓释胶囊有9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了解。(不做推荐用,只为涨知识)
大家可以记住这个标志,尽量选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
愿得灵丹妙药,消除人间苦难。
祈愿疫情褪去,迎来春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