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陈喜明 源自大王记忆
张市,其实是个村,不大。虽无据可考,但能以市名村,其曾经的繁华可见一斑。
号称容城县第二大镇,昔日的张市名副其实。一是有那个覆盖方圆几十里的大集,二是有很多重要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
张市村地理位置优越,处在交通要道。从津保公路下来的一条县级土公路由西向东从村子的北边穿过,一直通到最东边的平王乡,进而入雄县,曾有公交车来往于县城和平王之间,虽然是卡车改造的公交车,但与当时以马车和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比较起来,已是相当先进。另一条连接津保公路和容雄公路的大道横贯南北,穿村而过,北连八于乡,南面辐射安新县大阳、向村一带。两条公路于村北交汇,十里三乡的人们集聚于此交流贸易,从而形成一方盛地——张市大集。
两条公路交汇的十字路口是集市的中心,沿路两侧四面延伸,那些机关单位分列路边。
十字路口向西,除公路外还有一块三四十米宽,百十来米长的空地,是日常活动和摆摊设点的主要地方,各地产的瓜果蔬菜、生活用品在这销售。我曾跟父亲卖过西红柿,跟母亲卖过水筲。改革开放之后,顺空地南边盖了一溜门脸房,出让给私人经营,小吃部,商店,理发店,诊所,油坊轰然而起。虽然现在仍然使用,但在挑梁大房和楼房映衬下,显得寒酸土气,门口搭建的铁皮棚子将集市挤得很狭窄,油坊门口,小山似的磨油酱散发着浓郁的味道。空地西头有一个国营饭店(当时叫食堂),赶集的人们在此就餐,自己曾跟大叔在里面吃了唯一一次饭,记得吃的是米饭和肉炒蒜苔,那米饭的香和炒菜的香一直不忘。食堂几经翻盖,功能几经变化,现在去看,有一座由于新区管控而未建成的三层楼房矗立着。食堂西侧,一条街道向南通到村外。食堂在公路南侧,正门冲北开,道路对面,是一排平房,曾是私人开的大车店,远道的客商在此歇脚住宿,现在同样是一座未建成的三层楼房在那。大车店东边是一溜临街的空地,先是一个剃头的逢集出摊,只是一副挑子。挑子一头是工具家什,有剃头刀子、剪刀、推子、白布围裙、凳子、脸盆和香皂盒,另一头是火炉子,上面坐着锅,里面冒着热气,常说的剃头挑子一头热一点不假。扁担一头还挂着一条厚皮子,用于杠剃头刀子。空地东边,路边有一间小房,是车子铺。联产承包之后,克胜家的电气焊摊就摆在这。车子铺旁边往里去是公社大礼堂,白灰墙白灰顶,非常宽敞,我自己曾跟着大人参加过一次批斗大会,毛主席逝世的追悼会也是在这里开的。后来时间不长,礼堂就改作他用。车子铺东边是供销社商店,并排两个,西边的卖布匹鞋袜等,东边的卖烟酒茶糖和暖壶茶杯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统一形式盖的商场,水磨石的墙面,自动开合的门,半米长的不锈钢把手,高大的柜台,琳琅满目的商品,那新鲜时尚的感觉绝不亚于现在的大型超市。前檐上方写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中间是“为人民服务”。要知道,原先的商店,只是在十字路口的三间狭小平房开的小卖部。孩子们最喜欢去的是西边卖布的那个商店西北角的柜台,那里除了文具还卖小人书。
十字路口往南,道东是卖土产五金生产物资的商店,商店南边是邮局和县联社(现在的农村信用社)。邮局的院子和房子依然健在,现在开着粮油店。信用社几经翻盖,装饰一新,便民服务。道西空地往南是村里的住家,是真正的村子所在。
十字路口往东,没有住家,都是企业单位。路南五金土产商店东边是食品公司,平时宰猪买肉和一些副食品来自这里。公司里有一架马车,每天去县里的供销社跑一趟脚拉货。食品公司往东隔着一条道是粮站,现在虽然空置着,依然完好无损地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这是所有单位中保存下来最完整的单位,也是全县仅存的一座完好的粮站。粮站东边是棉麻公司,收购棉花等农产品,开着醋、酱油坊,常年散发着浓郁的酒糟味儿。这边算是到了头。
路北东北角是工商所,上世纪九十年代搬到北边牲口市之后,门口开过小卖部,后来有人开过名噪一时的三宝斋饭店,现在是百源商店,单位的布局和里面的人字柁瓦房还保存着。工商所东边是药材公司,药材公司后来承包给了个人,几年前还开着,现在撤了,地皮房子还保留着,门口还是那个铁栅栏门,透过栅栏门,能看见里面的红砖瓦房。门口的门面房上的“容城县医药公司第二销售门市部”的字迹清晰可见,破旧的卖窗帘的牌子和闲置的房子说明后来的买卖并不景气。
医药公司东边往里去是拖拉机站和农机修配站,院子还在,铁栅栏门紧锁着。里面开过面粉场,我在中学住的时候,还去里面换过面,现在早已荒废。透过铁门的缝隙,可以看见北面的一排正房和西面的一排西房仍然存在,只是正房墙面沾了瓷砖,西房有的已经破败不堪,最南边的一间的房顶塌了,露着檩条。当时的拖拉机点火用火棒,手指大小的棍儿,划着了,像那种烟炮一样,冒出浓浓的黄烟。拖拉机站东边是乡政府,乡政府1992年搬到中学后面之后,就给了村里的小学,我在小学工作的时候还在里面住过半年。几年前去还是原来的房子。今天再去,原来的房子已经拆除,翻盖成几排宽敞的铝合金门窗的教室。只剩大门口西侧的一排蓝瓦房保持着原来的记忆,让人想起曾经的乡政府。乡政府东边,记得有一个大院子,好几排房子,据说是公社的服装厂,服装厂东边是个兽医站,再往东就是庄稼地了。
整个这一面,拖拉机站和乡政府前面都是空地,没有一户人家。
十字路口向北,路东是工商所,北边挨着是派出所,这一块地势高,往北去下个坡是一大片空地,种着几排柳树,道边是一排大杨树,雨水大的时候,会有积水,这是牲口市和粮食市场,驴骡马牛羊猪在此交易,五谷杂粮在这里买卖。那时自由买卖不允许,所有的交易,都要通过工商税务的管理,具体体现是那个磅秤,公平公正。当然,不能白用。牲口市北半部分工商所搬来盖了二层楼房,圈了院子,人员稀少,一直冷冷清清。跟随乡政府搬走之后,这个院子一直闲置着到现在。
再往北去,地势又高了,上个坡,有很多大杨树。小时候没去过,上了中学才知道,那里是县里的敬老院,住着一些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老人。敬老院出过一个省级模范人物叫张二芬,工作认真负责,照顾老人细心周到。敬老院北边是县委党校,一个神秘的院子,直到后来归了中学,才进去见了她的真容,突出的是院子里种着好多果木树,杏树粗壮茂盛,还有苹果、桃树等。党校北边是中学,自己的母校。学校原来是高中,我上初中那年,由高中改成全县四所国办初中之一,我幸运的成了她的第一届学生。学校后面有一块菜地,也是劳动基地,后来乡政府搬来盖起了楼房,作为交换,搬走闲置的党校归了中学。中学有过中考五连冠的辉煌,也经历过低谷,全校师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奋斗的脚步。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普九,一阵繁荣之后,二十年多年变迁,去年中学正式撤销,一片荒芜,党校部分的几排房子还有,原来的中学,只剩下自己上学时盖的一排四间教室。原来学校的那个大门还在,门垛也还是四十多年前的老样子,看上去非常亲切。
路西供销社商店后边是浴池,门口南边的两间门面开着理发馆,这里是冬天人们洗澡的唯一去处,自己只去过一次,澡票是一毛四分钱一张。浴池不临街,前面是块空地,逢集可以摆摊。浴池北边是个大坑,路就在坑边通过,后来坑边垫出去一溜空地,过年的时候作为炮市,与牲口市相对。大坑北边上了坡,与敬老院对着的是村里的小学校。坡下修着水簸箕,雨水从这流进坑里。小学校临街打着土墙,铁栅栏门,到1993年搬到老乡政府的院里,几十年一直没变。如今这里变成了宅基地,盖了民房,没有一点小学校的影子。小学校北边就是一座战备医院,规模设施医术水平不亚于县医院,红极一时。自己非常羡慕里面的大夫护士,干净整洁,上班不用日晒雨淋,医院里到处弥漫的来苏水味道非常好闻。医院里有电视,没电影看的时候,我们曾经跑道二里地外的医院来看电视,歌剧《红珊瑚》、《刘胡兰》、话剧《八一风暴》等都是在这看的。医院四周圈着一人多高的院墙,方正严谨。北边墙外有一条小道,向西高高低低、断断续续在田地里延伸,我们上学就抄近路走这条道。小路挨着的十几亩大的一块地,属于敬老院,经常见敬老院的老头老太太们在地里劳动,那庄稼长得比村里的好。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村子的格局没有大的变化,各个机关单位都保持原样,正常运转。然而,随着政策放宽,经济的发展,张市的地位很快被邻村超过,机关单位的风采被扩张的民宅院落所吞噬,张市大集的覆盖面也缩小到本乡范围,后来各村都有了晚市,更见疏落。随着政府机关的搬离,企业单位的消失,张市彻底摘去了第二大镇的光环,还原成一个普通的村子。
在街上走过,偶尔的一角围墙,一个门面、一座建筑不免勾起人们的记忆,还原了他昔日的辉煌,那么暖,那么暖……
雄安新区纪事:安新任丘争白洋淀水,惊动总理!
雄安新区白洋淀竟然是黄河故道:“北播九河”到“逆河入海”之间
雄安新区白洋淀的上将府,豪奢与破败,你想象不到!
雄安新区第一家西医院在这了:思罗新安医院
雄安新区白洋淀:除三害
即将离开雄安新区,由国际庄借调来的干部这么说
白洋淀的女人们
安新“煤”事——今年以及去年
注意,雄安新区白洋淀要补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