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月1日,国内首款支持用户线上完成选地、种菜、视频、收菜、派送等一体化服务的移动客户端“奥一农场APP”上线。4月,位于北京昌平区钟家营村的线下奥一农场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家以高技术为基础的共享型集约化农场,通过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不仅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也让世人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都有新的可能性。
就像“互联网+”一样,共享经济的概念渗透到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个领域也是早晚的事。共享单车如今很多朋友都有体验,很好的出行共享模式,方便民众、整合资源的效应不可否认。
相比于单车、汽车这些较单一的产品,农场显然构成要复杂得多,“共享农场”的提出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欧美也早有成功案例。
在国内来说,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共享农场未来几年可能井喷。共享单车的市场拉锯战,与国家近年对于共享经济的提倡关联紧密。发展共享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意义深远,自然会是国家层面的长远战略。
而且具体到共享农场,国家支持政策也是频出。最近,海南省委还专门召开了一场培训推进会,主题就是以共享农场推进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提出,共享农场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的一把金钥匙,同时也能解决扶贫、传承农耕文化等课题。由此,海南省决定要以试点的方式开展“共享农场”的建设,并要求各市县部门积极落实。现在共享农庄这个概念已得到中央的认可,已发文确定十八省为推广试点。目前,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旅游建设在全国范围的热度都在持续升温,“共享农场”的孕育空间正在慢慢变大。
目前在国内共享农场案例:在线下单认购土地收获权,目前在广州等地已经诞生了一些专注于做“共享农场”的运营商,他们在全国各地通过土流网接收闲置土地进行托管,规划改造成统一管理的农场、家庭农场、农庄小镇,然后实行标准化生产。
这些运营商有专门的团队,确保农场进行标准化的有机种植,并且将农场分割成若干片区,由城市家庭在线下单,来认领土地的使用权或收获权。这些取得使用收获权的家庭,就是农场的共享会员,而像种植、生产,综合休闲、农场民宿等等流程则是由运营商的专业团队去操作。
这个概念确实不错,至少可以吸引很多有田园梦的城市人。不过,相信很多人还是有疑问,毕竟共享农场整个项目操作下来投入也很大,除了收取一些会员费,还有哪些盈利点,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
1 卖产品
共享农场大多都是走标准化有机种植的路线,会员可通过360度VR远程监控农场种植过程,还有亲临现场的见证,产品质量是有目共睹,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优质农产品的价值只会不断提升。不仅卖农产品可以赚钱,还能发挥其附加价值,加工、配送、餐饮……都可以囊括其中。
2 租赁
土地、农机、仓储、物流……共享农场永远不缺可以租赁的资源,只要农场还有闲置资源没有完全被利用起来,就能租赁出去,既能赚钱又有社会效益。
3 延伸价值
欧美很多共享农场都与学校合作,推出亲子科普教育,乡村旅游、乡村度假只要农场的宣传和包装做得好,服务扎实到位,人流量可想而知。制定一个合适的价目表,就能坐等收钱。
4 资本运作
农场的会员多了会员费就多了,自然“共享农场”就成了一个资金池,会员费、认领费聚集起来,可以用于投资其他项目。(如农庄集装箱民宿、农庄菜馆餐厅连锁、复制微农庄等)不过这样的资本运作必须谨慎,才能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失,一定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要有科学的规划和风险预告。
当然,农业领域可以做共享经济的不止农场、农庄、农庄电商,其实还有很多更大体量的市场,期待乡村创客去挖拙和发现,“共享农庄”今后一定如同“共享单车”一样火起来,并将衍生新的乡村财富,也许这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后的一波创富机会,大家可以试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