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正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4月13日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截图如下(全文可以在网上搜索查看):
在此之前,小编发过一篇《别天真了!房价降了,开发商破产了,你还是没能买到房》,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新华社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也得引人深思。
只能说,房产界的天,可能真的变了!
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房地产在国内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一路高歌,轰轰烈烈地“造城运动”,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房地产的扩张,伴随着的不一定全是正向作用,也伴随着不少隐患。比如房价虚高,烂尾现象与日俱增。
这是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料:
上图,我们不难看出,2008年以前,停工面积还是比较低的,出现烂尾的情况极少;自2009年始,短短10年之间,停工面积节节攀升。
然而,相当怪异的是,2020年房地产行业却还是一片繁荣,销售面积与销售额连创新高,达到17万亿。
这是不是说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整体已经成为一种“病态”,我们不排除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开发的情况。同时也表明,房地产行业野蛮发展时代结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已经迫在眉睫。
如果说房地产野蛮生长是发展所需,那么“预售制”和“高杠杆”就是一把双刃剑。
都说中国人是最聪明的,只要中国人把规则吃透,能玩到你后悔出生,国足除外!
预售制起源于欧美,但是在内陆“发扬光大”!自从我们可以实行预售制开始,房地产商基本上形成一套行业通用规则“拿地—卖房—回款—再拿地”,如此反复,企业的规模是越滚越大。
在预售制里面,再加上“高杠杆”,能让整个地球都被开发了。
在“拿地-卖房-回款-再拿地”的过程中,如果开发商钱不够了,怎么办?那就找金融机构,开发商那地、那房子作为资产抵押,甚至可以撬动数十倍的资金,投入到下一个项目当中。
这就无形之中,直接把房企和金融机构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大家似乎都不担心,大不了一起玩完!
可是,真的是一起玩完么?
金融机构为什么会把钱给到房企,因为有利可图嘛!难道他没考虑过房企还不出来么?废话,肯定考虑过啊,房企不是还有房子和地么?简单地讲,要么拿钱,要么拿地,总要捞一个。
从最近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必将进行一场“精选”过程,去粗取精。彻底走向房产“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首先,设置专用账户,各地已经要求房企开设商品预售资金监管专用账户,在制度上和根源上来严格把关,禁止专用资金乱窜,这个应该普及到各行业中,就像之前的教育机构改革,要先放30万的资金在账户里,免得你跑路。
其次,缩紧预售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房企要达到预售条件的各项资格,越来越严,甚至部分地区已经逐步实施现房销售,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极有可能会出现取消预售制的情况。
这样一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势必会下降,这也是目的,毕竟要向“高质量”过渡,不再以追求量的发展。同样,也减少了烂尾的风险,还减少出现坏账的情况。
总的来说,就是依照国家大的发展方向,房地产会调整到适合国情发展的状态。
如果你还在买房的路上,还在以房价为衡量标准,来决定买不买房,买哪里的房,你可能会变成被甩的对象!
上文我们已经讲了,房地产行业在去粗取精,留下负责任,有实力的房企,追求房产高质量的发展。那么也就意味着,遍地造房的时代已经走向尾声。
这也就意味着,市面上房企的数量会减少,能够有资格开发的房企变少,你该不会认为到那个时候,房企会以低价卖房吧!想想当下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历程,你是觉得滴滴和U步共存的时期好,还是滴滴独大的时期好?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现阶段可能是房企转型中,买房的最好时期了。
而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只盯着房价看,不能只考虑房子会不会升值,而更应该考虑买哪里的房,买什么样的房。
要以“住着会不会舒服”为衡量标准,才是购房的基本准则。
嗯,小编买在了千岛湖鼓山晟林商业中心。
嘚瑟一下,地段嘛,是千岛湖未来的开发区,升值空间肯定有!住着舒不舒服,那答案是肯定的,在千岛湖5A级景区,住在哪都是舒服的!还有就是附近消费不高,还特方便,下楼就有超市、影院等等。
不说了,要去做饭了。哦,对了,房价在1.8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