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疫情这段时间,最悲惨的就是酒店业与旅游业。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3月18日万豪国际酒店计划裁减数以千计员工、3月16日希尔顿计划关闭在美国主要城市的大部分酒店。
虽然未持有酒店的股票,且最近酒店的悲鸣也司空见惯了,但是这几家国际性知名酒店却莫名其妙让我有兴趣关注了起来。毕竟每次旅行,这几家酒店都是首先考虑对象,当然有时面对高昂的房价以及自身实力的关系,我就默默地点了下返回键。
1,全球酒店排名及市值
我通过google搜索了相关排名,下图是来自全球领先的单体酒店品牌估值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发布的“2019全球酒店品牌50名”排名,注意,是品牌估值的排名,我截取了前10名。
从表格当中可以发现,希尔顿的品牌价值名列第一,但是并不代表他规模做得是最大,再结合网上的财务公布数据如下
酒店太多,我就挑选我自己比较关注的,锦江酒店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酒店集团市值目前也超了香格里拉,且在全球酒店客房数量排名第二(约95万间,而万豪因并购了喜达屋后,客房数超百万,约132万间,位列全球第一。其实中国的首旅如家、华住酒店在客房数也排名全球前十)。
有了解这些五星级酒店的朋友一定知道2015年喜达屋被万豪收购,万豪国际集团用价值199亿美元的股票以及3.4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国际集团,不知道喜达屋?但你一定知道喜来登跟威斯汀酒店,嗯,都是属于喜达屋旗下的品牌酒店,完成并购后,万豪从此具有30个酒店品牌、5500家酒店、130万间客房、8500万忠实客户以及50万员工。
万豪与喜达屋旗下的品牌
于是,万豪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酒店集团,没有之一。
万豪帝国
万豪帝国的建立,离不开他“并购为王”以及轻资产运营的商业模式。
在资本化运作方面,以并购为主,1995年开始,万豪陆续买入被誉为奢华酒店的鼻祖“丽思卡尔顿”的股权,随后豪掷10亿美元吞并了万丽酒店集团等等不断在对其他知名品牌酒店进行收购。不过在2010年之前,万豪基本重心在美国本土,而在海外的市场份额极少。因此,万豪收购了在海外布局基本成熟的喜达屋是一项双剑合璧的决策。
(说到这,万豪在温州的布局也只有位于置信广场的威斯汀以及车站大道的喜来登2家酒店,相比隔壁杭州13家,上海42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温州的经济活力。)
在说万豪经营方面前,必须要提下大部分传统酒店一般会自己出钱买地、盖楼,然后进行自主管理,这样的重资产模式不用说疫情期间必死无疑,正常情况下也好不到哪里去,除非你不银行贷款,全部自有资金买地盖楼。。
就如我的一位长辈,他是温州某家酒店的老板,曾经我跟他交流的时候,说到酒店,他就洋洋得意地说自己家的酒店一分贷款也没有,而且还顺手拿出手机给我看他在外出差看到那些外观气派实际经营惨淡、空房率高的酒店照片,
"虽然大家都一样生意不如往年,但别人是有贷款的!每月要支出多少银行利息!可我,嘿嘿,我最多就亏点人工的钱。他们可惨咯。”
传统酒店业一直是高负债运营,因为绝大多数的负债就是物业抵押,再加上每隔几年的装修费用都是巨大支出。而万豪的轻资产运营则是另外一种方式:万豪从一开始的自己出钱盖楼,然后卖给第三方,再重新介入提供管理服务的模式 到现在 让第三方出钱盖楼,最后自己提供品牌、管理、服务。 (极大的规避了在建酒店工厂的资金风险,例如这次疫情导致停工,他就完美躲避了这块的风险,承担风险的则是第三方。)
其具体的经营方式大致分为自营物业、特许经营授权及联合经营物业、住宅。
对于自营的物业,集团会向业主收取一般管理费,自营店万豪集团将负责所有招聘、培训、采购、宣传,市场等服务,而所有的这些支出和成本都会按照0加成的模式向业主收取。(因万豪凭借强大的采购量以及影响力,能拿到上游供应商低价的材料、家具等,然后加了部分价格卖给业主,这是无风险套利)
对于特许经营酒店,万豪集团会收取一次性的加盟申请费,以及每年品牌使用费。
对于住宅这块,万豪集团贡献自己的品牌给部分开发商对外售卖的住宅类物业上面,一般都是整个住宅区中有万豪的酒店。在这种情况下,万豪会问房地产开发商收取品牌使用费用。
疫情期间,万豪裁员也好,关闭酒店也罢,这只是短期内的影响,虽然意味着短期内营业收入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而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酒店都如此,难道全世界的酒店都要关门?
作为全球龙头酒店的万豪,这段时间只不过是少赚了些钱而已,轻资产运营的他也许在此时正准备进行下一轮的并购计划。
文章来源:吴公子的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