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沫汐 何其 陈晓雪
在精心准备与一再邀约之下,我们于2021年秋,终于得以探访到李舜伟老师。李老师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仍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探访中,他从自己的成长和行医的心得体会出发,给了我们许多建议和期许。
李老师填写大学志愿时选择了理工科,随后因肺部的一个病灶,他无缘成为工程师,只能选择农林、师范、医学等专业。与父亲商量后,李老师选择了学医。
因为志不在此,李老师被上海第一医学院录取后,经历了一段与医学互相磨合的时光。李老师说:“第一年念得不好,尤其是解剖学、生理学中的知识都很难记住。但是到后来,我产生了兴趣。上医的老师很多都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老师们结合临床实际讲课,令我印象深刻。第5年我们毕业时,班上一共120人,3个人的成绩是全A,我是其中之一。”
毕业之后,李老师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他先被分配到内科,同级同学中有一位被分配到神经科,但那位同学并不想从事这个方向,李老师便提出和他交换。就这样,李老师确定了未来的方向。提及这些,李老师笑着说:“所以都是换来换去,‘阴差阳错’当了神经内科大夫。”
李老师因著名的《西氏内科学》(第7版)序言中内容的启发延伸出4点行医建议,也阐释了他眼中的行医之道。
“第一,医生是一个艺术家(doctor is an artist)。”李老师表示: “一个主要在夜间发病的癫痫患者,白天服药3片并不能有效控制他的症状,但在睡前服药2片就能显著改善发作情况。同样的诊断、同样的药物,‘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是一门艺术。”
“第二,医生是一个科学家(doctor is a scientist)。”李老师以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为例指出:“这些患者会慢慢经历从四肢不能活动到无法进食的过程,但是头脑却始终保持清晰,所以他们都想积极地寻求救治。但此疾病到目前为止依旧无法被治愈,还需要更多医学研究与探索。疾病是没有想法的,患者却有自己却有想法:‘我这个病将来能好吗?’‘我会有残疾吗?’‘疾病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医生除了治疗疾病,还要关注患者心灵层面的需求,这就是人文科学。”
“第三,医生是一份职业(doctor is a job)。”李老师娓娓道来:“在我们抢救新冠患者时,他们称我们是白衣天使;等我们回到普通岗位上,医患矛盾就又出现了。所以我们应认识到,医生是一份职业,脚踏实地干活,领一份应得的工资,不要沉醉于名利中。”
“第四,医生要在病床边(doctor is beside the bed)。”李老师用国外歌剧《茶花女》中茶花女临终的场景说明,人生最后时刻最需要的是慰籍。“所以医生一定要在病床旁边关注患者,离开患者就不是医生了。”李老师回忆起自己刚到协和时,神经科只有9个人,他们两个医生管52张床,还要管急诊和全院会诊,“每个晚上睡2个钟头就不错了。”李老师表示,也正因为如此,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我觉得医生如果能做到以上4点,就是好医生。”李老师说。
李老师告诫我们,医生不仅考虑疾病本身,更要考虑患者的感受。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不仅仅要掌握科学知识,更要体会诊疗过程中的艺术,体现人文关怀。老师所讲述的,不仅仅是从医经验,更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净化与升华,令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