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伟光一家1990年3月移民到阿根廷。儿子哲宇跟不上阿国姑娘艾玛南美情调的恋爱节奏,也意识到他们文化、习俗、性格有太多不合拍,最终放弃了这份恋情。2008年哲宇回国,到S市浦发银行应聘成功。半年多后,在阿国开中餐馆的老孟二弟被劫匪开枪打伤。两家人变卖了所有资产,回到祖国定居。老孟夫妇不赞同儿子和出生在偏僻乡村的川妹子小莲的婚事,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哲宇跟小莲结婚,双双辞职来到四川省M市。
老孟夫妇对当年的出国后悔莫及。他们终于恢复了中国国籍,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老孟回忆往事:母亲早逝。父亲为了养育他们兄妹,在城里的澡堂起早贪黑地服侍人大半辈子,老了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服侍。病重时孤苦伶仃,盼儿儿不归。去世时家徒四壁,全靠小妹、妹夫出钱和邻里乡亲帮忙才能下葬。多年后,他们明知在父母生前不孝、死后弥补没有任何意义,但还是斥巨资新修墓园,买来比普通棺材大一倍的两口金丝楠木棺椁,请来吹鼓乐队举办风光气派的移棺安葬仪式……未料因村里征地拆迁,钱全都打了水漂!他们又将“龙凤呈祥”的金镶玉骨灰盒迁入S市最好的公墓,只求花钱买得心安。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
再见到老孟,是2018年初夏。按照4年多前已有的约定,我们在M市东坡湖湖滨的远景楼见面。
巍峨壮观的远景楼
远景楼最早是北宋眉州(今眉山市)知州黎希声在元丰年间主持修建的。历时6年,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竣工。他特邀眉州人杰、大文豪苏轼作记,是为《眉州远景楼记》。(苏轼《眉州远景楼记》白话译文节选附后)
苏轼画像
虽说苏轼历经贬官流放,客死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最终未能实现回到家乡眉州登临远景楼的夙愿,但人以楼记,楼以人名。远景楼自此闻名遐迩,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齐名,合称"中国四大名楼"。
到明末,远景楼逐渐衰败,毁于兵火之中。清乾隆年间,时任知州的蔡宗建修复了远景楼,没过多久再度被毁坏。
现在的远景楼,是2004年采用宋代建筑风格建成的。这是目前全国最高大的仿古建筑群之一:主楼共13层,高80米;楼上青瓦、白檐、褐柱色彩分明,古朴庄严。两侧的裙楼各有5层,典雅婉约,舒展迷人。主、副建筑浑然一体,富丽堂皇。总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组成了一幅融合了碧水、蓝天、高楼,视野广及远山的壮阔图景。游人登楼望远,即可俯瞰东坡湖旖旎全貌,远眺岷江的浩淼无际,尽享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中描述的“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
视野广阔的远景楼
我们在主楼第12层的花园餐厅吃过午饭,又到面湖临窗的茶座坐下。这次我要的是两杯峨眉竹叶青。老孟呷了一口:“好香!有一种平淡中特有的清香。”
“您是喝出竹叶青的真味了!寻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这清心的绿茶是少不得的。”我介绍说:峨眉竹叶青属于绿茶类,产于四川峨眉山,主产区是海拔800-1200米的清音阁、白龙涧、万年寺、黑水寺一带,由鲜嫩茶芽精制而成。虽然峨眉山产茶始于唐代,但竹叶青为上世纪60年代创制的新茶,由陈毅元帅命名。其色、香、味、形俱佳,堪称茶中上品。很多人说到四川茶叶,最赞不绝口的就是竹叶青。
峨眉竹叶青茶
老孟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上次来M市是2013年。那时我们在医院相识,一见如故哇!
“也不是一见如故,刚开始您可是爱答不理的。”我打趣道。
“哦?对对对,我对不熟悉的人都有些戒备和冷漠。知识分子常有的德性就是清高么。我到国外做生意,将近20年也没改多少。现在好了,喜欢跟人交谈。遇上投机的人,掏心掏肺的话也说。”老孟低头喝了一小口茶,“人老了怕孤独,就爱跟人倾诉。一个人待着,容易沉湎往事,感伤个没完。唉,物是人非,到处都让你触景生情呀!”
老孟的一席话引发了我的联想和伤感。年初,父亲去世。上周,我还赋诗缅怀:
采桑子·化悲重抖擞
少年志高尚自强,欲悲还休。欲悲还休,男儿有泪不轻流。
慈父猝逝情决堤,泪涌恸哭。泪涌恸哭,却道化悲重抖擞。
附记:二O一八年一月十三日下午,我最慈爱的老父亲猝然辞世。悲痛绵绵,辗转难寐。4个月过去,痛楚依然!依韵辛弃疾词《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诗以泣诉,悼念自励。
我从茶桌上的纸盒里抽出纸巾,拭去眼角噙满的泪水。老孟一下知道了原因: “对不起,让您伤心了!我见过您父亲,多和善的老人啊,说走就走了。我在S市,也没能帮上您什么忙。林先生,节哀!就像诗里写的那样,化悲重抖擞!”
“子欲养而亲不在——化悲不易,抖擞更难。”我实话实说。
“您比我好,还有母亲,可以回家看望。” 老孟安慰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的父母都故去了,真正是只剩归途。”
我点头,静静地聆听着老孟的讲述:
崇明岛区位图
我老家在S市的崇明岛,父母都是村里的农民。我不到4岁的时候,母亲就早逝了,生小妹时难产死的。父亲没有再娶,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娘,拉扯着我们兄妹4个。也是照管不过来吧,大弟7岁那年在江边玩水淹死了。
务农解决不了一家4口人的生计。大弟死后,父亲到城里的澡堂给人搓澡、修脚,什么累活脏活都干。
在澡堂给人搓澡
我和二弟、小妹跟着父亲进了城,住在澡堂角落搭建的一个逼窄的土坯房里。
靠着父亲微薄的薪水,我们没饿肚子,还都上了学。那时学费不高,小学、中学一学期每人只交几元、10几元就够了,但对我家来说是很大的开支。对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有学费减免政策。像我这样成绩优秀的贫困生,老师都乐意帮助申请免除学费。二弟、小妹的学费也大多减免了。少花钱、不花钱,还能在S市城里的中小学念完书,现在很难有这样的好事了。
话说回来,我的学习成绩对得起老师的苦心和学校扶助。从小学到高中,我得的学习奖状放满了一纸箱。家里根本没有张贴这么多奖状的地方,只能搁进旧纸箱里。
学习奖状放满一纸箱
纸箱被塞在床底下。拿出奖状来翻看得最多的不是我,是父亲。人前人后他都很为我骄傲,对我也寄予了厚望。二弟、小妹的成绩不好,父亲认定我才有大出息,以后能帮助弟妹不受穷,还能让他老有所依。
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顺利考上了S市的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S市社科院。从一个小干事做起,一步步成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正处级干部。那是1990年初,我才38岁,正是可以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也有条件和能力好好孝敬父亲。二弟和我却先后去了阿根廷,小妹又出嫁到外市,留下父亲孤身一人回了农村老家。
父亲孤身一人回了农村老家
老话说,父母在不远行。我倒好,远行到了22000公里外的阿根廷,一去18年不归。2008年我第一次回国时,父亲已经去世3年了。
听小妹说,父亲是一个远房亲戚从乡医院接回老家等死的——他得的是肺癌晚期,无药可治,也花不起上城里大医院医治的高额费用。
她和妹夫闻讯从外地赶回来时,父亲躺在吱呀作响的破木床上,已经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他忍受着癌症带来的剧痛,不时轻唤着我和二弟的小名。还叫小妹他们把床下的纸箱搬出来,拿那些已发黄发霉的学习奖状给他看。他是摸着我的学习奖状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呀!
而我呢,在国外只顾着赚钱,对老父亲不管不问。操办丧事的是小妹、妹夫和邻里乡亲,我和二弟对这些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披麻戴孝、扶柩送终了。都说养儿防老,父亲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得到了什么?
盼儿儿不归
父亲为了我们,在澡堂起早贪黑地服侍人大半辈子,老了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服侍。病重时孤苦伶仃,盼儿儿不归。去世后家徒四壁,全靠小妹、妹夫出钱和邻里乡亲帮忙才能下葬。我真是不孝之子,对国家也没有忠心耿耿。我这辈子活成了不忠不孝,太可悲、太失败了哇!
2010年,听从小妹和妹夫的要求,我和二弟花了将近300万元新修了父母的墓园。墓室全是钢筋水泥浇铸,墓碑用花岗石镌刻,墓园里移栽了多种名贵花木。父亲当年草草下葬,连一口像样的棺材也没有。是用铁钉把几块废弃的旧木板钉成木匣子,勉强能把人装进去。母亲更惨,用张旧草席裹着,挖个土坑就“软埋”了——那时穷哇,连活人都吃不饱饭,哪有钱抛撒来买装殓死人的棺材?
我们四方打听,最后在一家20多年前已关张的棺材铺的老库房里买到了两口大红色的金丝楠木棺椁,足足比普通棺材大了一倍。我们还请了农村里专搞殡葬服务的道士做了5天5夜的道场,请来吹鼓乐队举办了风光气派的移棺安葬仪式。邀请本乡各村的乡亲们都来参加,来了就有50元的红包拿。葬礼那天来的人多得数不过来,红包钱就发出去10多万呢!
哪晓得,第二年村里遇上建设征地,我父母那片墓园位处必征区域。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我们哪能拧得过人家国有大企业的合法征用?修墓园的钱算是全打了水漂!
按照现在的政策规定,我们只能把父母的遗骨送去火化。两个骨灰盒都是金镶玉的,上面的雕花图案分别是蟠龙和凤凰,寓意龙凤呈祥。骨灰盒迁入了S市最好的公墓安放。这样我们兄妹以后才有个祭奠的场所,不至于任由父母的棺椁被新建的大楼、厂房等建筑物覆压在地底,被车水马龙的喧嚣和机器的轰鸣惊扰......
把父母的骨灰盒迁入S市最好的公墓安放
我们明知在父母生前不孝、死后弥补无异于折腾,没有任何意义。但事情总要做给活着的人看,我们只求花钱买得心安。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根本安心不了哇!我这个当儿子的,又是兄妹中的老大,至今对父亲愧疚和自责不已……
慈善公益捐赠
回国后,国家接纳了我们。5年前,又恢复了我们的国籍,让我们重新成为了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是深怀感恩之心哪!余生唯有尽力报答。我加入了S市慈善基金会,积极参加基金会的各种慈善活动。
我们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宗旨和“人人可慈善,行行能慈善”的信念,依靠社会办慈善。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举办多种形式的慈善活动,广泛动员民众和企业、团体参与。尽我所能地做慈善活动,也是我很大的精神寄托啊!
走出远景楼,夜幕已经降临。我们从湖滨路的实木栈道漫步至光影美幻的醉月桥,过桥来到东坡湖对岸的湿地公园。转身回望,只见远景楼灯火通明,在满天闪烁的星星衬托下,倒映于波平如镜的湖水中,恍若人间天堂。
光影美幻的醉月桥
灯火通明的远景楼
东坡湿地公园占地面积964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各风景点内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
湿地公园游人如织
湿地公园音乐喷泉
老孟道:“林先生,今天我班门弄斧,送您一句诗:‘欲悲还休亲不在,人生归途重抖擞。’过两天,我请您到江山美邸别墅做客,千万别忘了带上尊夫人哦!”
“好的。”我应许着。受到周边氛围和老孟热情深深的感染,我的精神不觉间振作起来。
我家乡眉州的风俗,有三种是接近古风的。那里的士大夫看重学习经术并重视宗族亲戚;那里的民众尊重官府而惧怕犯法;那里的农夫合作耕种以互相帮助。这些都是三代、汉、唐时的朴厚遗风,其他各郡都比不上。
......眉州的士子,通晓经书学习古文,以西汉时的文章为典范......家家都藏有国家律令,经常诵读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即使是一些很小的过失,人们也终生不敢违犯。
每年的二月,农事就开始了。四月上旬,谷苗很嫩而野草遍布的时候,耕耘的人们就全都出动......到了七月中旬,稻谷成熟而杂草衰败的时候......买来猪羊酒醴,以祭祀田祖。然后欢乐饮食,吃个酒足饭饱。每年都是这样......
那里的民众很有聪明才智,他们安本分努力劳作,容易以礼治理,却很难用强制的命令将他们制服。州守县令刚一来到,人们往往要观察他的言论和行为,从各方面了解他的为人。对那些清明而有才能的人,就不再用其他的事来试探他,百姓也就日日平安无事。如果州守县令不以王道治民,人们就会同他讲理甚至搬出法令条文讥笑驳斥他,所以不了解此地风俗的人认为这里的民众难以治理......
苏轼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如今眉州接近古人的风俗,竟能保持如此久远而不改变,是因为老一辈长者互敬互爱的楷模,以及贤良的州守、县令们孜孜不倦地抚循教诲的结果......像那登高远望的乐趣,山川风景的美丽(令人心驰神往)。苏轼将来归老故乡后,穿上粗布衣裳,裹上青头巾,跟随着州中的长官登上此楼;喝到兴浓,伴随着乐曲提笔作赋,以颂扬黎民的遗爱,也为时不晚。
2018年12月1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被加拿大警方非法拘押,令世界为之瞩目,也令老孟愤慨忧心。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让国人欣喜自豪,更让老孟激动唏嘘。孟晚舟的外祖父孟东波是江苏无锡人,早年参加了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后曾担任四川省副省长——同样姓孟,老孟和孟晚舟是什么关系?2019年底至2020年春节后,武汉新冠疫情爆发。2022年4月4日,S市全市新增新冠感染病例(确诊+无症)突破万例达13354例,每天新增万例连续26天。4月30日,新增病例首次降至万例以下......老孟在S市疫情严重时为何累倒住院?续文中将为您揭晓真实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