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8日,2018年共有129家企业在香港完成IPO,同比增幅达50%。
内地券商凭借近年来在香港市场的业务积累,迅速抢抓这一波 IPO 业务机遇。
129家企业中,有32家、占比近四分之一的企业,为内地券商香港子公司单独或联合保荐;
上述32家企业合计募资620.98亿港元,占上半年港股IPO募资总额的比重达67.66%。
获得保荐业务的机构主要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等大型券商为主。
也就是说:国内券商越来越热!
很多同学在纠结是否回国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的几个问题:
外资投行和国资券商的业务区别在哪里?
薪资差异大吗?
企业氛围有没有什么区别?
从发展路径来讲,国内和国外哪个更适合我?
国内的著名券商哪些是最具留学生口碑的好雇主?
……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国内券商那些事:
国内券商前台4大业务分析
了解国内券商与国外投行的区别,首先要了解国内券商的具体业务。
一般来说,国内券商大体上有四个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研究业务。具体到个别证券公司,不一定四个业务都全,比如中金公司的经纪业务规模就比较小。
1、经纪业务
经纪业务最为广大投资者熟悉,为投资者提供代理买卖证券服务。在公司总部一般有经纪业务总部,管着全国几十个或者几百个证券营业部,而这些证券营业部通过现场或者非现场的方式给投资者提供了股票、基金买卖的平台。
经纪业务的收入第一靠天吃饭,第二如果光靠佣金前景不好。当然,现在证监会逐渐会放开营业部的业务资格,目前只允许经纪业务(包括代销基金),将来会允许代销各类金融产品。营业部如果能转型为为总部提供资源和客户的场所(给投行、资管部门介绍业务),未来前景会更好。
再说说经纪业务管理架构,一般是公司经纪业务总部,下面可能直接管几十家营业部。经纪业务总部一般就负责营业部管理、绩效考核、客户管理等、还有以公司名义总对总谈业务(如基金销售等),营业部么,就负责冲在最前面销售了。
如果从就业和发展情况来说,经纪业务总部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但是目前一般都要硕士了,一般地点多是在公司总部一起的。
2、投行业务
关于投行,媒体通常说的天花乱坠,仿佛从业人员个个都是身上冒着金光的,说投行那是明珠中的明珠。投行业务比较广泛,说的直白点,投资银行业务就是直接融资,相对于商业银行借贷就是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直白的理解就是:直接从市场(机构、散户)募集钱,收取个募集费;间接融资就是:你我他把钱给了银行,银行也不知道拿了我们三个中谁的钱借给你企业,收了存贷款的剪刀差。
投资银行业务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无非就是:
本质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产品,券商的产品就是IPO、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等;银行的产品就是各类银行间市场工具,比如PPN,短融、中票、企业债等等;信托公司就是一个信托计划。 其实要做的事,就是三样,承揽、承做、承销。 就整体而言,投行收入是远高于券商其他部门的水平的,尤其是保荐代表人。
投行人员一般都是满世界窜,跟项目跑。一般证券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点,所以一般你不会呆在投行总部(除非你做行政,后勤、内核),一般都在什么北京、上海等城市驻点,和总公司联系不多。
投行的主要技术含量在于产品结构设计,不是说准备个IPO的材料,也不是如何编一个故事;而是可转债的转换价格、比例,比如权证的价格,学金融的同学应该都懂,点到为止。
3、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部相对经纪和投行来说年轻点。目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类似基金管理+私募基金+信托公司的集合。因为从证监会批准的业务来说,大致而言有三类,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里面还有一个限额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定向资产管理和专项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他是证券公司内部横跨融资、投资的一块业务。他可以做交易、可以做通道,可以做分级,买方卖方都可以兼顾。这个意义很重要。回顾刚才提到的经纪业务,那就是一通道;投行业务,那就是融资业务;下面会提到的自营业务,那就是投资业务。而资产管理业务,把这几个都打通了。
收入主要看主动管理规模,因为资产管理有一部分是收业绩提成的(和私募类似),所以如果行情好的时候,会比基金公司收入高很多。
4、自营业务
自营很容易理解,就是拿着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进行证券买卖。有人说很爽,嗯。是很爽,但是风险也很大。
其实做买方,不是你想的那么轻松,不管是公司自有资金也好,投资者资金也好。
你要买股票?行,那你先提交报告,在投委会上通过才可以入池,才可以买卖。
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某基金经理病床上还在看报告的新闻。这行业,不付出苦功是不行的。 所以说,在券商搞股票自营不见得那么好,当然行情好的时候也能赚个一大票奖金,行情不好,或者自己业绩做不上去的就很悲剧了。
从归国就业而言,如果你不是高富帅,没有父辈的资源优势,如果进了证券公司,只有默默的切合你自身专业和学历,做好本职工作。公司招聘主管和人力资源主管不会过于走眼,给你安排过高或者过低的位置。至于别人能赚钱发达,自有其道理,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20家国内券商薪酬PK
除了了解国内券商的业务之外,“薪资”作为万年不变的最关注的信息之一,对留学生做出什么样的求职选择,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对比了20家发布了2017年年报的上市券商的总薪酬,这20家券商去年发放人均薪酬44.63万。其中:
在20家券商中,五大券商巨头的人均薪酬无疑是很有代表性的了。
海通人均61.66万元排第一,中信人均降幅最大。
17年,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五家券商平均薪酬达52万元,较2016年减少5万元。
从薪酬变化来看:
从总薪酬来看:
20家券商中,有15家券商都在去年实现了员工数的增长,其中员工增加在300人以上的有7家,100-299人之间的有4家。
此外,20家券商中,有2家券商的员工人数超过了1万人,分别是国泰君安和广发证券,分别为11606人和10316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数券商忙着招人的同时,有5家券商员工数反而减少了,分别为中信证券、银河证券、西南证券、招商证券和兴业证券:
本文源自DreambigCareer职梦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