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建材导购(建材行业2023年)

  • 公司招聘
  • 2023-08-28 10:10
  • 龙泉小编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鑫证券,黄俊伟)

1、 地产政策传达积极信号,行业有望迎来边际好转

1.1、 九月地产数据呈现边际弱修复,触底回升可期

2022 年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竣工和销售均 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但从月度数据的表现来看,9 月各项指标的环比表现总体呈现弱 修复。考虑到积极的房地产行业政策向市场的逐步传导,叠加经济稳增长政策对行业的提 振预期,我们认为对房地产行业四季度和明年的数据表现可持积极态度。具体各项数据分 析如下: 投资方面,同比数据单月降幅自 6 月以来首次缩窄。1-9 月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 同比下降 8.0%,较 1-8 月同比数据降低 0.6pct。9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 12.1%,较 8 月同比数据缩窄 1.7pct。9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环比增长 12.4%,较 8 月 环比数据提高 10.6pct。9 月底,央行和银保监会要求六大行在年内每家至少提供 1000 亿 元房地产融资支持,将有望带动今年四季度房地产投资端的进一步改善。


拿地方面,大中城市土拍市场有所回暖。1-9 月 100 大中城市累计成交土地占地面积和 成交土地总价同比分别下降 10.3%和 36.3%。9 月 100 大中城市单月成交土地占地面积及和 成交土地总价同比分别增长 13.7%和下降 12.0%,环比分别增长 28.5%和 123.8%,受供给端 融资政策不断松绑的影响,房企在大中城市拿地积极性有所恢复。截至 10 月 30 日,在已 发布公告的第三批集中供地城市中,已有 16 座城市完成出让,累计成交住宅宗地 315 块, 建筑面积约 3335 万平方米,基本与第二轮集中供地规模持平,同时,已有北京、厦门、济 南、青岛、重庆、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明确第四批次集中供地计划,其中已有无锡、南 京、苏州等多个城市正式推出第四批次集中供地公告,共推出涉宅用地 37 宗。土拍市场规 模虽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也呈现出边际回暖迹象。

新开工方面仍然承压,竣工方面受“保交楼”政策支撑有望触底反弹。1-9 月累计房屋 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 38.0%和 19.9%。分别较 1-8 月同比数据降低 0.8pct 和缩窄 1.3pct。9 月房屋单月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 44.4%和 6.0%,分别较 8 月同比数据缩窄 1.3pct 和降低 3.5pct。9 月商品房单月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环比增长 7.9%和下降 16.9%,分别较 8 月环比数据提高 14.6pct 和下降 59.4pct。新开工方面受上半 年土拍低迷影响,同比数据大幅下滑承压,但环比数据呈现改善,伴随今年第三轮土拍市 场回暖预期,开工端有望加以修复。竣工方面则受中央及各地频发“保交楼”政策支撑, 同比数据降幅缩窄,竣工端将呈现触底反弹趋势。


销售方面,同比数据降幅缩窄,环比数据大幅改善。1-9 月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和销售 额同比分别下降 22.2%和 26.3%,分别较 1-8 月同比数据缩窄 0.8pct 和 1.6pct。9 月商品 房单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 16.2%和 14.2%,分别较 8 月同比数据缩窄 6.4pct 和 5.7pct。9 月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环比增长 39.3%和 33.7%,分别较 8 月环比数 据提高 34.4pct 和 29.4pct。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组合拳下,居民购房需求将逐步释放,销售 端数据有望持续修复。

综合来看,9 月地产数据中,销售端、拿地端与开工端呈环比改善态势,投资端与竣工 端呈环比下降但降幅缩窄趋势,从销售端边际改善传导至投资端底部修复仍需一定时间。 但中央及地方频频释放稳楼市积极信号,将持续有效带动居民住房需求释放,房地产市场 对经济稳增长的边际贡献有望伴随松绑政策的出台与落地进一步提升。

1.2、 行业政策偏向积极,竣工端和销售端利好明显

宏观金融政策积极,M2 同比增速保持高位,LPR 创历史新低,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 裕。今年年初以来,多方释放积极信号,9 月广义货币供给量 M2 同比提升 12.1%,增速保 持高位;同时,5 年期 LPR 与 1 年期 LPR 连续下调,9 月 15 日六大行同步下调银行存款利 率,为 5 年期 LPR 利率进一步下调提供动力;2022 年 9 月抵押补充贷款(PSL)净新增 1082 亿元,这是自 2020 年初以来央行再度重启 PSL 工具。经济稳增长背景下,宏观金 融政策将继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房地产供给侧政策逐步松绑,修复力度仍待重磅政策支持。4 月 11 日,由证监会、国 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支持房企向新 发展模式转型,正式标志房地产供给侧政策自 2020 年三道红线提出后的硬性管控转为逐步 松绑。9 月底,央行和银保监会要求六大行在年内每家至少提供 1000 亿元房地产融资支持, 加大对房地产供给侧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该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部分房企融资压力, 有望带动 2022 年 Q4 房地产投资端数据企稳,进而于 2023 年加强房地产企业的拿地积极性 与促进开工端数据底部修复。但整体来看,2022 年房地产供给侧政策始终被置于“防范风 险”的语境中释放,对比 2008 年及 2014 年的放松力度,供给侧仍有较大的政策支持空间。

“保交楼”政策持续推进,竣工端修复 Q4 可期。7 月 28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针对烂尾 楼问题首提“保交楼、稳民生”,此后中央和地方都高度重视“保交楼”全面落实,支持 已售逾期交付的住宅项目完成建设交付,方式包括:1)从资金端为房企纾困;2)在预售 资金、交易流程等方面加强监管,避免新增交付问题等。“保交楼”一方面可拉动竣工回 暖,另一方面可缓解居民期房交付焦虑,有助于从需求端强信心、稳预期。从今年 9 月竣 工端同比数据降幅缩窄来看,中央及地方陆续出台的“保交楼”相关政策已经取得一定效 果,我们认为“保交楼”对于竣工端的修复将于 2022 年 Q4 及 2023 年进一步兑现。

需求侧政策转向积极,销售拐点将至。自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在房住不炒的基础上定 调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各地全面贯彻“一城一策”, 通过信贷支持、公积金支持、提供购房补贴、放松限购限售、降低落户门槛等方式刺激住 房消费,以期由消费复苏带动楼市回暖。近期销售端数据也有印证,9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 销售额同比降幅缩窄,环比大幅改善,需求侧政策放松效果有所显现。我们认为未来需求 侧政策组合拳将持续提振居民购房信心与需求,销售端底部已夯实,拐点或显于明年。

总体来看,中央及地方定调宽松调控,持续释放稳楼市积极信号。其中“保交楼”政 策持续加码,需求侧政策层出不穷,显著利于竣工端与销售端复苏,若供给侧政策进一步 优化,则有望与需求侧政策共振,助力楼市跳出底部运行。

1.3、 地产行业今年筑底,明年有望边际回暖

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积极政策有望延续,考虑到存量政策效力向市场传导的时滞影响 和今年低基数的现实情况,叠加增量政策刺激,房地产行业在 Q4 和明年有望迎来各项指标 边际改善。我们以历史上各项房地产指标的 Q4 占全年比重为基准,综合考虑到政策带来的 边际影响为修正,估算出 2022 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 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 4.1%、35.3%、19.4%和 15.4%,较前三季度同比数据收窄 3.9pct、2.7pct、0.5pct 和 6.8pct,表明房地产的投资端、开工端、竣工端和销售端均出 现修复回暖。

在对明年房地产行业指标的预测中,我们重点关注房地产竣工端的表现。根据历史经 验,房地产行业竣工一般滞后开工,滞后周期约为 2 年,我们根据公式“当年房屋竣工面 积/2 年前房屋新开工面积=当年竣工转化率”算得近三年竣工转化率平均值,作为对于 2023 年房屋竣工面积的预测依据。


我们取近三年竣工转化率平均值作为 2023 年中性情况下竣工转化率预测值,结合公式 “2021 年房屋新开工面积×2023 年竣工转化率预测值=2023 年房屋竣工面积预测值”预测 得到 2023 年房屋竣工面积约为 9.4 亿㎡,同比上升约为 19.5%。我们判断过往未如期竣工 部分叠加明年正常竣工部分将构成竣工景气度上行的潜在动力,2023 年竣工端数据有望呈 现触底反弹态势,将带动下游消费建材需求回暖。

2、 2022 消费建材市场规模下滑程度较大

我们认为,由于 2022 年房地产竣工端下滑,市场对消费建材整体市场规模的下滑存在 一定担忧。以涂料为例,我们测算 2022 年民营地产企业竣工面积大幅下滑后,对涂料市场 整体市场规模冲击在 24.5%左右。2022 年涂料市场规模的确会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龙头 公司可以通过提升市占率、扩充品类的方式进行对冲。

2.1、 2021 年建筑涂料市场规模 1290 亿元

首先,我们通过两种方法测算 2021 年建筑涂料整体市场规模如下: 测算方法 1:根据涂界“中国涂料企业百强榜单”显示,2021 年全国涂料市场规模约 4600 亿元。根据《2021 年建筑涂料市场回顾及 2022 年发展展望》数据计算,2021 年建筑 涂料产量占比 29.1%。由此测算得全国建筑涂料市场规模约 1339 亿元。


方法 2:根据涂界公布的数据,2021 年立邦工程涂料营收 65.79 亿元,市占率为 8.02%, 测算全国工程涂料市场约 820 亿元。另外,立邦 2021 年零售装修漆营收 106.21 亿元,市 占率 22.60%,测算 2021 年全国零售涂料市场规模约 470 亿元左右,因此零售+工程合计市 场规模约 1290 亿元,下文以 1290 亿元为准。

2.2、 2021 年存量市场规模测算:约 278 亿元

我们将旧改、城市焕新等带来的涂料需求称为存量涂料市场,根据目前旧改规划,测 算 2021 年旧改合计建筑面积为 12.47 亿平。将旧改建筑面积和各产品单价结合,得到 2021 年旧改建筑涂料市场规模为 185 亿元。

我们定义城市焕新为存量建筑的重涂,截至 2020 年全国存量建筑面积为 490 亿平,假 设每年 7%的建筑进入重涂,则 2021 年重涂面积约 34.3 亿平,考虑旧改会减少重涂需求, 将旧改建筑面积扣除后,2021 年重涂建筑面积实际约 21.83 亿平,假设重涂仅为内墙重涂, 根据产品价格计算得到城市焕新市场规模约 93 亿元。

综上,建筑涂料存量整体市场规模约 278 亿元(旧改+城市焕新),占整体建筑涂料市 场比例约 21.6%左右。

2.3、 新建建筑中住宅/公建/厂房/基建涂料市场规模分别为 648/253/81/30 亿元

扣除存量建筑涂料市场后,2021 年新建建筑涂料市场规模约 1012 亿元。新建建筑按 类型可划分为住宅、公建、基建和厂房,按照近 10 年以来的房屋竣工面积价值占比,房地 产占比 89%(包括商品房和办公楼等),基建占比 3%,工业厂房占比 8%左右。房地产又可 以划分为住宅和公建,其中住宅占比 64%,公建占比 25%左右。据此测算,2021 年新建房地 产建筑涂料需求约 901 亿元,其中新建住宅涂料需求为 648 亿元,新建公建房屋涂料需求 为 253 亿元。此外,新建工业厂房涂料需求为 81 亿元,新建基建相关涂料需求为 30 亿元。

2.4、 地产涂料市场中央国企市场规模为 270 亿元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我们仅在新建地产涂料市场中测算央国企/民营企业的市场规模。 根据克而瑞,截至 2020 年百强地产土储中,央国企地产土储合计占比 30%,假设百强外地 产企业的民企/央国企比例和百强地产企业一致,则 2021 年央国企地产整体涂料市场占新 建地产涂料市场的 30%,为 270 亿元,剩下的即为民营地产企业的涂料市场规模为 631 亿元。

2.5、 民营地产竣工萎缩对涂料市场规模影响较大


我们认为,由于市占率提升的影响,未来央国企地产市占率有所上升,特别是 2022 年 城投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央国企地产整体地产竣工面积预计不会大幅萎缩。而民营地产 企业受到资金链影响以及销售断崖式下滑,民营地产企业的竣工面积在 2022 年大幅萎缩且 预计将在未来保持。工厂、基建以及存量建筑市场规模,我们判断受地产冲击较小。受冲 击最大的是民营地产企业,我们假设若 2022 年民营地产竣工面积“腰斩”(如新城控股上 半年竣工端下滑 57.70%,绿地控股上半年竣工端下滑 22.81%),则民营地产企业市场规模 将会减半至 315 亿元,导致整体 1290 亿元的市场规模下滑 24.5%至 975 亿元。

3、 弱化地产周期影响,消费建材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

在消费升级趋势和政策利好支持下,消费建材行业迎来诸多中长期需求增长点。叠加 各头部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品类、增强抗风险能力,行业有望逐渐摆脱地产周期掣肘,走 出独立的成长逻辑。

3.1、 超低能耗建材将于“十四五”迎来近三千亿市场 需求

中央、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十四五“期间被动房迎井喷式增长。双碳背景下,被动 式超低能耗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实现“碳达峰”的必然选择。 2022 年 3 月,住建部提出“到 2025 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3.5 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0.5 亿平方米以上”的明确目标,各地政策亦纷纷加码推动目标落实。

“十四五”期间,被动房进一步推广有望为消费建材行业带来 2800 亿市场空间。被 动房的五大核心技术包括节能保温系统、高性能门窗系统、规避冷热桥设计、优良的气密 性设计、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前四种技术的实现均依赖高性能的建筑材料。由被动房带 来的新增市场空间由增量成本和建筑面积共同决定,测算如下: 1)增量成本:以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被动房项目为例,其被动房建设中增量成本为 965 元/平米,其中消费建材占比约 73%,由高到低分别为外墙保温(31%)、门窗(28%)、 结构调整(10%)、气密性(3%)。 2)建筑面积:2022 年 3 月 11 日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指出:“到 2025 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3.5 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 能耗建筑 0.5 亿平方米以上。”若实现 4 亿平方米建筑改造目标,相关低能耗建筑材料将 新增 2800 亿元市场需求。

3.2、 行业提标为防水市场扩容 40-60%

防水行业新规对产品用量、性能和施工工艺均提出更高要求。2022 年 10 月,防水新规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落地。1)较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防水质 保期 5 年”的规定,新规大幅提高防水设计年限要求:地下工程不低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 年限(即不低于 50 年),屋面/室内工程不低于 20/25 年。2)新规增加了防水的施工道数要求,其中平屋面、瓦屋面工程的一级防水要求由“两道防水设防”修改为“不应少于 3 道”,二级防水要求由“一道防水设防”修改为“不应少于 2 道”。


在材料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单位面积材料用量是提高防水设计年限的最直接方式,测 算得增加材料厚度+提高施工道数,将带动防水市场扩容 40%-60%。测算过程如下: 据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朱冬青估计,若按此前意见稿要求,国内 80%-85%的建筑都可能 会被列为建筑防水一级防水设防的要求,我们假设这一比例为 80%,并以一级防水要求建筑 的防水增量需求代表整个防水行业增量需求。我国防水产业以防水卷材为主(2021 年卷材 合计占 70%),故以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例进行计算。1)从材料厚度(决定单价)看, 新规对各类防水卷材提出了最小厚度规定(其中施工聚合物改性防水卷材层厚度不低于 3mm),虽未较旧准则显著提高,但考虑到增加厚度对防水能力有较明显的提升效果,假设 新规后卷材厚度平均由 3mm 增至 4mm,卷材单价按国标 I 型 3mm 厚 17 元/平米,4mm 厚 20 元/平米计算。 2)从施工道数(决定用量)看,新规中屋面工程的一级防水最低要求道数 为 3(旧准则为 2),地下室工程的防水材料种类最低要求为 2(旧准则为 1),假设新规 后一级防水工程道数平均由两道增至三道。 由此计算,新规带来防水市场扩容(20*80%+17*20%)*(3*80%+2*20%)/(17*2)- 1=60%。考虑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并非完全按照标准执行,我们认为此次防水提标政策落 地将扩容防水行业市场规模 40%-60%。

此外,新规将带来防水材料质量和施工技术渐趋标准化,从而带动防水市场集中度提 升,优质防水企业受益。新规更新了屋面、室内、地下等多个场景的防水施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并对材料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技术设计规范作出了更高要求。在更高防水标准 的约束下,大量低端伪劣防水材料产能将加速退出,从而促进产品品质占优、施工技术良 好的防水企业市占率提高,带动市场集中度提升。诸如东方雨虹(2021 年市占率 15%)、 科顺股份(2021 年市占率 4%)、凯伦股份、三棵树等优质防水企业将充分受益。

3.3、 头部公司横向扩张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头部公司纷纷向平台型建材商发展,在创造全新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增强了自身抗风 险能力。在巩固传统产品的领先地位基础上,头部公司纷纷切入其他赛道,依托渠道优势 进行横向扩张。其中东方雨虹的扩张较为成功,其依托民建集团发展瓷砖胶、美缝剂业务, 2022H1 在防水行业承压背景下,瓷砖胶产品线同比增 110%,美缝剂等其他品类产品线亦均 实现翻倍增长,新品类成为东方雨虹抵抗地产周期下行、稳定盈利的重要力量。三棵树、 北新建材、坚朗五金、伟星新材等偏功能性建材的公司近年亦追求多元化发展;而蒙娜丽 莎、东鹏控股、兔宝宝等偏装饰性建材的公司,相比横向扩张则更倾向于在单一品类内完 善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

4、 供需格局转变,2023 年集中度提升将成 为最上层逻辑

从主观来讲,在地产进入存量时代、工业自动化趋势增强等因素驱动下,消费建材行 业供需格局迎来深刻转变,龙头为应对行业之变在需求和供给端激烈竞争,不仅巩固了自 身优势地位,也使得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从客观来讲,环保监管、防水标准提 升等政策因素,也将推动良币驱逐劣币,加速中小企业出清,形成更加有利于头部企业的 市场环境,从而优化行业结构,驱动集中度加速提升。 市场份额向头部的集中,反过来将增强头部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和占款 能力,形成“市场份额增加”与“产业链地位提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开启强者 愈强的长期成长通道,从而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和竞争格局日益稳定。

4.1、 需求端:销售能力愈发成为公司竞争力决定因素

由于消费建材产品本身同质化程度高且消费者对其品质感知程度较弱,销售能力是公司占领市场的核心决定因素,龙头公司围绕人员、渠道、服务等多维度展开激烈竞争。


4.1.1、扩充和激励销售人员,培育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龙头公司积极扩充销售人员数量,配合高薪资和股权激励调动其积极性,以打 造高度狼性的销售团队。 员工数量方面,我们统计,近五年各头部公司销售人员人数和人均创收呈上升趋势, 反映出公司对销售人员重视程度的提高和销售绩效的优化。

员工激励方面,首先,龙头公司可提供具备竞争力的薪资,在我们考察的七家龙头公 司中,其销售团队中的重要角色——销售经理的工资水平基本均超当地平均工资 10%以上。

第二,龙头公司普遍以股份为纽带绑定公司与员工利益。其中东方雨虹和三棵树实施 力度较大。 1) 在 2021 年 股 权激 励中 东 方雨 虹 激 励人 数占 员 工总 数 31% , 且在 2016/2019/2021 年三轮股权激励中销售人员占比均接近 60%,职务大多为“销售经理”。2) 三棵树激励方式以员工持股为主,其最新一期计划总人数占员工总数近五成;其中董监高之外员工的计划持股份额占比高达 93.60%,以骨干员工为主的激励结构有利于激发公司整 体经营活力。此外,三棵树实控人在资金及收益上均对员工持股计划予以兜底,进一步增 强了员工参与信心。3)我们考察的其余几家公司,最近一次激励人数占员工总数最高不超 过 12%,但预计在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人员重要性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各家公司的激励范围 均将趋于更加广泛。


4.1.2、推进渠道下沉,应对行业需求结构变化

根据所覆盖客户类型的不同,消费建材公司主要销售渠道分“直销+工程经销+零售经 销”三种,分别针对大 B、小 B 和 C 端客户。

房建市场由增量向存量切换的趋势或改变消费建材行业需求结构,使之客户趋零散化: 1)B 端业务分化,大 B 集采承压,小 B 业务重要性提升;2)C 端空间打开,完善零售渠道 建设、抢占 C 端市场成为行业新竞争主线。整体看,在客户数量增加、单客规模减小趋势 下,渠道下沉渐成各公司竞争主线。 B 端市场:地产开工端增速下滑带来房建增量需求走弱,而房企融资监管的趋严和精装 渗透率增长的放缓进一步增大了集采市场扩容难度,长期看大 B 端集采业务辉煌时代或一 去不复返,部分龙头在大 B 战略集采上的传统竞争优势趋于弱化。小 B 市场潜在空间大, 加之对小 B 业务具备账期短、议价能力强等优势,以及环保政策趋严带来建筑施工、家装 公司等行业集中度提升,小 B 业务或快速发展,成为消费建材公司下一轮增长的重要推动 力。 C 端市场:个人业主自住房和二手房翻修需求的释放为 C 端业务带来广阔空间,零售 经销渠道重要性日益显现。C 端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其竞争相对激烈,进军之初难度较大, 但 1)完善零售经销渠道和提前卡位地方市场后,往往可打造较高壁垒;2)C 端业务良好的现金流可起到熨平地产周期、保持经营稳定性的效果;3)建材产品的价值实现高度依赖 配送、安装等服务,企业可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打造差异化、提升附加值,提升盈利能力。 尤其是对过去 C 端零售业务较少的防水、涂料行业,零售渠道的开辟成为其重要的利润增 长点。我们观察到相应龙头东方雨虹、三棵树均积极推动渠道下沉且成效初现:东方雨虹 2022H1 民建集团/德爱威建筑涂料零售分别实现营收 32.55/3.52 亿元,同比增 83%/47%; 三棵树 2017/2021 年终端销售网点数量分别为 1.9 万/4.88 万,4 年 CAGR 达 26.6%。

4.1.3、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差异化竞争点

服务能力是 C 端市场重要的差异化竞争点,龙头公司不断拓宽服务边界,完善“产品+ 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 对 C 端客户,各公司从进店导购、住宅预检、配送、施工、售后等多方面发力提升其 购买体验;部分已分离施工修缮服务为独立的业务板块进行盈利,如起家于施工的东方雨 虹成立了专门的建筑修缮集团,提供既有建筑渗漏治理、建筑结构补强加固等独立施工服 务。

对掌握大量客户资源的专业化人士群体,各公司亦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整合争取。对防 水、涂料、管材、保温材料等功能性较强的建材,工长群体是公司主要的专业用户画像, 销售人员力图通过培训、认证、会员平台、创办赛事等服务提升工长粘性,打开从工长到 业主的流量入口,并通过专业工长为业主提供施工服务。对瓷砖、板材等偏装饰性的建材, 设计师相比工长对消费者有更大影响力,公司往往通过公益讲座、沙龙、赛事等活动与设 计师建立业务联系,并通过设计师为业主提供配套设计服务。

总之,以上商业模式的变化(由单卖产品到“产品+服务”)与公司加强人员激励和渠 道下沉等举措相配合,将助力各头部公司在行业扩容趋势下,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 升市场份额。

4.2、 供给端:精细化成本管理辅助价格竞争

头部公司更易通过精细化成本管理压缩单位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产品同质 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通过提价向终端转移成本压力并非易事,降低成本 成为消费建材公司采取价格竞争策略的首选方式,而头部公司更具资金实力打赢“成本内 卷战”。

4.2.1、向上游扩张降低采购成本

整合上游获得原材料成本优势,摆脱供应商依赖性提高自身议价能力。近年来,消费 建材行业主要原材料价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冲击企业盈利能力,消费建材龙头公司正积 极向产业链上游扩张,保证原材料价格及供应,以最直接的方式进行价格“内卷”战。在 向上扩张后,东方雨虹、大亚圣象、北新建材对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 额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性初见成效。


4.2.2、引进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

引进自动化设备以降低人力成本。近年来,消费建材行业龙头生产人员占总员工比例 整体呈下降趋势,生产人员人均产值整体却呈上升趋势。我们认为其主要得益于企业抓住 工业 4.0 的机遇与挑战,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逐步降低直接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消费建材行业一方面可通过向上游扩张以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打造智能 制造工厂降低生产成本,这些举措只有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头部企业才可能完成,其本就因 产量较高而规模效应显著,从多个环节压缩成本将进一步拉大其相对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5、 消费建材企业业绩或迎拐点,2023 年盈 利能力有望提升

5.1、 头部建材公司 2022 年 Q3 业绩汇总

头部建材公司 2022 年 Q3 业绩或迎拐点,营收净利均出现转好迹象。在建材公司中, 细分行业的头部公司 Q3 的业绩表现与 Q2 相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边际好转,其中:

1)石膏板材:兔宝宝 Q3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 13.88%/40.84%,其中营收较 Q2 同 比跌幅略有收窄。北新建材 Q3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 14.84%/21.12%,与 Q2 相比同比 跌幅扩大。 2)管件管材:伟星新材 Q3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 1.31%/ 13.67%,毛利率/净利率 较 Q2 分别增长 4.78pct/8.04pct,与 Q2 相比盈利能力出现显著的边际改善。 3)门窗五金:坚朗五金 Q3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2.86%,同比跌幅较 Q2 略有扩大;Q3 净利润同比下降 72.27%,跌幅显著收窄;盈利能力明显改善,毛利率和净利率与 Q2 相比分 别提升 2.38pct 和 3.98pct。 4)建筑瓷砖:蒙娜丽莎 Q3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4.18%,较 Q2 跌幅显著收窄;Q3 净利润 同比增长 0.30%,增速由负转正,同时毛利率/净利率较 Q2 分别增加 4.85pct/30.06pct。 东鹏控股 Q3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8.94%/932.48%,而 Q2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 13.09%/41.40%,Q3 营收端和盈利端的边际改善较为明显;Q3 毛利率也有一定提升,较 Q2 增长 1.25pct。5)防水材料:东方雨虹 Q3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 4.51%/40.31%,Q3 净利润同比 跌幅略有收窄。科顺股份 Q3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 5.50%/88.40%,营收和利润双双承 压。 6)保温材料:鲁阳节能 Q3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 2.79%/0.24%,同比增速较 Q2 小 幅下滑。 7)涂料:三棵树 Q3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 0.54%/534.01%,与 Q2 相比,营业收入 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净利润同比增速扩大;同时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

综上所述,尽管建材行业整体仍然处于较为困难的状态,大多数公司业绩同比增速仍 为负数,但是一些细分行业中的代表公司业绩出现了边际改善的征兆。明年随着地产行业 和建材供需格局等持续好转,建材公司的处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5.2、 2023 年国际原油价格呈现下滑趋势,消费建材成 本端压力有望下降

全球交易衰退预期,原材料价格有望下降,建材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当下全球通 胀仍未得到完全遏制,美联储处于加息周期,美债利率持续高攀,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经济 景气度的担忧。在全球交易衰退预期的大背景下,原油价格和同比增速双双回落,明年或 将维持下降趋势。因此,建材成本下降可期,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65567.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