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
三个政策文件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
强省战略提供政策支撑
其中,这类人才
详情请看
↓↓↓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突出战略思维,围绕2035年云南要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的战略目标,从加强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对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作出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谋划思考和顶层设计。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注重整合提升,对原来省级人才计划进行迭代升级,设立了“兴滇英才支持计划”10个个人专项和1个团队专项,一个专项就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配套一个细则,在创新突破的同时,保持人才政策的延续性。个人专项包括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高端外国专家、产业创新人才、首席技师、教学名师、名医、文化名家、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团队专项包括顶尖团队和创新团队。
根据《实施办法》,云南省将对入选计划人才给予工作生活补贴和团队建设、项目建设经费支持,对人才成长给予大力培养和激励,同时对各类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给予政策支持。
其中——
●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最高达100万元;
●入选计划人才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最高达1000万元;
●顶尖团队项目支持经费最高3000万元;
●入选国家人才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在滇工作人才最高可获得500万元的奖励。
《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聚焦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问题短板,提出10条精准措施,包括精准引进产业急需人才、加强产业人才自主培养、打造产业人才创新平台、夯实园区产业人才支撑、发挥企业用才主体作用、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涵盖了产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各个环节,引导广大人才服务和支撑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其中,提出了诸多突破性、竞争性举措——
●定期发布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在招商引资方案中同步配套招才引智方案,对引进的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团队,给予最高3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
●建立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对人才(团队)承担项目的,按实际研发投入的40%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园区、企业联合办学,自主培养产业创新人才;
●支持企业设立创新岗、产业顾问、首席专家、首席工程师等岗位,吸引教学科研人员到重点产业企业兼职,允许按规定领取薪酬、津贴、现金奖励或股权激励;
●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对重大原创性技术在云南实现产业化的,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70%,用于奖励作出重要贡献的成果完成人(团队)等。
人才工作怎么做?
云南省委书记、省长表态
2月16日,云南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强调,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滇之基。要充分肯定成绩,找准存在问题,以服务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以对云南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要真心爱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悉心育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围绕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经济主战场育才,着力壮大青年人才生力军,让各类人才茁壮成长、发挥作用。要诚心引才,大力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聚焦重点、拓宽渠道、创新方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精心用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向用人单位授权,真正为人才松绑减负,提供干事创业舞台。滇中地区特别是昆明市要在人才工作中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王宁强调,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治引领,做好服务保障,强化考核问责,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亲自抓人才工作,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人才聚集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王予波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人才工作的政治导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坚持人才引育的需求导向,坚持“四个面向”,围绕“三个定位”,推进人才“引、育、用”一体发展,为推进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要任务提供有力支撑。要坚持人才政策的激励导向,真正把政策效能体现到吸引更多人才、用好每个人才的实际成效上。要坚持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试点,做到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一起抓,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
云南正成为人才创新创造、
建功立业的热土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
云南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引才,
以百花竞放的氛围育才,
以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
以项目化支持为助推,
着力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资料图
高层次人才聚集步伐加快——
出台柔性引才办法,在大理、腾冲、西双版纳、普洱、丽江建成5个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在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设置“招才引智”工作站,通过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16名院士、170余名省内外高层次人才在滇服务,达成重点智力服务项目50余个。
连续5年举办云南省国际人才交流会,2016年以来,吸引40多个国家(地区)860余名高层次人才参会,促成270项人才智力项目落户云南,协议金额超10亿元人民币。与9家海外机构签订“海外引智工作站”协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连续3个增选年份共7名高层次人才成功当选“两院”院士,实现历史性突破。目前,在滇“两院”院士共计13人,位居西部省区第四。
各类人才队伍培育壮大——
各地各部门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省党政人才队伍的结构、素质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94.5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90.4万人,高技能人才达130.3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126.54万人,全省社会工作人才达8.45万人。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的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青年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
云南大学进入国家首批42所高校“双一流”建设行列。“十三五”期间,全省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42万人,设立15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累计招收160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968名。
2010年到2020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从302万人增长到566.3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从117.8万人增长到190.4万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局面初步形成。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
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
云南省立足高质量发展,
坚持将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
为广大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资料图
用人才驱动创新,让创新为发展赋能——
强化全省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条件明显改善。云南实验室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0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6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目前,云南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15.07人年,人才贡献率达28.43%。
为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火热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落地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持续深化。
以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全省人才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全省疫苗企业批签发量居全国第一,烟草柔性制丝设备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花卉新品种数量和种类全国第一,普洱茶功效及作用分子机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人才驱动的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引导人才将爱国情、报国志融入伟大奋斗——
省委定期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省情研修、咨询服务、休假体检等活动,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活动,引领专家人才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
(云南新闻网综合自云南发布、云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