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弃美国Offer,只身回国,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他的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鸟巢、上海中心、港珠澳大桥、北京新机场工程建设焊接,在2022北京冬奥会运动损伤康复研究中得以应用。他就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离休教授蒋力培,“我是国家培养的,就要为国家服务,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蒋力培大学毕业,之后便开始从事焊接电源与设备研究。1980年,他胸怀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通过层层业务选拔,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公派访问学者之一,在之后的几年中远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系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焊接工程系进修专业知识。期间,蒋力培刻苦学习,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勤奋努力,克服课本全英文、计算机专业术语不懂、课程进度过半等困难,用5周的时间完成了10周的“微机控制原理”的课程。同时,他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了可控硅焊机的计算机控制难题,做出了美国人没有做成的事,获得指导教授的高度认可。
年轻时期的照片
当留学期满准备回国时,美国方面极力劝阻蒋力培留在美国开展科研,并向他许诺优厚的待遇和薪水,同时还通过各种手段延后他的回国时间。面对美方的物质诱惑和多方阻挠,满腔报国热血的蒋力培丝毫不为所动。1983年,蒋力培在完成项目研究、申请专利之后,放弃指导教授的长期聘用Offer,在中国大使馆的帮助下只身回国。对于放弃国外工作机会,毅然回国原因,他说“国家培养了我,我要对得起国家,只有回报祖国,我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回国之后,蒋力培先后承担了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开发全电脑控制焊接电源,成为国内计算机控制全自动焊接电源研究的开创者,获得国家计委、科委颁发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荣誉证书,机械电子工业部“七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1992年,蒋力培来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白手起家牵头建立了全校第一个实验室——“机械装备研究所”。由他确立焊接机器人研究方向,形成特种机器人研究团队,开启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科研兴校的新篇章。
1997年,蒋力培承担中石化智能控制成套焊接设备项目,1999年他与清华大学联合承担“九五”863计划项目“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研制”,在国内外首次研制了一种基于磁轮自由行走和焊缝CCD光电跟踪的球罐全位置焊接机器人,解决了石化行业球罐及储罐建造中的自动化焊接难题,该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成品在北京埃森博览会展出时,震惊了中外焊接机器人界,也让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焊接机器人领域成为全国最强。
在焊接机器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蒋力培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开辟水下焊接新研究方向。根据中海油渤海石油管道维修水下焊接技术需求,在蒋力培的组织策划下,2002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联合中海油、上海交大等单位成功立项国家“十五”863计划“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专题重大项目《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项目总经费1.02亿元。北石化承担子课题《水下高压干式焊接》,开展水下干法高压TIG焊接技术研究。项目在渤海完成了海试,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海底管道干式高压焊接中国造,水下焊接技术也已成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一项基础保障技术。
此外,蒋力培有多篇论文被国际焊接学会、全国焊接学会年会收集,作为会议论文在年会上宣读。他还先后主持完成过多项国家863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他负责完成的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项目“翅片管自动弧焊工艺与设备研究”,研究成果翅片管自动弧焊设备在国内系首创。
蒋力培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立的焊接机器人、水下焊接、医学机器人、新能源等四个研究方向,至今均已成为相关行业的研究热点,其中医学机器人和微制氢新能源研究方是蒋力培62岁才后开辟的。
一边进行科研探索和学科建设,一边挖掘培养团队中的人才。蒋力培所带的科研团队具备两个特质,一是人心齐,二是开拓创新,保证了团队在攻关难题时可以高效解决问题。此外,他还特别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其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鸟巢、上海中心、港珠澳大桥、北京新机场工程建设焊接,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运动损伤康复研究中得以应用。
作为北石化光机电装备技术的学科带头人,蒋力培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在了对学科的孜孜追求和创新研究中,培养出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大部分学生现已成为国家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蒋力培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注重实效的科研作风,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工作。虽然已离职退休,但他并没有停止奋斗,他将继续发挥余热,也勉励北石化学子以梦为马、奋勇前行。
关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官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北京教育老干部工作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