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长江读书》栏目在上周迎来了第400期,我们也迎来了又一个世界读书日。
在过去的一年,不确定性锋利的棱角与周围的世界不断交织,打破我们对于「必然轨迹」的理解。我们试图通过书籍与智者对话,在科技、经济、人文、历史与商业的交叠中找寻新的启发,以更多元的视角和更长远的眼光来应对眼下的未知。
今年读书日,我们照例与你分享在过往一年中最受长江读者欢迎的20本书。希望在这个春天,同你一起通过阅读,保持对思考、交流、思辨和行动的渴望,以远见超越未见。
*以下按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大势远见
《今日简史》
作者:[以] 尤瓦尔·赫拉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2014年,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人类简史》中提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我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
《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能否建立起一个维护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全球社群?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已使人类掌握了重塑和重新设计生命的能力。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上演另一出全新大戏?对于关乎人类命运的种种议题,尤瓦尔•赫拉利的《今日简史》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
《无限供给:数字时代的新经济》
作者:周春生 扈秀海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新二元经济:新经济繁荣与传统经济再造》
作者:周春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滚滚洪流中,新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以智能化、数字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经济大变局的新时代,企业界、金融界,乃至政界,均迫切需要一套崭新的经济理论,来诠释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来把握和预测经济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来指导各方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投资决策、研发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和产业决策。
长江商学院周春生教授在《无限供给》创新性地提出了无限供给的概念,并以此核心概念为主线,系统研究、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无限供给”现象,以及企业如何摆脱产能束缚,在没有重资产投入下,实现用户驱动的裂变式增长。
在《无限供给:数字时代的新经济》基础之上,周春生教授在《新二元经济》中尝试建立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来更加科学地分析数字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转变和经济动能转换的内在规律。
这两本书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把握新经济特点,以及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均有重要参考意义。两本书推荐搭配阅读。
《大叙事:构建韧性、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
作者:[德] 克劳斯·施瓦布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疫情之后的世界已经在多个领域发生重大改变,而我们仍在沿用着过去的叙事框架和行动逻辑。
这本书着眼于全球性问题与前路,以“共同的挑战、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行动方案”为主线,探讨如何通过集体行动,增强适应后疫情时代复杂世界的能力。
该书并没有试图精准地预测未来,而是在广泛借鉴全球学术界、商界、政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深度观察之后,搭建出一个开放的对话平台,以期帮助利益相关的每个人,在面对挑战时保持韧性增长的活力。
《5000天后的世界》
作者:[美] 凯文·凯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转变,这一切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点。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变得陌生。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天为周期狂飙,带给人们惊喜与担忧。下一个奇点是否来临?科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是否也在制造问题?我们应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
作为一位每天都在接触新科技的作家,WIRED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凯文·凯利在《5000天后的世界》中尝试预言了5000天后的人类世界将如何被AI塑造,以及数百万人一起工作的数字未来。
“如果不想因为一味迎合变化而慌了手脚,就应该掌握学习的方法,”他这样说。
重构思考
《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
作者:[美] 萨提亚·纳德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任何组织和个人,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都需要自我刷新。
2014年,当时的微软几乎是一个日渐没落的帝国,错失移动互联网大潮,又面临PC时代的衰落,纳德拉在此时升任微软CEO,临危受命。如何逆转企业的命运?他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在执掌微软后,他把重塑公司文化作为他优先级最高的事情来看待,因为他深知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那些在残酷无情的企业政治世界中曾经常被嘲笑的各种软技能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纳德拉认为,一个人无法去准确地预测未来科技变化,但是同理心与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使他更好地对不确定性做出反应,并且在技术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去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因此需要不断刷新。
《穿透财报:发现互联网的商业逻辑》
作者:薛云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管理
互联网企业从无到有,在过去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野蛮生长,已成长为商界的庞然大物。中国互联网行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昨天和今天,会迎来怎样的明天?中国互联网企业究竟与国外同行企业存在怎样的不同或差距?这都是我们期待探索的问题。
长江商学院薛云奎教授在书中采用“四维分析法”来展示互联网公司财报及其与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财务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面、系统、深入地解析中美互联网公司全方位的竞争能力与差异,并以此来理解互联网企业的全球竞争格局。
本书为薛云奎教授备受读者欢迎的穿透财报系列三部曲之一。
《重新思考》
作者:[美] 亚当·格兰特
译者: 张晓萌 曹理达 付静仪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企业发展的天花板是领导者的认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相比获取新知,旧观念的迭代是更难完成的修炼。
人的本能让我们更喜欢待在确信的舒适区,拒绝怀疑带来的不适。越是聪明的人,就越容易对自身的局限视而不见。然而,拥有智慧的标志,是知道何时放下你视若珍宝的工具和那些你身份中最珍视的部分。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亚当·格兰特通过寻访多位全世界最富经验的思考者,在书中将复杂的研究提炼成了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案例与具体的行动建议。该书中文版由长江商学院张晓萌教授,曹理达、付静仪研究员翻译呈现。
《解锁客户价值链》
作者:塔莱斯·S·特谢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一个行业颠覆者辈出的时代。亚马逊、特斯拉、字节跳动、网飞……初创公司在过去十年里异军突起,颠覆传统企业。这些颠覆性企业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作者通过8年的研究,遍访了全球20多个行业的领先公司,给“什么样的创业公司能够颠覆行业”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的解答——所有初创企业成功,其实都是因为做到了一件事情:客户价值链的解耦。
《结构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
作者:刘劲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蓝狮子
来自现实的商业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维度,并不适合用一个学术流派的单一理论来解释。刘劲教授结合近三十年的商业研究实践,认为结构性思维是分析、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论。
在本书中,刘劲教授不仅详细阐述了结构性思维的好处和使用方法,还运用这一思维方式,将其对于当前社会问题、中国经济未来走向、资本市场运行逻辑、现代企业管理以及未来行业机遇的观察与思考和盘托出。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这些观察与思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家和创业者理解当下,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也能帮助投资人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发现投资机遇,还能帮助普通大众看懂商业世界,明确个人未来发展路径。
以史鉴今
《下沉年代》
作者:[美]乔治·帕克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仿佛在一夜之间,世界轰然倒塌。所有老派的行事规矩和道德准则被抛在一旁,华盛顿的说客比政客还多,纽约交易部门不再有禁忌,佛罗里达州的楼价跌到谷底,铁锈地带的钢铁工厂相继关门,南方的农场不再耕种烟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
《纽约客》资深记者乔治·帕克跟踪四位不同阶层的60后美国人——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穿梭的精英,借互联网经济发迹的硅谷大佬——展现四段沉浮人生,揭开四种阶层剧痛,写出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
这是唯一一代生活不断下沉的美国人:他们生在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摸爬滚打半生后,却迎来传统社会结构的轰然倒塌。
阅读《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这是献给每一个美国人的安魂曲,也是一本关于时代转折及世界剧变的当下启示录。
《繁荣与停滞:日本经济发展和转型》
作者:[日] 伊藤隆敏 星岳雄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作为一个后发赶超的东亚经济大国,长期是中国借鉴经验并汲取教训的“他山之石”。
二战后,日本实现经济赶超与高速增长,被认为是东亚模式的开创者与优等生。而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经济一度陷入停滞,此后进入了“失去的二十年”,足以令其他东亚经济体警醒。
伊藤隆敏曾任担任日本经济学会主席、日本财务省副财务大臣、首相经济与财政政策顾问,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级顾问。星岳雄则先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知名学府。他们系统性地研究了日本繁荣与停滞的背后原因,认为日本此一时赶超的密码和彼一时停滞的枷锁,实为同一套制度安排,变化的是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持续繁荣的密码,实为“创造性破坏经济机制”。
《影响美国历史的商业七巨头》
作者:[美] 理查德·S.泰德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理查德·泰德罗所授的《商业史》课程,是哈佛商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基于这门课程,泰德罗在本书中用一系列有力的故事介绍了来自三个时代的七位商业巨头的生活。这些人仿佛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展开一幅丰富的美国商业史的画卷。
七位企业家生活的年代跨越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末,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开始工业化并崛起为世界霸主的阶段。作者将他们的故事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写,对其超出时代局限的远见、不断突破边界从而推动新产业诞生的创新精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美国是如何在19世纪初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的崛起,如何在19世纪中期在工业制造领域丧失优势地位,后来又如何通过硅谷的不断创新奠定电子产业的根基。
精益管理
《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公司》
作者:[美] 拉姆·查兰 / 斯蒂芬·德罗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华章管理
应对不确定性的环境,没有什么比“人”对更重要的了。但现实中,每当企业遇到发展良机或重大市场变化时,往往人到用时方恨少,陷入“临时抱佛脚”的境地。
每个领导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或者“请空降兵”就可以完成的。身为管理者,如何提高现阶段的管理能力,迎接下阶段的挑战?身为企业,如何建立起“人才辈出”的,领导力发展和领导人才培养的体系?
本书尝试有效地去解决上述问题,指导企业成功应对今天的商业环境带来的挑战。
《经营者养成笔记》
作者:[日] 柳井正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优衣库创始人,74岁的日本首富柳井正有每天读书的习惯。
作为一个实干型的企业家,在众多的书中,他最推荐的是企业经营者基于自己的实际经营活动而写成的书。“这类书中关于行动以及思维方式等的阐述,对我而言是一种模拟体验。”
从街边的一家西服店,到年收入逾2万亿日元的跨国服装零售巨头,柳井正也把他的经营感悟写进了书里。
这本《经营者养成笔记》,书中内容极具实践性。他在书中这样写道,“衷心祝愿你以此书为契机,超越柳井正”。
《赋能未来:智能商业时代的企业创新实践》
作者:长江商学院案例中心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长江案例中心第五本案例集,收录了元气森林、巴奴火锅、OATLY燕麦奶、小仙炖燕窝、玲珑轮胎、蔚来汽车、华住集团、SHEIN、芙丽芳丝等案例企业的卓越实践与背后思考。
同时,文中还呈现了腾讯、阿里、字节跳动三家大型企业在数字化领域为行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展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真实案例。
全书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创新、组织与战略创新、社会创新共六大模块,全面梳理和展现了当下中国企业的创新之举。内容不局限于行业,而是从商学学科视角出发,即使是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也能有所启发。
自我觉知
《人为何物:进化的逻辑》
作者:王一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每个人,都能得益于“人为何物”的思考。大到社会小到个人,很多看不清的问题,都能从对人的全面系统性认识中找答案,找突破。
长江商学院王一江教授的《人为何物:进化的逻辑》,放眼百万年从历史、哲学、生物、思想、心理多轴梳理原始社会至今的人类历史,构建一个全面认识“人为何物”的3×3结构化模型。
这是哲学研究方法论上前所未有的一次突破——第一次用建模的方式,用理工思维解答哲学终极问题,超越东西方过往学者,将对人的认识提升至新的高度。
《稻盛和夫如是说》
作者:[日] 稻盛和夫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经营历程中,稻盛和夫领导京瓷、第二电信先后进入世界500强,年近八旬带领日航起死回生,让他能在风吹雨打中不仅屹立不倒甚至不断提升的,是他一以贯之的、极具东方色彩的“利他”哲学和思想体系。
在《稻盛和夫如是说》中,稻盛先生亲口对人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因此本书是一本了解稻盛和夫其人、其事、其思,厘清稻盛经营哲学发展脉络的必读书。
《决策的逻辑: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作者:朱睿 童璐琼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人的决策不是完全理性的。我们的大部分决策是冲动的、快速的,而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大部分人的决策过程其实都存在规律。
人类究竟是如何做决策的?这背后有何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是否帮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决策?如果不是,我们如何能在了解背后规律的基础上,做出更优的选择?
在本书中,长江商学院朱睿教授系统地通过行为心理学的视角,从情绪、思维方式、环境、记忆与历史等方面讲解了人们做决策的过程,并介绍了行为心理学在实践中的一些重要应用。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出更优的决策,相信你能在这本书中有所收获,并在了解行为决策背后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有效地助推自己和他人做出更好的决策。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作者:张晓萌 曹理达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在疫情肆虐、经济停滞、外部动荡的影响下,“韧性”这一概念突破物理学、心理学范畴,在社会经济领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城市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等词汇高频出现在人们面前,究其源头,都是来自于人的韧性。剧变时代,个人心理韧性的塑造、提升刻不容缓。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管理中,打造韧性能够帮助我们从逆境中快速恢复,收获更多的积极体验,是激发个人和组织成长的能量之源。
长江商学院张晓萌教授在融合心理学、行为学等前沿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韧性飞轮”模型,其核心为“韧性”,通过“觉察”、“意义”、“连接”三个叶片来帮助我们提升心理韧性。解码焦虑与情绪,发掘并深化热爱,在关系中强化自我认知,实现从个人韧性到组织韧性的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