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阿萨帝(金瓶梅中所开释的人间痛苦)

  • 公司招聘
  • 2023-11-25 15:00
  • 龙泉小编


金瓶梅作为我国四大奇书之一,因为书中大量的“奇淫文字”,自经问世就一直饱受非议,卫道士将他视为洪水猛兽,以至于金瓶梅在清初一度被禁,乾隆皇帝说他诲淫,还颁布指令私行贩印者,系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放三千里。但是不知是中国人对这种“下半身”的诱惑无法抵抗,还是真的看破了肤浅的“淫秽”,看出了书中的“隐晦”。即便在条例如此严苛,此书还是不胫而走,其文本便在书坊、商贾、文人圈中流传,其故事更是在市井间传唱、剧情甚至上了舞台,根本停不下来。

阿萨帝(金瓶梅中所开释的人间痛苦)

第一个“跳出来”来驳斥《金瓶梅》“淫书”论的,应该是张竹坡。他以年轻而独到的眼光看出了《金瓶梅》是作者的大手笔,是极细心思做出的者,是一部史公之笔,是一部愤书,有愤懑,是作者对黑暗现实世界的表露无遗的愤恨之情。

阿萨帝(金瓶梅中所开释的人间痛苦)

而《金瓶梅》之所以叫金瓶梅,正是作者透过故事中的三个重要人物“潘金莲、李瓶儿、潘春梅”的命运,劝解人们知道,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嗔,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而金瓶梅,正好对应贪痴嗔三毒,仿佛一副画,一个金色的花瓶里插着一束梅花,相互隐喻,勾勒出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一花一世界,幻化出这三千世界的无穷皆系于纸之上……

阿萨帝(金瓶梅中所开释的人间痛苦)

潘金莲的贪,因为贪而不择手段,为了过上糜烂的生活,谋杀亲夫武大郎,做了西门庆的第五房小妾,为了讨好吴月娘把自己的丫鬟春梅嫁给了西门庆,为了站住脚跟,各种打击自己的眼中钉,设计用猫吓死李瓶儿的儿子官哥,进而又将李瓶儿气死,为了满足兽欲除了四处勾引男人,反倒将西门庆当泄欲工具,甚至不惜给西门庆灌下巨量淫药导致其最终使他油尽灯枯,西门庆一死又与女婿勾搭成奸,不知廉耻竟还要撞破其通奸的春梅一起苟且,怀孕之后更泯灭人性,偷偷的打胎,将自己已经成型的亲生骨肉倒进茅坑……最终又如同牲畜一般的被武松屠宰,落得个抛尸街头的结局。贪,是对顺境起贪爱之心,非得到不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心为贪欲驱使终将堕入深渊。

阿萨帝(金瓶梅中所开释的人间痛苦)

李瓶儿的痴,而李瓶儿正就是潘金莲的对照,嫁给西门庆之前就似潘金莲一般,嫁与西门庆后虽然还是淫荡但感情却对西门庆痴情,整个人也变的温柔,甚至任由下人撇油,还谦让大度的。面对潘金莲的咄咄逼人,李瓶儿也拙与斗争,一再委曲求全,步步退让,也不敢向西门庆诉苦,还反过来让自己的汉子往死对头潘金莲的房里睡。最终潘金莲再怎么势单力薄、各方平条件都不如李瓶儿还是赢了她。而李瓶儿再怎么得到宅里的齐声夸赞,坐拥财富、姿色、情人却成了输家。李瓶儿的痴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帮助,反倒是害了她,害了他所爱的人。而她的死也颇为凄惨,最后全身几乎只能骨头,下体不住的淌血… 房间充满腐烂的恶臭,只能靠熏香来祛除。直到临终前还西门庆叫“我的哥哥”即使不能终老,也奢求有个几年就好,虚弱到哭不出声了还用银条似的胳膊扯着、搂着西门庆,到死还要对西门庆说一句保重。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西门庆倒是对李瓶儿还有几分真挚的情感。痴,又叫无明,是非不明,善恶不分,乃十二因缘的第一因,导致众生愚昧,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庞春梅的嗔。最后是金瓶梅三人中的庞春梅,要论地位本不如,吴月娘,孙雪娥等人,初期人物的着墨也不多,跟西门庆做爱场面的描写,甚至用的还是隐笔,简写。就好似作者在暗示读者这本该都不属于她,而庞春梅硬是凭借自己的嗔劲却又使他成为全书布局的重要支柱,其个性高傲随性而逞强,泼辣歹毒又机智。任由脾气来连潘金莲也要让他三分,西门庆按她要求办事,还公然对抗孙雪娥,连吴月娘也对她无可奈何,只可惜西门庆死的早,她没当成“主人”,被卖到周家,倒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当了会主子,也可谓一波三折。当奴才的时候就对下人心狠手辣。荣归旧家更是要新仇旧恨一并算,硬是泼皮耍横将孙雪娥拔光打的皮开肉绽,再卖入妓院为娼。一心想改变自己的地位,却在骨子里烙印下一个奴才的印记,“奴那里出生,岂敢作恶”,也暴露出正是小人得志,奴才逞能,而在“主子””面前始终还是奴颜婢膝。也大概是嗔念太重,得了“骨蒸痨病症(通常即为肺结核)还不忘云雨,最后断气在了姘夫小周义身上,倒也一语成谶其嗔,任由脾气随性而至,到头得来终是幻。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率性而为,报复心重,也是三毒中最难治的。

阿萨帝(金瓶梅中所开释的人间痛苦)

佛说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万恶之根源。那如何摆脱轮回呢?金瓶梅中也没有说到,相反金瓶梅中更运用更多的镜像,映射出各种路径中的所有可能,大概本就是作者自喻,而作者也没能获得圆满或者摆脱轮回之苦,晋升阿罗汉,因此他也没有答案。而芸芸众生又都是这三界三世的我执,以一家,到万家,一万家到天下,最后反映整个社会。不得解脱。而书中能做的就如同《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所说“一切我今皆忏悔”,所以与其说张竹坡所说的愤,不如说是悔过,更劝解世人看开人世间的痛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8210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