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5日讯(记者宋磊 通讯员王欣)机械大臂升起,把机器人托举到高空,在带电线缆间完成施工作业。1月24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新洲区风情大道上看到,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女子带电机器人作业班正在工作。
“女子+机器人”工作模式,减少人工参与,提升工作效率与安全性。记者周超 摄
不停电作业,即在带电环境下完成供电施工,保障周边用户零感知。“女子带电机器人作业班”成立于2022年底,由3名女性组成,平均年龄28岁。由此,“女子+机器人”工作模式开启,通过操控高科技设备,让机器人在带电环境中完成各种供电施工,减少人工参与、提升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当天,“女子带电机器人作业班”的任务是在新洲区郭竹线两个作业点,带电安装驱鸟器和验电接地环,以防止鸟儿在线杆筑巢造成安全隐患,并提升供电故障维修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为当前低温天气和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加强供电安全保障。
带电机器人手臂前端构造精密,如同机械手指,在班员的娴熟操作下,能精巧完成拧螺丝等精细活。记者周超 摄
上午10时许,她们将高空作业车停在路边一处线杆下,支起施工围栏,开始工作。很快,一台有着橙色基座、白色手臂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被她们安放在机械臂顶端。作业班班长肖婷婷对照操作规程指挥操作,班员程双园、李钰莹分别用控制器操控机械臂和机器人。
监控屏上,记者看到,带电机器人手臂前端构造精密,如同机械手指,在班员的娴熟操作下,能完成不少精细活,如切割1毫米电缆绝缘层而不伤线芯等。
很快,一只橙色的“风车”被安装到位,这便是驱鸟器,通过风力旋转镜面,折射光线,达到驱鸟效果。
用来驱鸟的橙色“风车”被安装到位。记者周超 摄
“机械臂提升要平稳丝滑,机器人操控也要精准判断位置、距离,一旦出现差错,将可能造成供电事故,非常考验耐心和技术。”肖婷婷告诉记者,近年来,她和两位班员不断苦练操作技巧,提升实战能力,通过大量枯燥的重复训练,提升熟练度,练就一双巧手。
10时30分许,她们用时30分钟,完成当天首个作业点施工。“如果采用传统人工带电作业,人员穿戴绝缘服、线路绝缘遮盖等准备工作,都至少需要20分钟。咱们的机器人直接上线杆,让带电作业效率大大提升。”肖婷婷言语自信。
“带电作业,巾帼不输须眉”,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分管负责人李凤告诉记者,“女子+机器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女性心思缜密、操作精细的优势,与机器人受天气扰动小、安全系数高的优势相结合,减少人工带电作业辛苦程度,提升安全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班组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这种工作方式逐渐成为常态化带电作业手段。2023年,女子带电作业班共完成机器人作业232笔。“不断突破,广泛运用,让带电作业更有科技含量,更加安全高效。”
【编辑:赵可】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