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科技 -

首个消费级意识仿生机器人,WALL-E从《机器人总动员》迈向现实|早期项目

  • 科技
  • 2024-03-26 11:20
  • 36氪新媒体

作者|黄楠

编辑|张子怡

公元2700年,地球巨型的垃圾处理场上,机器人WALL-E每天都在做着收集、压缩、处理垃圾的重复工作。枯燥的日常里,它着迷于废旧电视机里的人类影响画面,诞生了意识。

如今的上海街头,,现实版WALL-E正走出《机器人总动员》,迈向真实的三次元世界。

硬氪近期接触的「Scrap Metal Robotic」,是一家消费级机器人公司。自2023年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两代原型机的研发以及公共路测。创始人李林天为连续创业者,曾获得Porsche、KIP、NIO Capital、INNO Angel Fund等机构的联合投资。

目前适用于家用场景的机器人与AI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扫地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移动监控机器人等功能类产品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而陪伴型、娱乐类等情感机器人产品稀少,市场渗透率低,无法产生长久的情感羁绊、以实现到产品人格化认同的目的。

看到这一机会,「Scrap Metal Robotic」将产品路线定位为“机器人+AI+IP”。第一款机器人基于WALL-E(以下简称WALL-E)的形象本体,提出国内首个机器人意识仿生系统。

首个消费级意识仿生机器人,WALL-E从《机器人总动员》迈向现实|早期项目

WALL-E

研发团队从生物性角度出发,模拟人类的思考模式,搭建了模拟大脑工作方式的意识仿生框架Soul System。前期通过观察与聆听收集生活场景下的习惯性与规律性数据,依据数据来对情绪、性格、表达方面的规则引擎进行权重自动配比,进而完成深度学习自动化。目前WALL-E已通过生活场景下的图灵测试。

实际应用中,服务场景对机器人的理解和逻辑推理、处理多种任务的泛化能力要求很高。机器人工具化的本质是追求绝对正确,李林天认为,“消费机器人在意识层面上应该更贴近人,而非实现绝对地正确。关键点在于,它应该让人感受不到这是一台机器。”

李林天向硬氪介绍,WALL-E具备情绪捕获、理解和反馈能力,可以更拟人化地跟人交流。技术层面上,WALL-E由大脑、视觉、听觉、动作和移动导航五大系统构成,能够通过自然语言识别、人脸面部和声纹特征等识别不同用户,并给出相应的反馈。

首个消费级意识仿生机器人,WALL-E从《机器人总动员》迈向现实|早期项目

李林天正在测试WALL-E中

例如,当WALL-E闷在屋子里太久比较无聊,就会主动找到主人表达想要出去玩的想法;在感知到主人情绪处于低落、伤心等状态下时,WALL-E会根据以往对主人的了解,或默默陪伴、或注意力的转移,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帮助主人调节情绪。

在商业化方面,「Scrap Metal Robotic」首款机器人采用WALL-E定制IP的方式。一方面,基于原生世界观设定,WALL-E懂得的人类语言少、多以情绪和肢体动作,可弥补初生代引擎代码的不完整性。另一方面,WALL-E在全球拥有超过3亿粉丝群体,将其形象以机械感的方式呈现,既非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性,也减弱了人对于机器人的工具性期望阈值,更能引起情感共鸣。

李林天表示,通过这种IP合作的方式,借助原有IP流量,有助于加速拓宽产品的消费渠道,消费级机器人内容生态更为丰富,从而令机器人更快走进人们的家庭。

销售计划方面,「Scrap Metal Robotic」会在与迪士尼的IP授权协议签署完成后进行限量众筹预售,初代售价约为2000美金一台;随着后续产品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产品定价可能有持续调整。接下来「Scrap Metal Robotic」会继续选择2-3个IP形象,以不同的形象来适配更多的场景与用户,未来也将开放IP定制服务。

团队方面,「Scrap Metal Robotic」的核心成员拥有10年以上机器人、芯片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经验。目前首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keji/110146.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