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热点 -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 热点
  • 2023-04-28 23:11
  • 小陈茶事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按我的好闺蜜莹老师的话来说,今年的武夷岩茶,内分泌紊乱。

紊乱到什么程度呢?

水仙竟然在肉桂的前面开采了。

这实在是数十年难得一见的怪现象,有人归罪于去年的干旱,有人则归罪于今天的冷凝。

不过不管别人怎么想,村姑陈却是高兴的。

高兴于,我终于可以有时间去拍摄老丛水仙的采摘现场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羞愧地承认,村姑陈也是个随波逐流的家伙,当往年,肉桂与水仙的采摘时间撞车的时候,我总是果断地抛弃水仙,而选择了肉桂。

有一年,牛栏坑肉桂与慧苑老丛水仙同时开采,而村姑陈李麻花,套上登山鞋就去了牛栏坑肉桂,毫不犹豫地把与慧苑老丛水仙的“约会”排在了第二天。

今年就不必有这种困难的选择了。

今年水仙早采了几天。

我们可以悠闲地看完各大山场老丛水仙的采摘,再去牛栏坑人挤人地看采肉桂。

届时,那里就是个饺子坑,人头攒动,人比茶树还多。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2》

不过世界上的事,变化总比不变要快。

所以,当我们兴冲冲地以为是去采慧苑老丛水仙的时候,却被武夷山于和伟阻止了。

他说,慧苑坑比较幽深,老丛还没到采摘的标准。

于是我们只能转道,去武夷山胡歌家的茶园,看他们采高丛水仙。

是的,是高丛水仙,理论上,超过30年而不足60年茶龄的水仙茶树,都称作“高丛”。

60年以上,才达到“老丛”等级。

但我们看到那片茶树的时候,还是小小地挣扎了一下——这粗大的树冠,这虬劲的枝丫,这满目的苍老树皮,怎么可能,才高丛呢?

这种树,如果没有人介绍,我们见到它的第一眼就会自动归结到老丛的队伍里面去。

但武夷山胡歌明明白白地说,这片是很老了,但是还没达到60年,只能是高丛。

这个老实孩子,其实谁也不会锯掉树干来检测年龄,生得这般苍老的老水仙茶树,就算他说是百年老丛,我们也不会怀疑的。

但他不屑。他遵从自己的本心,坦荡地说着实话。

撒谎骗人这种事,只会发生在没有拥有多少东西的身上。人一旦拥有了很多,在精神与物质上拥有了很多,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坦荡的底气,不屑于玩忽悠。

只有拥有得太少的人,精神与物质双重空虚,才会各种钻营,各种忽悠,各种满嘴跑火车,各种见缝插针唯利是图。

只有吃饱了的人,才会讲究色香味。

挣扎在饥饿里的人,只要有吃的就行了——为了获得食物,不择手段,也只是本能。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3》

中饭后去的茶园。

七绕八绕,走了十多分钟,才到高丛水仙的茶园。

一路上所见,基本上都是水仙茶树,肉桂极少,就算有,也是小树——近些年新种下的。

由此可见,水仙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占据着武夷岩茶的头把交椅,从前坑涧里种水仙的地,必定是多过种肉桂的。

只是这些水仙的茶地,分属了不同的农户,这使得它们的身形,高低错落,并不齐整——有的农户留枞式种植,非三五年不修剪,于是茶树越长越高,呈高挑细直状;而有的农户,喜欢修剪,一年一修,五年台刈,于是茶树生得低矮平直,树冠形同城市里人行道边上的绿化树。

武夷山胡歌家的这块高丛水仙茶地,位于这块山场的最尽头,他的管理方式,是最古老的,那就是不修不剪,一直让它向上生长。

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这块大约100平方的地里,只种着五六株高丛水仙茶树——原来当然不止这么些,只是这几株长高长大了之后,压迫着边上的水仙茶树生不高长不大,被拔掉了,留出来空间,令它们生长得更加粗壮宽大。

是一种自由的,恣意的,生长方式。

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没心没肝。

独自在这山坳里,吸收着天地精华,吸取着日夜精露,转化为能量物质,生长着,生发着,茂盛着。

直到生成参天大树。

是武夷山坑涧里,难得的不添加年龄看上去也十分像老丛的,高丛水仙。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4》

我们到了地方,就各自去参观学习。

看茶看花看草。

而采茶工大姐们一到了地方,便迅速开启了工作模式——爬树。

前几天采普通水仙的时候,也是这一群采茶工,他们是站在地上,弯腰采茶的。

但今天,他们改变了采摘方式,不再是脚踏实地地站在地上采茶——当然树那样高,也不允许一直站着采——她们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树,伸手开始采摘起来。

一把一把,熟练地把高丛水仙的茶青往下捋,这就不用讲了。最要紧的是,她们熟练地坐在了树上,还是盘腿。

彼时我原本是在下面一块茶地里拍鸳鸯藤的,野生的,花开得正茂盛,还散发着幽香。

李麻花大声地喊叫,把我招了上去。

她说,你快来看采茶。

采水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老李也太不懂事了,这片山谷可是连着外面的整块山场的,这声音这么大,不怕把人和动物们给惊来么?

腹诽着快步走上去,我也吓了一跳。

四五个采茶阿姨,竟然坐在了同一株高丛水仙的茶树树叉上,一只手拉着茶树枝条,另一只手采得更欢畅。

欧买糕,这画面,太惊悚。

我一时担心着这株水仙茶树承受不了这大几百斤的重量,会腰斩,或是断掉大枝,一时又担心她们扎在这粗枝韧条的茂密茶树间,不小心伤了眼,伤了脸。

当然最主要,还是怕她们伤了茶树,毕竟树能生长成这样大的树冠,这样宽的身材,实在是太太太太不容易了。

主人必定要有真正爱茶的心,且还要有牺牲产量的精神——这种高丛茶树的采摘成本,必定高于修剪得齐齐整整的水仙茶树,而产量,也必定会远远低于修剪整齐的水仙茶树。

一方面是采摘成本的增加,一方面是产量的降低,一般人,HOLD不住这个。

全天心村,也就胡歌一个二傻子能做到了。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5》

几个采茶阿姨,就这样在一棵茶树上坐着采了一个多小时,才转战另外一棵茶树。

她们采取的是个个击破的模式,一株采完,再采另外一株。

采的时候,先是三四个人爬上树去采,余下的三四个人站在地上采——跳起来压低茶枝,用手拉下这些枝条,另外一只手伸出来迅速捋下嫩梢。

如果遇上较大的,枝条生得较为分散的,那就会多几个人爬上树叉去坐着采。

树冠小些的,上树的人就只有一两个,余下的人全站在底下采。

遇到有些较硬的枝条,就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人专职拉低枝条,另一人专职采摘。

采完一枝,再采另一枝,直到这枝丫被采得光秃秃,没有任何的绿色嫩叶才放手让它弹回去。

站在树下看着她们采这片高丛水仙,村姑陈震撼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从前只看她们轻松地站在地上采牛栏坑肉桂,没承想,原来采茶还是个重体力活。

身姿不敏捷的,爬树不灵活的,还吃不了采茶这碗饭。

并且,危险系数还比较高,一脚踏空了,极有可能掉下树去,而在掉落的过程中,脸和手臂这些露出来的皮肤被割伤划伤,极为正常。

幸好胡歌给她们都买了意外险。

遇上一个好心的主人,是这个春茶季的辛苦序曲里,最温暖的底章。

采老丛水仙,是一件体力活,树高林密,四五个采茶阿姨一起爬树上

《6》

从前只知道采茶辛苦。

但没想到采种植方式天然原始的高丛水仙,这么辛苦。

不仅是体力活,还得具有杂技体质,灵活的像猴子一样,才能采得又多又快,且安然呆在树上不至掉落摔伤。

挺难的。

至少村姑陈就不会这项技能。

万一某天下岗了,去采茶都没有人请,想想有点忧伤。

目睹过采摘高丛水仙之后,我觉得,一定要加倍爱惜杯中的水仙们,从老丛到高丛,种植不易,产量不高,采摘还更加不易。

李麻花起誓说,不喝到20冲,绝不换茶。

我纠正她,不,连茶沫都要喝光,方是真爱。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dian/14339.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