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热点 -

美欧安全认知逐渐趋同?沪上专家研讨欧盟首份《经济安全战略》

  • 热点
  • 2023-07-03 16:01
  • 新民晚报

欧盟上周发布首份《经济安全战略》,其核心内容包括限制尖端半导体等敏感技术向第三国出口等。在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份文件被广泛认为是欧盟经济“去风险”路线的政策化“草图”。

美欧安全认知逐渐趋同?沪上专家研讨欧盟首份《经济安全战略》

主办方供图

6月27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与上海欧洲学会联合举办“欧盟对华战略新态势”研讨会暨“美欧关系2023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与会专家认为,受乌克兰危机升级等因素影响,美欧互动愈加频繁,欧洲的安全认知与战略选择正深受美国影响,美国正加紧实现对欧洲的战略捆绑。但是,中欧关系仍大有可为。

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首次提出对华“去风险”路线。本月,欧盟首份《经济安全战略》出台。尽管文件声称不具针对性,但其基本延续冯德莱恩“去风险”的基调。

欧盟《经济安全战略》提议对影响经济安全的4个领域进行彻底的风险评估,包括:以能源安全为主的供应链弹性风险;关键基础设施的物理及网络安全风险;技术安全和泄露风险;经济依赖长期化或胁迫风险。

其中,技术安全尤为值得注目。根据欧盟方面表态,此举暗示将限制拥有量子技术、尖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敏感技术”的欧洲企业向海外投资。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表示,从文本分析来看,欧盟《经济安全战略》与美国去年10月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对经济安全的研判存在较高的相似性,美欧对经济安全的观念、认知与政策架构逐渐趋同。从出口管制到投资审查,美国对于欧洲未来决策的影响、塑造与牵制清晰可见。

忻华认为,欧盟《经济安全战略》文件阐述了欧洲对外经济竞争的未来走向和总体原则,但如何落实这一战略,如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等,具体决策权仍在成员国手中。不过,成员国和欧洲议会仍可围绕政策的开展进行讨论、推进立法工作,因此文件对于未来中欧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通过数据模型的比较分析指出,尽管美欧在经济安全方面的认知趋同,但中美在制造业市场的竞争烈度显著高于中欧。美国的竞争手段带有浓厚的“美国优先”式的激进色彩,集中表现在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相较之下,欧盟的经济安全战略更倾向于通过稳定供应链确保战略自主,防御性色彩更为突出。因此,美欧的政策逻辑与出发点存在较大差异。

日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同到访的中国总理李强会晤时表示,德中经贸和双向投资联系紧密,德方无意对华脱钩,愿同中方加强双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发展繁荣。此前因访华受到美欧保守势力批评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近日接受美媒专访时再度强调,法国希望与中国建立最好的关系。法国希望也必须与中国合作,共同解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许多冲突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刘军强调,在看待全球主要力量关系的演进时,不应忽视长时段视角。从总的力量演化趋势与历史文化联系看,跨大西洋关系会趋向弱化,俄欧关系总会回归正常化。基于美欧之间的分歧,以及中欧关系的内生动力,中国应更加注重区别对待美欧。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美欧对华策略中,遏制与合作并存将成为基本面,双向的经济依赖决定了美欧无法彻底与中国“脱钩”。

新民晚报记者 杨一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dian/50241.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