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边连着经济,一边联通民生,就业稳则经济稳、社会稳、人心稳。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短期冲击,就业也因此受到波及而承压:1-2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8万人,同比下降38.4%,完成全年计划的7.9%——这对一个连续十多年城镇新增就业过百万的人口大省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逐步回归常态,全省就业恢复常态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还需要再闯哪些关?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6条生产线,480多个“粉红色”身影,4月7日,烟台中宠集团旗下的爱丽思中宠食品有限公司又开启了繁忙的一周。
“春节期间订单积压严重,受疫情影响,外地老员工无法返岗,造成公司产能严重不足。”集团副总经理董海风告诉记者,通过“返岗直通车”,目前接回员工980余人。进入3月份,公司全面恢复了生产,但完成现有订单人手依然紧张,计划再招聘三四百人。
有订单的忙招工,而一些外贸企业最愁的还是受国际疫情蔓延影响,市场需求拉低。省内一家规模较大的家纺企业,前2个月进出口同比下降了三成。
“企业困难,带来的是潜在失业风险。”山东劳联劳务分包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化勋坦言,当前一些中小微企业减少招工的信号要引起注意。
大型企业稳就业相对底气更足,但是疫情防控、用工等各种成本上升也让企业难言“轻松”。省内雷沃重工等多家用工“大户”人工成本分析显示,疫情导致企业人工成本增加4%左右。
企业兴,则经济兴。就业的基本盘在企业。稳就业的关键是要稳企业,尤其是要帮千千万万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聚焦企业困难靶向施策,山东推出专员服务、专网服务等“五种模式”保用工需求,减费降税送出700亿元“大礼包”,目前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
截至3月27日,我省重点企业用工满足率达到90.37%,抽样调查企业缺工率降至5.47%。阶段性减免社保、稳岗补贴、房产税土地税减免等政策则让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各项政策叠加,今年能减轻负担200万元,仅阶段性减免社保这一项就能减少支出103万元。”董海风说,此次省里出台的政策落地快,对人工成本增加额能产生一定正向对冲效应。
3月27日,王志新和其他14名农民工从临清市一起乘坐包车,前往青岛澳柯玛。当天出发的,还有聊城市技师学院150多名实习学生,其目的地分别是青岛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等三家企业。
一场疫情,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东部地区招工难用工贵,中西部地区外出难就业难,劳动力市场迎来大范围重新匹配的变局。
“疫情发生后,青岛市随即向我们发出用工需求,第一批41家企业提供岗位3万个。”菏泽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给农民工外出务工造成诸多现实困难,通过积极协调满足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发来的用工需求,春节后至今,已经输出劳动力超过60万人,其中省内市外27.9万人。
“目前返岗进展比较顺利,必须注意的是,农民工就业方式灵活多样,很多此前未稳定就业或者寻找新工作的劳动者,求职依然存在障碍,还应继续加大对接协调力度。”上述负责人说。
全省有2350万农民工,80%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这一特点使得山东统筹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有了更充分的回旋余地。建立东部企业与西部劳动力的对接机制,统筹解决好招工难用工贵与外出难就业难问题,这一做法有助于实现区域之间的互利共赢。据了解,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和歌尔集团靠此各自解决了上万用工问题。
除了区域间结构性矛盾,如何解决好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重要。陈化勋感触颇深:“现在不仅仅是‘有活干没活干’问题,而是精准匹配劳动者和企业需求问题。疫情期间我们介绍了100个人给企业,成功对接60个。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大对新生代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升未来就业的稳定性。”
危中有机。据文旅部门统计,除部分景区、旅游饭店、公共文化场馆外,前段时间我省2650家旅行社、5724家网吧、2202家KTV基本处于歇业状态,大多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员工工资。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社区配送等物流业务快速发展,催生出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
在青州泰华城,疫情导致商城客流减少,导购人员“变身”带货主播。黄金、化妆品、数码、孕婴等品类在内的店铺导购人员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商品展示、交流互动,情人节当日销售额突破20万元。
支付宝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已有164万人通过支付宝平台实现灵活就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700多家企业“共享员工”……一场疫情快速开启了就业诸多“新窗口”。
“要在疫情影响下探寻新的亮光。”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衣军强说,疫情期间,线上创新业态得以深度拓展,数字经济表现不俗,各类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就业空间,生产形式、生活方式、用工需求等都随之发生一些变化,“灵活就业”正成为就业增量。
正如“‘共享员工’要不要签合同?工资怎么发?社保谁来缴?”等问题困扰着受访企业一样,一些求职者也表达出担忧——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仍面临现有制度政策的束缚。比如,对新型劳动关系缺乏界定,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权益难以得到合理有效保障;一些地方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设置门槛,现行就业支持政策未能覆盖此类人群……
山东省就业促进会会长毕京福认为,今年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难度加大,要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补齐“短板”、完善政策让求职者吃上“定心丸”。毕京福进一步表示,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是靠经济良性发展,只有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才能为就业创造更多新空间。
来源:大众日报 记者 张春晓